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无视发展的汉语不变观

无视发展的汉语不变观

时间:2022-04-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变与不变两个方面,而变是绝对的,不变则是相对的。在汉语3000多年的历史中,从上古汉语到现代汉语,或者将“远古汉语”也加进来,尽管有其一脉相承之不变,但更常见的是不断更新之变,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该文的主题是论述“汉语走向世界”,而“走向世界”的“汉语”是什么样的“汉语”呢?难道不是现代汉语,不是大大变化了的现代书面语和口语吗?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变与不变两个方面,而变是绝对的,不变则是相对的。在汉语3000多年的历史中,从上古汉语到现代汉语,或者将“远古汉语”也加进来,尽管有其一脉相承之不变,但更常见的是不断更新之变,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人们常说,汉语是一种“古老而年轻”的语言,反映的就是这一事实。其实,汉语作为一种古老的语言,之所以数千年来依然充满活力,正是由于其不断地年轻化。

然而,在越古越正统观念的引导下,一些人只关注汉语之古老而无视其年轻化,即明明有变,却不承认其变。因为一旦承认其变,就会使其古老性大打折扣,从而满足不了自己的心理需求。于是就产生了“汉语不变”的幻想。

这一幻想较多地表现在一些人对汉语书面语发展的认知中。例如,有学者在其《汉语走向世界》一文中就堂而皇之地声称“汉语的书面语言任凭口语的差异流变,几千年不变如一”(张桃,2006)[10]

对此,王开扬(2010)在简要回顾汉语书面语的发展过程之后反问:“难道《尚书·尧典》《尚书·汤誓》和今天的《人民日报》社论、《政府工作报告》,《诗经》和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女神》,用的是‘几千年不变如一’的同一个汉语书面语吗?”[11]

也许该作者可以辩解说,她所说的“汉语书面语言”特指“文言文”;通常认为,相对于口语的“差异流变”,文言文确实“不变如一”。这样的理解,倒也并无大谬。

然而,假如我们仔细观察一下文言文的发展过程,其本身也并非“几千年不变如一”,它在不同时代也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从《尚书》等的“佶屈聱牙”,到先秦诸子的相对易懂,就是这种“变”的明证。假若我们把甲骨文的篇章与清代的文言文作品加以对比,也能很容易地看出其中的差异来。唐代“古文运动”的兴起,主要是内容上“文以载道”的提倡,但也有语言形式上的“复古”。这就意味着,文言文到唐代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否则没有理由特地开展一场“古文运动”。而任何“复古”运动,都不可能真正回到原点。因此,人们观念上认为文言文应该“不变”,并不能代替现实中文言文的“变”,更不能仅凭想象而断定其“不变”。当然,鉴于文言文的演变的确比较缓慢,一般人在感觉上也是以为它“不变”,作者采纳通常的理解,倒也不必过于苛责。

不过,作者以极为自豪的口吻盛赞文言文之“几千年不变如一”,似乎将它视为一个大大的“优点”了。当然,作者出于个人情感,对一种“不变”的语言情有独钟,也是可以的。问题在于,这一观点又与其文章的主题不符。该文的主题是论述“汉语走向世界”,而“走向世界”的“汉语”是什么样的“汉语”呢? 难道不是现代汉语,不是大大变化了的现代书面语和口语吗?所谓“汉语国际推广”,难道是“文言文国际推广”吗?中国人连自己都不用文言文了,凭什么还让它“走向世界”?

因而,如果作者真想做出上述辩解,等于是将“汉语”偷换为“汉语书面语”,又将“汉语书面语”偷换为“文言文”,结果将得出“文言文走向世界”的荒唐结论,从而陷入逻辑的窘境。

[1] 艾北.语言学家谈语言[J].新闻战线,1980,(7).

[2] 张桃.汉语走向世界[N].光明日报,2006-07-01[理论版·热点关注].

[3] 张桃.汉语走向世界[N].光明日报,2006-07-01[理论版·热点关注].

[4] 王开扬.区分“语言”和“文字”:中国知识界的紧迫课题——评《光明日报》一篇谈“汉语世界性”的文章[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2).

[5] 王开扬.区分 语言 和 文字 中国知识界的紧迫课题 评 光明日报 一篇谈 汉语世界性 的文章[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2).

[6] 王开扬.区分“语言”和“文字”:中国知识界的紧迫课题——评《光明日报》一篇谈“汉语世界性”的文章[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2).

[7]Ronald Wardhaugh.社会语言学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8] 流沙河.滥俗的欧化句[N].新民晚报,1998-03-16.假小心的语法[N].新民晚报,1998-03-22.

[9]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0] 张桃.汉语走向世界[N].光明日报,2006-07-01[理论版·热点关注].

[11] 王开扬.区分“语言”和“文字”:中国知识界的紧迫课题——评《光明日报》一篇谈“汉语世界性”的文章[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