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视纪录片的特征

电视纪录片的特征

时间:2022-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电视纪录片的特征什么是纪录片?这是纪录片不同于其他电视新闻节目的区别所在。综合前人对什么是纪录片的诠释,我们把纪录片的概念表述为:以真实为底线、以声画合一为标志、以再现事件过程为特质,原生态地记录与重现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历史事件等人类文化现象、文化活动的纪实性电视新闻节目样式。

一、电视纪录片的特征

什么是纪录片?中外学者普遍认为,纪录片是具有文献性质的,以文献资料为基础制作的影片。

美国学者埃·E.威利斯在《社会中的电视》一文说:“从广义讲,纪录片是指所有依据文件、文献和纪实材料制作的电视节目和影片,它所展示的是对真实的人和事件的事实的记录”,他还说:“根据这个定义,所有以历史和人物传记的史料及事实为主的节目和影片都可以归纳于纪录片范畴,甚至包括以提供文化知识为目的的节目,如莎士比亚和卢浮宫的影片。”[19]

美国学者比尔·尼可尔斯在《纪录片导论》一书中把电影分为两大类:一是达成心愿的纪录片;二是再现社会的纪录片。每种类型的影片都是在讲故事,但这些故事(或者说叙述)又有所不同。比尔·尼可尔斯指出:再现社会的纪录片是通常所说的非故事片。非故事片“明确地再现了我们所居住并共同拥有的这个世界的方方面面。根据电影制作者的选择与安排,影片以独特的方式使社会现实的内容变得可见可闻。非故事片所描绘的,是我们所理解的现实本身的过去、现在,以及将来可能的情况”[20]

杨伟光认为:“电视纪录片是一种特定的体裁和形式,它是对社会(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和军事领域的事件或人物)及自然事物进行记录,表现非虚构内容的电视节目种群;纪录片直接拍摄真人真事,不容许虚构事件、基本的叙事报道手法是采访摄影,即在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用挑、等、抢的摄影方法,记录真实环境、真实时间里发生的真人真事。”[21]

高鑫认为,纪录片是“运用新闻镜头,真实地记录社会生活,客观地反映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真景,着重展现生活原生形态和完整过程,排斥虚构和扮演的新闻性电视节目形态”[22]

纪录片,对某一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生活或历史事件作系统完整报道的影片。纪录片所拍摄的内容必须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事实,不容许任何虚构。这种影片都在现场拍摄,一般不再补拍。由于题材和表现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时事报道、文献、传记、自然和地理等纪录片。[23]

综合以上对纪录片概念的诠释,纪录片具有以下特征:

首先,纪录片是“非虚构”的故事片,是创作者根据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时真景而创作的,表达作者主观思想的纪实性电视作品。

其次,纪录片的真实是创作者对事件发现、认知、理解和选择后的真实,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这是纪录片不同于其他电视新闻节目的区别所在。

再次,纪录片当然要记录现实生活的重大事件,但究其内涵,在很大程度上,纪录片应属于文化的范畴,因为它真实地再现了人类的文化活动、文化现象和人类文明及其演进过程。优秀的纪录片还应具有诠释历史、传播先进文化、衍生新的文化、促进人类文化融合的功能。

综合前人对什么是纪录片的诠释,我们把纪录片的概念表述为:以真实为底线、以声画合一为标志、以再现事件过程为特质,原生态地记录与重现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历史事件等人类文化现象、文化活动的纪实性电视新闻节目样式。

1.以真实为底线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同样也是纪录片的生命。纪录片的真实性,首先是源于它的纪实性。也就是说,无论是哪一种题材,或是哪一种重现方式的纪录片首先都必须是真实的,而非虚构的。然而,“真实”一词,在不同的语境下有它不同的含义。它“有时可以指客观事实或事实真相,有时可以等同于真实性或现实性,有时也可以理解为真实感或逼真性的同义语”[24]。例如,故事片语境下的真实,是表现生活的“逻辑真实”,纪录片语境下的真实,则是再现生活的“本身真实”,或事实真相。

分析纪录片的真实,需要从纪录片文本内容和影像内容两个方面入手。换言之,影响纪录片真实性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叙事文本的真实性,二是画面呈现的真实性。我们提出纪录片创作要以真实为底线,是因为影响纪录片真实性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这样两个方面:

一是它的创作性。纪录片是人对“理解的现实本身的过去、现在,以及将来可能的情况”[25]的创作。然而,正是由于这个“理解”,便有了“理解后”的创作和“理解后”的真实。“理解后”的真实有两重含义:一是创作者理解的事实与事实本身的差距;二是不同的创作者对事实有不同的理解。

二是它的影像重现。任何纪录片都是由文本叙说与影像形象构成的。纪录片纪实的内涵是一个跨时空的概念。人类的史前文明至少也有数万年之久,运用文字手段记录历史也只有数千年的历史,而运用影像手段纪录事件不过百来年的历史。也就是说,纪录片在重现一百多年前“曾经发生的”和将来可能发生的事物时,影像画面则是一项“空白”。基于此,纪录片创作者另辟蹊径,把重现事件的目光投向了“搬演重现”和“模拟重现”等手法。这一方面解决了纪录片无影像的问题,另一方面又产生了纪录片真实性的问题。

我们提出纪录片创作要以真实为底线,还因为:一方面我们不能过于苛求影像画面都必须达到“真人、真事、真情、真景”。历史不能重演,时光不能倒流。我们无法通过影像重现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史,更无法借助影像重现人类的史前文明。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为了解决影像画面“无”的问题而放宽对纪录片真实性的要求,放纵虚构与扮演。这如同饮鸩止渴,会破坏纪录片的真实性。

简言之,纪录片创作要以真实为底线,主要包括这样两个方面:一是纪录片文本故事(事件)要最大限度地接近事物本来的面貌;二是影像内容要与文本故事大致匹配。前者,是通过文字语言来再现事实;后者,是用影像内容来重现事件。二者合一,大致匹配,才能构成纪录片的“真实”。

2.以声画合一为标志

声音与画面的合一,具有平实无华、少主观无渲染的特质,因而被消息类电视新闻节目大量使用。纪录片采用声画合一的组接方式达到客观记录事实、减少主观色彩,增进节目原汁原味、原生态地重现事物的要求。

纪录片声画合一的内涵,包括以下三层含义:一是影像内容要与解说内容相吻合。二是节目音响与影像内容要一致。音响,又称为“音响效果”。它包括自然声、环境声、动作声,等等。例如,解说声音与影像内容讲述的是日寇挑起卢沟桥事件,全面发动对华侵略战争,它的音响则应是枪炮声和炸弹的爆炸声。同理,在记录山间行走的马帮时,其音响效果则应当是潺潺的流水声,或是山林的鸟鸣声,或是马铃发出的声音,而不是其他什么声音。这就是音响与解说声、影像内容要一致。三是节目音乐与解说、影像内容的匹配。是指节目音乐与纪录片的故事情节要大致匹配。音乐作为一种非语言符号,是以旋律和节奏为手段反映现实的艺术形式。具体说,如果纪录片故事情节再现的是一个“悲”的故事,那么,节目音乐应当是“抑”,而不是“扬”等声画对立等主观性很强的声画组接方式。

3.以再现过程为特质

纪录片与故事片一样,都要讲述一个故事。不同的是,故事片的故事是虚构的故事,是“表达出我们希冀与梦想、梦魇与恐惧;使我们想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可见、可闻”[26]。纪录片讲述的故事是不能虚构的故事,应当完完全全地按照事件的本来面貌,讲述已经发生的故事。

纪录片讲述的故事应当是整个事件过程,内含有比较详细的事件起因、发展和结果,以及由人物、时间、地点、情节等构成的再现故事过程的各个要素。纪录片故事过程性的特质成就了纪录片故事的完整性,为纪录片真实地再现事实提供了节目空间。例如,获2006年“纪录·中国”十大纪录片金奖的《关于加入中国国籍的报告》,就是一部跟随德国青年志愿者卢安克长达六年时间之久的纪录片。

此外,纪录片重现事件的过程性决定了纪录片画面拍摄是一种“将跟随进行到底”的节目特性。事物是一个过程,人类追求的某些事物本身很可能就是一种“无花果”,或者说在一段时间内是“暂无结果”。把人类对某一生活的追求,或是对某一领域的探索过程记录下来,本身就是一个很有意义、很有启发、很有“看点”的话题。如《深海火焰》就是一种无结果的“现在进行时”的跟随拍摄,讲述的是我国海洋探矿工作者为寻找新一代能源“可燃冰”的故事,故事跨度长达二十余年(从渤海寻找、到东海探寻、再到南海结束)。该片尽管是一种“无结果的跟随”,但却给予观众许多的思索和遐想。

4.原生态地重现事物

纪录片原生态地重现事物,主要表现在叙事文本的原生态、影像呈现的原生态、画内声音的原生态三个方面。

(1)叙事文本的原生态

纪录片的文字文本是“一剧之本”。纪录片以原生态的方式重现事物,毋庸置疑地首先表现在“一剧之本”上。纪录片对事件过程的讲述,对事件细节、情节、冲突、悬念的展示,对事件前因后果、来龙去脉的记录都不能采用对比、隐喻、象征等文学修辞手法来叙说事物。纪录片的文本风格,应当是一种平淡、原汁原味、原生态的风格,不需要将生活“打磨”得过于光彩,更不需要对生活进行过多的“雕琢”和“粉饰”,只需要将“带毛边式”的生活直接呈现给观众。

(2)影像呈现的原生态

纪录片叙事文本的原生态,要求影像画面上也必须是原生态的,表现出对画面构图的“不讲究”,缺乏专题片那种“诗情画意”的美感性。

由于受到事件场地的限制和纪实性的要求,纪录片在影像构图上多是运用新闻摄影的方式,重在对事件现场和事件过程的拍摄纪录。在拍摄手法上,纪录片多采用跟摄、抓拍、偷拍等方式记录事物。纪录片不要求像专题片那样平稳,可以适当地出现镜头的摇摇晃晃,显示出比较强烈的动感性。但从效果上说,正由于这种不平稳,纪录片也因此没有刻意和人工雕琢的痕迹,更显它的纪实性特点。

(3)画内声音的原生态

画内音是指声源是画面内物体发出的声音,它包括人物同期声和现场实况声。画内音具有直接叙说和重现事实的特点,如画内声音的雷声、风声、雨声,以及隆隆的火车声、飞机声,高山的流水声、丛林的鸟叫声、集市上的吆喝声等等,被纪录片大量采用,极大地增强了纪录片的纪实性。

上述三方面的原生态,构成了纪录片的原生态性,是不可或缺的统一体。缺一则不能构成纪录片的原生态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