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韩词汇的翻译

中韩词汇的翻译

时间:2022-04-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韩国语的汉字词及其翻译(一)汉字词在韩语中的主要地位在翻译词汇的时候,我们会发现韩国语词汇中一半以上是汉字词。朝鲜半岛长期使用汉字汉文,大量汉字词自然流入韩国语中,借用的汉字词与韩语固有词汇相融会,构成了韩国语基本词汇体系。

一、韩国语的汉字词及其翻译

(一)汉字词在韩语中的主要地位

在翻译词汇的时候,我们会发现韩国语词汇中一半以上是汉字词。韩国语词汇中为什么有这么多汉字词?韩国语的汉字词与中文的现代汉语词有什么区别?在翻译韩国语汉字词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我们知道直到15世纪为止,朝鲜一直只有民族语言,而没有民族文字。约从公元初开始,古朝鲜长期借用汉语,汉语被定为官方正式书面用语。也就是说汉语是书面用语,而口语则是被称为俚语或谚文的朝鲜语。这种现象在韩国语学史上被概括为朝鲜语言与文字的“言文二致”时期。1392年,朝鲜建国。朝鲜朝第四代君主世宗大王组织了一批有名的学者,如郑麟趾、成三问、申叔舟等,共同创制朝鲜民族文字。于公元1443年12月公布《训民正音》。《世宗实录》记载:

“是月,上亲制谚文二十八字。其字仿古篆,分为初中终声合之,然后乃成字。凡于文字及本国俚语,皆可得而书,字虽简要,转换无穷,是谓训民正音。”

《训民正音》的诞生,标志着朝鲜民族从此开始具有了自己民族的文字。但由于《训民正音》诞生初期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尚未成熟,还不能够独立使用,只是用来标示汉字,所以自15世纪到19世纪,朝鲜语言与文字仍然处于“朝汉混用”期。19世纪掀起的爱国文化启蒙运动,才使朝鲜语言文字有了质的发展。爱国文化启蒙运动以普及教育、振兴民族产业、恢复国家主权为目的。民族自立自强的自主意识使朝鲜学者明白了,没有民族的语言文字,就不可能有民族文化的独立发展。于是,用朝鲜语编写的《独立新闻》、《大韩每日新闻》等民族报纸和《自强月报》、《韩半岛月刊》等杂志发行于世。国文研究会、国文研究所、国文会等民间语言研究组织建立。朝鲜学者从事民族语言的整理和研究工作,第一次编写出版了《国文文法》、《朝鲜文典》、《语言之声》、《国语文典音学》、《初等国语语典》等语法书和词汇字典,以及朝鲜语言学著作。当时最著名的语言学者周时经先生说:“保家兴国的途径在于奖励国性,奖励国性的途径在于崇用自己国家的语言。”(《周时经遗稿集》)经过以周时经为代表的一批学者们的不懈努力,终于确立了朝鲜语作为民族语言的国语地位,使朝鲜语由“谚文”上升为“国语”和“国文学”。

朝鲜半岛长期使用汉字汉文,大量汉字词自然流入韩国语中,借用的汉字词与韩语固有词汇相融会,构成了韩国语基本词汇体系。虽然朝鲜半岛南北建国后都进行了大幅度的语言文字改革,以求保持民族语言的所谓“纯洁性”和“自主性”,但是只能在文字书写方面不写汉字,在汉字词汇使用方面依然如故。所以,在韩文汉译的时候会发现汉字词占韩国语词汇总量的60%以上。

(二)韩国语汉字词的类型

汉字词起源于汉语,是从汉语中借用的特殊词汇,在语音、语义和语法结构上同汉语有很多共同之处,但随着过去一千年间韩国语中的汉字词同韩国文化的融合,汉字词在韩国语言文化发展变化过程中,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很多汉字词无论是构词方式,还是包含的意义都与汉语有很大的出入,汉字词的具体类型如下。

1.同汉语完全对等的同音同形同义语

在韩国语的汉字词中,有很大一部分同汉语词汇在发音、标记和意思方面完全一致。一般我们把两种语言的概念意义和情感意义完全相同称作二者具有绝对同义关系。韩国语的汉字词中,这种同汉语词汇具有绝对同义关系的同音同形同义语占85.98%。

2.同汉语标记不同的同义异形

一部分的韩国语汉字词标注同汉语的对应词之间存在细微差别,这些词尽管在标记上同汉语略微有所差异,但作为中国人看到这些词汇大体上可以猜测出词语的意思。

3.同汉语标记相同但意思不同的同形异义语

一般情况下,韩国语中的汉字词与汉语的含义基本相同,但也有例外的情况。这些往往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准确理解原文意思的绊脚石。

4.源自其他语言的汉字词

韩国语中还有一些特殊的汉字词,虽然也是由汉字构成的,但其意义与汉语没有必然的联系。这类词中有一部分是韩国人自创的汉字词,有一部分是从日语中借用而来的。

(三)韩国语汉字词的汉语翻译

1.同音同形同义语的翻译

韩国语汉字词中同汉语存在绝对同义关系的词语在翻译时可以本着完全对应的原则进行对等翻译。

2.同义异形词的翻译

范琦慧对韩国语中的汉字词进行考察,发现其中相对同义词占3.19%。这里所说的相对同义词便是本书在此要讨论的同义异形词,即意义相同,但在标记方法上同汉语略有差别的词汇。这类词在翻译上对于中国译者来说并不会造成很大的障碍,但有时一方面会因为不了解韩国语汉字标记的意义,无法推测出汉语应该如何表达;另一方面即使知道韩国语汉字标记的意义,有时也可能找不到汉语的对等翻译。

3.同形异义语的翻译

统计发现,部分异义语占7.82%,这里所说的部分异义语便是韩国语中同汉语的标记略有相似,但用法和意义却完全不同的汉字词。韩语中标记为“表现”,但在汉语中对应的翻译则是“表达”,汉语中的“表现”对应的韩国语单词有不是这个意识。这类汉字词在韩国语翻译成汉语的过程中,是译者的软肋,译者们常常会按照汉字词的标记原封不动进行照搬,词不达意,阻碍语言的交流。

然而,有些词语在翻译时因为同汉语的标记完全相同,但表达意思有很大出入,会为译者造成很大的困难,因此在翻译时关键是要避免受到汉字标记的干扰,仔细辨别原句意思,从上下文语境、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的角度弄清对应的汉语表达,将源语的意思表达准确、顺畅。

4.源自其他语言的汉字词的翻译

统计发现,韩国语的汉字词中完全异义语占3.01%,这里所说的完全异义语是尽管使用汉字标记,但同汉语没有任何关系,大多是借用日语的汉字词。这类词无法通过汉字标记来推测词语的意思,需要借助于工具书翻译成现代汉语中的对应语。

二、韩国语数量词的汉语翻译

(一)数词

表示数量和顺序的词叫数词,数词分量数词和序数词两种。

1.量数词

表示数量的数词叫作量数词。量数词有两种,一种是汉字量数词,另一种是固有量数词。

2.序数词

表示顺序的词叫序数词。韩国语中的序数词也有两种,一种是汉字序数词,另一种是固有序数词。

(二)量词

韩国语中有大量的数依存名词,这些词同汉语中的量词大体相同,因此在中国国内的韩国语界也常常被称作量词。因为受汉字词的影响,韩国语中有很多汉字词量词,这些汉字词量词尽管在书写上和汉语的量词属于同形量词,但有的同汉语意思完全相同,有的有部分差别,还有的意思完全不同,在进行汉语翻译时要引起足够重视。

1.中韩两国意义相同的同形量词

韩国语中有很多量词不仅使用汉字词标记,而且在意义上也同汉语完全相同。

2.汉语比韩国语使用范围更广的同形量词

汉语中的量词同韩国语相比数量更多,使用方法更为广泛,尽管有很多量词在中韩两国语言中同时存在,但在汉语中的使用范围更广,这种量词在韩汉同形量词中占有很大比重。

3.韩国语比汉语使用范围更广的同形量词

在韩汉同形量词中,也不乏韩国语的使用范围远远超过汉语使用范围的量词。

4.韩国语和汉语意思部分相同的同形量词

一部分的韩国语量词从汉语中借入使用后,在自身语言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又出现了很多派生的意义,从而使得韩国语和汉语中有一部分的同形量词,意思并不完全相同。

5.韩国语和汉语意思完全不同的同形量词

所谓“韩国语和汉语意思完全不同的同形量词”,就是尽管韩国语量词在标记上同汉语量词完全一致,但意思完全不同。

(三)韩语数量词的翻译方法

韩语和汉语数量词在应用上有些差别,要想把数量词翻译得贴切,需要了解两种语言数量词的不同搭配方法和译法。

现代汉语特点之一是广泛应用适用于各种事物的不同量词,因此汉语的量词远比韩国语丰富,而且分工细致,各司其职。

1.更换法

出于对译文语言习惯上的需要,将韩国语的数量词用对应的汉语数量词对等更换。

2.倒置法

汉语与韩语数量词在句子中的位置正好相反。

在表示人物或事物的物量词中,韩语习惯于把数量词放在名词之后做同位语,汉语则习惯于把数量词放在名词之前做名词的定语。只有在极为特殊的情况下,为了突出数量的意义,强调数量在句子中的作用时,韩国语才会把数量词放到名词前面去。

表示动作、行为的动量词在句子中的位置,韩语与汉语也有所不同,韩国语数量词位于动词之前,汉语则是数词与动量词结合而位于其后。

韩语与中文数量词在句子中的位置正好相反,翻译的时候要注意把顺序颠倒过来,即使用“倒置”的译法。

3.添加法

韩语的数词可以不带量词,直接加到名词上。汉语一般物量词和动量词都不能省略,总是以一个数量短语的形式出现。

韩语的数量词只表示确切的数量意义,汉语的数量词除了表示数概念之外,还习惯于作为单位名词用在数量模糊或不可计数的事物上。韩国语在没有明确的数量关系情况下,一般不会出现数量词。而中文为了将具有模糊数量的对象表达清楚,习惯于使用一些不确定数量的数量词。在名词或动词前使用数量词,是汉语表达加强语言效果的一种手段。

在某些翻译成汉语的过程中,添加了韩国语原文中所没有的数量词,使得翻译后的语句更加自然,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此外,汉语中的量词数量远远多于韩国语,很多韩国语句子本身没有量词,而翻译成汉语时却需要使用添加法添加量词。

4.一对多

由于韩国语的数量词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用法上都远不及汉语那么发达,有很多韩国语量词在翻译成汉语时,会对应多种不同的表达形式,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的量词。同时,韩语中有很多数量词在翻译成汉语时可对应同一个词。

三、韩国语拟声拟态词的汉语翻译

韩国语表示事物声音和形态的副词叫作“拟声拟态语”,中文叫“象声词”。韩国语的象声词极为丰富。《训民正音》解例日:“夫人之有声本于五行。故合诸四时而不悖,叶之五音而不戾。喉邃而润,水也。声虚而通,如水之虚明而流通也。于时为冬,于音为羽。牙错而长,木也。声似喉,而实如木之声于水而有形也。于时为春,于音为角。舌锐而动,火也。声转而飚,如火之转展而扬扬也。……喉乃出声之门,舌乃辨声之管,故五音之中,喉舌为主也。……”这里说的所谓“初声”指现代韩国语语音中的辅音。根据韩国学者的解释,韩国语的初声以五行原理组合。首先将“喉牙舌唇齿”五音配备上各自的属性“水木火土金”,然后根据其属性排列方位,证明其“合诸四时而不悖”。春夏秋冬四时表示空间与时间,在这种自然背景之中,“人之有声”有清清浊浊、全清全浊、半清半浊、次清次浊、不清不浊的各种声色。各种音色音质不同,能够相生相克,形成此起彼伏、“声转而飓”、抑扬顿挫的交响曲。韩国语的元音属性也分阴性和阳性及中性。

(一)韩国语的拟声词

韩国语中表示事物声音的词叫作拟声词,汉语中称作象声词。韩国语的拟声词极为丰富,这些拟声词由来已久,今天依然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使用拟声词会使语言更加生动、直观、形象。韩国语的拟声词根据声音发出的对象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种情况。

1.人的声音

人发出的声音中,由于心情作用会发出笑声、哭声,由于个人行为可以发出说话声、脚踏声、咀嚼声、呼吸声、鼓掌声等,由于生理原因可以发出咳嗽声、呼噜声等。

2.动物的声音

动物的声音中,根据动物种类不同,有鸟的叫声、家畜的叫声、虫子的叫声等。

3.自然界的声音

自然界的声音大部分是由于自然现象而出现的声音,如雷声、雨声、风声等。

4.乐器的声音

根据乐器种类的不同,钢琴、小提琴、笛子等也会演奏出不同声色的声音。

5.机器或工具的声音

机器或工具的声音中包括交通工具的鸣笛声以及人类在工作中发出的声音,如拉锯声、摩擦声等。

(二)韩国语拟态词的构成

所谓拟态词就是模仿人或事物活动或样态的词语。

韩国语拟态词大部分以重叠的形式构成,可以被分为单独型和反复型两种。根据音节的多少,单独型又可以分为“单音节(A型)”“双音节(AB型)”“三音节(ABC型)”“四音节(ABCD型)”;反复型又可以分为“单音节(AA型)”“双音节(ABAB型)”“三音节(ABCABC型)”“四音节(ABCDABCD型)”。

(三)韩国语拟声拟态词的汉译

1.同汉语的拟声拟态词对等翻译

因为韩国语是表音文字,汉语是表意文字,因此从数量上来说韩国语中拟声词的数量要多于汉语的象声词,声音的分类比汉语更加细化。据统计,韩国语拟声词的数量大概有1900个,而汉语中象声词的数量在800个左右。但即便如此,韩国语的拟声词在翻译成汉语时大体上都可以找到相对应的象声词。

2.翻译成汉语的动词

韩国语中有的拟声拟态词在翻译时可以不用汉语的拟声拟态词来表示,直接翻译成汉语中的动词,这种译法在韩国的拟声拟态词汉译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特别是在表达“笑”“说话”“看”等情况下这样处理的频率更高,这也是因为汉语中表示“笑”“说话”“看”等动作的动词比较发达的原因。

3.“单音节(A型)”拟态词译成汉语的“……然”或“一下子”等词语

韩国语中“单音节(A型)”如“呼”“耸”等在表示样态的同时大多伴随声音的出现,一般表示速度快、在瞬间结束的意思。因此翻译成汉语时常常使用“……然”或“一下子”等词语。

4.译作四字成语

很多的韩国语拟声拟态词在翻译成汉语时,可以和汉语的四字成语相对应。多数情况下韩国语中音节较少的拟态词,如“A”型、“AB”型、“ABC”型及“AA”型拟态词大多不翻译为汉语的四字成语,而四个音节以上的拟态词同汉语的四字成语可以进行对译的情况较多。

5.同汉语“AA”反复型拟态词对等翻译

一部分韩国语拟态词在翻译成汉语时,可以同汉语“AA”反复型拟态词对应。还有一部分韩国语拟态词可以同汉语“AABB”反复型拟态词对应。从上述可以看出,韩国语本身是反复型的拟态词在翻译成汉语时,采用汉语反复型拟态词处理的情况居多。

6.释义处理

此外,韩国语中还有很多的拟声拟态词无法在汉语中找到直接的对译。在翻译时根据句子上下文的语境,为了让表达更加明了,不使用直接的对译,而是进行释义处理。

(四)韩国语拟声拟态词的翻译方法

据不完全统计,形容音容笑貌的韩国语拟声拟态词就有上百个。韩国语利用辅音与元音的灵活组合搭配,构成多种多样的象声词。韩国语文章句子中很善于使用这种修饰手法,使语言具有立体形象感,产生一种生动活泼、栩栩如生的效果。相比较而言,汉语的象声词就相形见绌了。韩国语拟声拟态词的极大丰富与汉语拟声拟态词的相对贫乏,造成了拟声拟态词翻译的难度。我们可以根据韩国语拟声拟态词的构词特点考虑词义的翻译。

在翻译的时候,放过拟声拟态词不翻,并不影响句子大意,但是修饰效果则大不一样。然而,将拟声拟态词翻译出来与不译出来,译文的效果显截然不同。韩国语拟声拟态语一般又以下翻译方法:

1.直译法

所谓直译法,指用译语中的“对应”词译出原语中文化信息。直译法既能保留原文的内容又能保留原文的形式,包括原文的修辞手段和基本结构,从而产生形神兼备、具有异国情调的译文。因为任何两种语言和文化总是有同有异,而读者具有理解和接受异国特有的语言表达法和异国文化特征的能力,所以直译法是习语最常用的翻译策略。许多直译过来的词语,一经介绍,便成为中国语言中的词汇。

直译有两个好处,一方面,直译可以较好地保留源语的文化意象和语言结构,有助于传播源语文化;另一方面,直译还可以为目标语言引进新的表达方式,促进目标语言的发展。一般来说,有两类习语可以用直译法。第一类是用词与搭配相对固定的短语,这类短语平铺直叙的,既无很深的含义,也无难解的典故,这类习语的意义大致可以由字面意义猜出,直译不会给目标语读者带来理解上的困难。第二类是那些有明显的比喻和典故,但在中西方长期的文化交流过程中已为目标语读者所熟知的习语。这类习语直译,不仅简洁形象,还可以丰富目标语言的表达方式。

2.意译法

刘重德教授给意译法下的定义为:如果采用直译法处理,译文不忠于原文,或不能为译语读者所接受,或佶屈聱牙,难读难懂,在这样的情况下,译者不得不舍弃或改变原文的形式或修辞,使用目的语习惯表达法,或运用目的语读者易懂的切合原文意思的词语,并选用恰当句式来传达原文的含义和意境[1]

意译只忠实于原文内容而不拘泥于原文形式,是通过对原文深层意蕴的理解和消化,将原文的表层结构打破和重组,然后转化为译文自然流畅的表层结构,用跨文化的“对等”词表达出原语的文化信息。简而言之,意译就是舍弃原文的形式与意象,翻译出原文的意义。

3.套译法

所谓套译,就是用目标语言中意义相近的习语来翻译源语中的习语。正是因为不同民族在认知、意识、经验等方面的相似性,所以汉英两种语言中才会有大量的意思相近的习语,这才为套译法提供了可能。

套译法使译文能和原文一样形象生动,同时译文也不冗长,读者也很好理解,所以在很多情况下,套译法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习语翻译方法。但套译法用目标语中的文化意象取代了源语中的文化意象,这一方面不利于源语文化的传播,另一方面有的学者认为套译法有导致文化错位的危险。在翻译界,似乎大家都一致认为不能用带有浓厚民族色彩的目标语文化意象取代源语文化意象[2]

4.音译法

一些原语文化中特有的物象在译语中是“空白”或“空缺”。这时只能采用音译法把这些特有的事物移植到译语中去。这不仅保存了原语文化的“异国情调”,又可吸收外来语,丰富译语语言文化。[3]

5.删除法

有一些拟声拟态词实在难以找到相应的译文,可以在不影响句子效果的情况下,把原文的拟声拟态词删除,但是需要注意不能够只是删去而不顾其余。删去以后,要用其他修饰手法代替,将拟声拟态词的原意补译上。

6.译注法

原文中的一些历史事件、人物、典故往往带有一定的文化色彩。译者在处理这些词语时可先直译,然后在此基础上采用增词解释和加注等方法予以解释或说明文化背景。这样不仅可保留原文的文化色彩,也有利于读者对原文的理解。

(1)直译加解释法

如果既要保留原文的文化意象,又要便于目标语读者理解,那么我们就可以采用直译加解释的翻译方法。所谓直译加解释就是在直译的同时,在行文中插入用于解释性的短语或句子,其插入成分一般用逗号、破折号、括号隔开。

直译加解释的翻译方法最大的优点在于它既保留源语文化意象,又能使译文易懂,但也有其缺点:第一,不够简洁与凝练。第二,解释成分会打断读者的阅读思路,不便于读者流畅的阅读。第三,过长的话会使译文显得冗长拖沓[4]

(2)直译加注法

直译加注与直译加解释的方法的不同点在于直译加解释的解释是插入行文之中的,一般比较短小,而直译加注是以脚注和尾注的形式在行文或书的下方或结尾处进行注解,注解可长可短,短者寥寥几字,长者可以达数段甚至数页。相比较而言直译加注的翻译方法更加灵活。

四、韩国语副词的汉语翻译

(一)韩国语副词的分类

副词是用来修饰行动、性质、状态的词。韩国语中的副词根据含义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程度副词

韩国的程度副词又可以根据表达程度的高低强弱以及功能,分为以下四种形式。

(1)程度高的一般程度副词

这类程度副词表达修饰的强度较高,不仅可以修饰形容词,也可以修饰动词。例如:最、相当、太、特别等。这类副词不仅可以单独使用,还可以和其他副词同时使用,起到修饰的作用。例如:太多、最少等。

(2)程度强的形容词修饰程度副词

这类副词表达修饰的程度也很高,但同一般程度副词不同的是,这类程度副词不能修饰动词,只能修饰形容词。例如:极为、非常、很、真等。

(3)程度强的比较程度副词

这类副词表达修饰的程度较强,通常只能用于表示比较的句子中,显示程度上的差异。例如:更、更加等。

(4)程度弱的比较程度副词

这类程度副词表达修饰的强度较弱,而且通常用于表示比较的句子中。例如:有点儿、稍微等。

2.表示范围、频率、时间的副词

除程度副词外,韩国语中还有很多表示范围、频率和时间的副词。例如:

范围副词:全都、都

频率副词:又、再

时间副词:首先,已经,还,事先,总是,有时,偶尔,马上,刚才

3.否定副词

韩国语中还有很多自身带有否定意义的副词,这些副词只能在否定句中使用。例如:不太、不那么、完全、实在等。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韩国语副词是从形容词或名词转化而来的。例如:快、好好地、干净地、老实地、真正地等。

除以上几种情况之外,韩国语中的拟声拟态词、连接副词等都属于副词性质,这些词的翻译将不在此一一介绍。

(二)韩国语副词的汉语翻译

1.非派生副词的汉语翻译

韩国语中很多的副词在翻译处理上可以采用同汉语对等翻译的手法。它包括程度副词和时间副词。

2.译作补语

(1)时间补语

韩国语的时间副词从功能上来看可以分为时间点和时间段两个概念,时间点指的是动作发生的具体时间,这时常常使用“昨天”“刚才”“已经”“3点”这一类的时间副词,而时间段通常指的是动作从开始到结束持续的时间,后面的动词常常使用“等”“休息”“睡觉”“生病”这类持续性动词。其中表示时间段的时间副词同持续性动词连用时,通常翻译成汉语的补语。

(2)结果补语

韩国语中还有很多转成副词,即从形容词转化而来的副词在句中修饰动词,表示动作产生的结果,这类副词在汉语翻译处理时通常翻译成汉语的结果补语,置于动词之后。

3.译作动词短语

韩国语中还有一部分副词通常出现在句首,表示说话人主观感情上的评价,这类词在翻译成汉语时常常被译作动词短语。

4.派生副词对译汉语的“……地”或“得……”

韩国语中的样态副词有的是从形容词或名词派生出来的,如“干净地”“努力地”,这类词通常在句中修饰动词,翻译成汉语时可以翻译为“……地”的形式。此外韩国语中还有很多副词是从名词转化而来的,如“一天一天地”“由衷地”,这类词翻译成汉语时也可以翻译为“……地”。而一些从形容词转化而来的副词,如“津津有味地”“漂亮地”等,如果修饰动词可以翻译成“……地”,如果表示动作的结果,则要翻译为汉语中的补语,即“得……”。

五、专有名词与学术术语的译法

专有名词与学术术语都是对某些特定事物的特有命名,在翻译中不允许随意想象发挥,须要在调查研究、尊重事实的基础上进行翻译。

(一)专有名词的译法

专有名词包括人名、地名、产品名称、商标、缩写、电影名、书名、公司名等。专有名词都有其特定的意义,与其他所有词汇一样,是韩国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

翻译书名、电影名注意尊重原意,简练深刻,读来顺口。公司、单位名称的翻译也是需要斟酌的。一些大公司如韩国三星集团、现代集团、SK集团等大集团企业人人皆知比较好译。有一些小单位名称的翻译,可以按照一般的规则判断。

专有名词都具有其特定含义,翻译时须严格按照专有名词的固定意义,准确地翻译专有名词,须要查找翻阅有关的背景资料,历史资料,在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翻译。如果是中国没有的韩国固有名称,需要意译或在理解原词义的基础上,兼顾意译与音译进行翻译,不能够脱离原意乱译。

(二)学术术语的译法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各行各业都有各自技术技巧的专门术语,社会人文或自然科学的各个学科都有各学科的科技术语。比如经济贸易领域里,会使用贸易交易中常使用的术语词汇。翻译经济贸易文章,会涉及产品、数量、价格、付款、保险、议付单证、交货、检验、风险、仲裁等有关业务方面必须使用的专业术语。这些术语有固定的说法,在同一行业通用。翻译术语,要了解专业知识。

又如韩国固有宗教——巫教中也有许多专业术语,在翻译有关文章时,需要对该专业情况作调查研究。

六、外来语的翻译

韩国语中的外来语指从其他语言中借用过来的词汇。外来语的词汇都带有音借成分,其读音带有一部分原语的特点,同时有本族语化的特点。在韩国语的词汇中,虽然占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汉字词也是外来借词,但是韩国语言学家将汉字词与外来词分别作为独立的词汇组成部分和领域进行研究,所以韩国语外来语一般指从中国以外的,主要是西方国家引进的语言词汇。

19世纪初叶,西学东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伴随着对东方世界的经济掠夺一齐涌向朝鲜。为了富国强兵,朝鲜知识界提出“东道西器”的主张,掀起了开化启蒙运动。在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西方语言也成为时尚而流行于街头巷尾。1910年以后,朝鲜受到日本侵略者残酷的文化专制统治,被禁止使用朝鲜民族语言文字和一切外来语言,只能够讲日语。在长达三十余年的日本殖民地统治时期,日语词汇大量传进了朝鲜。1933年以后,除了少量西方文学作品的翻译以外,西方语言很少传进朝鲜。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朝鲜民族得到解放之后,韩国语才得以重新整理,民族语言才得以发展。1960年以后,随着近代产业技术革命的浪潮,西方词汇席卷韩国。20世纪韩国经济的高速发展,21世纪电脑信息时代的到来,都使得韩国语申西方外来语词汇量不断增加。韩国外来语中的主要借语有英语、美语、荷兰语、拉丁语、法语、俄语、葡萄牙语、德语、波兰语、印度语、意大利语、挪威语、日语。1992年韩国《周刊朝鲜》杂志统计了当时韩国新闻中使用的词汇比例为:韩国固有词汇占总词汇量的17.2%,汉字词占60.5%,外来词占6.8%,混合词汇占15.5%。

随着现代韩国社会的开放化和国际化,外来语使用量不断增加。韩国语言学者一方面用意译的方法将外来语转换成韩国语言,另一方面也通过音译的方法将外来语转化成韩国语言。考虑到国际化效应和应用的便利,许多外国固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公司名、商品名、缩写名等,尽量选择与外来语原来发音接近的韩国语标记。为了统一外来语的使用,避免出现混乱,1986年韩国文教部颁布了“外来语标记法”。但这种外来语标记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规范所有引进的外来语。于是1991年,韩国政府与韩国舆论界“韩国新闻广播编辑协会”共同组建了“外来语审议委员会”,每年召开数次研讨会,对舆论新闻报道界所使用的外来语进行规范审核,然后公布外来语标记审议结果。这个“政府与舆论界外来语审议共同委员会”,对于韩国语外来语的统一使用和普及发挥了极大作用。此外,韩国国立国语院也在进行各种研究工作,不断促进韩国外来语使用的规范化。

[1] 刘重德著:《浑金璞玉集》,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

[2] 杨元刚编:《新编汉英翻译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37~138。

[3] 白靖宇著:《文化与翻译修订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9~21。

[4] 杨元刚编:《新编汉英翻译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34~13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