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若即若离的关系

若即若离的关系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若即若离的关系在美国,媒体是作为监督政府的哨兵的角色而存在的。美国宪法规定,凡年满35周岁、在美国出生的美国公民,只要能够征集到一定数量的支持名额,经过州司法部门批准,就可以宣布竞选总统提名。2000年大选的竞选活动开始时,有12名共和党人角逐党内总统候选人提名。1998年,是美国总统克林顿最倒霉的一年。媒体一次又一次民意测验的结果帮助克林顿撑住了总统的地位。

二、若即若离的关系

在美国,媒体是作为监督政府的哨兵的角色而存在的。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媒体又常常充当着总统的“情侣”。

美国宪法规定,凡年满35周岁、在美国出生的美国公民,只要能够征集到一定数量的支持名额,经过州司法部门批准,就可以宣布竞选总统提名。但真正能出来竞选总统的人少而又少,主要原因是参加竞选需要大把的金钱。2000年大选的竞选活动开始时(1999),有12名共和党人角逐党内总统候选人提名。但到次年3月已先后有11人退出参选,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筹不到足够的竞选经费。多尔夫人也是因为财源枯竭而于1999年10月宣布退出参选的。小布什则有当过总统的父亲,有和他一样当州长的兄弟,政治血脉和个人政治资本俱佳,被共和党决策核心定为总统候选人。1999年初,他一表示有意参加竞选,几个月内就筹得经费5000万美元。

到2000年3月,小布什已经在通往白宫的路上撒下了创纪录的6300万美元,手中还有1060万美元的储备。民主党候选人戈尔在党内预选的角逐结束后,手中只剩下410万美元了。

竞选中要花钱的项目很多,但更多的是用于宣传,用于媒体。主要报纸一个整版需8万美元,主要电视台黄金时间每分钟也在8万美元左右。树立自己的形象要做宣传,贬损对手的形象也离不开宣传,都得花钱。在美国从政,没有金钱是万万不可能的。

1998年,是美国总统克林顿最倒霉的一年。国会共和党从1月份就开始在媒体上大炒总统与莱温斯基的桃色新闻,最后弄得全文公布独立检察官斯塔尔的调查报告、克林顿在大陪审团的作证录像和特里普偷录的与莱温斯基的电话交谈内容,出尽洋相。加上此前揭露的白水土地交易案[2]、1996年竞选筹资丑闻[3]的再次被媒体曝光,按说,克林顿的政治前途不应再有活路,《华盛顿邮报》甚至在头版报道,宣称这一丑闻有可能结束克林顿的总统生涯。但克林顿由于充分而巧妙地利用了媒体,居然起死回生。每次国会共和党有什么大动作,或往外抛“黑材料”时,各大媒体就会立刻进行民意调查。民意调查设计的题目很有讲究,在公平客观的招牌下可以用巧妙设计的问题来把握结果。如把问题的重点放在“你对克林顿的政绩是否满意?”以此作为“支持克林顿继续执政”的根据,这就避开了绯闻的困扰。由于那一段时间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支持克林顿继续执政的比率始终保持在三分之二以上,使得共和党费尽心机制造的克林顿“花花公子”形象始终未能盖过他有作为的总统形象。媒体一次又一次民意测验的结果帮助克林顿撑住了总统的地位。

但是媒体并不总是会帮总统的忙。

在西方,媒体与新任总统往往只会有一段蜜月期,在这段时间内,媒体与总统配合一般较好,不会发生不愉快的事。等到这个蜜月期一过,双方便开始互相指责,媒体指责总统封锁消息,总统指责媒体不顾国家和公众利益,这是常有的事情。

对于媒体爱挑总统的刺,克林顿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你们总爱把我的实实在在的决定说成是别的什么东西,而偏偏不把它们看做是政治过程。我早就放弃了改变你们这种习惯的奢望了。”[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