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今后的问题

今后的问题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6.8 今后的问题前文中介绍过的由日本NHK自2003年开始组织发起的研究项目,在通过对一组婴幼儿的跟踪性调查后发现,0岁、1岁和2岁的日本儿童平均收看电视的时间分别为1小时零5分钟、1小时44分钟和1小时31分钟,平均收看录像带的时间分别为20分钟、37分钟和43分钟。读书本身固然是一种语言学习,还有一点不能否认的是,如今小学以上的教育大多是建立在对文章的读解能力之上的,因此读书和学习成绩密切相关。

6.8 今后的问题

前文中介绍过的由日本NHK自2003年开始组织发起的研究项目,在通过对一组婴幼儿的跟踪性调查后发现,0岁、1岁和2岁的日本儿童平均收看电视的时间分别为1小时零5分钟、1小时44分钟和1小时31分钟(“专注收视”和“并行收视”两个项目的时间总和),平均收看录像带的时间分别为20分钟、37分钟和43分钟。2岁儿童中有90%表示“喜欢看录像带”(其中61%的儿童回答“非常喜欢看”,29%的儿童“比较喜欢看”),并且1岁和2岁儿童收看电视与录像带的时间合计已经超过2个小时。在调查电视收视时间的有关项目里,如果计算上“只是将电视开着”这一选项的时间的话,那么儿童接触电视的时间将达到3个小时以上。

本章到目前为止让我们确认了两个问题,(1)是没有发现有确凿的实验数据能够证明长时间收看电视会阻碍儿童语言能力的发育,(2)是儿童在出生6个月以后大脑就已经能够明确区分电视图像和现实生活,不会因为将两者混淆而导致产生行为异常。但是关于这两个结论仍然存在疑点,例如(1)的实验对象是通过随机抽样(random sampling)产生的,实验结果是出自全体参加实验人员的平均值,而对于有一部分儿童一天里有大部分时间都不得不在电视机前度过这样的特殊案例没有加以特别分析,此外(2)的成立也只是建立在现有的电视图像技术水平这个前提下的。

婴幼儿感兴趣的电视节目其实是很有限的,大多为少儿节目或者动画片等。而在实际生活中,一天里电视台用于播放这些节目的时间段屈指可数,所以即使将婴幼儿一直放置于电视机前任其不管,他们自己主动收看电视的时间也应该是有限的。但是,随着录像技术的发达和电脑的普及,无论抚养者的教育方式如何,多媒体化发展将给儿童提供一个更加自由地、可以长时间收看少儿节目的媒体环境。与现在相比,更长时间地接触由屏幕提供的图像将会给儿童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仍然不得而知。能够通过大屏幕提供更加真实的数字图像和立体图像的媒体一旦普及,婴幼儿是否还能够明确区分出现实世界和图像里的虚幻世界呢?现在也无法定论。

但是通过很多研究能够证明的是,幼儿时期读书毋庸置疑可以促进儿童语言能力的发育。读书本身固然是一种语言学习,还有一点不能否认的是,如今小学以上的教育大多是建立在对文章的读解能力之上的,因此读书和学习成绩密切相关。先不论大脑对语言信息和图像信息的处理模式是否存在差异,单纯从时间的角度来讲,长时间接触电视等图像媒体也就意味着能够用于读书的时间相对减少了。正如萨洛蒙所指出的一样,对儿童来说,和读书相比,看电视需要付出的劳动较少,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过多地收看电视确实不利于儿童语言能力的发育。此外还有学者指出,儿童读书能力的下降,其中一个原因可以归结为电视造成儿童不习惯转动眼球[30]。通常看电视的时候,电视屏幕两端与眼球形成的角度很小,因此眼睛不需要做大幅度的运动,而且视线的焦点往往集中在屏幕中心的位置,实际视野的范围只在5°到10°之间。与此相比,看书时眼球需要做较大幅度的转动(当然在读取文字时眼球是静止的)。这种对眼球运动要求的截然不同,也会让习惯了收看电视的儿童在读书时感到身体上的不适应吧。

以上我们概括了图像媒体与儿童大脑发育有关的一系列研究成果。本章主要是从负面影响的角度进行了论述,而其中提到的某些观点极有可能只是一些耸人听闻的假设。昂基在《声音的文化与文字的文化》一书中,介绍了公元前350年前后柏拉图在《斐德罗篇》(Phaedrus)里曾经就“文字文化”进行批判一事[31]。柏拉图给出了4点理由:首先,书写是一种有悖人类常规的行为,因为想要将原本只存在于人类精神世界里的东西强行搬到精神以外的世界,这是不现实的;第二,书写将减弱人类的精神力量,例如记忆能力;第三,用文字记录的内容不能自我引申,亦不能作出任何回应;第四,现实社会的语言和思考,是在人类的交流活动中产生的,而用文字记录下来的东西脱离了这种关系,仅仅是一种存在于非现实、非自然世界里的产物。可见,在任何时代,新文化或者新媒体的诞生总是伴随着来自各个方面的批评,即使是柏拉图,对当时新兴的“文字读写”也毫不留情地表现出了否定的态度。因此,对于信息化发展带来的图像媒体的发达,如今人们怀有的种种忧虑或许在将来的某一天烟消云散。

Extension Study    “游戏型大脑”

日本大学教授森昭雄于2002年在其著书《游戏型大脑的恐怖》中向人们发出了这样的警告——“电子游戏会对儿童大脑发育造成恶劣影响”。该书指出,人类的脑前额叶外皮与人的感情控制、推测他人心理等社会性功能密切相关。在正常状况下,脑前额叶外皮处于活跃状态时会发出β波,而当儿童进行电子游戏时能测量到的β波数量减少,因此习惯长时间玩电子游戏的儿童,其脑前额叶外皮就会长期处于低活动状态,变成“游戏型大脑”。此外,日本东北大学的川岛隆太教授在2001年通过以大学生为对象的实验证实,与持续进行加法计算的实验小组相比,长时间玩电子游戏的实验小组人员其脑前额叶外皮明显处于较低的活动水平。

但是众所周知,不单是电子游戏,一般在完成视觉型任务时人的脑前额叶外皮的活动水平都会下降。也有研究认为这是大脑在集中处理视觉任务时,为了提高效率而采取的手段。另一方面,森昭雄所使用的脑波测量仪的精度也受到了质疑。因为当人体处于放松状态、例如安静地听音乐的时候,β波也会出现减少的现象(此时α波处于优势地位),所以在进行某项活动的过程中,即使β波一时减少也不意味着大脑立刻出现了问题。在大众传媒研究的领域里,有学者早在1971年就已经提出过“人们在收看电视广告时脑波里的α波处于优势”(Krugman,H.E.,Brain wave measures of media involvement,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1971;桥元良明,《图像媒体与大脑——从大脑生理学角度分析电视图像》,出自《大众传播研究》No.46,日本大众传播学会,1995),之后也有研究显示“在看电视时,人们几乎停止一切建立在认识、记忆、分析等思考行为基础上的学习,而只是进行一种‘睡眠式教育’”。但是,并没有研究结果证明长时间收看电视会形成“游戏型大脑”。

另一方面,无论是森昭雄还是川岛隆太的研究,都没有能够证明电子游戏的长期性影响。也就是说,经常玩电子游戏的儿童其脑前额叶外皮在之后是否仍然长期处于低活跃状态这个疑问没有得到解答,并且也没有将测量的结果与儿童玩电子游戏之前的状态进行比较。因此,“游戏型大脑一旦形成,会给儿童的认知以及行动方面造成长期的,诸如思考、创造能力、情绪控制能力低下等负面影响”这一理论尚未得到科学的证实。

与此同时,最近有关电子游戏和儿童攻击性性格的形成这一方面的脑科学研究也吸引了人们的注意。例如有研究结果显示,进行射击型游戏时大脑的活动与进行攻击性思考或者行动时大脑的活动表现极为相似(Weber,R.,Ritterfeld,U.and Mathiaki,K.,Does Playing Violent Video Games Induce Aggression?Empirical Evidence of a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tudy,Media Psychology,1,2006)。还有研究表示,和普通人相比,喜欢暴力型游戏的人在看到含有暴力内容的照片时测量到其脑波的波动较小,这可能说明这一类型人群因为长期习惯于暴力游戏因而对暴力镜头反应迟钝(Bartholow,B.D.,Bushman,B.J.and Sestir,M.A.,Chronic Violent Video Game Exposure and Desensitization to Violence:Behavioral and Event-related Brain Potential Data,Journal of Ex 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42,2006)。有关这方面研究的最新动向还值得我们继续关注。

【注释】

[1]参照本书第8章。

[2]片岡直树,《新型语言能力发育迟缓的儿童——长时间收看电视、录像的影响》,出自《日本儿童科学会杂志》106卷10号,2002。

[3]译者注: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4]Halpern,W.,Turned-on Toddlers,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5,1975.

[5]Hyperactive Behavior.

[6]Mander,G.,Four Arguments for the Elimination of Television,William Morrow,1978.

[7]Moody,K.,Growing up on Television:The TV Effect,Times Books,1980.

[8]Hearly,J.,Endangered Minds:Why Our Children Don’t Think,Simon &Schuster,1990.

[9]Ball,S.and Bogatz,G.A.,The first year of Sesame Street,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1970.

[10]Huston,A.C.,et al.,The Development of Television Viewing Patterns in Early Childhood:A Longitudinal Investigation,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6,1990.
  Wright,J.C.and Huston,A.C.,Effects of Educational TV Viewing of Lower Income Preschoolers on Academic Skills,School Readiness,and School Adjustment One to Three Years Later,Report to Children’s Television Workship,Center for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s of Television on Children,University of Kansas,1995.

[11]Salomon,G.,Interaction of Media,Cognition,and Learning,Jossey-Bass,1979.

[12]Anderson,D.R.,Levin,S.R.and Lorch,E.P.,The effects of T V program pacing on the behavior of preschool children,AV Communication Review,25,1977.

[13]Molfese,D.L.,Freeman,R.B.and Palermo,D.S.,The ontogeny of brain lateralization for speech and nonspeech stimuli,Brain and Language,2,1975.

[14]DeCasper,A.J.,and Fiffer,W.P.,Of human bonding:Newborn prefer their mother’s voices,Science,208,1980.

[15]Hayes,D.and Birnbaum,D.W.,Preschool’s retention of televised events:Is a picture worth a thousand words?,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6,1980.
  西村辨作,《儿童的思考力与新媒体》,出自《言语》Vol.21,No.4,1992。

[16]译者注:日本TBS电视台《星期天早晨》(Sunday Morning)的一期有关电视影响的特别节目。

[17]Snow,C.E.,Arlman-Rupp,A.,Hssing,Y.,Jobse,J.,Jooksen,J.&Vorster,J.,Mothers’speech in three social classes,Journal of Psychology Research,5,1976.

[18]Meringoff,L.K.,Influence of the medium on children’s story apprehension,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3-9,1980.

[19]Salomon,G.,The differential investment of mental effort in learning from different sources,Educational Psychologist,18,1983.

[20]参照本书第6章6.1。

[21]译者注:当分析对象超过2个以上,即对多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同时进行分析时使用的社会统计学方法。

[22]译者注:用两个以上的自变量来确定与因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时使用的统计分析法,该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出现虚假因果关系的结果进行修正。

[23]铃木裕久等,《关于电视对幼儿影响的多元跟踪调查——第一次中间报告》,出自《东京大学新闻研究所纪要》41号,1990。
  铃木裕久等,《关于电视对幼儿影响的多元跟踪调查——第二次中间报告》,东京大学新闻研究所,1991。

[24]NHK放送文化研究所,《“给儿童创造更好的电视”活动第二次调查报告书》,2005。

[25]译者注:在分析调查时间T 1时的变量X,与之后的调查时间T 2时的变量Y之间的关系时使用的分析方法。

[26]NHK放送文化研究所,《“给儿童创造更好的电视”活动第三次调查报告书》,2006。

[27]调查问卷中的原文为“与儿童交谈正在收看的电视内容”。

[28]开一夫、旦直子、松田刚,《儿童的发育与媒体》,出自《图像信息媒体学会志》60(11),2006。
  Dan,N.,and Hiraki,K.,Infants’understanding of televised images:discontinuity between the TV and real worlds,Poster presented at 19 thBiennial Meeting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Melbourne,Australia,2006 July.

[29]Shimada,S.and Hiraki,K.,Infant’s brain responses to live and televised action,Neuroimage,32(2),2006.

[30]Moddy,K.,Growing up on Television:The TV Effect,Times Books,1980.

[31]W.J.Ong,Orality and Literacy,Methuen &Co.Ltd,198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