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造性思维在新闻报道策划中的运用

创造性思维在新闻报道策划中的运用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下面根据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的一般原理,结合新闻报道策划的实际,介绍几种常用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能够从新的角度发现新的问题,采用新的方式,取得新闻报道的最佳效果。新闻报道策划要求出新,采用逆向思维的方法就可能达到这一目的。

三、创造性思维在新闻报道策划中的运用

自从1950年美国科学家吉尔福特将创造力这一概念引入科学研究的范畴之后,许多学者对这一概念作了自己的理解和表述,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目前心理学界较为一致的看法是把创造力定义为:根据预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展能动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5]这里的产品是指以某种形式存在的思维成果。它既可以是一种新概念、新设想、新理论,也可以是一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很显然,这个定义具有三个评价标准:其一,从历史的角度看,一个成果是否有创造性,要看它是否具有新颖性。这种新颖性主要是指它前所未有,是一个纵向的比较坐标;其二,从空间的角度来看,一个成果是否具有创造性,要看它是否具有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主要指它与别人相比,不同凡响,这是一种横向比较;其三,从价值角度来看,一个成果是否具有创造性,还要看该成果的诞生是否对个人的发展或社会进步有重要意义。创造力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但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

下面根据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的一般原理,结合新闻报道策划的实际,介绍几种常用的思维方式。

(一)逆向思维

所谓逆向思维是指思维的主体逆事物和人们思维发展的一般方向而动的思维。这种思维能够从新的角度发现新的问题,采用新的方式,取得新闻报道的最佳效果。逆向思维之所以奏效,是因为现实本身充满了悖论。正如老子所言:“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色相和,前后相随。”悖论开启了新的可能,引导人们冲破思维的樊篱。《羊城晚报》的记者奉命去交警队采访一起普通的交通事故,采访大半天,交警部门的同志也没有提供出什么重大的新闻线索,还告诉记者已经持续半年多时间没有发生重大交通事故了。起初记者还感到有些失望,但很快他便想到问题的另一面:交通事故减少,无非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自2004年5月1号正式实施以来,广大司机自觉遵守新交法的积极性很高,另一种是交警部门宣传力度和执法力度加大,很多事故苗头都消灭在了萌芽状态。而这些事实当时还没有一家报纸报道过。于是这名记者抓紧时间深入社区、工厂、机关,向司法、交警、司机等部门和群体进行调查采访,很快写出了新交法实施以来道路安全形势大有好转的《新交法为您的生命安全护航》的独家新闻。[6]

逆向思维也表现在对已发新闻的指谬反正。长期以来,关于一次性筷子的报道几乎是一种声音:破坏森林资源。有的说:“我国每年消耗一次性筷子450亿双,耗费木材166万立方米,需要砍伐大约2 500万棵大树,减少森林面积200万平方米。”有的说:“按照目前的速度,中国可能在20年内就要砍掉所有森林。”甚至有人把一次性筷子的出口上升到“出卖资源”的高度,认为是杀鸡取卵。CCTV.com网站上一篇《从使用一次性筷子说起》的文章则表达了另一种声音:不要盲目地反对使用一次性筷子,因为做筷子的木材和竹子很多本来就是为做筷子而种植的,森林和环境并不是因为这些木材和竹子被砍伐而受到破坏。而且很多一次性筷子是使用木材的边角料制造的,一棵速生杨树按照整棵卖掉顶多只能卖几百元,如果制成一次性筷子,经济效益可以增加到上千元。对于竹制的一次性筷子更是如此,竹子的生长是非常快的。有的竹子如果得不到利用,不但农民得不到好处,而且长到一定时间只会开花而不结果,然后整丛衰败灭亡。这篇文章告诉了人们生产、使用一次性筷子并不一定是在破坏环境,使人们能够对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看得更加清楚。[7]

新闻贵在独创,媒体贵在能发出自己的声音,切忌人云亦云。凡事应多打几个问号,多问几个为什么。当今社会,新闻事件层出不穷,有的是自然产生,有的是人为制造,有的则是是非倒置。冷静面对这些层出不穷的“新闻”,不为表象所惑、不为利益所动,独立思考,寻找其中真正的新闻,是一个记者锻炼自己新闻敏感和判断能力的必要前提。逆向思维需要记者有广博的知识、独到深邃的眼光和一定的勇气。一般来说,逆向思维有以下几种表现方式:

反差强烈的对比报道。事物都有两极性:有真有假,有好有坏,有美有丑,有利有弊,有优有劣,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强有弱,有热有冷,有阳有阴,有显有隐,等等。按照顺向思维的报道,只需要按一个方向去写就行了。但是,按逆向思维的方法,策划时就需要掌握两个方向的事实,特别选择对比反差强烈的两极融于一篇文章之中,给人以新的角度和新的感受。

正面文章反面做。对于需要肯定的正面典型,包括人物、事件和现象,总有它不尽完善、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肯定它的正面意义的前提下,挖掘其内部的、隐蔽的、不为人们所注意的不足之处、薄弱环节进行描述。这样做既没有损害正面典型的积极方面,同时又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把好事做得更好。

反面文章正面做。这种策划与上面恰恰相反,对于需要批评的、摒弃的现象或事物,大家都在谈、都在写,不是特别的高着很难出新意。如果换一种思维方式,找一找隐藏在其中的某些或某一个闪光点,由此展开并提出新的问题引起人们新的思考,或许能够出彩。

新闻报道策划要求出新,采用逆向思维的方法就可能达到这一目的。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既然是逆向思维,就要搞清楚被报道主体的发展方向是什么,也就是说该事物的顺向是什么,了解了正向才可能反其道而行之;正向的报道做得怎样,还有没有可以挖掘的财富,还有没有可以变通的形式;掌握事物发展、新闻报道和人们思维、阅读的一般规律,选择适宜的事件、时间和表现手法,反其道而行之,出其不意,给人以新奇和惊奇。不可事事都来个“逆向思维”,如果凡事都来个“反其道而行之”,那样不仅策划者费力,而且也不一定都能讨受众的好。

(二)纵深思维

纵深思维最突出的特征是有真知灼见,看到事物的本质。刘白羽在《记者的笔记本》一文中曾说:“当一种新鲜事物出现眼前,你不但记录原象,还要记录你的思考。这就是说,在你用眼敏锐观察时,同时就要用脑敏捷思考,用最通俗的话表达,就是不但有你的印象,还有你的认识。只有这样,那形象才有生命、有血液、有呼吸,才能迸发出你心灵的火花。”[8]我们说新闻记者不只是历史的记录员,还必须成为社会的观察家,唯有独到深刻的观察,才能在历史的一页里留下些许多深刻的痕迹。许多媒体的深度报道就是运用了这种纵深思维方法。说起纵深思维,很自然地让人联想到分析述评型的通讯,或是言论类的文章。其实,对新闻记者而言,纵深思维无处不在。我们常常称一些干新闻时间较长的人为“资深记者”、“资深编辑”,其实,“资深”不应看其从事某项职业的年头,而应看其观察事物是否深刻、眼光是否独到。一个资深记者,即使写几百字的消息,也会站得比别人高,看得比别人深远。在2004年11月30日前后,国内大多数的媒体都报道了一则关于全国人大代表王廷江机场打人事件的新闻,并对这个全国人大代表的恶劣行为展开了口诛笔伐。《南方周末》于2004年12月2日刊登了一篇名为《“王代表”机场发飙记》的调查性报道。文章不仅详细地讲述了人大代表王廷江打人事件的经过,谴责了这种行为,而且深入事件背后,挖掘出打人的原因是临沂市和山东航空公司“积怨已久”,并且联系之前不久发生的两个男孩轻易混过昆明机场安检设施,爬飞机,最终导致一死一伤的惨剧指出中国民航安全存在的隐患。《南方周末》这篇文章并没有像多数媒体那样仅仅停留在“批评谴责”这个层面上,而是深入调查并揭示了事件背后的新闻,挖掘出事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和民航安全方面存在的隐患,给人以警醒。

(三)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说过:“正是在扩散思维中,我们看到了创造性思维的最明显的标志。”所谓发散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充分发挥人的想像力,突破原有的知识圈,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力求扩大自己的审视范围,为最终向“新、奇、特”方向和新领域的驰骋提供了可能。吉尔福特曾把发散思维定义为:从所给的信息中产生信息,从同一来源中产生各式各样的、为数众多的输出。也就是说,这种思维方式突破原有“心理定势”的桎梏,由一点出发,向着无数的方向驰骋,从已知的领域出发,去探索未知的境界,是一种开放性的思维方式。

由于“心理定势”的作用,人们的思维常常拘泥于一种固定和机械的框架之中,难于突破。而发散思维就能帮助我们摆脱这一枷锁,让思维的触角像发射电波一样,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朝多种多样的方向去探索,寻求多种答案。发散思维的特性,第一是流畅性,即人们思考反应的快慢和多少。反应得越快越多,说明此人的发散思维能力越强;第二是变通性,由一点发散开去,涉及的面越广越好,变化越多越好;第三个就是独特性,也就是说在这些思维的例举中有一件两件是别人不曾想到又确实可行的独特选题,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新鲜视角。

新闻报道策划中常用的两种发散思维方式如下:

1.举一反三

举就是提出的意思,反就是类推,就是由此及彼,举一例而能推及其他。思维的惰性和机械性表现在用一个方法思考一个事物,仅仅停留在某一时刻,而不能产生联想,产生类推。发散思维则不同,它要求人们遇事不仅会想,而且会联想,会由此及彼,会举一反三。策划的基础在于思考,思考的难点在于有新意,而有新意特别是有独创的新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既然有了一个好点子,就应该想方设法把它用足。这正是发散思维中举一反三方法在新闻报道策划中的运用。

2.纵横交错

举一反三所体现的发散思维表现在同一平面和同一条线上。而纵横交错则要求由一点展开向着四面八方扩散,表现出思维的立体性。

上述实例告诉我们,在新闻采访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个人、一件事的发生发展往往是有多方面原因和有多种结果的。在这种情况下,沿着一个方向做文章,只要角度选得好,也可能写出好文章来。但是,如果我们的记者留心并有心,审视“这一个”的周围环境,透视“这一个”与其他个体或群体之间的关系,通过不同的组合,就可以写出千姿百态、绚烂多彩的好文章来。这些文章是沿着不同的方向发展的,它突破了以往人们常见的模式,给人们以新鲜感、新奇感,同时也给自己的创造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四)侧向思维

侧向思维方法是不拘泥于事物的某一固定面,而是将采访视点横向移动,以发现事物更多、更为精彩的侧面,或与该事物有关联的另一更值得报道的对象或主题。任何事物都有不同的侧面,一般来说,最易引起人们关注的是显性的侧面。这种侧面最易产生雷同,最难形成个性。独辟蹊径的做法是发现那些不易为人关注的侧面,寻找其中与主题相关联的内容予以报道,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独特作用。2004年3月20日是伊拉克战争爆发1周年的日子。这一天,许多报纸都不约而同地推出专题特别策划,回顾战争爆发、战争经过以及战后重建等热点话题,但让读者看起来觉得新鲜、独家的版面不多。在众多的策划中,《新京报》引人注目、一枝独秀。《新京报》在3月21日推出的策划是《伊战改变世界·周年白皮书》,策划分列了“大中东计划”、“情报部门事件”、“萨达姆现状”、“重组世界格局”等专题,还聚焦面临重重阻力的“伊拉克宪政之路”、“美国的石油问题与战后重建”等焦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对“中国在伊国家利益何以体现”的发问,显示了编辑思维的独到。“伊拉克战争对中国到底会产生什么影响”是很多中国读者最关心的问题,但多数媒体在策划伊战报道时往往只重视“战争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对伊拉克本国、对美国的影响”而忽略了“伊战对中国国家利益所带来的冲击”。这样的策划使得《新京报》在众多媒体中显示了它的独到之处。

许多事物从正面铺陈,既不生动也无味道,显得过于直白。运用侧向思维,从侧面找到一个新鲜的载体,从相邻的领域、从事物的侧面认识事物,往往可以寻求问题在某个侧面和更高层次上的解决。这样的处理往往显得很巧妙,很耐人寻味,因而在新闻采写中常常被采用。福建《文化生活报》围绕带着高科技成果参加“2005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的六位福建籍院士所策划的《院士之魅》的报道可谓记者运用侧向思维的典型。院士在普通人眼里往往只可仰视,他们高深莫测的科研成果似乎也与我们无关。有关院士的文章怎么做才能让读者感兴趣?有关院士的文章如何在其他媒体早已做足了之后出现新意呢?记者发现了一个空白点:让院士这个高端人物与普通百姓对接,让尖端科技与百姓生活对接,使被人们祭上科学“神坛”的这些尖端人物走近普通读者,让读者了解到院士的魅力不仅仅在于他们站在科学巅峰的无限风光,而是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他们的情,他们的爱,他们心头魂牵梦萦的思乡情节,他们情系家乡、造福桑梓的拳拳之心。这一切才真正构成院士的风采。在这里,记者运用侧向思维向读者展示了院士作为普通人的一面,迎合了读者追求新闻新鲜、接近的心理。

(五)超前思维

超前实际上是一种预测,是对事物规律性发展的深刻认识和自觉把握。所谓超前思维是指人们从已经和正在发生的事物出发,遵循自然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对该事物可能发生的变化及变化的趋势作预见性的判断。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信息量的骤增,人们要求获得的新闻越来越多。仅仅根据“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对“新闻事实”作机械的、静止的理解显然是错误的。从已经和现在的事实出发,对可能发生和必然发生的事实、现象或观念,都是可以报道并且是应该报道的。比如气象预测、地震预测、灾情预测、市场预测、经济预测、政治预测、战争预测,等等,都是可行的,也是群众需要了解的。

20世纪80年代,一本名叫《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风靡中国大陆。美国新闻记者、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所提出的十个新方向,就是根据超前思维的模式进行写作的。作者在书中写道:“这些大趋势并不是经常都非常清晰的。从新闻媒介,特别是从电视中看来,我们似乎生活在一个由事件所组成的社会里:从一个意外事件到另外一个意外事件,有时甚至是从一次危机到另外一次危机。我们很少愿意停下来去注意这些事件背后的发生过程。然而,只有对大趋势或机构的重新改革有所了解,才能知道这些个别发生的意外事件是有道理的。”[9]奈斯比特的这段话告诉我们,在信息社会里,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历史发展的链条上,我们身边、我们周围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有它发生、发展、变化、结束的过程。一说到超前思维,很多人都会认为是个很神秘的领域,其实,它是人人都会碰到、时时都会碰到的问题。这正像《第三次浪潮》的作者、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所说:“我自然不信竟有人能‘未卜先知’。照我看,自称有这种本事的人无非是报纸上的星象术士、江湖郎中之流。不过,我敢说,人要是不动脑筋去推测未来,就连十分钟也过不去。”[10]十分有趣的是,托夫勒与奈斯比特一样也有过新闻记者的生涯。1949年从纽约大学毕业后,他当了五年工人,写了一些小诗和短篇小说,后转到一家焊接业的杂志社,开始写作。不久他相继担任《劳工报》和《宾夕法尼亚日报》记者,负责报道白宫和国会的活动。可以这么说,正是新闻工作的广泛社会性特征要求并训练了托夫勒的超前思维。新闻工作者掌握和运用超前思维,对于开阔思路,在更广泛的领域里采写和编辑稿件以满足受众需求是十分有益的。

纵观新闻报道,我们可以发现有这么三种报道形式,一是着眼于“现在”,即对刚刚发生、正在进行的事情的报道;二是着眼于“过去”,即对过去事情的来龙去脉进行追踪或回顾;三是着眼于“未来”,即对尚未出现或可能出现的事情进行报道。这种着眼于未来的报道就是超前思维的表现方式。

1.超前思维的表现形式

(1)超前行动。所谓超前行动,就是根据已知的信息,推测可能要发生的事实,在事实还未发生时提前赶到所在地,作好报道前的充分准备。这是一个“有准备的记者”的必备素质。一般来说,记者是在新闻事件发生之后才赶到现场,只是各记者到达现场的时间早晚不同而已。而真正的独家新闻常常是在事件尚未发生、大多数人尚未预料到会发生、而必然会发生之时,记者已赶到现场。比如,从天气预报中得知上游某地近日连降暴雨,记者凭着多年的知识积累估计到下游某地会出现洪涝灾害,于是连夜乘火车赶往该地。他刚到,山洪就来了,于是一篇反映山洪险情和当地军民抢险的报道迅速发了回去,抢到了一篇独家新闻。如果记者没有长期以来的经验和知识储备,或有了这种储备而没有超前思维并立即采取行动,这种即时性的报道也会从他的眼皮底下溜走。比如说暖冬过后的春天容易流行脑炎,如果记者对这种疾病现象很了解,就会在这个时候提前赶到医院或学校,采访医护人员和师生家长,报道实情,提出预防措施。这种报道,既抢了先,又是为受众服务,大家都欢迎。

除了对自然界将要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事件的关注和提前行动外,超前行动还有一种表现,就是记者对被采访对象的行动轨迹有所预测而提前行动,获得独家采访的可能。

在实际采访中,有时候由于采访对象身份的特殊,记者也很难搞清楚被采访对象的准确位置,需要记者根据掌握的材料分析后作出决断。

(2)预测报道。根据已知或可能出现的信息,进行预测性的报道,是超前思维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这种超前思维不表现在写作者的身体位置移动,而表现在写作者的观念位置前行。比如关于经济形势的分析,关于政治局势的分析,关于战争胜败的分析,关于气候、环境、人口等情况的分析。日本上智大学武市英雄教授在《新闻的现代涵义》一文中,呼吁人们注意新闻的“先见性”。他说:“迄今为止,我们对于新闻的看法过于拘泥于单发消息,将类似交通事故、火灾这样突发性、一过性报道作为新闻,而忽略了日常性。像公害和城市问题,平时它们悄悄逼近,一发现,往往为时已晚。现在需要对那些潜在的、尚未表面化的问题及早予以注意。不要等待新闻的到来,而要考虑以什么为新闻。当代社会要求记者具备提前获取新闻的主动精神。”他还说:“对那些数年以后可能成为大问题的潜在性题目,尽早接近,同受众共同思考,这种预见性姿态今后对记者来说是不可缺少的。”[11]武市英雄教授的意见对于我们认识和把握好平时新闻、突发新闻和超前性预测新闻的关系是有帮助的。

2.超前思维的两要素

随着新闻报道策划意识的加强,人们不仅注重正在发生事件的策划,也在关注将要发生事件的策划,这里运用更多的是超前思维。为此需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了解现在,预测未来。奈斯比特说过:“预测未来的最好方法就是了解现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人想要获取德国人的情报,但是,德国人对物资、生产、运输和粮食状况是保密的。在保罗·拉扎斯弗尔德和哈罗德·拉斯威尔(这两个人后来都成为著名的通讯理论家)领导下,美国决定分析德国报纸的内容。虽然报纸到手晚了几天,但德国人民、企业和经济所遭受到压力都能够从报纸上反映出来。美国人是根据工厂的开张和关闭,生产指标,火车的抵达和离站以及误点等消息,预测出德国的处境是改善了还是恶化了。同样用这种办法分析日本的报纸,预测日本的情况。[12]由此可知,超前思维虽然是对未来的预测,但是必须以现实掌握的材料为依据。

对于每年或几年来一次的自然、社会现象,如大雨过后可能引起山洪爆发,低温冰冻可能引起路滑车辆难行,暖冬季节可能引起流感,民工大量南下可能引起交通堵塞,等等,只要我们掌握了素材,掌握了变化发展的规律,就可能借用超前思维进行科学的预测,写出有新意的报道来。美国每年要花费数百万元的巨资对世界各地的报纸内容进行收集和分析,但很少有人在商业上使用这种方法。奈斯比特集团是唯一使用这种方法分析我们社会的组织,他们出版了全国性的《趋势报告》和四种地区性的报告:《加州趋势报告》、《洛杉矶山趋势报告》、《佛罗里达趋势报告》和《中西部趋势报告》。仅《趋势报告》一项,他们的工作人员就要每个月不间断地监读六千种地方报纸,关注美国各个城镇的地方动态。除此,奈斯比特本人还要翻阅上千份其他报纸和杂志上的文章。[13]正是在这样充分掌握材料的基础上,奈斯比特才可能运用超前思维提出“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奈斯比特说:“本书(指《大趋势》)的结论得自对十二年期间的二百多万篇报道城镇事件的文章分析。”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超前思维必须依赖充分真实的现实材料。如果现实材料不充分或现实材料中的绝大多数不真实,那么,这种预测就不可能进行,进行了预测也不可能准确。正是这样,交战的双方有时为了欺骗对方也会在报道中塞进一些虚假的东西,而另一方要真正认识对方,就需要对对方传播的信息做去伪存真的工作。这些经历和方法对我们新闻从业人员来说都是有教益的。

(2)掌握趋势,把握未来。要科学地预测未来,仅靠了解现实是不够的,还必须对大量的现实材料进行研究和分析,找出其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来,掌握其趋势。不论是自然界的气候、地理变化,还是社会领域的矛盾和战争爆发,都有一个征兆,都有一个结果。正是这些带有规律性的事物的发展趋势,可以使我们很好地把握未来。1870年普法战争期间,恩格斯为伦敦《派尔—麦尔新闻》陆续写了59篇战争短评,这些评论常常是头天见报,第二天就得到证实,激起强烈反响。试想一下,如果没有恩格斯对这场战争具体情况的了解,特别是对这场战争性质的把握,是不可能写出这些一语中的的战斗檄文的。

人们常说,评论是报纸的灵魂,一张报纸没有评论是不可思议的。评论是一种理性的产物,一般来说它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对当时发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现象进行评论,称为“时评”;一种是从当前的现象入手,找出其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作超前的思考和评论,这种评论称为“超前评论”。2004年《辽宁日报》记者在辽宁省绥中县采访就业工作时发现该县的招商引资政策中有这么一条:“县里视商户解决就业人数的多寡,分别给予不同程度的优惠政策”,从而使绥中城区10万人民全部就业,实现了经济与就业同步、同幅度的发展和增长。记者以《绥中就业优先,经济发展如火如荼》为题写了一篇消息刊登在《辽宁日报》的头版头条,同时配发了一篇题为《以人为本,就业优先》的评论。作者在评论中提出“绥中县从本地的实际出发,发展‘就业优先’经济,把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就业优先”这一指导思想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直到现在也仅仅停留在理论研讨层面。然而这篇评论提出的“就业优先”的观点在当地引起了很大反响,因为它切合了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实际,切合了绥中县的实际,并受到了省主要领导的表扬。

思 考 题

1.创造性思维有哪些重要的意义?

2.受众心理有哪些特征?如何去满足受众的这些心理需求?

3.创造性思维有哪几种方式?这些创造性思维方式在新闻报道策划中应如何应用?

4.你认为在新闻报道策划中最常用的创造性思维方式是哪一种?为什么?

实 践 题

请找几篇运用创造性思维策划出成功报道的例子,并分析创造性思维在其中的应用。

【注释】

[1]蒋荣耀:《讲述打工者背后的故事》,《新闻知识》2007年第7期。

[2]赵振宇、田立延主编:《激励论》,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第221页。

[3]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1页。

[4][波]列·沃伊塔西克:《政治宣传心理学》,四川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0年版,第134页。

[5]甘德安:《知识经济创新论》,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81页。

[6]杨宜中:《逆向思维对报道角度选择的影响》,《军事记者》2006年第6期。

[7]钟镇铭:《从使用一次性筷子说起》,央视国际网站http://www.cctv.com.2005年3月21日。

[8]转引自潘堂林:《怎样发现新闻》,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87页。

[9][美]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方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页。

[10][美]阿尔温·托夫勒:《预测与前提》,国际出版社1984年版,第186页。

[11]刘明华:《西方新闻采访与写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32页。

[12][美]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方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页。

[13][美]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方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