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韩翻译的过程

中韩翻译的过程

时间:2022-04-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描述翻译过程的不同模式翻译的过程常常被翻译实践者简练地概括成理解与表达。奈达的不少翻译概念,如核心句等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应用。我们在这里参考传统的两阶段和奈达的三阶段模式,对翻译的过程进行描写。科学技术方面的翻译大多只需反映所指意义,语言不涉及情感之类的因素。

一、描述翻译过程的不同模式

翻译的过程常常被翻译实践者简练地概括成理解与表达。理解包括分析原文,弄通原文的确切意思;表达则顾名思义,就是要在译入语中把原文的意思说出来。这种描述方法相当简单,但弱点是不能揭示在翻译中句子或语篇深层的转换过程。

如果从译者的思维过程切入,翻译过程的描写则会更具体些。很多语言学家从翻译的思维活动过程来描写翻译,其中较有影响的一位是尤金·奈达的模式[1]:他把整个过程分成三个阶段,即分析、转换、重建。应该说明,这三个步骤是翻译研究人员为翻译这一过程建立起来的模式,以便更清楚地描写翻译过程中的具体内容。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并不是这样一步一步地来完成任务的。这些过程实际上可能会同时发生,而且是在译者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发生的。

所谓分析就是要分析出原文的语义。语义并不是一览无余的,常常有各个层次的语义要在分析中挖掘出来。转换是介于分析和重建之间的一个步骤,指译者把在大脑中分析好的语言材料从源语转换到译入语。重建是指译者把原文中重要的信息在译入语中表达出来。奈达的不少翻译概念,如核心句等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应用。传统上理解与表达的分法使分析者不得不将有些翻译过程中的活动纳入其中一个,如分析一个句子的意思是理解阶段,把理解的写出来是表达。但有些活动常常介于两者之间,在分析之后表达之前,停留在译者大脑中的分析产物往哪儿放?在奈达的三阶段过程中,这种活动就可以放到转换这个步骤中。因此,三阶段要比两阶段能更精确地描写译者的思维过程。

我们在这里参考传统的两阶段和奈达的三阶段模式,对翻译的过程进行描写。由于我们的主要目的是指导实践,所以我们将不严格地采纳上述任何模式。相反,我们将尽量以一般学习者较容易懂的角度和方法来描写翻译的过程。

二、分析理解原文

通俗地讲,分析原文主要是要弄懂原文是什么意思。这话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原文有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所以最基本的意义都是从这些最基本的语言单位中生成的。就像有些句子的语义十分清楚,因为句中基本语言单位所指十分清楚,句子没有言外之意。但并不是所有的句子都是这么一清二楚。有时大人对小孩说的话,句中的每一个词都十分简单易懂,韩文水平不高的人也都认识这些词。但只看字面上的词并不一定能帮你解读出句子的潜台词。译者在分析原文时就有必要分析出这层字面上没有显露出来的意思。另外,有些词还承载语言之外的意义,社会文化等因素都可以在一个普通的词上反映出来。所以,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完全可能在原来的基本意义外衍生出其他意义,附加在基本意义上。学习翻译的人有必要区别各种不同的意义。

由于不同的学者使用不同的术语,所以语义划分时常有混乱。人们有时用不同的术语指同一概念。为了简便起见,我们只将不同的语义分为下面三种,以便于讨论:

(一)所指意义

这层意义指词或短语所指称的事物的语义特征,是词最基本的意义。如果我们想指一个物品,如电脑,我们可以用手指一下电脑,所指清清楚楚;如果我们要指一个动作,如跑,我们可以示范跑的动作,别人一下子就理解了。所以,所指意义比较容易表达,因为它比较稳定,不太容易变化。科学技术方面的翻译大多只需反映所指意义,语言不涉及情感之类的因素。换句话说,语言的所指意义是用来描述客观世界的,不掺杂人对客观世界的情感和态度。尽管有时所指意义并不一定表示一个具体的客观实物,而是表达一个抽象的概念和关系,但它仍然是描写人体之外的客观世界的,没有主观色彩。因此,翻译所指意义相对容易些,因为不同文化的人只要不涉及个人的情感和态度,还是能在对客观世界的描述上取得一致的。

(二)关联意义

这层附加的意义则不同。它很难保持稳定,因为语言的关联意义是从语言所存在的大环境中滋生出来的,是社会的、文化化的意义。由于社会文化常变化,所以关联意义也常变化。所以要挖掘出语言的关联意义,就必须扩大视野,因为一个语言单位的关联意义常常是从词的上下文,甚至是从语言之外的大环境中而来的。

关联意义有时隐藏得十分好,很容易逃过译者的分析。关联意义不像所指意义那么稳定。一个用语在不同的语境中会意外地产生出关联意义来,有时甚至可能产生出多个意义相反的关联意义来。译者必须在语义分析时看出其差别,有时还要考虑在译文中反映出这层关联意义。

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场合说不同的话,语言在所指意义的基础上又生成了色彩纷呈的关联意义。因此,我们一听人说话就知道说话人是否受过教育,是男是女,是正襟危坐、装腔作势,还是粗俗低下。有时说话人就事论事,意在所指,别无他意;有时则在旁敲侧击,意在言外。只要译者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这一层层关联意义都可以在语义分析的过程中被分辨出来。

一般来说,在以信息为主的文本中没有很多关联意义,此时,所指意义占主导地位。因此,科技报告、教科书、经济形势分析、仪器操作手册等文本主要承载所指意义,翻译时以反映所指意义为主。但表达情感或宣传广告之类的文本中则会有不少关联意义。因此,在翻译文学、政治演说、商业广告时,译者就必须仔细分析原文,看出所指意义之外的附加意义,并考虑是否并如何在译文中反映出这类意义。

(三)结构意义

除了语言的所指意义和关联意义外,语言本身的结构也会有意义。一个事件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不同的表达法效果也不同。所以句子的语言结构并非形同虚设。句法结构也可能生成意义,有必要引起译者的注意。另外,句子简洁与否也构成意义。

结构意义并不仅仅体现在句法一层上,语言的其他层次也可能有结构意义。比如词性不同也可能产生意义。说韩语的人可能用后者而非前者来表达意义。但有人会选用名词,使文章的语域提高。如果在一篇文章中反复用这类“大”词,至少说明说话人使用的语域较高,传达了有关说话人的某种信息,这层所指意义外的结构意义也是译者所要分辨出来的。

有时甚至篇章结构的安排都有可能构成某种意义,使文字在所指意义外又衍生出附加的意义来。

总之,译者在拿到一个文本后必须认真阅读,仔细分析原文可能承载的各层意义,首先是所指意义,然后还要看有否附加意义。分析原文是翻译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分析错了,翻译不可能正确。

三、头脑中图像的形成

分析的结果是对原文的理解。我们在分析阶段看到的仍然是语言的线性结构,看到的是文字。韩汉翻译的译者大多是汉语为母语,韩语为外语。所以,在分析的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地要使用语法知识。也就是说,我们常说的“语法是翻译的大敌”,在这个阶段并不适用。一个韩语是外语的人不可能在这个阶段抛弃语法,因为我们不像韩语作为母语的人那样有足够的语感。当分析略见成果时,我们一下子感到语法不再有用,因为这时我们已经脱离了原文的语言文字,经过分析,理解了原文的意思,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头脑中形成了一个图像。这时线性结构已不复存在,只有头脑中立体的图像。有的例子说明要理解原文必须要有文本意识,要从上下文中找到意义所依附的支撑点,狭隘地只盯着某个孤立的单句是不够的。

描写客观实物的文字容易在头脑中形成图像,描写抽象概念的文字就较难生成图像。有些话不容易生成图像,而且生成的图像也会因人而异,因为这个词本身不像电脑、冠状动脉这种实体那样看得见、摸得着。它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解读起来会因社会不同而有些差异。

只要图像正确,译者基本上走完了路程的一半。评判译文的人最多也只能说,文字表达欠佳,但意思是对的。图像错了,表达再好也没用。

在实际语言交流中,我们常常需要依靠生活中长年累月形成的概念来理解语言,并不都是直接的图像。表达抽象概念的文字难译,因为人们总是更容易把握“可视”的图像,而“看不清”抽象概念。有些人对抽象概念有较扎实的把握,概念清楚,这时译起来就容易些;而对抽象概念把握不准确的人翻译起来总是不知所云。

我们虽然在头脑中对原文进行了转换,脱离了线性的语言,形成了立体的图像,或至少将文字转换成了概念,但头脑中的图像不属于任何语言,头脑中的概念也是语言生成前的思维产物,它们实际是悬空在源语和译入语之间。但这种既不属于源语又不属于译入语的悬空状态有其有益的一面,它有利于译者摆脱原文束缚。当然,形成图像的弱点是在表达时远离了原文的文字,而如果原文的文字结构承载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时,译文就有可能会不准确。比如有些译文语义基本正确,但句子的侧重、强调等却和原文有出入,究其原因就是表达时没有文字的参照。所以有必要从文本类型的差异看图像形成这个议题。一般情况下,人文特征比较强的文章,如某些文学作品、游记、传记、随笔散文等,较容易在理解时形成图像,但是应用性的文本却不是靠图像驱动而产生文字的,这类文本的基础是逻辑思维,比如经济、法律、政治等文本,就不那么容易在头脑中形成图像,此时应依靠原文的逻辑线索摸索原文的语义,同时在翻译时也需要尽量按照原文逻辑的线索行文。当然这并不是说,翻译这类文章就只能亦步亦趋,但目前翻译实践的现状告诉我们,大家似乎在本该参照原文的地方完全抛弃了原文,结果翻译的准确性就受到很大的影响。

另外,应该特别指出的是,本章中提到的翻译过程,在实际翻译实践中只发生在人的头脑中,完全不必具体演示在纸上。

四、译入语表达

在这一阶段译者要将所有分析理解的内容用译入语表达出来,也就是说,要用线性结构的文字表达。我们经常说的“语法是翻译的大敌”在这一阶段有最重要的意义。分析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不同层次的意义。译者现在要做的就是把分析出来的各层意义在译入语中重现。这时我们一般应以译入语为归依,将分析理解过程中形成的图像或抽象概念根据正确的关系重新组合,再用地道的译入语表达出来。

以译入语为皈依的提法虽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可能遭逢一些挑战,但仍不失为指导实践的一个指南。真不敢想象,将皈依原文作为指导翻译的总原则会创造出怎样一个翻译的局面来。

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模式来描写分析理解、图像概念形成、译入语表达的过程:

一个希望学习翻译的人了解一下这个翻译的思维过程是有益的。至于说翻译的实际操作步骤,诸如动笔、修改、定稿等具体的步骤,译者往往可在翻译实践中自然形成,这里就不赘述了。

[1] Eugene Nida:《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3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