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总理记者招待会的温氏风格

总理记者招待会的温氏风格

时间:2022-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3年,温家宝总理作为朱镕基前总理的继任者,执掌国务院。2003年的首场记者招待会,温家宝以他特有的风格迅速赢得了公众的认同。这是2003年温家宝总理在他首次记者招待会上的深情表白。总理记者招待会是中国政治传播的最高平台。十年的总理记者招待会看下来,不难发现,温家宝总理几乎从不回避问题,哪怕是再棘手的问题,也从不逃避迂回,表现出卓越的问题应对能力。

2003年,温家宝总理作为朱镕基前总理的继任者,执掌国务院。2003年的首场记者招待会,温家宝以他特有的风格迅速赢得了公众的认同。

“我是一个很普通的人。我的孩提时代是在战乱中度过的。旧中国的苦难在我幼小的心灵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我深知人生的艰辛,也知道国家建设的艰难。但我也树立了一种信念: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不畏艰险,勇于攀登,一定能达到光辉的顶点。”“我在中南海工作了18年,全国2500多个县区,我跑遍了1800多个。这使我更深地了解了国情和人民的状况,深知人民的期待。我绝不辜负人民的期望,一定要以人民给我的信心、勇气和力量,忠实地履行宪法赋予我的职责,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不负众望。”

这是2003年温家宝总理在他首次记者招待会上的深情表白。人们可能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感受温氏风格。他先从个人身世、经历说起,坦言他人生的普通和平凡,表现得低调而诚恳。这一表现迅速拉近了他与公众之间的距离,让人颇感亲切。他还说:“我是一个温和的人。但同时,我又是一个有信念、有主见、敢负责的人。在我当总理以后,我心里总默念林则徐的两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他亲切、温和的背后,有责任和信念的支撑。温家宝的语速舒缓,字字掷地有声,给人的感觉是:他说的每一个字,都是慎重推敲的,都是能担当的。通过电视直播,人们似乎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总理的真诚,总理说话的语调、节奏透露出踏实、稳重、负责的信息。这种温氏风格,是魅力和智慧的复合,是理性与感性的交响,是非凡与平凡的交融。这种风格具有亲和力,是公众所乐见的。

总理记者招待会是中国政治传播的最高平台。在这个高端传播平台上,极度发达的大众媒介会把发言人的每一个细节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尤其是电视媒介,它对形象政治的影响超出常人的想象。电视媒介能把细节放大。成也电视,败也电视。电视直播对于现场感的苛求,容不得发言者有半点差池。我们看温家宝总理的记者会,哪怕用再挑剔的目光去苛求,也很少发现有差失。他的严谨不仅表现在他理性的逻辑上,同时也表现在精准的修辞上,哪怕最细微的用词,也表述得精确到位。他每次回应记者的提问,都能条分缕析,抽丝剥茧,娓娓道来,把每个细节处理得天衣无缝,充分展示逻辑的力量和语词的精度。即便我们用放大镜挑剔他的语言细节,也难以找出什么毛病来。比如,有一次温家宝在回答法新社记者针对在藏区发生一些僧人自焚现象的提问。他的回答坚定而明确:“我们不赞成用这种极端的行动来干扰、破坏社会的和谐。年轻的僧人是无辜的,我们对他们这种行为感到十分沉痛。”用词精准,滴水不漏。

参加总理记者招待会的记者,多是传媒业务上的高手。在这些人看来,只有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才能显现媒体记者的专业水准。记者们喜欢把问题打磨得非常尖锐,大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架势,特别是那些境外媒体的记者,擅长提独特、尖锐的问题。这些记者长期受新闻专业主义熏陶,他们的提问往往尖刻而又“凶猛”,不是“明火执仗”,就是“暗藏杀机”,应对这些问题,难度甚大。因此,这些尖锐敏感的问题直接考验总理的政治风度、智慧以及临场急智。十年的总理记者招待会看下来,不难发现,温家宝总理几乎从不回避问题,哪怕是再棘手的问题,也从不逃避迂回,表现出卓越的问题应对能力。2012年,有路透社记者问及中外舆论关注的“王立军事件”,温家宝总理没有躲闪,给足信息量,满足了中外记者的新闻欲。

温氏风格很多场合是通过“感性政治”表现出来的。温家宝总理有严谨、务实的一面,也有感性、深情的一面。他不吝啬自己的真情。情感表达是感性政治的体现,政治沟通若只是干巴巴的政治表态或表演,其效果一定要大打折扣。温家宝喜欢借诗抒怀言志,似乎成了他每年记者招待会的亮点。比如,在2004的记者招待会上,谈到台湾问题,他引用了著名诗人丘逢甲的诗句:“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心惊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他还引用另一位台湾著名的乡土文学家钟理和的诗:“原乡人的血,必须流返原乡,才会停止沸腾!”总理在中国最高政治传播平台上引经据典,不仅展现了总理个人的人格魅力,还对传播中国文化也很有助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