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消息中的细节描写

消息中的细节描写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实践中看,恰当而又必要的细节描写,正是写活新闻,特别是把动态消息写活的重要手段。即使较好的动态消息,如果没有必要而又可能的细节描写,也会显得逊色。可见,一二个成功的细节描写,会使一则平常的新闻身价百倍,尤其会使动态新闻真正显出“动态”而令人喜闻乐见。不是的,消息中的细节描写宜少不宜多,宜精不宜滥,即使是精彩的细节,也不可任意使用,更不可多用。

消息中的细节描写

细节制胜

消息应该写得简洁、明快,不容许像小说那样描写大量的细节,也不要求像通讯、特写、报告文学那样穿插较多的细节;但是,如果以为写消息不可以描写细节,写进细节就不是消息,那就不对了。

为什么许多动态消息写得不动不活、无声无息呢?为什么抓到手的“活鱼”,到了读者手里“不活不跳”了呢?重要原因之一,是作者不重视或不善于描写细节。从理论上看,客观事物都是由许多细节组成的,因而报道客观事物的新闻不应该摈弃细节描写。从实践中看,恰当而又必要的细节描写,正是写活新闻,特别是把动态消息写活的重要手段。即使较好的动态消息,如果没有必要而又可能的细节描写,也会显得逊色。《新闻大学》第2期载文指出,《女工陈春花应邀赴美作绣花表演》“在关键之处,还缺那么一两笔(描写)”,这个意见是中肯的,而《杭州日报》今年3月2日报道市委领导和群众一起上街值勤,宣传讲究卫生、维护交通秩序的消息,就是因为写了“看到一个过路群众在地上吐了一口痰。周峰同志马上迎上前去,向他宣传吐痰的危害,劝说不要随地吐痰。陈安羽同志立即拿出随带的废纸,为他擦掉了地上的痰痕”这两个细节,才使这则消息显得活灵活现,吸引了众多的读者。可见,一二个成功的细节描写,会使一则平常的新闻身价百倍,尤其会使动态新闻真正显出“动态”而令人喜闻乐见。至于因细节描写生动有力而使新闻成为名篇佳作的,在新闻业史上也是不乏其例的。

恰到好处

消息中的细节描写,就描写的对象而言,可以写人———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可以写物———大小、形态、色彩、声响等,可以写事———过程中的片断、整体中的局部等,也可以写景———场景、情景、风景的细小点。

细节描写,按新闻报道的要求,可以写在消息的各个部分。

写在导语部分的,可以引人入胜。例如:

上海无线电22厂党委书记楼信康的玻璃板下,压着一张“三好”学生奖状。这是厂校开办的干部“扫盲”学习班奖给他的。(新华社电讯)

写在消息主体部分的较为常见,因为消息主体要求丰满一点,内容可详,较能容纳细节。例如,《文汇报》刊登的《阿西、亚妮当众挥毫妙趣横生》,写小画家给大画家作的精彩表演:

四岁的亚妮,穿着袜子爬到一张乒乓台上,看一看四尺长宣纸,便从笔筒中选了一支大号斗笔(笔头有她三个拳头大呢),她饱蘸墨,稳稳地握着大笔,在宣纸上迅速地边爬边画,瞬息间,一座比她人体还高的大假山一挥而就。轮到七岁的阿西画画时,他脱掉鞋子站到椅子上,大大方方地作起画来……

写在消息结尾部分的不多,用得好可以加强新闻报道的效果。例如,《解放日报》今年6月23日发表的《南京路上动人的一幕》,报道一位老人突然病倒在地,众人热心救护的事迹,结尾部分是:

这几位同志叫什么名字?那位老年纠察始终不肯说出姓名。人们只见他佩戴的值勤红袖章上,写着“黄浦江整顿马路交通、市容办公室170号”。吉普车司机和随车人员把患者送到医院后,因为任务在身也悄悄地走了,细心的交通民警小石记录了这辆吉普车的牌照: 08-00419。

报纸编辑人员正是根据这两个细节,查出了这两个人的姓名,在消息中作了交待。

各类消息,除了新闻公报和公告性消息,一般都可以写细节。社会新闻、体育新闻、文艺新闻自不待言,政治新闻也可以写细节。如《邓小平会见意大利记者》这条消息中就有细节描写:在记者问到“当中国反击越南时,你是否注意到意共对你们持攻击的立场”时,有这样一句:

邓小平把手一摆,说:“那没有关系。”

这个动作、这句话,表明了我党坚定的立场和求同存异的态度。至于经济新闻,特别是那些很难突出人物和场景的消息,细节描写确实很难,干巴乏味似乎不可避免。请看新华社一则报道建筑部门提高工程质量、争创名牌工程的消息,其中有一个精彩的细节描写:

上海市浦东最近有一批新竣工的住宅,每幢房外墙角都有一块50厘米长、26厘米宽的牌子,上面写着隶书红字:市建305工程队一九七九年建。过路的行人说:这是一件新鲜事,以后发现施工质量有问题,随时都可以找上门去。

由此看来,细节描写在消息中似乎多多益善了。不是的,消息中的细节描写宜少不宜多,宜精不宜滥,即使是精彩的细节,也不可任意使用,更不可多用。对细节要严加选择,用得恰到好处。怎样才算恰到好处了呢?这就需要掌握几个原则。

一、应是揭示新闻事实本身的意义所必需的。如果概括性的叙述难于揭示事实的意义,就要下工夫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大家熟知的《经济学家赶集》,写这位75岁高龄的老人“兴致勃勃地挤进人群,东瞧西看,问这问那”。一个“挤”字,先把新开放的集市贸易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的生动局面烘托出来了。接着写薛暮桥买胖头鱼、买擀面杖、买挖耳勺3个细节,特别是后一个细节更耐人寻味:“这时一个老头在叫卖挖耳勺。他赶忙过去花3分钱买下一个,说:‘我很早就想买这个小东西,总买不着,今天算是盼着了。’”这几个细节都具有典型意义,说明还是“两个市场好”,说明集市贸易“作为补充”,“方便”了群众。若不写这些细节,这则新闻还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呢?这位经济学家的评论不就苍白无力了吗?

二、应是记者根据事物的特征选取报道角度所必需的。事物的特征具有很大的鲜明性和吸引力。事物的特征又都是从细微处显示出来的。报道一桩新闻事实,如果不抓住其特征部分,事实本身就给人含混不清的感觉。因此,要抓事物的特征,抓体现特征的细节,给人以鲜明的感觉。例如,大家熟知的《脖子上挂钥匙的孩子吃饭问题解决了》,“脖子上挂钥匙”这个细节,是吃饭问题难解决的这部分孩子的特征,不写这个特征,解决吃饭问题的对象就不明确,也就无从谈起了。

有些新闻,正是记者捕捉到了这种富有特色的细节,才感知事物的变化及其含义,从而确定报道角度的。例如,《解放日报》的一则消息:

前几天本市下雨时,我们在南京路上,从商店的楼上往下看,许多女同志头上撑的是五彩缤纷的花雨伞;从人行道地面上望过去,不少女青年脚上穿的是鲜艳夺目的彩色胶鞋。这说明,上海的女式雨具生产,已打破了长期沉闷的“一片黑”局面。

三、应是为使读者确认记者的报道客观、公正所必需的。新闻报道最忌主观臆测,而应力求客观如实,方能取信于读者。要把新闻事实尽可能写得客观、准确,往往离不开写细节。例如,《大众日报》7月23日消息《台鸽翩翩来鲁,同胞依依情深》,作者着力描写这样一个细节:

……突然,一只精疲力竭的白色信鸽落在了船的甲板上,当船员们把这只白鸽捉在手里后,发现它的铝制脚环上有“台鸽78-022497”的字样……

写了“铝制脚环”上的字样,使人确信这只信鸽是从台湾飞来的。

写批评性报道,更应注意客观、公正,使事实准确无误,越细致入微,越有说服力。例如,1981年《人民日报》的消息《牛发年打骂教师被撤职》中,写了几个细节:

……校长和老师向他(牛)说明真实情况,他拍桌大骂“放屁”,并抓住王红右臂使劲一拎,扬手就打,被老师拉开。随后,牛的长子长女一起来学校打骂王红。拉断了王的书包带子,撕下了王的两撮头发,折断了王的手指……

记者准确地写出牛发年打人骂人的细节,使读者信有其事,而且看到他错误的严重性,得出他“被撤职”的处分完全正确的结论。

四、应是为使新闻作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可读性所必需的。细节描写可以使新闻生动形象,读来有味。例如:

初秋的合肥街头,每天清晨可以看到手持竹竿的农民,赶着千百只鸭子穿过闹市。鸭群一来,满街一片嘎嘎声,大小车辆纷纷让路。人们看到这种多年不见的鸭群过街,车辆让路的合肥风光,无不喜形于色。(新华社电讯)

弄巧成拙

恰到好处的反面,是弄巧成拙。这在消息的细节描写中,也是常见的。主要表现在:

一是偏离主题,以文害义。与消息主题无关甚至有害的细节是写不得的。例如,有一篇报道某位领导同志支持为儿童义演,买票看戏的消息,写他“买了一张票”是好的,但又写他“准时由大门进场”这个细节,就显得多余,不但与主题无关,而且会使人产生不应有的歧义。

二是该详不详,该略不略。事件的全过程固然是由许多细节组成的,但在下笔时要主次分清,详略得当,把细节描写放在事件的关键时刻和核心位置上。如果在事件的次要方面着力描写细节,就会轻重颠倒,或使读者如入五里雾中,看不懂新闻事实的真面貌。这种新闻稿大都经过编辑“手术”,删去不必要的细节,保留必要的细节,才得以见报的。但也有因编辑不细心,放过了不必要的细节描写而使稿件见报的。

三是主观想象,造成失实。细节描写的本意是使新闻报道更有真实感。因而细节必须确切无误,半点也马虎不得。《解放日报》最先报道了孕妇陈燕飞下水救人的感人事迹,整个连续报道是很出色的。但在最初的报道中,写陈燕飞“跳到河里”这个细节是不确切的,后来才在报道中改为“下水救人”。新华社的报道写陈燕飞“顺着河边铁梯下水了”,就比较确切。批评性报道的细节更要慎之又慎,仅仅由于某个细节失实而影响批评效果的,在本报也曾有过。记者不应满足于“基本属实”,而要做到完全属实,细节也无差错。

四是丑事细描,害及读者。暴露丑恶行为的细节并非一概不可以写,但要顾及社会影响,要看对读者,特别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是有益还是有害。比如,荒诞不经的迷信活动,丑恶残忍的犯罪行为,其中一些细节写出来会起扩散作用,或令读者目不忍睹。

五是文字啰嗦,细节太长。细节描写,在文字上也要力求精练,切忌拖沓。一个细节,能用一个词组写明的不用一个分句,能用一个分句的不用一个整句,能用一句话的不用数句话,言简意明就好。有的同志以为写细节可以不惜笔墨,结果反而使读者越看越糊涂。作者、编辑都应力求用最少的文字,写出最生动的细节来。

(刊于《浙江日报通讯》1982年第14-15期合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