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媒介产业技术设备管理

媒介产业技术设备管理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充分发挥各类媒介产业的作用,不断提高媒介产品的质量,加强媒介产业技术设备的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媒介产业技术设备的管理工作是一项较复杂的系统管理工作,由于媒介产业是一项投资大、消耗高、更新快的行业。

四、媒介产业技术设备管理

(一)媒介产业技术设备及其管理

1.媒介产业技术设备

媒介产业技术设备包括的内容很多,各类媒介产业的特点不同,其技术设备也不同。

关于印刷媒介产业或纸媒介产业的技术设备主要由五部分组成,即采访设备、文字处理设备、印刷设备、文字信息传输设备以及发行运输设备等。

关于电子媒介产业中的广播电视设备主要由以下六部分组成:

第—部分:节目制作的技术设备。

(1)音频系统:拾音器、调音台、混响器、均衡补偿器、录音机、功率放大器、音箱、耳机等项。

(2)视频系统:摄像机、录像机、摇控单元、同步机、监视器、导控台等项。

(3)电子编辑系统:编辑机、录像机、监视器、字幕机、动画机、特技制作系统设备等项。

(4)特照系统:配电稳压设备、调光设备、灯具、特技灯光器材等项。

(5)美工制作系统:制景器具、效果器具、舞台框架技术设备等项。

(6)录音厅演播厅系统:机械吊杆、升降设备、幕布、台架设备、防火设备、照明设备等项。

(7)现场直播系统:各种类型转播车、录摄车、演播制作中心系统(必须配备完善的音频系统、视频系统、编辑和特技系统设备、传送发射系统和供电系统)等项。

第二部分:节目播出的技术设备。

主要有切换台、同步机、帧同步机、音视频分配器、脉冲分配器、录音机、录像机、监视器、调音台、音箱、波形示波器、矢量示波器、字幕机、自动播出系统等项。

第三部分:传送发射设备。

(1)传送设备:音频切换台、视频切换台、矩阵器、微波收发系统、监视器、音箱、波形示波器、矢量示波器、音频分配器、视频分配器等项。

(2)发射设备:发射机、同步机、音频切换矩阵、脉冲分配器等项。

第四部分:供电设备。

主要有电源、线路、变压设备、配电系统、发电设备、控制台等。

第五部分:维护检测设备。

主要有各类监测、检测仪器、维修器具等。

第六部分:广播电视网络设备

关于电子媒介产业中的互联网络产业又需要有特殊的信息传输设备以保证信息传输的顺畅。

2.媒介产业技术设备管理

我国的媒介产业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的改革和振兴,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我国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越来越占有重要位置。各类媒介都以自己的独到风格受到各界受众的喜爱。

为了充分发挥各类媒介产业的作用,不断提高媒介产品的质量,加强媒介产业技术设备的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媒介产业技术管理是在媒介产业系统的技术范畴内,使工程技术人员、技术手段和技术对象有机地结合起来,经常保持一种合理的比例关系,以便更有效益地发挥各种技术要素的作用,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谓媒介产业技术设备管理是指在媒介产业技术设备的设计、制造、购置、安装、使用、维修、改造、更新的全过程中,为保证设备的完好率和正常的运转而采用的一系列技术的组织措施。

媒介产业技术设备的管理工作是一项较复杂的系统管理工作,由于媒介产业是一项投资大、消耗高、更新快的行业。因此,管理水平对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无功损耗、避免人为的浪费、增加综合效益等方面有着直接的关系。

媒介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又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强大的推动作用。所以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对媒介产业的发展极为关注和重视,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但从我国媒介的现状和发展来看,现有资金的投入仍然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需要和可能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和尖锐。所以加强技术设备管理、采用增收节支的措施,把有限的资金更好地用于媒介产业的发展,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工作。

3.媒介产业技术设备管理的内容

媒介产业技术设备管理的内容很多,根据媒介产业发展的需要,其管理内容主要有:制定科学的技术设备的设置体系;实行标准化、计量化管理;科技情报和设备的技术资料管理;技术设备的维护检测管理;岗位责任制等。

制定科学的技术设备的设置体系,必须明确媒介产业发展的方向、目标、步骤、措施等,对技术设备进行系统规划设置,使媒介产品的生产和传输能够系统配套,达到运行使用比例均衡的科学体系,避免技术设备的浪费。

媒介产业技术标准化、计量化管理,是统一整个系统技术设备的质量、指标的重要规则,既是媒介产品的生产和传输的重要保障,又是技术设备设计、生产、使用管理、科研技改的综合尺度,同时也是技术设备维护检测工作的重要依据,因此实行标准化、计量化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媒介产业技术标准分两级,即国家标准(国家GB标准)和专业标准。国家标准是在全国范围内执行的标准,比如彩色电视广播的国家标准,除在广播电视系统执行外,凡和彩色电视有关的科研、微波技术、光缆技术、发射接收设备的生产等行业都必须执行。专业标准主要是在不同的媒介产业系统内部贯彻执行的标准。实施标准化、计量化管理是媒介产业生存和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制定具体措施、规章制度,保证按标准化、计量化的要求来管理技术设备。

科技情报、技术资料是人类征服自然、从事生产与科研活动的成果。媒介产业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其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因此广泛收集、整理、分析、研究科技情报、技术资料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它可以为媒介产业技术设备的更新改造提供科学的依据。为技术设备的维护检测和为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创造良好的学习和工作条件。

媒介产业系统内部有大量的技术设备,为了保证这些技术设备的正常运行。实现优质安全运营,必须经常地、细致地、全面地对技术设备进行检测、维修,及时通过技术更新改造,提高技术设备的工作能力。

要做好技术设备的维护工作,必须做好下列的基础工作:

(1)要做好统计工作。媒介产业技术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要作详细的运行记录,及时存入技术档案。根据各类技术设备的指定性能指标,对照技术设备运行情况,经检测后,制定维护检修计划。因此,技术设备运行中的各项指标和情况的统计数据是做好技术设备维护工作的重要依据。

(2)要建立维护制度和明确具体的管理办法。要做好技术设备的维护工作,必须有一套严格的维护制度和具体的管理办法,这是进行技术设备维护管理的保证。因此,要根据不同种类的技术设备制定相适应的维护检修规则,使技术设备的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维护检修人员共同遵守,保证技术设备性能的充分发挥。

(3)要加强技术队伍培训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电子技术)不断的发展,加快了各类媒介产业技术更新换代速度,这样,加强对媒介产业技术队伍的基础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不断提高专业人员技术水平,对于技术设备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保证技术设备的正常运行,更好地为媒介产品生产服务,应该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度,这是搞好技术设备的保管、使用、维护、检测以及技术档案的收集整理、防火防盗、安全生产的制度保证。岗位责任制度还必须明确规定各类技术设备的计量指标和检测标准以及岗位工作人员的责任范围、职权范围以及应该得到的利益,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办法和标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调动岗位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媒介产业技术设备的工艺生产管理

1.媒介产品生产技术设备管理

媒介产品生产从内容的确定到传输之前的生产过程可区分为很多阶段,比如报纸媒介产品,从采访、编辑、印刷到公开发行,不仅要经过采编和印刷两大阶段,而且每一个阶段都还要经过许多环节。还比如电视媒介产品(节目),它的生产过程大致也区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前期主要根据节目方针确定节目内容、形式,制作布景、灯光、道具、服装等,根据导演的要求采集摄录各种素材;后期主要是指对节目的编辑、剪接、特技创意制作、合成等。在媒介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必须使用各种技术设备,那么如何加强对媒介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设备管理呢?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这里仅以电视节目制作技术设备管理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电视节目制作所用的技术设备及工艺制作过程的管理,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国内电视台的做法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统一管理,集中使用;二是各个部门都拥有完善或不完善的技术制作设备。究竟怎样管理比较合适,随着电视产业转制的实现将会有许多新办法出台。在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采用集约型管理办法来管理电视节目制作的技术设备是比较合适的。

电视节目的制作技术设备及工艺制作过程,是多项专业技术密切合作的系统工程,技术设备的配套和运行维护耗资大、难度高,在国家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如果把十分有限的资金分散开来使用,走小而全的道路,其结果必然是谁都想全,可谁也全不了,谁都想提高,可谁也高不上去,因此严重地影响着电视节目制作能力和质量的提高。并且由于重复配套设备,在资金上必然会造成极大的浪费。

印刷媒介产品的生产和电子媒介中的电视节目制作所使用的都是高技术装备,这些设备的管理、使用、维护、检测都是很严格的,各类技术设备的指标如果达不到指定的标准,就会影响节目制作的质量。一些工艺制作部门也同样具有技术、艺术性强的特点。如果每个编辑部门都想拥有成套的技术设备和工艺制作能力、自成体系,这实际上是一种粗放型的落后的管理办法,不便于技术设备按统一标准维护、检测,不利于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也很难实施节目制作成本核算管理和提高技术设备的有效使用率。

如果实行统一管理,就可以克服自成体系的不足,就可提高技术设备的使用效率,就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及时采用新技术、新装备,加快技术设备的更新改造,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印刷媒介产品的生产和电子媒介中的电视节目的制作也有它自身的规律性,各类不同的媒介产品都有生产的淡季、旺季,每种媒介产品也有轻重缓急之分,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就可以本着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通过统筹安排、合理调度,起到以峰填谷的作用,形成张弛有度的工作秩序。

当然这里有个科学管理的重要问题。根据有关媒介产业实体的实践,只要深入调查研究,切实加强管理,做到制度严明、统筹安排、合理调度,完全可以得到“1+1>2”的结果。因为,这不是简单的各个局部相加之和,而是在科学化、正规化管理原则指导下的科学组合,所以它的整体效益大于原来的总体之和是毫不奇怪的。这种按专业分工、整体合作的管理体制,符合媒介产业的整体发展规律,是大多数媒介产业实体克服资金紧张,提高媒介产品生产水平与质量,丰富媒介产品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2.媒介产业技术设备及工艺生产的有偿服务管理

我国的一些媒介产业在其产品的生产(制作)技术设备及工艺生产管理上采用了计时收费、有偿服务的办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有的媒介产业实体采用了“内部流通券办法”。同其相适应,他们还制定了“内部流通券的奖罚条例”,确定了“技术设备收费标准”、“媒介产品生产倍率标准”,以及保证“内部流通券办法”实施的具体措施。通过各种有偿服务办法的实施,一方面加强了媒介产品生产部门的成本核算意识,另一方面节省了技术设备的无功损耗,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媒介产品生产的数量,降低了媒介产品生产成本,使有限的资金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三)媒介产业技术设备成本核算管理

长期以来,由于单纯地把媒介产业视作为事业单位,不承认其产业性质,在管理体制上实行供给制,媒介产业的各类技术设备均是实行调拨供给,无偿使用。这样的管理办法,不但浪费严重.而且由于技术设备的功能、质量等方面的问题,给媒介产品的生产、传送等项工作造成了严重影响。

媒介产业技术设备如果无偿使用,不计效益,其损坏必然严重、如果有偿使用,就可以减少无功损耗、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大量的资金。例如A电视台,在无偿使用技术设备的情况下,制作一分钟电视节目的技术设备损耗为130元,成本相当之高。由于技术设备无偿使用,技术人员和编辑人员不受任何限制地使用技术设备,人为地造成投入多、产出少,平均电子编辑工作倍率为1∶84,最高达1∶450,即机器运行7个半小时才编出一分钟的节目。这样高的工作倍率,无疑加大了制作成本。后来,A电视台采用了有偿使用技术设备的办法,加强了技术设备的成本核算,平均工作倍率为1∶39,比无偿使用技术设备平均工作倍率的1∶84下降了54%。也就是说,使工作效率较之以前提高了1.15倍,生产一小时节目的技术设备损耗费由过去的7800元下降为3000元,仅此一项,一年就可节省技术设备损耗费180多万元。A电视台的经验说明,在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只要各技术、工艺制作部门都能制定和实施切实可行的科学管理制度,其产生的经济效益将是相当可观的,这对于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今后,随着制播分营制度的实施,大量的电视节目制作实体的出现,将会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媒介产业技术设备成本核算管理办法。

技术设备实行成本核算是一种科学的管理办法。在媒介产业系统内部实行成本核算,开展有偿服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信息产业的一种必然要求。因此,必须搞好技术设备的成本核算管理。应该根据不同设备出厂时标定的使用周期、价格、保养费用、管理费用等,制定合理的成本标准;根据不同媒介产业实体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成本核算标准;同时,还要制定生产调度及技术设备使用制度,实行技术设备有偿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