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网络新闻传播之我见

网络新闻传播之我见

时间:2022-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网络新闻传播之我见 ——郭熙教授访谈录受访者简介:郭熙,198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郭熙教授现居广州,而笔者暂住上海。2004年9月10日和10月27日,我两次通过电子邮件与郭熙教授联系,附寄了本次大规模访谈的内容、对象和目的等,以及访谈提纲。网络媒体这些年更是大量使用或者说创造了新的语言传播方式。新闻媒体不能逆潮流而动。

网络新闻传播之我见
——郭熙教授访谈录

受访者简介:

郭熙,198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任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来西亚韩江学院华文研究中心咨询顾问。主要学术著作有:《应用语言学概论》、《中国社会语言学》、《汉语新语汇词典》、《聋儿早期康复教育——理论与方法》、《汉语同义成语词典》等,另外撰写了一大批学术论文。

采访时间:2004年10月27日—11月15日

采访方式:E‐mail联络

采访人:陈立生

Internet,在短短10年左右的时间里,已经成为中国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信息交流工具。郭熙教授现居广州,而笔者暂住上海。我曾打算专程到穗登门拜访,但教授很体谅我,说沪、穗两地毕竟不近,所以,对他的访谈主要就是通过Internet完成的。2004年9月10日和10月27日,我两次通过电子邮件与郭熙教授联系,附寄了本次大规模访谈的内容、对象和目的等,以及访谈提纲。10月30日,接到他的回复和附件。以下是“附件”的主要内容。

1.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您了解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依次为(请您在选项后面的括号里标上1、2、3……):

报纸(4)、广播(3)、电视(2)、互联网(1)、其他(请注明)

2.在您最常接触的前两种新闻媒体中,您最常接触的媒体及其版本或栏目名称是:

A.国内外新闻        B.言论

C.             D.

……

3.您认为这些新闻媒体在提供新闻信息时最突出的优点是:

A.迅速            B.可以选择

C.              D.

……

4.您最常看的新闻信息依次有:

按内容分

时事政治类(1)、财政经济类( )、科教文化类(2)、体育类(5)、生活参考类(4)、自己所从事的专业类(3)、其他(请注明)

按地域分

本地(基本不看)、大陆(1)、港台(2)、国际(3)

5.您现在的工作地点在广东,那么,您可以比较多地看到港台的媒体吗?如果是,那么您能够常接触到的是:

A.凤凰卫视          B.本港台

C.翡翠台           D.

……

6.您如果能够较多地接触到港台媒体,您认为大陆新闻媒体与港台媒体最大的区别有(比如在内容上和形式上、好的方面和不好的方面):

A.香港的快捷,大陆的反应太慢,尤其是一些重大事情。

B.大陆的套话太多,无关紧要的会议太多,一些“要闻”的“引子”太长。

C.大陆的形式呆板。

D.

……

7.您对当前大陆新闻媒体感到最为满意的有(请尽可能举例好吗?):

A.

B.

C.

D.

……无法回答,因为很少看,无法评论。

8.您对当前大陆新闻媒体感到最不满意的是(请尽可能举例好吗?):

A.

B.

C.

D.

……无法回答,同上。

9.请您说出您最常收看的电视媒体、新闻栏目及评价:

img1

很少看,无法回答,以前还看看《焦点访谈》,现在也不看了。《新闻联播》通常看看最后10分钟。

10.您每天一般接触大陆新闻媒体的总时间大约有(100)分钟。具体分布是:

报纸(4%)、电视(5%)、广播( %)、网络(90%)、其他( %)

11.您目前所从事的主要专业为语言学。请问您对媒体对本专业的报道的总体印象如何?哪些满意,哪些不太满意?——请您尽可能举例说明。

基本没有报道,除了有领导人的会。

12.您接受过新闻媒体的采访吗?您对这些采访及随后的报道的总体评价是什么?您最近的一两次接受媒体的采访——时间?地点?主题?媒体?报道形式?您的评价?

接受过多次。最近一次是2002年海峡之声电台,关于台湾通用拼音的问题,录音采访。比较起来,海峡之声的采访最可靠。

13.您在《中国社会语言学》一书中,专门列有一节谈到新闻语言的问题,您列举了新闻语言的六对关系(或特性):“时代性与继承性共存”、“客观性与主观性共存”、“多变性与模式性共存”、“规范性与多误性共存”、“准确性与模糊性共存”以及“书卷气与口语化共存”。请问:

①新闻媒体在语言使用方面,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刚刚出现,甚至只是刚刚在局部地域或群体出现的新潮语言。网络媒体这些年更是大量使用或者说创造了新的语言传播方式。您认为媒体如何处理好语言的鲜活性与规范性之间的关系?

鲜活和规范不矛盾,问题是记者和编辑的语言驾驭能力。我们鼓励鲜活的语言,尤其是新闻。

②从本质上来讲,任何语言都是“主观性的”,而媒体的新闻报道恰恰要求“客观”、“真实”。那么,您认为媒体在进行新闻报道的时候,怎样处理语言的“主观性”和新闻的“客观性”要求之间的关系才是恰当的呢?

所谓客观是貌似客观,恰当的处理是站在第三方的立场上说话

③现在新闻学界也有人提出,新闻报道要更多地采用“精确语言”以保证其客观真实。但也有人说,新闻报道不可能全部使用“精确语言”,有时“模糊”比“精确”更精确、准确。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要看实际需要,两个极端都是错的。

④您认为新闻语言是更多地采用“书面语”好呢,还是更多地采用“口语”好?为什么?不同传播符号的媒体——比如报纸与广播——是不是采用的程度应该有所不同?

不能一概而论。你说的是对的,应该根据具体的媒体、具体的受众特点、具体的内容等而定。我历来反对一刀切。

⑤曾经有一段时间,不仅社会,即便是新闻界内,也对所谓的“新华体”颇有微词。一般认为,“新华体”最大的诟病在于其文体结构的格式化及语言的僵化陈旧。当然,这些年由于大众化媒体——如都市报群体——的大量出现,大陆的新闻语言颇有改观。那么,您认为未来大陆媒体的新闻语言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再好的东西都不能“一花独放”。一种样式,一种“体”,可以有自身的优点,但不能成为独霸的资本。社会需要多样性。新闻媒体不能逆潮流而动。

14.您认为媒体的新闻报道(包括新闻语言)与社会发展是怎样的一种互动关系?您觉得双方怎样才能保持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

遵循各自的内在规律。至于规律是什么,还需努力探索。

15.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批语言学家在新闻媒体上发表了不少语言运用方面的好文章。您觉得在今天,语言学家们与新闻媒体是否也可以或应该经常地互动、交流?如何实现?

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媒体要尊重语言学家,一是语言学家们也要关心社会,关心媒体,同时也得改变观念,不要总当语言警察,要学会抓大事。这是我们最近正在思考的。至于互动,过去媒体上都有语言问题讨论的栏目,现在没有了,语言学家的观点只能到学术刊物上发表,而外界当然不会去看,所以他们的作用非常有限。

从郭教授上面的回复中可以明显地看出,Internet在其日常接触新闻信息方面占有突出地位。2004年11月3日,我再次发送电子邮件给他,提出了三个有关网络新闻的问题,并很快收到回复。

1.您心目中最理想的互联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形态(包括新闻内容和传播方式)是什么样的?

并没有固定的理想的传播形态,也不会有这样的形态,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传播形态也会不停地变化。

2.您认为目前中国互联网络新闻传播最亟须改进的有哪些方面?

处理好新闻快捷和深度的关系。互联网的速度应该是解决了,但深度由于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尚不能令人满意,应该探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3.“信息海量”和“报道迅捷”是网络传播的两大突出特点,但也有人说网上的新闻存在着“萝卜快了不洗泥”,常常“听风是雨”,“水分”较大,也有的新闻尽量往“性”字上靠。请问,您的体会如何?假如存在这样的现象,您将持何种态度?会认为是必然的吗?会宽容吗?

将来的网站和报纸一样,也会逐步形成权威或主体网站与一般性的网站并存的局面,以适应不同的社会需求。读者应该多一些宽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