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心理学

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心理学

时间:2022-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生平介绍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所建立的一整套经典的心理分析理论,开创了无意识心理的研究,开拓了心理学学科建设的领域,开辟了一条重视心理治疗的新途径,对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弗洛伊德认为,伊底中的本能冲动是整个人格系统的能量来源和基础。

一、生平介绍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1856年生于现属捷克的摩拉维亚,4岁时随父母移居奥地利维也纳,在那里一直生活了近80年。他1873年进入维也纳大学学习医学,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885年秋天,弗洛伊德赴法国巴黎学习对癔病的治疗和催眠技术。返回维也纳以后,他便开始了对神经症的心理学原因的探索。弗洛伊德一生著述甚丰,主要代表作有《梦的解析》、《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精神分析引论》、《群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等。

1930年,弗洛伊德荣获歌德奖金。1936年成为英国皇家学会通讯会员。他在人生最后16年曾与口腔癌进行顽强的斗争,坚持工作,从不懈怠。在纳粹分子的胁迫下,1938年被迫离开维也纳去伦敦,第二年在伦敦病逝,享年83岁。

img11

图3.1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

二、主要观点与经典研究

美国著名心理史学家波林(Boring),在其巨著《实验心理学史》一书中曾这样写道:“谁想在今后3个世纪内写出一部心理学史而不提弗洛伊德的姓名,那就不可能自诩是一部心理学通史。”由于弗洛伊德对人类心灵的深刻洞察和精辟阐述,爱因斯坦称之为“我们这一代人的导师”。弗洛伊德所建立的一整套经典的心理分析理论,开创了无意识心理的研究,开拓了心理学学科建设的领域,开辟了一条重视心理治疗的新途径,对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潜意识论

与传统心理学主要研究意识现象和内容不同,弗洛伊德把无意识现象和内容作为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包括意识和无意识现象,无意识现象又可以划分为前意识和潜意识。前意识是指能够从无意识中回忆起来的经验,它处于潜意识与意识之间,扮演着“稽查者”的角色,严密防守潜意识中的本能欲望闯入意识中。潜意识则是指根本不能进入或很难进入意识中的经验,它包括原始的本能冲动和欲望,特别是性的欲望。由于这些冲动不被社会习俗、道德、习惯所容纳,而被排挤到意识阙之下。但它们并没有消失,而是在潜意识中积极活动,追求满足。潜意识的心理虽然不为人们所觉察,但却支配着人的一生。无论是正常人的言行举止还是心理疾病患者的怪异症状,以及人类的科学、艺术、宗教和文化活动,都受潜意识的影响和支配。

(二)本能论

本能论(instinctive theory)是弗洛伊德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的人格理论的动力学基础。

弗洛伊德认为,本能是人的生命和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原始冲动和内在驱力。本能主要有四个特征:(1)来源。任何本能都源于身体内部的需要或冲动,并将储存在体内的能量释放出来。(2)目的。本能的目的是消除某种本能刺激的根源,以满足体内需要状态,重建内在平衡。(3)对象。本能的对象是指本能行为为达到目的所利用的对象以及所采取的手段。(4)原动力。本能的原动力决定于身体欠缺的程度。

在早期理论中,弗洛伊德把人的本能分为性本能和自我本能,大体相当于人类的两大需要:爱与饥。性本能又称里比多(libido),它是人的行为的内在潜力,促使人通过各种方式来寻求满足。自我本能则趋向于避开危险,保护自我不受伤害。弗洛伊德在其晚期理论中修正了早期的本能理论,并将本能划分为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生的本能代表爱与建设的力量,其目的是生命的生长与增进。死的本能则代表了恨与破坏的力量,目的是生命的退化和死亡

(三)人格论

1.人格结构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伊底、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的。

伊底(id)又称本我,它是人格中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潜意识的结构。它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构成。伊底是完全非理性的,它遵循着快乐原则。弗洛伊德认为,伊底中的本能冲动是整个人格系统的能量来源和基础。

自我(ego)是伊底在与现实的接触中分化出来的那部分人格结构。自我没有自己的能量,必须从伊底中汲取能量,故它在本质上是依附于伊底的。自我遵循现实原则,它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帮助伊底并力图使伊底得到满足。自我是理性的,会选择适当的对象和途径来满足伊底的本能。

超我(super-ego)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监督的自我。超我遵循至善原则,督促自我加强控制、引导本能冲动,使人的行为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超我包括自我理想和良心。自我理想是以奖励的形式形成的,当儿童的观念和行为符合父母所持的观念时,父母就予以奖励,父母据以奖励的标准就会内化到儿童的心目中,成为个体的自我理想;良心是通过惩罚形成的,当儿童的观念与行为违背父母所持的道德观念时,父母就予以责罚,父母据以责罚的标准就会内化到儿童心目中,成为良心。超我的能量也来自伊底,超我的一部分也是潜意识的。

2.人格发展

由于弗洛伊德把性的本能冲动看成是伊底的主要内容,因此,他认为人格的发展是建立在性生理和性心理发展的基础上的,他的人格理论被称为“心理性欲发展理论”。然而他所理解的性是包容广泛的,不仅包括性成熟后的性,而且包括性成熟前的各种各样的活动和观念——它们都通过他的性感区的概念而具有性的象征意义。性感区是指在人格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会有一个特殊的区域成为里比多兴奋和满足的中心。弗洛伊德据此把人格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岁),性器期(3—5岁),潜伏期(5—12岁),生殖期(12—20岁)。他认为这五个阶段的顺序是不变的。

弗洛伊德认为,个体的人格发展要想在性、心理和社会方面都达到成熟状态,即达到生殖期人格的理想水平是很难的,很少有人能达到。因为人格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两种危机:一是固着,即不论在每个人格发展阶段满足过多或过少,都会使里比多停滞在那个阶段,从而使个体在成年后表现出该阶段的人格特征;二是倒退,即个体在人格发展过程中遇到挫折,从而从高级阶段返回到低级阶段,表现出低级阶段的人格。他认为固着和倒退是心理疾病产生的原因。

弗洛伊德以潜意识心理和性生理、性心理的发育为依据,第一次系统提出了人格发展的阶段理论,揭示了人格结构和人格发展的深层原因和动力。这些宝贵的思想对人格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影响重大。但是,他过分强调性本能和潜意识的作用,忽视理性意识和社会文化环境的作用,为他的人格理论留下了明显的缺陷。

(四)焦虑与心理防御机制论

焦虑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弗洛伊德在对自我功能以及神经症和精神病根源的研究中,提出了焦虑与心理防御机制的系统观点。

1.焦虑论

弗洛伊德认为,焦虑产生于自我,是自我对冲突所引起的结果的反应,是个体把冲突看作是一种危险的或是不愉快的信号作出的反应。他的这种焦虑论又被称作“焦虑的信号理论”。弗洛伊德认为,焦虑可能使个体不恰当地使用防御机制,导致心理疾病。所以,焦虑在先,为因;神经症在后,为果。

弗洛伊德将焦虑的发展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原始焦虑阶段,二是后续焦虑阶段。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焦虑最早来自婴儿出生时与母体的分离,原始焦虑主要是出生创伤。原始焦虑是后续焦虑的基础,后续焦虑是作为信号的焦虑,即个体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只要遇到无法应付的情形或自我意识到里比多的涌现使自己可能再次陷入被动无能的状态,就会以焦虑为信号,调动内部已经形成的防御机制来应付。

2.自我防御机制

弗洛伊德认为,自我防御机制是个体无意识或半意识地采用的非理性的、歪曲现实的应付焦虑、心理冲突或挫折的方式,是自我的机能。主要的自我防御机制有以下八种:

(1)压抑。指个体将引起焦虑的思想观念和欲望冲动排遣到潜意识中去。

(2)反向作用。指用相反的行为方式来替代受压抑的欲望。

(3)投射。指把自己内心中的不为社会接受的欲望冲动和行为归咎于他人。弗洛伊德认为,社会偏见现象即来源于投射作用。常见的精神病患者的被害妄想也来源于投射作用。

(4)否认。指个体拒绝承认引起自己痛苦和焦虑的事实的存在。在否认中,重新解释事实占有很大的成分。

(5)移置。指个体的本能冲动和欲望不能在某种对象上得到满足,就会转移到其他对象上,或是转变驱力。前者是对象移置,后者是驱力移置。

(6)升华。指将本能冲动转移到为社会赞许的方面。弗洛伊德把人类在科学、文化和艺术上的工作成就都归结为本能冲动的升华作用。

(7)自居作用。指个体把他人的特征加到自己身上,模拟他人的行为,又称认同。作为一种防御机制,当个体遇到挫折时,常常比拟成功的人物或偶像,从而分享其成就和威严,减轻焦虑和痛苦。

(8)倒退。指当个体遇到挫折时,以早期发展阶段的幼稚行为来应付现实,目的是获得他人的同情,减轻焦虑。弗洛伊德认为,倒退有两种:一是对象倒退,二是驱力倒退。

弗洛伊德认为,适当地应用防御机制,可暂时减轻或消除心理痛苦,避免精神崩溃,但如不适宜地过度应用,会妨碍个体对现实的正确考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三、其他早期精神分析心理学家的主要观点

在精神分析运动史上,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一起被称为早期精神分析或古典精神分析。这里分别对阿德勒和荣格的主要观点作一简要介绍。

(一)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是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1888年阿德勒考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1895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902年弗洛伊德邀请他共同组建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1911年因突出强调社会因素的作用,公开反对弗洛伊德的泛性论而导致两人关系破裂,因而辞去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主席一职,退出精神分析协会。不久,阿德勒组建了“自由精神分析研究协会”,1912年改名为“个体心理学会”,致力于把自己的理论与儿童抚养和教育的实际相结合。

阿德勒认为,人是一个有自己独特目的、寻求人生意义和追求理想的不可分割的实体,并且是一个与社会和他人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1.追求优越

阿德勒深受尼采“权力意志”和“超人哲学”的影响,认为追求优越是人们行为的根本动力。在阿德勒看来,人人都有一种“向上意志”或“权力意志”,这种天生的内驱力将人格汇成一个总目标,力图做一个没有缺陷的“完善的人”。

2.自卑与补偿

阿德勒把自卑与补偿看作是追求优越的动力根源。

他指出,自卑与补偿是与生俱来的。因为人在婴幼儿时期,在生理、心理和社会三方面都处于劣势,需要依赖成年人才能生存,他们由此必然产生自卑和补偿。当然,这种自卑与补偿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正常的健康的反应,可以驱使人们实现自己的潜能。但是,如果不能成功地进行补偿,就会产生自卑情结,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

3.生活风格

阿德勒把个体追求优越目标的方式称为生活风格。他认为,一个人的生活风格也就是一个人自己的人格,是人格的统一性、个体性,是一个人面对问题时的方法和希望对人生做出贡献的愿望等。

4.社会兴趣

社会兴趣是指个体对所有社会成员的一种情感,或是对人类本性的一种态度,表现为个体为了社会进步而不是个人利益而与他人进行合作。

阿德勒强调,社会兴趣根植于每个人的潜能中,是在社会环境中发展起来的,特别是早期的亲子关系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儿童能否形成成熟的社会兴趣。

阿德勒指出,可以通过人们的职业选择、参与社会活动和爱情婚姻这三大任务的解决情况来衡量其社会兴趣的发展状况。三大任务的顺利解决反映了个体具有丰富的社会兴趣,反之则是缺乏社会兴趣。缺乏社会兴趣的人会产生两种错误的生活风格:一种是优越情结,即完全追求个人优越而不顾及他人和社会的需要;另一种是自卑情结,即由于过分自卑而感到万念俱灰,甚至陷入神经症中。他还根据人们所具有的社会兴趣表现的特点,把人划分为四种类型:一是统治—支配型;二是索取—依赖型;三是回避型;四是社会利益型。他认为,前三种类型的人的社会兴趣和生活风格都是错误的,只有第四种类型的人具有正确的社会兴趣和健康的生活风格。

5.创造性自我

阿德勒认为,每个人在形成自己的生活风格时并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能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遗传积极地建构它。创造性自我能够使我们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决定了人的心理健康与否、社会兴趣正确与否。

阿德勒的创造性自我的思想与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模式是针锋相对的,他极其重视自我及其创造性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这深深地影响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他们的自我概念都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荣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1900年荣格毕业于瑞士的巴塞尔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同年成为苏黎世大学伯格尔斯立精神病院的助理医生。在此期间他完成了博士论文《论所谓神秘现象的心理学与病理学》,并于1902年获苏黎世大学医学博士学位。随后几年中,他和同事们做了大量的字词联想测验,发现神经症和精神病患者确实存在压抑的思想观念和情感丛——后来被他称为情结。1912年,他写了《里比多的转化与象征》,用神话分析的方法来解释梦和幻想,提出了对里比多的不同于性欲的理解,认为它是一种普遍的生命力,表现于生长和增殖,也表现为其他活动。1921年出版了《心理类型学》,标志着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荣格曾经是弗洛伊德热切的信徒,并担任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的第一任主席,但两人之间的友谊和合作因思想上的分歧至1914年结束,但是终其一生,荣格都保持着对弗洛伊德真诚的敬意。

荣格把自己的思想叫分析心理学,是为了区别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1.字词联想实验与情结理论

荣格和他的同事1904年在伯格尔斯立精神病医院对患者做了大量的字词联想实验,并据此提出了著名的情结理论。荣格发现,患者对有些联想词会做出不同寻常的反应,包括反应时的延长、对反应词的再现错误、对反应词的重复。他把这些联想词叫做“情结指示词”。也就是说,通过对这些词的分析,就可以探测出患者心理的症结所在。

荣格认为,情结是构成整体人格结构的一个个独立单元,它是自主的,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因而有自己的驱力;情结是潜意识的,但足以影响意识活动;情结属于个体潜意识的范畴,它是集体潜意识或原型和个人经验相联合而形成的;情结是人人都有的,但在内容、数量、强度和来源上因人而异。荣格认为,情结主要来源于童年的心理创伤和道德与人性的冲突。

2.人格结构理论

荣格把整个人格叫做“心灵”。他认为,心灵包含一切意识和潜意识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它由意识、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三部分组成。

意识是人的心灵中唯一能够被个体直接感知到的部分。自我是意识的核心,它由各种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情感组成。意识和自我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使人格结构保持同一性和连续性。同时,意识也在不断发展,重新塑造和完善新的自我,他把这一过程叫做个性化(individuation)。

个体潜意识是发生于个体身上的个体经验。它的内容是情结,即潜意识中的情感观念丛。个体人格大多是由其所具有的各种内容、强度、来源等不同的情结所决定的。荣格认为,心理治疗就是要帮助患者从情结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但他后来发现,情结不只是消极的,实际上它常常是灵感和创造力的源泉。

集体潜意识位于心灵的最深层。荣格常把它和原型、原始意象、本能的概念混淆使用。它的基本含义是,在人类历史演化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祖先经验的积淀,是人类据以作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

荣格认为,集体潜意识的主要内容是本能和原型。本能是先天的行为倾向,原型是先天的思维倾向。原型不能在意识中直接表现,但会在梦、幻想、幻觉和神经症中以原始意象或象征的形式表现出来。最重要的原型有:人格面具(persona)、阴影(shadow)、阿尼玛(anima)、阿尼姆斯(animus)和自性(self)。

3.心理类型学

荣格对心理类型的研究已成为分析心理学的最重大发现之一,也使他成为人格差异研究的重要开拓者之一。

首先,荣格把人的态度分为内倾和外倾两种类型。内倾型人的心理能量指向内部,易产生内心体验和幻想,这类人远离外部世界,对事物的本质和活动的结果感兴趣。外倾型人的心理能量指向外部,这类人喜欢社交,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具体事物感兴趣。

其次,荣格提出了四种功能类型,即思维、情感、感觉和直觉。感觉是用感官觉察事物是否存在;情感是对事物的好恶倾向;思维是对事物是什么作出判断和推理;直觉是对事物变化发展的预感,无需解释和推论。荣格认为人们在思维和情感时要运用理性判断,所以它们属于理性功能;而在感觉和直觉时没有运用理性判断,因此它们属于非理性功能。

荣格把两种态度和四种功能类型组合起来,构成了八种人格类型:外倾思维型、内倾思维型、外倾情感型、内倾情感型、外倾感觉型、内倾感觉型、外倾直觉型、内倾直觉型。当然,荣格划分的这八种类型是极端情况,实际上个体的性格往往是某种类型占优势,还有另外一种或两种性格类型居于辅助位置。他的心理类型理论已被实验心理学家证明是基本可信的。

4.心理动力学

人格结构要正常活动需要一个动力系统。荣格认为,心灵的能量来自外界或身体,但是,一旦外界能量转化为心灵的能量,就由心灵来决定其使用。我们的感官不断地从外界接受能量,每个心理系统也会从身体接受能量,它们使心灵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荣格所理解的心理能量是一种普遍的生命力,不是性本能。他借用物理学的能量守恒原则来解释心理,即能量在心理结构中可以转移,并且可以把某一结构的部分特征也转换过去。

荣格认为,心理能量有前行和退行两种流动方向。前行指人利用日常生活经验来满足环境的需要,即努力与环境的要求保持一致;退行则是潜意识地满足内在的要求,即激活那些被意识排斥的潜意识内容以产生新的机能以适应现实。他认为,前行和退行的适当调整对于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是至关重要的。

5.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荣格认为,心理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个性化,其中要经过一系列的发展阶段。他早年把人生划分成四个阶段:(1)人生第一年;(2)童年期到青春期;(3)青春期到整个成年期;(4)老年期。后来,他在《心理的结构与动力》中又做了新的划分。

第一阶段是童年期(从出生到青春期):出生后的最初几年,儿童还不具备意识的自我。他虽然有意识,但意识结构不完整。他的一切活动几乎完全依赖父母。随着记忆的延伸和个性化的作用,儿童逐渐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开始摆脱对父母的依赖。

第二阶段是青年期(从青春期到中年):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年轻人需要摆脱对父母的依赖。但是,心理发展还不成熟。荣格认为这一阶段是“心灵的诞生”阶段。要顺利度过这一时期,必须克服童年期的意识狭窄,努力培养意志力,使自己的心理和外部现实保持一致,以便在世界上生存和发展。

第三阶段是中年期(女性从35岁,男性从40岁开始直到老年):这是荣格最为关注的时期。许多中年人虽然在社会上和家庭生活中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却面临着体力的衰退、青春的消逝、理想的暗淡,从而出现心理危机。荣格认为,要顺利度过这一时期,关键要把心理能量从外部转向内部,体验自己的内心,从而懂得个体生命和生活的意义。

第四阶段是老年期:老年人易沉浸在潜意识中,喜欢回忆过去,惧怕死亡,并考虑来世的问题。荣格认为,老年人必须通过发现死亡的意义才能建立新的生活目标。他强调心灵的个性化实际上要到死后的生命中才能实现,意味着个人的生命汇入到集体的生命中,个人的意识汇入到集体潜意识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