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舆论的八要素

舆论的八要素

时间:2022-04-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舆论的八要素1.舆论的主体:公众有的时候,我们把党政机关发表的观点叫舆论,这是不对的。由相近或相同的认知而关联,具有社会参与的自主性,这是作为舆论主体的“公众”的两个主要标志。学术上一般地把“有争议”作为舆论客体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有道理的。在一定的范围内持某种意见的舆论主体的数量要达到一定程度,一般用占某一范围总数的百

二、舆论的八要素

1.舆论的主体:公众

有的时候,我们把党政机关发表的观点叫舆论,这是不对的。舆论的主体是自在的(不是有组织的),对外部社会有一定的共同知觉,或者对具体的社会现象和问题有相近看法的人群。这些人在发表意见的时候,不是被别人组织起来的,他们在舆论调查的分析报告中是集合的(我们在进行舆论调查的时候,他们被看成是一个集合体),但在现实社会中,一般情况下他们是分散的。如果大家一起去看球赛,从不同方面聚集到一个赛场了,大家发表的意见如果比较一致的话,在球场这个范围内,应该是一种舆论。把他们联系起来的,是在某一方面对外部事物的共同或相近的情绪、观点等等。

由相近或相同的认知而关联,具有社会参与的自主性,这是作为舆论主体的“公众”的两个主要标志。也就是说,第一个标志,他们有共同的或接近的观点,第二个标志是他们是自愿参与的,具有自主性。

由于公众面临的社会问题或现象有局部的,也有全局的,因而面对不同的舆论客体的公众群成员,经常是交叉的。各种社会团体、党派、学校、企业和政府机关等的宣传部门、接待部门和公关部门、传播代表(比如新闻发言人等)传播着本单位的关于方针政策的信息,组织社会活动,执行着一种与舆论群体性质相近的职能。他们发出的信息是组织的信息,会影响社会其他人,但是他们发出的信息不是舆论。

这种按照一定的规则有意识地组织起来的群体,与本来意义的自在的公众是有区别的。前者的成员分散在社会中的时候,可能是围绕各种不同问题发表意见的公众,但由法定社会组织成员形成的执行某种社会职能的群体,是对公众的模拟,可称为“模拟公众”(pseudo-public)[4]。“模拟公众”就是假公众,他们好像是公众,其实不是公众。这个问题为什么要翻来覆去说?因为在实际宣传中,一些单位的组织者或有组织的团体经常发出一些意见信息来冒充舆论,一些公众接受他们的宣传以后,误以为多数人对这个问题有这种认识,实际不是这么回事儿。还有一些学者写的文章,把官方的观点直接视为舆论,这是完全错误的。官方的观点不是舆论,当然,如果官方的观点被多数人接受了,也可能会变成舆论,至少在最初刚提出的时候绝不是舆论。比如说“科学发展观”,这不是哪个老百姓想出的词,是领导人提出来的,这个时候说科学发展观是舆论,恐怕还不行,得过一段时间,如果多数人真的接受了,经过调查证明了这一点,才可以说它已经成为舆论的一部分。

在这方面,我做了两本书,一本是1999年出版的《舆论学》,还有一本小册子《舆论——感觉周围的精神世界》(图10-4),2003年出版。

2.舆论的客体:现实社会以及各种社会现象、问题

舆论的客体就是自然存在的公众讨论的话题,而且这个客体一般是“有争议”的,如果没有争议,大家就不用对这个客体发表意见了,那舆论也就不存在了。学术上一般地把“有争议”作为舆论客体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有道理的。

如果把范围扩大一些,公众对现实社会所表现出来的情绪、态度、观点,只要形成一定规模,表现出某些趋向,那么这种一般的“现实社会”本身,也应视为舆论客体。

img107

图10-4 陈力丹《舆论——感觉周围的精神世界》封面

为了说明舆论客体,我举一个香港回归前的典型舆论事件,这个舆论事件的客体曾经在香港引起轩然大波——大亚湾核电站。大家看这个地图(图10-5)——香港距离大亚湾近在咫尺。现在,在大亚湾这个地方要修建一个核电站。这本来是为香港提供电力的,是为香港谋利益的,当然对广东省也有好处。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现在乌克兰境内)发生了核泄露,死亡30万人,还有更多的受到核辐射的人,将来会怎样谁也说不清楚。这个事件震惊世界,也马上引起了香港人对核电站的注意,因为有一个核电站正在建设,就在香港附近。于是香港市民就掀起了一场接一场的反对在大亚湾修建核电站的示威游行。这个事件的主体是香港市民,而这个“香港市民”可不是少数人,多到一百万人上街游行。那个时候香港人口是五百万,这意味着当时香港几乎所有市民都参加了示威游行,因为有将近三分之一是儿童,还有将近三分之一是老人,剩下的能出来的差不多都出来了。舆论的主体已经非常明显了,舆论客体是修建大亚湾核电站,大家都对这个客体发出意见,这个意见是比较一致的,包括到新华社驻香港分社的门口去示威游行的一般公众,也包括香港媒体发出各种各样的反对修建核电站的信息,这就是舆论自身,下面要讲的一个要素。

img108

图10-5 大亚湾核电站位置示意图

3.舆论自身: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

舆论的直接表现是公开的意见,这是能够看得到的。能够感觉得到的还有情绪——许多时候人们并没有清晰地表达意见,只是流露出各种情绪,你通过舆论调查发现了公众具有某种倾向,这种倾向也是舆论的表现,只是较为曲折些罢了。

人们所表达的意见是由基本态度决定的,而态度又是由人们内心的信念决定的。信念(beliefs)这个词的含义就是:当受到外部信息的刺激时,人们常常不以观察和分析为基础,而作出接受(相信)或拒绝的反应。信念是深层次的舆论。

香港人长期生活在英国的体制中,对人的生命的权利看得非常重,对民主程序也看得较重,不像大陆,比较长时间处在另外一种体制下。香港人的信念中,人的生命高于一切,这个信念恐怕比大陆人要强得多。这是一个基本信念,一旦遇到了与这个信念相冲突的事实的时候,他们马上就表现为同意和反对,同意和反对是内心的,表达出来以后就是意见。如果不太会表达,就表现为情绪。

这就是说,我们在观察舆论的时候,不能只看到意见和情绪,还要看到意见和情绪后面的态度和信念。这样才能看透舆论是一种什么东西。对舆论的理解,我想就是要把它分成这么几个层次来看。他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意见?意见背后是态度,态度背后是信念。每个人生活的文化圈不一样,往往对同一个事情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谈到舆论本身时,要把它看作是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

4.舆论的数量,即一致性程度

舆论需要一定数量的支持,不够一定的数量,舆论就不是舆论,而是少数人的意见。在一定的范围内持某种意见的舆论主体的数量要达到一定程度,一般用占某一范围总数的百分比来表示。

一般来说,舆论的一致性程度只能通过舆论调查才能测出来。当然,舆论表现十分明显时,例如当年香港人反对修建大亚湾核电站的舆论,不调查就能感觉到这绝对是舆论。如果持某种意见的主体数量达到三分之一,那么这种意见就不是个别人的意见,而变成舆论了;如果达到三分之二,就不是一般的舆论,而是占统治地位的舆论了。如果持某种意见的主体低于三分之一,只能说是少数人或某些人的意见,而不能说它是舆论。这个问题的理论依据,是运筹学黄金分割比例0.618,如果一定范围内持某种意见的人数达到总体的61.8%,这种可以说已经统领全局了;如果达到这个比例的另一头,即38.2%,这种意见开始影响全局,应该视为舆论形成的起点,这种意见已经从少数人的意见转变为舆论了。

当然,实际生活中用不着这样精确地统计,采用三分之二、三分之一这两个数字大体把握一下就行了。这一点非常重要,舆论应该是一个严肃的概念,一旦使用“舆论”这个概念说明问题,意味着你手里有根据,这种意见它代表了相当多的人对社会的某些问题的看法。

5.舆论的强烈程度

凡是被视为舆论的群体,应该有一定的强烈程度,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赞同或反对。一个事情发生了,如果大家对这个事情没有任何反映,没有看法,就不能构成舆论,舆论必须有一定的意见倾向。我们可能通过调查来测出舆论的强烈程度,一般强烈程度的调查有七个级别,也有九个的,最少五个,我看到的最多的有二十一个级别,就是卜卫主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成果评估体系研究项目,在邀请学术专家和科研管理专家对他们的研究做评估时,设计了21个级别,让填表人根据自己的感觉随意在某一级的短横线上划竖道。最好到中间10个、最差到中间也是10个。如果大家的看法趋向于两极,可以说这个舆论的强烈程度很高;趋于中间的位置,这个舆论的强烈程度就比较弱;太接近中间了,这个舆论基本不存在。这也是舆论存在与否的一个标志。

舆论的强烈程度与公众对舆论客体的知晓程度相关。了解得越清楚,所有体验,对表达的意见倾向信心越强,意见的强度也就越大。

6.舆论的持续性(存在时间)

又称“舆论的韧性”,任何舆论都要持续一定的时间,它与舆论客体的情况有关。如果人们议论的客体所体现的理念与公众差距过大,或“问题没有解决”,舆论持续的时间就会较长。

最小的存在时间,恐怕是街头观看,两人撞车了,开始争吵,观看的人越围越多,看的人往往也有支持某一方或反对某一方的意见,最后警察来了,解决了问题,人就散了。这是最小的持续时间,而且范围会非常小,也就几十个人,撑死了上百个人。

舆论持续时间长的,多少年也解决不了典型实例,就是香港市民反对修建大亚湾核电站的舆论,它大约持续了五年。由于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出事了,于是反对修建大亚湾核电站的舆论数量几乎接近百分之百,香港有表达能力的市民几乎全部投入了,而且非常强烈——坚决反对。大陆领导层方面考虑到香港人的理念,于是就采取措施,花钱请国际上非常知名的核子能专家当大亚湾核电站的顾问,因为香港人相信外国专家,然后又让香港市民派代表参加监督大亚湾核电站的建设过程。有一次,香港的媒体发现大亚湾核电站第一层水泥外墙修好以后出现了很细微的裂缝,其实根据科学测定,这些很细微的裂缝不会造成任何核泄漏,但是媒体透露以后,再次激起香港市民强烈的反对:拿我们的生命不当回事,有了裂缝还想含糊过去,等等。为了安抚香港市民,大陆方面采取措施,在香港市民代表的监督下,把第一层水泥墙炸掉了。大亚湾核电站完成的时候,香港那边的舆论又该起来了,还是不放心,担心一旦真的发电,出了问题怎么办?核电厂在发电前,又采取了很多防护措施,以防万一出现问题,发电的时候没有举行什么仪式,相关消息也是淡化处理。其实,大亚湾核电站发的电大部分都送到香港去了,是为香港服务的。由于运行中很安全,没有出现问题,香港市民反对大亚湾核电站的舆论才逐渐消失。五年之内,这种舆论一会儿强一会儿弱,慢慢地,这个事件终于过去了。

7.舆论的功能表现:影响舆论客体

舆论存在的功能表现,即一定能够以自在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舆论客体。如果一种意见对它的客体完全没有产生影响,那这种意见就谈不上是舆论,只是一种无足轻重的议论。这也是舆论是否存在的标志之一,人们发出的集合性意见,对这件事多少得造成一定的影响。

香港市民关于大亚湾核电站问题的舆论多次影响大陆领导层,大陆不得不考虑香港市民的舆论,采取很多措施,最后让舆论主体相信,我们是为你好,核电站是为了香港好。任何舆论必然产生客观的功能,就是影响舆论客体。当然影响的程度不一样,关于大亚湾核电站的反对舆论,对客体影响比较大。媒体揭露了某个贪官,可能形成了关于这个贪官的舆论,很多人都对这个贪官表示愤怒,会对这个贪官造成精神压力,精神压力就是一种影响。

8.舆论的质量:理智与非理智

舆论是自在的主体的一种意见形态,带有一定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因而可能存在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这是正常的。即使是多数人的意见,也不一定完全正确,因为有的时候人们可能处于一个非理性的状态。

1985年,刘心武写过一篇报告文学“《5·19”长镜头》。5月19号那天,大陆足球队和香港足球队在北京工人体育场比赛,结果大陆队踢输了,香港队胜利了。那时候刚刚改革开放不久,大陆人情绪比较强烈一点,几个球迷一招呼,全场骚动,球迷们疯狂地打了香港球员,多数人都在起哄,工人体育场外面几辆小车都烧了,闹得很厉害。在这个小小的范围内确实已经形成了一种非常激昂的舆论,这种舆论就是非理性的、不健康的。

随着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的产生,出现了大众型的受众(mass audience),对舆论(public opinion)的研究扩展到大众舆论(mass opinion),这个时候,我们常说的“舆论”可能较多的情况下是指“mass opinion”。社会科学中,中文的“众”,拉丁文语言中可能使用的是不同的词,“众”可以是社会学家库利(Charles Cooley,1864—1929)所说的以家庭和儿童伙伴关系为代表的初级群体(primary group);也可以是法国心理学家勒庞(Gustave Le Bon,1841—1931)所揭示的无组织的乌合之众(crowd);也可以是参与社会讨论过程的公众(the public)。我们原来所说的“众”是“public”,现在可能变得多样化理解了。社会上所以存在大量不同的公众,原因在于不是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关心同样的问题。

因此,现在简单地把“舆论”视为一种人民主权的表现,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我们要历史地看待这个问题,当时提出来这个理念是针对王权,但在一个民主的社会中,对舆论本身应该多面看。

以上八个要素中,前七个是构成舆论的必要要素,任何一种舆论都不能缺少其中一项,否则便不成其为舆论。最后一项不是必要要素,即使舆论的质量很低,它依然是一种舆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