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外调查性报道的区别

中外调查性报道的区别

时间:2022-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政治环境的改善和新闻改革的稳步推进,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为标志,我国调查性电视新闻节目有了较大的发展。这是我国新闻媒体调查性报道不同于西方“揭丑”报道的本质区别。也就是说,我国的电视新闻调查节目,是涵盖“内部参考”、揭露性报道和调研性报道的概念,构成了中国式新闻调查的节目体系,如图11-1所示。

三、中外调查性报道的区别

从新闻实践来看,我国的调查性报道与西方的调查性报道存在很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源头不同

我国新闻媒体的调查性报道与西方的调查性报道,是新闻舆论功能的两个源头。我国调查性报道可追溯到19世纪。我国《申报》对杨乃武与小白菜事件的报道,以及后来的黄远声、邵飘萍等记者采写的一些事关国内时局、各派政治势力的台前幕后、事件的前因后果,都具有较强的自主调查和完整报道的特点。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各新闻媒体深入采写了大量揭露性和调研性“内参”稿件,促成了许多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政治环境的改善和新闻改革的稳步推进,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为标志,我国调查性电视新闻节目有了较大的发展。

2.动机不同

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舆论是一个利益集团向另一个社会集团的利益表达。纵观美国社会两次大规模的“揭丑运动”,无不是一个社会集团、阶层通过自己掌控的新闻媒体向另一个社会集团、阶层的利益表达。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党和政府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新闻媒体三者之间是一个利益的整体。我国新闻媒体对一些社会问题的调查报道,出发点是完善、改进党和政府工作,即使是对一些政府部门、党政要人的揭露,也是从党的根本宗旨出发,揭露工作中存在的一些腐败现象,保持党的先进性,完善党和政府的工作,预防腐败的再次发生,而不是为了去“揭丑”。这是我国新闻媒体调查性报道不同于西方“揭丑”报道的本质区别。

3.内涵不同

西方新闻媒体调查性报道的内涵是仅限于揭露性或是揭丑性报道,我国调查性报道的内涵要比西方媒体宽得多。我国调查性报道既指公开传播的揭露性调查报道和调研性调查报道,也包括不公开传播,作为党和政府的“耳目”,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的“情况反映”、“内部参考”等。也就是说,我国的电视新闻调查节目,是涵盖“内部参考”、揭露性报道和调研性报道的概念,构成了中国式新闻调查的节目体系,如图11-1所示。

img17

图11-1

“内参”,即内参稿件和内参片的总称,是指记者将采访摄制的暂时不适合公开报道,但又事关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事关国家建设,事关社会安定、公共利益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动向,向各级党组织、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反映“社情、民情、舆情”的内参稿片。在我国,各新闻传媒都把采写“内参”作为记者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记者采写的“内参”成为党和政府了解民情、联系群众的一条重要渠道,促成了许多问题的解决。

以“内参”的形式反映情况,是社会主义国家新闻记者的职责所在,又是作为“哨兵”、“瞭望者”的新闻记者进行的信息分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