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县两级电视台普遍建成

县两级电视台普遍建成

时间:2023-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市(地)县两级电视台普遍建成20世纪八九十年代,浙江电视事业的蓬勃兴起和发展,主要表现在市(地)县两级电视台的建成开播。杭州电视台这一年1月建成开播后,积极摄制播出自办节目,内容有新闻、专题、文艺、电视剧等。1993年5月22日,杭州有线电视台正式开播。

三、市(地)县两级电视台普遍建成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浙江电视事业的蓬勃兴起和发展,主要表现在市(地)县两级电视台的建成开播。这期间,贯彻落实1983年广播电视部关于中央、省、市、县“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覆盖”的指导方针,先是各市县在80年代兴办无线电视台,各地的有线电视台则陆续出现于90年代。据截至90年代末统计,全省共有电视台122座。其中,除了3座省级台外,市(地)、县级台分别为18座和101座。与此同时,为加快建设无线电视发射网,扩大电视节目信号覆盖范围,绝大部分地区又建起大功率电视骨干转播台,并围绕骨干台兴建大批小转播台,全省大、小功率电视转播台达2272座之多。

1984年,可谓省内市、县台的“电视元年”。杭州电视台这一年1月建成开播后,积极摄制播出自办节目,内容有新闻、专题、文艺、电视剧等。1992年起,该台(11频道)主要是办好时政新闻,并以41频道开通第二套节目(后改西湖明珠电视台)。到1997年,《杭州新闻》、《今日要闻》、《午间新闻》等4档,初步形成多时段覆盖、多形式组合和快速反应格局。该台1995年加入全国城市电视台新闻交换网,《杭州新闻》曾占交换网上发行量第一位。全台陆续办过几十个专题栏目,先行开设的“美的窗口”,不定期报道环卫职工的风貌等等。定期播出的“杭州学生”,是当时全国唯一面向中学生的电视栏目,“法制园地”则是在全省最早播送的一档法制宣传栏目。另外有些栏目,或组织观众参与制作,或采用转播车直播。对外宣传方面,《梦寻杭州》、《西泠印社》等节目,分别在美国熊猫电视台和日本福井电视台播出。专题片《风从杭州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译成8种语言,通过国际通讯卫星被国外电视频道采播。1998年6月,杭州电视台和西藏电视台合办的“西湖卫视”开播,旨在加强沿海地区与西藏高原文化、经济信息的沟通,增进民族团结。

同在1984年建台的宁波、温州、嘉兴、湖州和绍兴电视台,开播后在电视宣传上大方向一致,节目设置和播出内容各有千秋。宁波台1992年所设新闻栏目“经济天地”,纳入中央电视台《全国经济信息联播》网络。不固定和固定的专题栏目,有“开放城市一览”、“七色花”、“阿拉宁波人”等。有的对外宣传节目,曾在美国和日本播映。该台曾投资购进设备,自行建成浙江第一条广播电视数字微波传输电路,有效提升节目覆盖率。温州电视台开办的一系列电视栏目,除了“温州新闻联播”,主要有“社会纵横”、“黄金海岸线”等。1999年,以温州人改革创业事迹为主线,组织“两个思想”和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报道,并曾首次跨海现场直播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建连40周年成就展示活动,均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嘉兴、湖州电视台在80年代后期,每天的新闻及其他节目逐渐增多,播出时间也相应增加。嘉兴台注重专题片、记录片的制作,《茅盾故乡行》、《爱的暖流》等,均在全国电视界获得较好评价。1978年,湖州台与中央台、省台合作采制的连续报道《湖州发生抢鱼事件》反应强烈,中央领导同志对此十分重视并作出批示。1993年,题为《湖州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千余中学生弃学经商》的一组报道,则在全省引发一场关于“流生”现象的大讨论。绍兴台在纪念鲁迅诞辰120周年和周恩来诞辰100周年之际,以及每年兰亭书法节、黄酒节,均推出具有较大影响的重点报道。

其他的5个地级市,即金华、舟山、衢州、丽水、台州,在1985年至1991年间建立电视台。这些电视台也都结合当地实际,在转播中央台和浙江台节目的同时,播出颇具特点的自办节目。例如:金华台的《黄金一刻》,以强化舆论监督和风格犀利见长,台内还设“市援助中心”接待处,通过电视荧屏为观众释惑解难。舟山台节目着重办出海岛特色,曾派记者随同捕鱼船队出海,拍摄了3集新闻专题片《北太平洋上的舟山渔民》。衢州台1991年采制的《全旺农民贴对联》,新闻性强,又具观赏性。丽水台“好望角”栏目,在政府与百姓之间架设沟通平台,起到良好的舆论引导作用,《法制日报》曾以整版篇幅报道这个“山区里的‘好望角’”。台州台与当地法院合作开办的《法庭内外》,与中央台联合直播的温岭新世纪曙光节,均获观众好评。

全省县级电视台,率先于1984年建台开播的,计有江山、东阳、桐乡、兰溪、武义5台,其他县台绝大多数也在80年代建成。各县(市、区)电视台大都是在电视差转台或电视摄制组基础上建立的,并都以转播中央台和浙江台新闻为主,同时也播出自办的县域新闻及社教、文艺类节目。县级电视台的一些自办节目,由于更加贴近地方实际和观众需求,都有相对稳定的受众群,有的节目不仅受到当地社会各界瞩目,甚至在省内外产生一定影响。永康台关于当地50位村支书上大学的报道,经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引起了当时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的关注。龙泉、嵊州、义乌电视台推出的特色节目,分别着力介绍青瓷、宝剑和越剧之乡、商城风采,宣传颇具力度,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盛产柑橘的衢县,该县电视台专题片《中国椪柑之乡——中国衢县》、《柑橘“三疏一改”》,前者还在中央台与观众见面,后者被评为首届中国农村网络节目一等奖。

浙江有线电视的兴起晚于上述无线电视。1988年至1989年,金华市和湖州德清县在城区利用电力杆架设电视电缆,建立全省首个市级和县级有线电视系统。进入90年代,有线电视事业迅猛发展。省、市、县各级,按“统一规划”、“一城一网”原则,陆续设立政区有线电视台。同时分期分批建设播控中心和有线电视网络,稍后又配置地面卫星接收设备,并启动有偿服务机制。到90年代中期,全省曾建市级有线电视台7座、县台49座(后大都并入市、县广播电视台),至此,全省有线电视主干传输网基本构成。另外,一些大中企业和高等院校,也在内部办起有线电视台。各市(地)、县有线台可收转10套以上的电视节目,并有自办节目2套或1套。从1995年起,有线电视多功能应用逐步开发,包括通过光缆网开展银行网点统存统兑业务、开通城镇有关数据传输及内部电话系统等等。

1993年5月22日,杭州有线电视台正式开播。它是全国第一座省会城市有线电视台,而且最早全天24小时播出,当年开通17个频道、17套节目在全国也是最多的。次年建立计算机管理及自动播出系统以后,开通22个频道共23套节目,联网用户由26万增至70多万。温州、嘉兴和绍兴、宁波、金华有线电视台,分别建成开播于1994年和1995年。时隔两年,湖州有线电视台也在1998年建立并开始播出。其中,温州台传送加密和不加密电视节目共31套,覆盖人口650万;嘉兴台传输28套节目,市区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95%以上。各县(市)的有线电视台大多在1993年、1994年和1995年建立,最先建于1991年的是龙游台。市、县级有线电视台自办节目,主要有当地新闻、专题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节目与电视剧。

【注释】

(1)转引自杜加星主编的《浙江省新闻志》,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