首页 理论教育 新中国科技出版工作先进人物

新中国科技出版工作先进人物

时间:2022-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新中国科技出版工作先进人物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科技出版领域,涌现出许多先进的科技出版人物,他们在编辑岗位上忘我工作、兢兢业业,为新中国科技文化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陈元直是新中国第一家科学技术出版社的主要创建者。陈元直的功绩在科技出版界有口皆碑,被誉为“新中国科技出版工作的开拓者”。

三、新中国科技出版工作先进人物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科技出版领域,涌现出许多先进的科技出版人物,他们在编辑岗位上忘我工作、兢兢业业,为新中国科技文化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下面对这些科技出版领域的编辑作一简略介绍。

(一)陈元直

1917年生,男,湖北省人,回族,1987年获第一届韬奋出版奖。

陈元直是新中国第一家科学技术出版社的主要创建者。在科学技术出版社草创阶段,陈元直就从“培养优良的思想作风、创造有效的工作方法”抓起,向职工讲述邹韬奋办生活书店的经验,宣传韬奋的革命精神,培养职工热爱出版事业,人人刻苦钻研业务,使科学技术出版社工作很快走上正轨。首创“折校法”和“五字一校法”,大大提高了校对的效率和质量,成为校对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和创举。

1952年2月,科学技术出版社和上海《生产与技术》杂志社合并,成立机械工业出版社。他任机械工业出版社社长、总编辑。最突出的成果是出版了以翻译分卷本的《苏联机器制造百科全书》为中心,包括10个分册的《机器制造工厂设计手册》,150多种大专教材,400多种《机械工人活页学习材料》,几十种大型专业手册,近3 000个苏联国家标准,130多种机床说明书等。对我国机械工业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出版社根据当时出版总署的要求,制定了“编审制度”、“四校付型”、“样书检查”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直到今天,有些还在出版界沿用。

陈元直的功绩在科技出版界有口皆碑,被誉为“新中国科技出版工作的开拓者”。

(二)皇甫束玉

1918年生,男,山西左权人,1987年获第一届韬奋出版奖。曾任高等教育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1961年,高教出版社和人教出版社合并,大批编辑调离。这时正值中央书记处大抓高校教材工作,要求做到教材“从无到有,课前到手,人手一册,印刷清楚”。他接受了这一任务,带着教育部部长杨秀峰的军令状到出版社,担任副社长兼副总编辑。经过4年多的努力,按计划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三)申非

1920年生,男,编审。1990年获第二届韬奋出版奖。1946年参加革命工作,1950年在农业出版社任编辑、编辑室主任,先后参加编辑《中国农报》、《世界农业》、《农民画报》等期刊,根据刊物方针任务和读者对象,努力使刊物办得具有鲜明的个性、独具的特征和风格,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曾组织编辑出版《农村实用科技文库》(59个分册)等科普读物,受到读者和科普界的好评。他善于总结编辑业务,热心帮助年轻编辑提高业务素质。

(四)沈肇熙

1914年生,男,湖北天门人,编审。1987年获第一届韬奋出版奖。1939年清华大学电机系毕业。1954年调人民邮电出版社,先后主编过《无线电》、《电信科学》、《通信学报》等3种刊物和100多种图书,其中有学术水平较高的专刊、专著、丛书、教材、教学参考书,也有科普杂志、入门书和供培养中级技术人员用的读物。

他创办并主编《无线电》杂志,是国内发行量和影响都很大的科普杂志。他在该刊开辟专栏讲座并撰稿。为使文章写得有理、有物、新颖、流畅、活泼、简明,他在每一个环节上都下大功夫仔细推敲。文章发表之后,深受读者欢迎。《电信科学》、《通信学报》都是专业高级刊物,办得各有特色。他编辑的图书中,高级读物居多,由于编辑质量好,获得社会好评,有的曾多次再版。其中《无线理论基础》、《数字信号处理的理论与应用》等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他个人著有《超高频技术》、《无线电常识》、《数字通信和数据通信》(其中的两章)等书,翻译了英文版《物质的磁性和磁性物质》、俄文版的《超短波的远距离传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