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跨文化的非语言交际元素

跨文化的非语言交际元素

时间:2022-04-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交际是多个构成要素相互影响的连续过程,当各个构成要素出现文化差异的时候,就是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与人之间进行的交际。跨文化交际是一种普遍、长期存在的现象。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掌握嘴语中的微笑语尤为重要。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如果掌握一定的微笑技巧,可使交流更好地达到效果。

交际是多个构成要素相互影响的连续过程,当各个构成要素出现文化差异的时候,就是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与人之间进行的交际。跨文化交际是一种普遍、长期存在的现象。当不同文化的人不熟悉彼此的语言时,非语言交际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面部表情语言

面部是我们传递感情的主渠道,也是我们分析他人感情的主渠道。面部表情可以有效地表现肯定与否定、接纳与拒绝、积极与消极、强烈与轻微等各种维度的情感,准确地传达出各种不同的内心情感状态。面部表情可以随意控制,变化迅速,且表情的线索容易觉察,因而它是一个可以实现精细信息沟通的身体语言途径。

人的面部有数十块肌肉,可以做出上百种不同的表情,准确地传达出各种不同的内心情感状态。来自面部表情的信息,更容易为人们所觉察。人们可以通过表情来显示各种情感,也可以运用表情表达对别人的兴趣,可以通过表情来显示对一件事情的理解状态,也可以经由表情表达自己的明确判断。

(一)嘴的动作

在交际过程中,嘴能提供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如挤压嘴唇这个动作仿佛是大脑在告诉人们闭上嘴巴,不要让任何东西进入身体,是消极情感的一种反映,它清楚地表明一个人遇到了麻烦或某些地方出了问题。再如缩拢嘴唇说明对方不同意他人所讲的内容,或是正在酝酿着转换话题,了解这一信息,有助于人们继续自己的描述、调试自己的提议或主导一段谈话。另外,生气或不屑时,嘴巴会向下撇;开心微笑时嘴角上翘,惊讶时张大嘴巴;隐忍时,紧咬下唇;把手指挡在嘴唇上方,通常代表想要掩饰自己的真正想法。

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掌握嘴语中的微笑语尤为重要。英国诗人雪莱说过:“微笑是仁爱的象征、快乐的源泉、亲近别人的媒介。有了微笑,人类的感情就沟通了。”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微笑能让人们获得更多机会与友谊。

在进行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常见的微笑方式有以下几种。

(1)抿唇笑。微笑时双唇紧闭且向后拉伸,形成一条直线,完全看不见双唇后的牙齿,这意味着微笑者隐藏了某个不为人知的秘密,或是他不想与对方分享自己的想法或观点。

(2)歪脸笑。这种歪脸的微笑是由于内心并不愿意真正微笑,左右两边脸出现不对称的结果。

(3)开口大笑。这种笑容看起来有些不太自然,人在开口大笑时,嘴巴张开,下巴低垂,嘴角上扬,给人一种很开心的感觉,勾起周围人想笑的欲望,营造一种快乐的氛围。

(4)斜瞄式的微笑。微笑时双唇紧闭,同时还低下头,歪向一侧,并且斜着眼睛向上望,这样的笑容不禁会让人联想到少年时的俏皮和心思暗藏。

(5)傻呵呵的微笑。这是一种没有特别意义的、习惯性的微笑,通常源自一个人的文化背景、个性及习惯,看起来非常笃定、满足。

美的微笑是嘴角微微上扬,上下刚好各露出6~8颗牙齿。但虚伪的笑容只会让觉得“皮笑肉不笑”,真正的微笑要是发自内心的、充满友善的。

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如果掌握一定的微笑技巧,可使交流更好地达到效果。

一是口眼结合。要口到、眼到、神色到,笑眼传神,微笑才能扣人心弦

二是笑与神、情、气质相结合。这里讲的“神”,就是要笑得有情入神,笑出自己的神情、神色、神态,做到情绪饱满,神采奕奕;“情”,就是要笑出感情,笑得亲切、甜美,反映美好的心灵;“气质”就是要笑出谦逊、稳重、大方、得体的良好气质。

三是要笑与语言相结合。只有注意微笑与美好语言相结合,声情并茂,相得益彰,微笑方能发挥出它应有的特殊功能。

四是笑与仪表、举止相结合。以笑助姿、以笑促姿,形成完整、统一、和谐的美。

(二)眼的动作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眼神可以表达出喜怒哀乐等各种丰富的思想内涵和信息。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做过很多实验,认为眼睛是脸部最有表现力的器官,眼睛传达出一个人的喜怒哀乐,可以确知一个人说话的倾向性和情感,甚至可以说,眼睛所传达的情感有时比有声的语言还深刻。因此,它对人际沟通有着极大的影响,能够表达更多的“无声”语言。

一天中,人的眼睛大约睁闭100万次,被研究的较多的眼语是“目光接触”(或称“目光交流)。在正常情况下,人们之间的目光接触可能会占整个面对面谈话时间的30%~60%。在不同文化中,目光接触的习惯有所不同。在我国,直接注视他人的眼睛被认为不礼貌。日本人认为直接的眼神接触是一种威胁,当他们与一位长者说话时,一般低垂眼睛,这是尊敬的表示。阿拉伯人通常直接看着对方的眼睛,他们相信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拉丁美洲和非洲的文化鼓励长时间的目光接触,但身份较低的人这样做则被认为是对身份高的人的不尊敬。

目光接触的次数和每次接触所维持的时间,是沟通信息量的重要指标。无论从社会规范的角度,还是从个人主体体验的角度,人们都需要在关联程度不同的人之间保持适度的相互作用。相互作用的过多或者过少,或沟通信息量的过多或过少,都会引起不良的后果。这种后果可以是外部的,如遭受谴责或妨碍关系;也可以是内部的,如不舒服或厌烦。因此,在进行非语言文化交际的过程中,要随时调整和控制沟通的相互作用水平。而调整和控制沟通相互作用水平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变化目光接触的次数和每一次目光接触的保持时间。这种途径的沟通调整和控制,不受任何情境限制。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以目光接触的次数和每一次保持的时间为指标,可以很好地预测沟通者之间关系密切的程度。接触的次数越多,每一次保持的时间越长,意味着彼此的接纳性越高。

(三)眉毛的动作

眉毛除了和眼睛一起,构成仪表的重要部分外,还表现着主人的心情。如眉飞色舞、扬眉吐气、眉开眼笑,是说主人心情很好;横眉冷对则说明愤怒;双眉紧锁表示苦恼。

心理学研究发现,虽然任何一种表情,都是整个面部肌肉的整体功能,但面部的某些特定部位,对于表达某些特殊情感所起的作用更大。在一般情况下,表现厌恶的关键部位是鼻、颊和嘴;表现哀伤的关键部位是眉、额、眼睛和眼睑;嘴、颊和眉、额对于表现愉悦特别重要;而恐惧则主要由眼睛和眼睑表现。在通常情况下,人们的目光与面部表情是相一致的,都与内心的心理态度相对应。而在特定情况下,如情境要求人们做出特殊的表情,以便控制自己留给别人的印象时,人们的眼神与表情会出现分离。在这种情况下,透露人们内心真实状态的有效线索是眼神,而不是表情。因为表情是可以伪装的。实际上,眼神与表情相分离这一事实本身,就是人们作假的有效信号,只不过在一般的情况下,人们只去注意容易觉察的大肌肉运动,而不去注意眼神的变化。

二、体态语言

人的姿态常常能“说”出很多话来,表达出种种不同的信息。比如直挺挺地站着,还是斜靠着门站着;是坐得端端正正,还是随随便便。总之,各种身体的姿态都传达着一定的信息。有的研究者认为,至少有1 000种不同的体态语言。至于这些无声的动作究竟是哪一种信息,要看具体的语境而定。在大多数场合下,通常对多种动作姿态综合理解才能获得较为准确的信息。

(一)手势

许多关于他人内在情感的特殊信息通常用手势表示。

(1)手掌的暗示。摊开手掌,自古以来表示着真诚、忠心和顺从。发誓时用手抚心,法庭作证时将手掌高高举起,都是约定俗成的姿势。

(2)双掌摩擦的暗示。这传递着一种积极期待的信息。我们常用“摩拳擦掌”来形容准备做某件事、上战场时的心情,意味着做好准备,期待取胜。摩擦手掌的速度暗示所期望的事会有肯定的结果,但速度的快与慢显示了不同的心理特征,快速摩擦手掌一般表明说话者比较肯定、急迫,较慢的摩擦手掌往往会给人心怀不轨的感觉。

(3)拇指的暗示。拇指代表一个人的性格强度和自我,伸出拇指往往用来展示优越,高人一等,甚至侵略性。常见人伸着拇指自夸说:“我这个多棒!”也有以此夸别人的,但拇指的指向不同,夸别人一定会伸向对方,否则,拇指的指尖朝向自己,与别人交谈时展示这种支配性的拇指手势,会让别人觉得他不够诚挚。拇指还可表示嘲弄或不恭,当两人交谈,其中一人将四指握拳伸着拇指指向他人说:“这人不怎么样!”拇指成了嘲弄第三人的工具,这种姿势往往会激怒别人。

(4)两手的暗示。有时两手交叉,即十指张开,两两相对,钳在一起,表示有信心,经常伴随微笑,显得愉快。然而,在特定的情况下,它表示挫折或敌意,这时钳在一起的两手很用力,而使指尖发白。交叉的两手有三个主要的位置:脸部前面;坐时放在桌上及大腿上;站时搁在裆部。手的高度与这人的负面情绪的强度成正比。尖塔形手势,即两手的十个指尖两两相对支撑成尖塔状,往往显示自信心。

(5)两臂的暗示。①双臂交叉在胸前,无意识地形成一道屏障以阻隔一些外在威胁,表现出紧张、消极或防御的态度,给人感觉一种“与我无关”“不参与”的态度,是旁观者的姿态。②交叉双臂同时握拳,常常还加上咬着牙、涨红脸,表示着敌意和防卫,马上就要有口头或身体上的攻击,这种姿态更得注意。③部分交叉两臂,即一臂横过身体,握住另一臂形成屏障,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示;有的更隐蔽些,横过身体的一只手不直接握住另一臂,而是放在另一手上或附近的物体,如手提袋、手表、衣袖,做出整理表带等小动作,这也是掩饰紧张。几乎任何人在各种场合都用过伪装的交叉双臂的姿势,一些社会名流紧张时也不例外。

(二)姿势

身体自身也会讲话,我们通过身体语言所发送的信息总是在不断变化的,而且反映了自身是感觉满足而自信,还是感觉生气,抑或是感到担忧和沮丧。一个人的姿势标志着这个人是愿意靠近、见识整个世界,还是想要逃避和拒绝。同样重要的是,通过身体语言也能了解他人的态度。

低垂着双肩可以表示说话者身负重担或是深受压迫,高耸的双肩则表示正受人重视。对美国人来说,双肩放平通常表示着力量。我们的感情经常是和身体方位紧密联系着的。经过多年发展而成的一些固定词汇就能表达出这种关系。比如说,我们会说“肩负重担”“脊梁骨”“昂首”。我们感觉的方式可以影响到我们自持的方式,同样,我们自持的方式也会影响到我们感觉的方式以及他人感知我们的方式。

三、接触语

人类感觉的发展顺序是触觉、听觉和视觉,但是当我们长大成人后,使用的顺序正相反:视觉、听觉和触觉。心理学家强调人类有触摸的重要需求,在婴幼儿时期,适当的触摸满足感对日后的健康行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沟通中,两个人之间的面谈,在背上的一记轻拍能传达明显的感情支持,而这样的情形,用文字是不易传达的。

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双方在身体上相互接受的程度,是情感上相互接纳水平的最有力的证明和表示。对身体的接受,是人际交往中安全感得以建立的标志。人类学家发现,如果一种文化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身体接触较为容忍,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习俗中与别人有较多的身体接触,则成长于这种文化背景中的人,在人际沟通中更容易建立对别人的安全感与信任。他们的性格较为开朗、轻松,与别人的相处也较为真实、坦率和容易。相反,在高度忌讳人体接触的文化背景中成长的人,在人际沟通中也较难建立对别人的安全感和信任,他们的性格也相对压抑、封闭,与别人的相处也较为虚假、规范化和困难,难于与别人建立真实的、深刻的情感联系。

四、客体语

尽管人常说“不要以貌取人”,但不能否认外表确实能传递很多信息。初次见面,对方的相貌、体味、衣着、打扮,包括一些随身物品都会大大影响人们对他的第一印象,从而决定交际的成败。人们在交际过程中从以上方面传递的信息统称为“客体语”。可以说,客体语是各种非语言信息中最重要的自我表现形式。[1]

(一)相貌

在身体信息中,人们最先注意到的可能就是相貌。在这方面,中西方共同的美的标准是大眼睛、高鼻梁,但中国人更喜爱“樱桃小口”,而西方则以“大嘴”为美(如奥斯卡影后茱莉亚·罗伯茨就是美国公认的大嘴美女)。但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西方人对“东方美”有着另外一套不同的标准。某国际著名模特,天生一双小小的丹凤眼、塌鼻梁、厚嘴唇,在中国人眼中称不上太漂亮,而发掘她的法国人却惊叹她简直“像天仙一样美丽”。比较中美的卡通片也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中国人制作的《宝莲灯》中,主人公和他的母亲都是大眼小嘴,而差不多同一时间推出的美国动画片《木兰》中花木兰的形象则是丹凤眼、厚嘴唇。

(二)体味[2]

对人体气味在交际中作用的研究也是非语言交际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的学者用“嗅觉”表示嗅觉和嗅闻行为,用“嗅觉信息”表示自己周围的气味。

影响人体气味的因素很多,惠特菲尔德和斯托达特认为这些因素包括食物、饮水、心情、生活习惯、种族、性别、年龄、生殖状况、身体锻炼及健康状况、卫生和情绪等。此外,还有环境气味的影响,如吸烟人的烟味、人体皮肤、头发和衣服吸收的有味商品的气味。在跨文化交际中需要注意两点:一是正确对待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身体气味,即身体气味的文化差异;二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并认真对待因某种原因而产生的自己特有的不良气味。

嗅觉可以起到交际作用,它可以传播有关种族、文化和家庭的习惯特征的信息,帮助人们识别自己的气味并正确对待别人的体味。人体气味与人的食性有极大关系。伯顿发现:爱斯基摩人的气味源于食鱼的习性;地中海地区的人有大蒜和洋葱味;北欧人有一种奶酪和黄油的气味。不过,在这种泛泛的分类中,人体气味还有许多差别,人们可以排除烟草、香水和其他外加的气味,嗅到人体的本来气味,从中辨别出每个人。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对本文化的人的身体气味往往习而不察,而对别种文化的人的气味则很敏感,例如以粮食和蔬菜为主的中国人和以食肉为主的欧美人交往时,彼此对对方的身体气味就会反应强烈。

在交际场合,英语国家的人非常忌讳口出臭气、腋处流汗、人前放屁或因衣着不洁或洗漱不勤而出现的身体怪味。有的中国人对自己的身体气味不大注意,甚至顺其自然。吃过葱、蒜、韭菜等怪味菜后也不注意清除口中遗留的气味,在对外交往中容易造成障碍。有人与他人交谈时,站得过近,让人对自己的气味感到生厌,为了不让人闻到自己的口臭而用手捂住嘴说话就更易激起对方的反感。在英语国家,人们常常花费不少金钱购买各种化妆品来掩盖自己的身体气味。当然,也有人对此很反感,认为这是“令人生厌地用化妆品掩盖自己的真实面目”“给人以气味的袭击”“是另一形式的空气污染”“其作用只能是帮助人们更易鉴别出这些人文化水平不高”。

(三)衣着

服装是装饰的主体方面,会使人们对其主人产生非常强烈的和直观的印象。服装不仅反映着一个人的性别、年龄、职业、地位,也反映着一个人的社会角色、性格乃至情绪倾向,甚至可信和可靠的程度。服装不仅在人际沟通的意义上有自我显示的作用,而且在个人内沟通上有改变自我概念的功能。不同的服装会向自己发出信息,改变个人的自我感觉。

一般服装可以分成制服、职业装、休闲装。制服是最专业化的服装形式,它表明穿着者属于一个特定的组织。在制服上存在着极小的选择自由,甚至会被告之什么时候穿,能不能佩戴装饰品。最常见的制服是军装,军装告诉人们着装者在军队等级制度中处在什么位置以及在这个组织中与他人处于什么样的关系。

职业装是要求雇员穿着的服装,但它不像制服那么刻板。职业装表现的是一种特定的工作行为,它要表现顾主期望的一种特定形象。穿职业装的雇员有一些选择空间,例如飞机乘务员被要求穿专门的服装,但他们可以按自己的爱好进行搭配。一个公司可能要求其雇员穿西装,但雇员既可以选择颜色,也可以选择样式。一些学校为教职工制定了衣着准则,但在大多数的学校里,教职工的穿着是完全自由的。在一项研究中,研究者发现,那些衣着随意的人——褪色的牛仔裤、T恤衫和绒布衬衫,得到了学生最肯定的评价。

休闲装是工作之后的穿着。因为这种服装的选择权在个人,所以,人主要通过穿休闲装来表现自己的个性。

关于服装的颜色值得注意。不同文化的人们对色彩赋予的含义也有差异。相同的颜色在中西方文化中往往有不同含义。汉语中“黄色”可引申出“嫩、小”等意思,因此就有了“黄花闺女”“黄毛丫头”等表达;而在英语中,指没有经验、知识浅薄时则用“green”来比喻,因此就有了a green hand(生手,易上当受骗的人),green goods(新鲜货),a green man(新来的水手),a green old age(老当益壮)等。汉语里“白手”是“一无所有”的意思,而英语的white hand则有“pure”(纯洁)或“unstained”(清白)之意。要说“白手起家”,只能用start from scratch或build up from nothing表示。而“He has white hands”绝不是说“他的手白”,而是指“他是清白无辜的”。在美国白色代表纯洁,白色是婚礼的主色调,新娘穿白色的婚纱;而白色在中国和日本则代表忧郁,是葬礼的主色调。又如,紫色在美国代表高贵和神秘,而在拉美国家紫色则代表死亡。再如,红色在美国等文化中代表浪漫和激情,在中国红色代表喜庆和吉祥,而在日本人则忌讳红色,不用红色包装礼物。在正式的交际场合,第一颜色应为黑和白,其次是灰色、褐色系列。

(四)化妆

化妆本身的含义,就是更有效地向别人显示自己。佩戴首饰、整容等,本质上都是化妆的延伸。因此,化妆也是一种特殊的身体语言和沟通方式。一个人的化妆风格,直接反映他(她)期望向别人表露自己的哪些信息,反映着一个人的审美情趣与性格特点。有强烈吸引别人注意愿望的人,会不顾自己的特点,浓妆艳抹;而性格稳重、知识修养较高的人,往往只化淡妆。在首饰佩戴上,个人特点的反映更加明显。有些人佩戴首饰与自己的特征融合而和谐,起到了增加美感、画龙点睛的作用;而有些人佩戴首饰却是为了向别人显示财富,此时首饰所起的作用则是透露一个人的俗气、浅薄与势利。

五、副语言

“副语言”是指伴随话语发生或对话语有影响的有声现象,一些超出语言特征的附加现象,如说话时的音高、语调、音质等都属于此范畴。此外,诸如喊、叫、哭、笑、叹气、咳嗽、沉默等也可以看作是副语言现象。比如,说话时气喘吁吁暗示说话人比较紧张,嗓子沙哑透露说话人未休息好,说话尖溜溜的表示冷嘲热讽,整句话带鼻音可能表示对方生气了,某个字音拉得很长表示强调或暗示,压低嗓音表示谈话内容较为机密,结结巴巴说话则暗示对方在说谎或紧张等。这些是伴随话语而发生或对话语有影响的,有某种意义,但是其意义并非来自词汇、语法或一般语音规则。学习掌握这些语言之外的副语言现象是透视说话者意图的关键。

沉默也是一种非言语交际方式。不同的文化给沉默赋予的含义也不同。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沉默是不得体和令人反感的行为,通常表示消极的含义,沉默表示不关心的、不注意的、冷漠的、反对的、蔑视的意思。所以,在与上述国家的人们交谈时,决不可以以沉默作答,否则会引起对方反感。而在中国、日本、泰国和韩国等国家,沉默则与一些积极的含义相联系,它代表敬畏、顺从、同意、默许等意思。在高语境文化中,沉默被视为一种美德。中国人就常说“沉默是金”。[3]

六、人际空间

像大多数动物一样,人类也有自己专属的个人空间,它仿佛是一个便携式的大气泡,无形地环绕着人们的身体。不管走到哪里,这个“气泡”以内的空间就是人们的个人空间。人类个人空间的大小也要取决于生长环境当中的人口密度。这也就意味着,个人空间的大小还与文化背景有关。在有些国家的文化背景下,例如日本,人们已经对拥挤的环境习以为常,但是很多其他国家的人就更偏爱开阔的个人空间,希望其他人能够跟自己保持适当的距离。

一个人的自我空间只允许已经在心理上建立起安全感、情感上已经接纳的人来分享。空间距离的接近与情感的接纳水平成正比例关系。情感上接纳水平越高,能够与别人分享的自我空间也越多,对空间距离接近的容忍性也越高。如果没有情感上的相应接纳,则任何人闯入一个人的自我空间,都会被认为是严重侵犯,使人心理上感受到很大压力,并产生强烈的焦虑体验。这种体验会迫使人们调整自己与别人的空间距离,直到重新有了完整的自我空间为止。

影响人们自我空间大小的最重要因素,是单位空间内的人员密度。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人们的自我空间很小,彼此不得不通过躲避别人的视线和呼吸来表示与别人的距离。人们会发现,无论公共汽车多么拥挤,人们的视线都是朝向窗外,只有熟悉的人谈话时保持一定的目光接触。心理学家发现,在图书馆的阅览室里,读者倾向于按照密度等距离分布。如果不是相互熟悉,人们是不能容忍彼此坐得特别靠近的。

一般情况下,每个人都不想侵犯他人空间,也不愿意他人侵犯自己的空间。人与人的亲密程度与双方的空间距离成正比。爱德华·霍尔(Edward Hall)在他的《隐藏的空间》一书中用“空间社会学”这个词来表示人类对空间的使用。空间社会学指的是当我们谈话或与他人交流时存在于我们之间的空间,以及我们对家、办公室、社会团体里的空间的组织方式。每个人都会要求别人与自己保持一定的距离,称为近体距离。一旦别人与自己之间的距离超过允许的限度,人们就会觉得不安和紧张。每一种文化中的人们对近体距离的要求有所不同。霍尔根据交流的种类不同和关系的性质不同,指出了四种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距离[4]

第一种,亲密距离。

亲密距离(0~45厘米)又称亲密空间。其语义为“亲切、亲密、热烈”。在所有不同模式的个人空间中,亲密距离的间距是最为重要的,因为人们对于这个空间有着格外强烈的防护心理,就像对待自己的私有财产一样。只有在感情上特别亲近的人或者动物才会被允许进入这个空间,比如恋人、父母、配偶、孩子、密友、亲戚和宠物等。亲密距离又可以分为两个区间:其中0~15厘米为近位亲密距离,常用于恋人或夫妻之间,表达亲密无间的感情色彩;16~45厘米为远位亲密距离,是一个可以肩并肩、手挽手、说悄悄话的空间。

第二种,个人距离。

个人距离(46~120厘米)又称身体区域。其语义为“亲切、友好”,其语言特点是语气和语调亲切、温和,谈话内容常为无拘束的、坦诚的。属于一般熟人交往的空间,人们在鸡尾酒会、公司聚餐以及其他友好的社交场合,通常会与他人保持这样的距离。近位个人距离为46~75厘米,可与亲友亲切握手,友好交谈;远位个人距离为76~120厘米,在交际场所,任何朋友、熟人都可自由进入这一区间。

第三种,社会距离。

社会距离(120~360厘米)的语义为“严肃、庄重”。这个距离已经超出了亲友和熟人的范畴,是一种理解性的社交关系距离。其中,120~210厘米为近位社交距离,其语言特点为声音高低一般、措辞温和,适合于社交活动和办公环境中处理业务等;210~360厘米为远位社交距离,其语言特点是声音较高、措辞客气。适用于比较正式、庄重、严肃的社交活动,如谈判、会见客人、工作招聘时的面谈等。

第四种,公众距离。

公众距离(360厘米以上)又称大众界域,是人们在较大的公共场所保持的距离。其语义为“自由、开放”。其语言特点为声音洪亮。措辞规范,讲究风格,适用于大型报告会、演讲会、迎接旅客、小型互动等场合。此距离表示安全感和权威性。

上述4种空间距离,只是人际交往的大致模式,并不是刻板的、凝固的。人际接触的具体空间距离是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如民族文化传统不同,人们交往的空间意识会有差异,两个关系一般的西班牙人或阿拉伯人的谈话,他们之间的空间距离就只有15厘米,而这种距离会被英国人和美国人视为一种侵犯和干扰。

七、时间使用学[5]

时间使用学(chronemics)是关于我们应该如何在交流中运用时间的研究。时间的意义在全世界各个地方都不一样。时间使用学的专家罗伯特·莱温(Robert Levine)通过观察和计时列了一张表(表8-1),标出生活节奏最快和最慢的一些国家和城市。

表8-1 生活节奏排名表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对于时间的掌握不仅在全世界不一样,即使是在美国各地也是各不相同。

守时是交际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和时间有关的误解和意见相左会导致许多沟通问题和关系上的问题。差异在于如何解释“守时”这个词。人们对“守时”这个概念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比如,找工作面试中的守时和参加聚会的守时是不一样的。后者通常会比前者在时间上要宽松得多。许多工作都要求员工守时。作为一名军官,守时实际上意味着要早到一刻钟。因此,部队的基础训练中就总是要将“加快速度和等待”这一心态深植人心。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必须迅速到达,但是接下来每个人都要站好,什么也不做地等上一段时间。因此,我们对时间的概念与我们所持的价值观以及对某事的重视程度有关。

[1] 陈俊森,樊葳葳,钟华:《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育》,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127。

[2] 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60~61。

[3] 严明:《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32~33。

[4] 严明:《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31。

[5] 严明:《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3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