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英汉言语行为动词句法语义对比

英汉言语行为动词句法语义对比

时间:2022-04-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书着重讨论英汉语的主语、谓语和宾语三个主要成分。一般情况下,英汉语主语都是谓语的直接陈述对象,通过语序来确定。无论英语还是汉语,都是语义型语言。完形句用途广,是英汉句子的主体,通常被看成是英汉语法语义对比的研究重点。

一、语形框架和语义框架

(一)语形框架

语形、语义和语用可以看成是句法语义对比的三个方面,本书着重讨论语形和语义对比问题[1]

任何语言表达都有两个部分,一个是清晰地标明的,另一个却是隐藏的。语形框架属于语法范畴。

同一类语法现象可以概括为一个语法范畴。传统语法认为,语法范畴即对词的同类语法现象的概括。每个范畴中都包含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两个方面,每种语法形式都表达一定的语法意义。不表达意义的形式是不存在的。自然语言的理解,归根结底是语义理解,但离不开句法分析这一手段。句法分析有助于理解句子的意义。不同语言的句法成分之间都存在着较复杂的语义关系。许多情况下,仅仅对语法形式进行句法结构分析,解释不了句子的内部规律。

句子的语义句式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在交给电子计算机有关汉语的信息时,一般要交给它相辅相成的两种形式,一是带有各种语义特征的词汇,二是语义句式。只有这样,电子计算机才能生成并理解正确的句子。现代汉语在语序类型上属于SVO型语言,语法上的一般规则是:句子成分一般按照“主语——谓语——宾语”的顺序排列,定语在名词的前面,状语在动词、形容词的前面,补语在谓语的后面。

1.英汉动词的时、体和态

时是动词的一个语法范畴,表示行为、动作发生或进行的时间。英语动词有特定的形态变化,因此有时的语法范畴;汉语的动词没有特定形态的变化,因此没有时的语法范畴。

体是动词的另一个语法范畴,表示动作或过程在某一时间内所处状态。英语有进行体和完成体两种,汉语动词的“体”语法范畴一般被认为有六种,并且通常用“了、的、着、过”等后缀表示。英语和汉语的完成体、进行体性质相同,英语没有汉语具有的其他的体。

态也是动词的一个语法范畴,表示动词的主语与该动词表示的动作之间的关系的动词形式。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是英语的语态。汉语没有态的语法范畴,但可以通过“被、给、为、由”等来表示被动。

2.英汉句子的种类和成分

传统句法认为,句子的种类通常有两种分法:一是按交际功能划分,可分为陈述、疑问、祈使和感叹四种,按这种分法,英汉语基本相同;二是按语法结构划分,汉语可分为单句和复句,英语的简单句相当于汉语的单句,英语的复句分为并列和复合两种[2]

传统语法的句子成分通常分为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几个部分。本书着重讨论英汉语的主语、谓语和宾语三个主要成分。

一般情况下,英汉语主语都是谓语的直接陈述对象,通过语序来确定。汉语的主语常可以省略,英语的主语不能省略。

谓语是对主语进行陈述的,汉语中的谓语除由动词充当外,还有词组谓语、形容词谓语等,英语中通常是动词做谓语。

宾语是动词谓语直接涉及的对象,受谓语动词支配。英汉语的宾语一般都置于谓语及物动词之后。宾语可按其与动词的关系分为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

(二)语义框架[3]

句子除语音外,主要由句法和语义两个部分组成。句法属语法形态范畴,语法形态范畴的本质是语义认知范畴。

无论英语还是汉语,都是语义型语言。所不同的是:汉语的语法分析过程更多地注重语义——结构,句子结构是语义分析的结果;而英语的语法分析过程更多地注重结构——语义。近几年来,国内外语言学理论通常把句式看成是“句法框架+语义框架”的统一体。

二、施事缺省和受事缺省

(一)施事缺省和受事缺省

一般情况下,句子分完形句和非完形句两种,前者指有完整语法形式的句子,后者指没有完整的语法形式或者说没有完整主谓结构的句子。完形句用途广,是英汉句子的主体,通常被看成是英汉语法语义对比的研究重点。完形句分显性完形和隐性完形。显性完形指主谓结构全部外显,隐性完形指主谓结构部分或全部内隐。英汉语中非完形句的数量有限,结构也比较简单,一般不把它看成是研究的重点。显性完形句一般不存在施事缺省或受事缺省的情况,隐性完形句常存在施事或受事缺省[4]。施事或受事的缺省,在语言交际中经常会发生,但缺省应以不影响表达或交际为前提。

(二)英汉缺省差异对比

目前对缺省通常的看法有三种:一是文化缺省,即缺省的成分不在话语中出现,与语篇以外的信息有关,可以被特定的文化语境激活于读者的脑海里;二是情境缺省,即交际双方作为共享的背景知识而加以省略,也可以被特定的情景语境激活于读者的脑海里;三是语境缺省,即缺省的部分与语篇内信息有关。受话人拥有一些与话题有关的知识能力,能进行语用推断,也能从明示的言语信息推测隐含的信息,其脑海中联想的概念要比听到的多,讲话人因此会缺省一些不言自明的信息。汉语具有简短、表达精练的特点,因此缺省情况比英语明显。

动词本身的语义控制力和动作主体的预期目的会决定哪些成分可以缺省或不可以缺省。如果动词自主性、目的性和意识性都很强,那么,作为给予信息的一方(即施事)最为重要,而接受信息的一方(即受事)以及给予物(即信息内容)相对说来是被动的,这样条件下的施事一般不能缺省。言语行为动词与言说有关,其自主性、目的性和意识性都较强,因此,由言语行为动词构成的句子较少见施事缺省,较常见受事缺省。

英汉语中都有缺省情况,缺省成分的分析和理解是计算机处理汉语中最为困难的问题之一。加强该方面的研究,有助于帮助解决该问题。从下面的例句中我们会发现,言语行为动词构成的句子里——汉语的缺省情况明显,英语的缺省情况不明显,有些时候根本就不能省略。

Langacker(1990)认为,句子的语义结构产生于人们的语法结构知识和非语法的百科知识的复合过程,即语法结构与概念结构的配对过程。上述情况表明,语言的编码具有高度的选择性,一个被感知的事件由一系列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网络构成。有许多可能被视为参与者的概念实体,但仅有一些相互作用的关系以及参与者被明确地编码入话语中。

英汉语施事(主语)的省略,主要出现在祈使句中。祈使句常常表达说话人对对方进行劝告、叮嘱、请求或命令等。因此,句子中一般没有主语,实际上是省略了主语。但英语里这类句子虽然是省略句,其谓语动词仍与主语保持一致关系。

当英汉语的省略内容在句式中不存在时,主要依靠语境理解。但对英语来说,即使有了语境,也不能出现类似汉语的省略。这进一步说明汉语的语法限制是不如英语那样严格的,也说明汉语句式比英语句式更加灵活。

三、及物结构与不及物结构的对比

(一)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动词有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之分。汉语界学者对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看法不很一致。根据张斌、方绪军(2002)的分析,汉语及物与不及物动词可以依三个方面来区分:一是根据意义,二是根据功能,三是完全根据动词能否带宾语。

先来看看根据意义来区分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情况。动词中的及物与不及物包括动词本身的意义和动词与其他成分的语义关系两个方面。《马氏文通》中的“内动”和“外动”相当于不及物与及物的概念,这种区分方法主要着眼于动词的词义。黎锦熙曾把动词分为外动词、内动词、同动词和助动词四大类,其外动词相当于及物动词,内动词相当于不及物动词。

再来看看根据功能来区分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的情况。这一区分主要根据动词能否带上宾语或带上什么样的宾语,在一定程度上也涉及动词与其他成分的语义关系,该区分着重考虑的是句子的意义。

最后来看看完全根据能否带宾语来区分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的情况。这一区分主张能带处所宾语和施事宾语的动词都是及物动词,主张“以语法标准来区分动词的及物与不及物,凡能直接带宾语的动词是及物动词,凡不能直接带宾语的动词是不及物动词”。

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的区分是汉语语法研究中面临的一个难题,也是英语语法研究中面临的难题。英语动词的及物与不及物区分,通常基于动词能否带宾语,能带宾语的动词是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的动词是不及物动词,但英语有不少动词既可以是及物动词,也可以是不及物动词。即使有时某个动词带上了宾语,也被看成不及物动词。

汉语和英语有许多认知共性,但它们当中的一些动词在句法上却有着不同的形式表现。如:两种语言的及物和不及物动词的划分不太一样,及物与不及物动词之间的界限不很清晰,句法和语义之间的对应关系错综复杂。汉语句法形式灵活,仅凭动词后接不接宾语来确定动词是及物或不及物的,缺乏说服力。

(二)言语行为动词的及物与不及物结构

言语行为动词主要出现在人与人之间的语言交际中。一般情况下,它们都是及物动词,在语义认知方面具有原型及物性的特征。值得注意的是,位于原型及物性一端的一些言语行为动词,在句法表现上有的及物性强些,有的及物性弱些。

及物与不及物现象与英语中不定式(to do)和-ing形式存在某种联系。英语中的不定式和-ing形式都可以做宾语,但表达的意义有区别。其形式也一直是语言学家感兴趣的研究对象。博灵格认为,一个潜在的语义规则是:不定式通常表示某种假设的、将来的、未完成的事情,动名词通常表示某种现实的、生动的、完成的事情。Wierzbicka(1988)也谈到:不定式与wanting有关;乐观类动词常后接不定式,悲观类动词常后接动名词。如在“他否认写了信给我(He denied having written to me.)”句子中,“否认(deny)”的是已经形成了的事情。汉语语形表达是“写了信”,英语语形表达是having written。“写了信”动作先于“否认”这一言语动作[5]

双宾结构和宾补结构与动词的及物性关系也非常密切。作为一种常用格式,双宾结构一直是国内外语言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赵元任(1968)曾将双宾结构分成四类:给予类、取得类、教类和借类。

徐盛桓认为,双宾结构在深层意义上都有共同的语义特征,即施动者通过V的行为或V展开的某种方式使领有。张伯江(1999)认为双宾结构的核心意义是有意的给予性转移,即施事者有意地把受事转移到接受者。

宾语与宾语补足语加在一起构成复合宾语。英语的复合宾语结构与汉语的兼语结构相差不大。

宾语补语是以宾语为补充对象来补充说明宾语的状态、性质和特征的。宾语补语通常出现在宾语之后。英语中的宾语补语很常见,在使役性复杂及物动词、感知性复杂及物动词、定义性复杂及物动词、结果性复杂及物动词后都可出现。汉语中“宾语+宾语补语”的结构叫兼语词组,其实质与英语的同类语言现象大体相同。但汉语中的兼语式动词与英语中带宾语补语的动词有的相同,有的则不相同。英汉语的定义性复杂言语行为动词多半可以后接宾语补语。

四、被动(字)句结构对比

把字句和被字句是汉语的两种特殊句式,本节着重讨论英语被动句和汉语被动句。被动(字)句是英汉两种语言的被动句式。围绕这一特殊句式有过从不同角度的研究,但尚未见到就英汉言语行为动词被动(字)句的语义结构专项研究成果。通过对被动(字)句与普通“主动宾”句比较发现,英汉被动(字)句都有强受事性、弱施事性特性,但它们的句式语义存在某种差异。汉语的被动标记“被”字的词义是“遭受、遭遇”,所涉及的对象多为不如意的事情,语法化后的被动格式,一般只表示被动、消极的事件。我们有可能说“他被老师训斥了一顿”,不太可能说“他被老师夸奖了一次”。英语的被动标记是by,它来自地点介词,原来的意义为中性,其被动格式既可用于积极,也可用于消极,这可能也是英语被动格式比汉语被动格式使用频率高的原因。

(一)基本概念

汉语被动句一般分有标志被动句和无标志被动句,有标志被动句即句法(结构)被动句,无标志被动句即意义被动句。

英语中的被动句在英语中比较常见,也比汉语更复杂。从语形上看,汉语动词词形无变化,英语动词词形有变化。

言语行为动词构成的句子,无论是汉语的被字句还是英语的被动句,句中都含有归属于语义范畴的施事。不管是主动句还是被动句(被字句),其实施的行为可能都是一样的。

及物性具有普遍的语法表现。传统意义上的及物性是指一个行为由施事发起,并被传递给受事,说明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参与者和对参与者产生影响的行为。英汉语被动(字)句的谓语动词具有及物性高的共同特点,能够使受事在施事的作用下发生显著的变化。而表示抽象关系的动词如“成为、姓、属于”等,及物性较低,不宜用在被动(字)句中。

英汉语构成被动(字)句时,要求动词是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一般没有被动语态。柏晓静、詹卫东(2003,2004)基于Hopper和Thompson(1980)的理论,提供了动词及物性的10个特征,并对汉语被字句的谓语动词语义约束情况作了考察。其研究成果表明:从大的分类来看,汉语被字句的谓语动词不能是关联类的;相互类的谓语动词一般不用于被字句;心理活动类的小部分动词可以用于被字句;行动类中表示给予类的谓语动词一般都可以用于被字句。

(二)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

近几年就英汉被动(字)句的研究有过不少成果。张伯江(2001)的成果认为,被动句具有强受事性、弱施事性的共性,也有直接受影响和间接受影响、直接使因与间接使因之间的句式和语义上差别。

从及物性特点看,及物性具有普遍的语法表现。传统意义上的及物性指一个行为由施事发起,并被传递给受事,说明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参与者和对参与者产生影响的行为。连淑能进而考察了英语被动句,认为产生英语常见被动句的主要原因有:施事的原因、句法的要求、修辞的考虑以及文体的需要等。

张京华(2002)对比分析了英语、朝鲜语和汉语三种被动句之间的异同点,认为在被动句的构成方式上,英语、朝鲜语和汉语被动句都通过句法和词法手段,不同的是,英语和朝鲜语被动句谓语动词是经过形态变化而形成的,而汉语被动句谓语动词没有经过形态变化;在被动表达方面,三种语言都具有标记和无标记被动表达方式;在被动句语义内涵的特征方面,三种语言都有各自的特点。

李宗江(2004)的研究成果认为,过去对汉语带被动标记的被动句具有表示“不幸、不愉快”的语义特征形成原因的解释,主要集中于被动标记“被”的来源上,这一解释不能说明为什么使用其他标记的被动句以及其他方言和某些外语的被动句也具有相同的语义特征,指出了方言和某些外语被动句与这一特征的相关性。

吴琼(2006)根据句法构造是以人的认知为媒介同相应的语义结构建立对应关系的,只有从分析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规律和特征入手,才能找出语言中的句法规则和语义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的认知语言学观点,对英汉的被动化过程进行过分析,一方面解释被动句的语法结构和语义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对被动态的语法范畴做一个明确的界定,另一方面对英汉被动概念转化为语言表征的差异作了深入分析,并对差异的文化内涵进行了阐释。

(三)英汉被动表达的一般句式认知分析

根据柏晓静、詹卫东(2003)提供的动词及物性的10个特征,我们详细考察了孟琼等人编写的《汉语动词用法词典》(2003)里出现的言语行为动词,考察结果表明,关联类动词中无言语行为动词。行动类包括“告诉”和“商量、交谈”等,它们可以分别纳入到我们先前定义的一般右向类和互向类言语行为动词类。心理活动类包括“赞成”等动词,根据胡壮麟有关言语过程及物性特征的看法,可以从心理过程范畴脱离出来构成新的模式即言语过程,该过程需要的说话者、受话者和讲话内容。英汉语言语行为动词被动(字)句中的词汇类别,在一般右向类、特殊右向类、左右向类以及互向类言语行为动词中都有可能会出现。

1.受损与受益

众所周知,汉语的被字句是由历史上的“被”字演变而来,早先的“被”字指遭受,含有不幸、不如意、不企望等意义。“被”字帮助句子构成被动式,大多表达“不如意或不企望”的事,这就使得汉语里被字句的出现受到一定的限制,而英语的被动句受限制的情况不如汉语明显,其结果之一是汉语被字句比英语被动句更少些。

2.处置与被处置

英语被动句可以用于命令句,汉语中类似句子大多用主动形式表达被动意义。

汉语被字句结构一般不适用于命令句,采用被字句来传达命令会导致语义上的不协调。这犹如我们通常可以要求施事采取一个行动来完成处置,却不能向一个没有操控能力的受事提出任何处置命令。产生此种现象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不同民族文化和思维存在不同的关系。

连淑能(2002)认为,说汉语的人习惯强调人的动作和行为由人做,需要说出施动者,用人称表达。但如果一定采用被字结构的命令句,在没有确定人称的情况下,一般要采用泛称“有人、人们、大家、别人”等,以保持句子的主动形式。

3.转移与复制

受事前移与动词的信息转移的过程有关,信息转移实际上也是复制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言语行为动词句式中的“传递”意义与非言语行为动词中的一般性“传递”意义有所不同。在非言语行为动词如“给”字构成的句子中,如“我给了你一本书”,原拥有者“给”了后拥有者,原拥有者就没有了,即所谓的“与事受益,施事有损”。必须说明的是,这只限于非言语行为动词句式。在言语行为动词句子中,信息传递后,原信息拥有者还可以继续持有信息,即所谓的“与事受益,施事无损”。另外还有些言语行为动词,由于其词汇语义认知结构与其他言语行为动词的语义认知结构不一样,造成了不同言语行为动词的“与事受益,施事受损”的情况不一样。

(四)特定句法格式的被动(字)句英汉对比分析

从翻译过程看,汉语的被字句通常会降低施事的主题性,提高受事的主题性,同时也会提高施事的有效率程度和受事的受作用程度。柏晓静、詹卫东的研究成果表明,被字句的英译汉受到三个方面的因素约束。这些因素制约着英语被动句转译为汉语被字句。除动词的及物性和目的状语外,从句谓语的特定句法格式是个非常重要的制约因素。下面我们根据柏晓静、詹卫东(2003)的研究成果,结合言语行为动词的特点,讨论被动句中的言语行为动词是如何受特定句法格式约束的。

英汉言语行为动词在词汇类别、句法语义认知结构方面具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在构成被动(字)结构后,两种语言表现出一些较为明显的差异。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有词汇意义本身的原因,也有句子结构方面的原因。

[1] 与英语相比,汉语缺乏形态标志,注重意合;汉语的语序对语义的制约性也很强。

[2] 现代汉语按语气可划分出陈述、疑问、祈使和感叹四大句类(肖奚强,1993)。

[3] 语义框架即语义结构或语义句式,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4] 此处表示广义的施事和受事。

[5] 但也存在违背博灵格原则的情况。如:Marry suggested going to the park.(玛丽建议去公园。) suggest(建议)先于going,这类言语行为动词只能后接-ing形式(吴国良,200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