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英氏情景喜剧流水线

英氏情景喜剧流水线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案例二:英氏情景喜剧流水线电影产品很像一部小说,它可能很精彩,引起巨大的轰动,就像是一部畅销书,甚至因其成功出续集,但这种成功和轰动是一时的,投资和期待成功也是推测和赌博式的。英氏情景喜剧发展有10年。其实,我们英氏做的事情,很多兄弟公司都在尝试与实施中,在这里我想强调,基地工厂生产的模式,是电视剧产业的重要之路。

案例二:英氏情景喜剧流水线

电影产品很像一部小说,它可能很精彩,引起巨大的轰动,就像是一部畅销书,甚至因其成功出续集,但这种成功和轰动是一时的,投资和期待成功也是推测和赌博式的。

而电视不一样,它更像是报纸、杂志,其形式和效益都应该是专线的。每天播、每天要有人看,它有很强的时效性和与观众的互动特点,这样一个载体,给了电视剧产品一个巨大的产业生存空间,而这个空间必须与电视台的市场模式相结合才会发挥更大的效益。

但是此前,我国电视剧产销行业中意识到这一点的有识之士并不多,特别是我们的民营电视剧,它的销售形式还是沿袭了电影的产销模式,那就是:大投资有大的市场空间,大投资才会有高的购买价格,充其量是一个40或80集的大电影,完全没有将电视独有的优势发挥出来,不应该是电视剧最佳的产销方式。

我个人认为,电视剧的产销是要与电视台的收视率广告经营情况挂钩的,而不是看制作成本定价。高投入、高产出,但这不是产业化的全部特点。

什么是产业化?它有着大量复制、细水长流的特点,这是一种工业化的特点。制播分离后,这种责任相当一部分会落在民营公司的肩上,对于民营公司来说也是最大的机遇和挑战。因为民营公司更应该懂得珍惜资金投入与赢利的结果,这是民营公司生存的基础。电视剧的生产应该是建立工厂化的流水线,而且在这个生产过程中,从服装道具到拍摄器材,从制片管理的规章制度到编导的艺术经验,都应该有着滚雪球式的增加。我们不仅要积累资金,更要积累经验与智慧,把资金智慧化,把经验物质化,从而形成自己稳定的生产模式。

英氏情景喜剧发展有10年。10年来,在数量上和质量上我们拍摄的情景喜剧一直保持着同类产品的一流水准,我们从《我爱我家》、《闲人马大姐》、《东北一家人》到《候车室的故事》,我们的产品能有这样水准的保持,是由稳定的产品量保证的。10年发展中,我们不断联合与整合民营公司的资金、资本力量,特别是与华亿这样以生产电影为龙头的民营企业的合力的形成,保证了产品量的积累。10年来,我们已经生产了20余部千余集情景喜剧。稳定的产量,才会形成生产经验,更能让经验变成物质,那就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也是产业的重要特征。

自从有了自己的许可证后,我们在昌平建立了自己的生产基地,拥有近2000平方米的摄录一体的制作棚,同时具有带观众录播的功能,基地同时集办公、住宿等一体。我们还在完善公司生产功能线,建立编剧文学部、艺员部、制作部甚至化服道等部门,管理细化,才能最大限度上降低成本,达到赢利最大空间。

其实,我们英氏做的事情,很多兄弟公司都在尝试与实施中,在这里我想强调,基地工厂生产的模式,是电视剧产业的重要之路。中国电视剧的生产,是非走可持续化发展路子不可的时候了。那种看似哪个题材好卖就跟风拍什么、投资巨大的赌博式投入不是方向。我们见过多少一槌子买卖,一旦失败,永别此行,即使赢利,也只是给外景地留下个旅游景点,帮不上下一个戏的忙,只是成就了一批景点管理的物业公司,但那种旅游产业即便赚了钱,那是在根本上解决电视剧产业化的资本积累吗?打一枪换一地,就不符合产业化的特征。

产业化是民营公司的立足之本,单剧的大投资不是产业化的全部特征,对民营公司的生存与发展未必是长久之策,同时会对题材规划造成一定影响。就我国的电视剧生产的现状而言,大小投资共存,不同题材与形式同现,才可能带来中国电视剧的百花齐放,才能赢得广大观众的欢迎。(摘自英氏影视董事长英达在2004年广电总局全国电视剧规划会的演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