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博客新闻传播活动与公共领域构建

博客新闻传播活动与公共领域构建

时间:2022-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博客新闻传播活动与公共领域构建_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2.1 博客新闻传播活动与公共领域构建博客新闻传播活动与公共领域的构建探究是本年度博客研究的亮点。因此,与世界其他各国博客的发展相比,中国的博客更明显地具有了公共性,一些博文能产生很大的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这种社会的影响力反过来推动了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

2.1 博客新闻传播活动与公共领域构建

博客新闻传播活动与公共领域的构建探究是本年度博客研究的亮点。有学者认为,博客新闻传播有四个特点:“①注重互动,彻底改变了单一线性传播格局;②注重共享,极大拓展了信息渠道;③注重个性,个人对媒体施加影响的权力逐步增强;④注重实效,庞大的触角使新闻更加鲜活。”(11)基于此,博客新闻的价值在于打破了传统的新闻垄断,“博客自媒体的出现,打破了新闻垄断,人人拥有了发布新闻的可能与平台。对新闻报道来说,这是个好现象。一是加强了公众的监管能力,各类信息更加透明及时,事件本身更加清晰。二是博客圈的出现给公众的集体讨论开辟了一个类似于公共空间的良好平台。”(12)因此,与世界其他各国博客的发展相比,中国的博客更明显地具有了公共性,一些博文能产生很大的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这种社会的影响力反过来推动了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有学者认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博客为代表的Web2.0技术的出现,使得学者对公共领域的建立产生了新的期望。”这是因为“博客的个人性保证了‘独立人格’的存在”;“博客的开放性和共享性保证交流的自由和沟通的充分”;“博客的交互性保证自由辩论的实现”。当然,博客在公共领域的构件也有缺点,主要是:“博客‘公私不分’的特性导致侵犯个人权利的事件时有发生”;“博客内容多以感性为主,缺少理性分析,难以形成有效的辩论”;“博客公共领域诉求的多元化使得‘共识’难以达成”。(13)有学者认为,博客对保障与促进我国公民民主权利具有积极功能,“充当公众参与决策的工具,充当公众参与评判决策及其后果、议论公共事务的工具,充当聚焦公众注意力围绕重大问题形成公众舆论的工具,充当对权利进行舆论监督的工具。当然,博客固然可以在民主政治的进程中充当服务工具,发挥有助于公众的政治参与、政治表达、民主意识培养、舆论的形成、对权力的舆论监督等作用”,但是也存在着政治诉求代表性差,公信力不足削弱了舆论监督功能等问题。”(14)有学者分析了博客对公共舆论的影响和公共舆论构建的外在性,“博客对于公共舆论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对公共事件的关注、认知、判断和评析中,以此对公共事件过程或结果产生影响,还会通过公共舆论的相关价值因素方面,包括公共事务对于博客作者的利益相关度、博客理性作者的参与强度和博客舆论意见的评析质量等所体现出来的对公众的影响。”博客对公共舆论建构的外在性表现在:“这个公众层面不仅是博客作者、博客读者,还将延展到更大受众范围。这两种影响都是博客所衍生的外部社会功能,给公共舆论的构建带来的是一种显露在外的影响。”整个的构建过程,大体上分为五个阶段:“一是公共议题的出现;二是博客内舆论领袖的出现;三是博客行为扩展化;四是公共舆论在博客内的斗争中趋于明朗,公众较有可能形成相对统一的口径;五是公共事件的解决,公共舆论平息。”“博客构建公共舆论的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民间参与政治或公共事件的格局,传统的听证、上访、书信、电话,不管怎么说,都只能有一小部分人参与。低门槛的博客出现,实现了更大程度上的全民参与,给予了民间的权力空间。”博客所影响的公共舆论至少接受四个层次的规律制约:“公共事件本身运动规律、博客所影响的公共舆论自身内在规律、公共事件运动规律和在博客所影响的公共舆论内在规律基础之上的对整个博客场的运作规律。”(15)而在新闻传播的操作层面,有学者还分析了博客对新闻写作的影响:“一是,博客为新闻记者提供新的信息源与采访对象;二是,利用博客平台交流,与博客对话形成新的采访形式;三是,富于个性化和连续性的博客写作方式为新闻写作提供了一种新的写作范式。”(16)有学者分析了博客新闻传播的把关特点,“影子把关人”或“公民记者”(Citizen Journalist)也是网络新闻传播的重要把关人;博客新闻的把关行为更为复杂,包括过滤、核实等不同环节;把关人的角色职能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单纯的“新闻编制者”转向全方位的“新闻与信息服务提供者”,从单纯的“新闻把关人”转向“新闻解析者”与“公共论坛主持人”(17)这些观点,极大地拓展了“玻壳”新闻传播与公共领域构件的探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