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たり」引导的并列项间意义关系的探讨

「たり」引导的并列项间意义关系的探讨

时间:2022-04-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苏 鹰 王文婷要 旨:本稿は主に「中日対訳コーパス」を利用し、「たり」によって繋げられている並立節を考察した。从这一结论我们似乎可以推论「たり」引导的并列项一般来自相同词类。这是不是与「たり」所引导的并列项间的意义关系有关联呢?

苏 鹰 王文婷

要 旨:本稿は主に「中日対訳コーパス」を利用し、「たり」によって繋げられている並立節を考察した。「たり」によって繋げられている並立節は名詞、形容詞、動詞を述語とするが、その中で動詞が一番多く、一部の動詞を繰り返し使う傾向が見られた。前50位までの動詞を分類して分析した結果、主に「行為」「作用」を表す動詞に集中していることが分かった。そして、「たり」によって繋げられている並立節の意味関係について考察した結果、その意味関係に“并行”“并存”“交替”“并举”“对照”“承接”の6種類もあることが分かった。その中の“并行”“并存”“交替”三種類が85.41%も占めていることは、前50位までの動詞で「行為」「作用」を表す動詞に集中することの原因にもなる。

キーワード:「たり」;並列項目;品詞分布;意味関係

1.引言

陆丙甫(1998)指出“最简单的结构是并列组合”,马清华(2005)也指出“并列关系具有简单原始性,所以不同语言的并列结构存在普遍的趋同性”。基于这一观点我们来看看日语的并列结构。日语中能引导并列关系的主要代表形式有「~たり~たり」「~か~か」「~とか~とか」「~なり~なり」等(日本語記述文法研究会,2008:254)。通过对这些代表形式在现代日语书面语均衡语料库(BCCWJ)网页检索版“中纳言”中出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发现助词「たり」出现的次数最多。因此,本文以「たり」为主要考察对象,重点分析「たり」引导的并列项中心词的词性分布、并列项的意义特点以及并列项间的意义关系等问题。

2.并列项的词性分布

本文使用北京外国语大学日本学研究中心研发的中日对译语料库,选取其中所有日文原版小说共计34本[1]。从中抽取含有「たり」的例句共计1210例。由于本文主要考察「たり」引导的并列项间的意义关系,在后续处理时排除了如(1)所示「たり」仅使用一次的句子。

(1)「そうでしたか。押したりして、申訳ないことをしました。」

(『黒い雨』)

经过以上处理,我们共得到例句730例。通过对这些例句中「たり」引导的并列项的词性分析,我们发现并列项的中心词可以是动词、名词和形容词[2]。动词、名词和形容词在日语中可以分别构成动词谓语句、名词谓语句和形容词谓语句。这印证了寺村秀夫(1991)的观点,即「たり」主要用于“谓语的并列”(「述語の並立的結合」)。

森田良行(1989)曾指出「たり」并列的是“同类的词”(「同類の語群」)、“正反义词”(「反対語」)、“(同一词的)肯定否定形式”(「肯定·否定」)。从这一结论我们似乎可以推论「たり」引导的并列项一般来自相同词类。的确,抽取的730例中有722例(98.90%)属于相同词类的并列,仅有8例(1.10%)为不同词类的并列。这些不同词类的并列中,有动词与名词的并列、动词与形容词的并列、名词与形容词的并列。具体分布如表1所示。

表1 「たり」引导的并列项中心词的词性分布情况[3]

续 表

值得说明的是,不管是词性相同还是词性不同,「たり」都可以引导多个并列项,多的时候甚至使用了7次。此外,「たり」引导的并列项虽说可以是多种词性,但基本以动词为主。接下来,我们从总计词数(「延べ語数」)与区别词数(「異なり語数」)两方面对上述并列项进行进一步统计,考察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たり」引导的并列项的词性分布

当「たり」引导的并列项中心词为名词、形容词时,总计词数与区别词数的比值大约为1∶1,这说明名词、形容词很少反复使用。而当并列项中心词为动词时,总计词数与区别词数的比值为2.37∶1,这说明同一动词倾向于多次反复使用。且从总体使用数量上来说,名词、形容词远不及动词多。

那么,占据了绝大部分使用量的动词是哪些动词?这些动词是否具有倾向性?为了考察这一问题,我们选取了排名前50位的动词作为重点考察对象,这些动词共计使用709次,占动词总计词数的45.15%。具体分布如表2所示。

表2 并列项中心词中排名前50位的动词(单位:次)

排名前50位的动词中,「する」「なる」分别占据第一、第二的位置,使用次数最多。由于「する」「なる」所表示的意义很多,下节中我们将首先对这两个动词进行分析。

3.并列项的意义特点

关于日语动词的分类,我们采用的是国立国语研究所『分類語意表』(2004:3—8)的分类标准。该书分四大类共计收录了9万多词条。其中动词属于第2类,收纳的总计词数为21605,区别词数为16704。另外,动词又下分为三大类(2.1类、2.3类和2.5类)。具体如下。

2类:动词

2.1抽象关系(「抽象的関係」)

2.3人类活动—精神和行为(「人間活動—精神および行為」)

2.5自然物和自然现象(「自然物および自然現象」)

(2.1类、2.3类、2.5类还有下位分类,具体请参考附录2。)

按照此分类方法,我们首先对使用次数最多的两个动词,即「する」和「なる」进行分类。其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动词「する」「なる」的分类

从表3我们可以看出,动词「する」主要集中在2.3类(人类的活动—精神和行为),特别是2.34项(行为)分布最多,共计94个,占88.68%。而动词「なる」全部集中在2.1类中的2.15项(作用)。从以上分布情况可知,动词「する」「なる」以表示行为、作用的动词居多。那么,另外的48个动词的分布情况如何呢?为此,我们将余下的48个动词以相同的分类方法进行了分析统计,具体分布如表4所示。

表4 其他48个动词的分类(100%)

续 表

从表4可以看出,这48个动词主要集中在2.1类(作用)和2.3类(人类活动—精神和行为),它们所占比例分别是41.32%和58.68%。其中,2.1类中2.15项(作用)所占比例最多(36.93%),而2.3类中2.30项(心)所占比例最多(24.86%)。根据表3与表4的统计,我们发现排名前50位的主要是表示行为、作用的动词。这是不是与「たり」所引导的并列项间的意义关系有关联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将在下节中讨论。

从表1的统计来看,「V1たりV2たり」结构有603例(占82.60%)。因此接下来,我们将以这一结构为中心,对并列项之间的意义关系进行考察。在此,我们将「たり」引导的并列项命名为A、B,如例(2)。

(2)受話器を耳に当てながらしている曾根の姿が、少しゆらゆらと揺れて、克平の眼に映っていた。

(『あした来る人』)

4.并列项A、B之间的意义关系分析

在考察「たり」引导的并列项A、B之间的意义关系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相关的先行研究。寺村秀夫提到,由「と」「や」「たり」等引导的两个谓语成分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即作为集合中的一员必须具有等质性(「あるセットのメンバーとして捉えられるものとしての等質性を持っていなければ、自然な並立結合は成立しない」)。这里的“等质性”指的是意义上的等质,超越了形态上的类似(「意味的なもので、形態的な類似をこえたもの」)(寺村秀夫,1991:227)。寺村秀夫用“集合”“等质性”来解释说明并列项必须是属于同一集合且并列项之间必须具有等质性。森田良行(1989)与森山卓郎(1995)用“同类(「同類」)”一词分别解释由「たり」及「や」连接的并列项之间的意义关系。但何谓“等质”,何谓“同类”,这些抽象的概念实在不易把握。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从并列项间的意义关系入手。

中俣尚己(2015)对所有并列接续助词引导的并列项之间的意义关系进行了更为具体的研究。他将并列项之间的意义关系分为11类,具体是:“同形式”(「同形式」)、“同构造”(「同構造」)、“同评价”(「同評価」)、“理由”(「理由」)、“对比”(「対比」)、“示例”(「例示」)、“一般化”(「一般化」)、“精致化”(「精緻化」)、“附加”(「付加」)、“细分化”(「細分化」)和“代替”(「代替」)。其中,「たり」引导的并列项间的意义关系仅有7种,分别是“同形式”“同构造”“同评价”“理由”“对比”“一般化”“附加”,其中“同评价”最多(占47%)(中俣尚己2015:152)。但其中,“同形式”“理由”“代替”分别是“同构造”“同评价”“精致化”的特殊情况。这说明11类关系有交叉的部分。这也正是这一分类方法的最大问题所在。另外,就其分类标准而言,中俣尚己只提到“同形式”“同构造”“同评价”“理由”此4类是借用了Kehler、Andrew(2002)的分类。而“对比”“示例”“一般化”“精致化”4类是作者本人的扩展,即由狭义的并列扩展到广义的并列。剩下的3类则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的分类。中俣尚己(2015)中的分类就其分类标准而言可以说是不统一的。

除此之外,森田良行(1989)提到「たり」引导的并列项间的意义关系可分为4类,即:

①同一主体连续的行为或状态(「同一主体の連続的な行為や状態」);

②不同时期的不同状况(「その時々で状況に差がある場合」);

③多角度描写某情况的特点(「ある状況の特色を多方面から描写する場合」);

④完成某目的需要的各种方法和手段(「ある目的のためには各種の方法や手段を講ずる要のある場合」)。

这一分类方法是对各个意义关系的描写,但很难说能够涵盖所有的并列关系。本文主要考察日语中「たり」引导的以动词为中心的并列项之间的意义关系。动词主要用来表示事件。而汉语对并列关系的分类以事件间的并列关系为基础,对日语的并列关系分类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汉语中一般认为并列复句[4]各分句一般是描写相关的几个事件或一个事件的几个方面(张志公,1959;黄伯荣、廖序东,1991;等)。王维贤(1994)、张斌(2010)对汉语并列复句进行了详细分类。具体如表5所示。

表5 王维贤(1994)和张斌(2010)中的汉语并列复句分句间的意义关系

我们发现两种分类相似度很高,且分类简洁明了。马清华(2005:278)更是以其他语言的研究成果为佐证,以汉语为主要考察对象,通过控变[5]分析发现并列结构中并存和同时是基本并列关系,列举和交替是次高级并列关系,筛选是高级并列关系。其中“筛选”相当于王维贤(1994)中的“肯定否定”及张斌(2010)中的“对照”。考虑到本文分析的「V1たりV2たり」结构主要表示事件间的关系,与汉语并列复句的分析有极高的相似性,因此本文借鉴汉语的研究成果,对日语中「たり」引导的以动词为中心词的并列项间的意义关系进行分析。

借鉴以上汉语的分类方法,本文将603例「V1たりV2たり」结构中并列项A、B的意义关系分为6种情况,即“并行”“并存”“交替”“并举”“对照”和“承接”(“承接”关系为日语并列关系特有的分类)。具体分类如下。

a.并行。张斌(2010:645)将该类描述为“表示两种或多种动作同时发生”。此类「たり」例句中,主要使用国立国语研究所(2004)中的2.1类(作用)和2.3类(行为)等表示动作和变化的动词。另外,张斌(2010:645)又将其细分为两种情况,“自始至终同时进行互不干扰的动作”和“某一时间内交替进行互有干扰的动作”。例(3)中,「たり」引导的“看”(「眺める」)和“说”(「話す」)这两个动作在“叔父”和“丑松”交谈时同时进行且互不干扰;而例(4)中,「たり」引导的“涂黄油”(「バターを塗る」)和“剥鸡蛋壳”(「ゆで玉子の殻をむく」)这两个动作在“我”和“直子”吃饭时同时进行但互有干扰。

(3)間も無く蓮太郎、弁護士の二人も、叔父や丑松と一緒になって、庭に立って眺めたり話したりした。

(『破戒』)

(4)僕はパンにバターを塗ったり、ゆで玉子の殻をむいたりしながら、何かのしるしのようなものを求めて、向いに座った直子の顔をときどきちらちらと眺めていた。

(『ノルウェイの森』)

b.并存。张斌(2010:643)将该类描述为“表示同时存在的相关的性质、状态或动作”。此处的“同时”是指“同时间段”,即并列项A、B同时进行的时间跨度较长。也就是说,「たり」引导的并列项在同一空间下共存。此时「たり」例句中,有时会使用像例(5)中的悲伤(「悲しむ」)、痛苦(「苦しむ」)这类国立国语研究所(2004)中2.3类(人类活动—精神和行为)等与情感相关的动词。

(5)人間が悲しんだり苦しんだりしているところへ早く降りて行きたい。

(『あした来る人』)

c.交替。张斌(2010:646)将该类描述为“表示动作交替反复发生”。此类经常使用像例(6)中的“上”(「上る」)、“下”(「下る」)这种成对的反义词,重点在于表示两动作多次反复发生。

(6)日が上り日が沈み、国旗が上ったり下ったりした。

(『ノルウェイの森』)

d.并举。张斌(2010:645)将该类描述为“表示列举并存的情况”。该类一般在句中或上下文会设定一个事态或一种情况,该事态或情况通过这个(「そういう」)、很多(「いろんな」)等提示性的名词或形式名词「こと」「もの」来充当,并通过「たり」引导的并列项对这个事态或情况进行具体说明。例(7)中的“时髦的家伙”(「ハイカラ野郎」)是该句中设定的一个事态,「たり」引导的“到处阿谀奉承”(「御世辞を振り蒔く」)、“陷害君子”(「君子を陥れる」)是对该事态的具体描述。

(7)心にもない御世辞を振り蒔いたり、美しい顔をして君子を陥れたりするハイカラ野郎は一人もないと信ずるからして、君の如き温良篤厚の士は必ずその地方一般の歓迎を受けられるに相違ない。

(『坊ちゃん』)

e.对照。该类一般使用同一动词的肯定、否定形式,或使用成对反义词形成对比关系。

(8)彼女の姿は人々の動くので見えたり、見えなかったりした。

(『友情』)

f.承接。该类不属于以上任何一种分类。相对汉语狭义并列复句来说,它是比较特殊的一类。该类中,由于并列项A、B之间有明显的时间先后关系,本文记为“承接”。如例(9),从历史的发展角度来看,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一般是一个民族先“漂流”至另一民族居住地,再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才会形成民族“归化”的局面。

(9)東海道の沿岸に住む多くの穢多の種族のように、朝鮮人、支那人、露西亜人、または名も知らない島々から漂着したり帰化したりした異邦人の末とは違い……

(『破戒』)

通过统计603个例句的分类情况,我们发现并列项A、B的意义关系,按照“并行、并存、交替、并举、承接、对照”的顺序依次减少。具体如表6所示。

表6 并列项A、B的意义关系

并列项A、B之间的意义关系沿用了张斌(2010)对汉语并列复句分句之间意义关系的全部分类名称。此外,还出现了“承接”类。“承接”是时间上的先后关系,与并列有密切关联。正如马清华(2003b:30—31)指出“承接可以理解为并列关系的特殊化。……当并列的两个动作或事件存在先后有序的时间关系时,原先的并列关系便自然蒙上承接意味”。

“并行、并存、交替”三类占了很大的比例(85.41%)。“并行”表示的是“两种动作同时发生”,“并存”表示的是“同时存在的相关的性质、状态、动作”,而“交替”表示的是“两种动作多次反复发生”。这也解释了我们在第3节中考察使用次数排名前50位的动词时,发现表示行为或作用的动词占了较大比例的原因。

此外,“并行、并存”两类占了67.33%。“并行”表示两个动作在同一时间发生,“并存”表示两个动作在同一空间存在。这也体现了时间与空间的并列关系是日语并列关系的基础。而这一结论与马清华(2005)分析汉语并列结构所得出的结论一致,即并列结构中“并存”和“同时”是基本并列关系。

5.结语

本文以日语助词「たり」为中心,首先考察了「たり」引导的并列项中心词的词性分布情况,发现并列项的中心词可以是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但动词占了最大比例。接着着重考察了排名前50位的动词,发现动词主要是以表示行为、作用的动词为主。最后,重点考察了并列项间的意义关系。通过对「たり」引导的并列项A、B之间意义关系的考察,笔者发现了“并存”“并行”“并举”“交替”“对照”和“承接”六类意义关系。一般认为,「たり」引导的并列项A、B之间没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经考察发现,用例虽少,但「たり」表示“承接”的情况确实存在。

马清华(2005:278)指出并列结构中存在层级关系,从基础到高级依次为:并存·同时<列举·交替<筛选。此次本文中分析的六类意义关系是不是也存在层级关系?此外,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借用汉语的研究成果来考察日语的「V1たりV2たり」结构中并列项间的意义关系,但没有进行汉日对比研究。这些问题将作为今后的课题,在接下来的研究中继续受到关注。

附录1 《中日对译语料库》中收录的日本小说书目详细

附录2 国立国语研究所(2004)中动词分类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2]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24.

[3]刘月华,潘文娱.实用现代汉语语法[M].增订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陆丙甫.从语义、语用看语法形式的实质[J].中国语文,1998(5):353-367.

[5]马清华.并列结构的自组织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6]马清华.并列连词的语法化轨迹及其普遍性[J].民族语文,2003b(1):24-33.

[7]王维贤.现代汉语复句新解[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8]邢福义.汉语复句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9]张斌.现代汉语描写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0]张志公.汉语知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

[11]国立国語研究所.分類語彙表[M].増補改訂版.東京:大日本図書株式会社,2004.

[12]寺村秀夫.日本語のシンタクスと意味Ⅲ[M].東京:くろしお出版,1991.

[13]中俣尚己.日本語並列表現の体系[M].東京:ひつじ書房,2015.

[14]日本語記述文法研究会.現代日本語文法6第11部[M].東京:くろしお出版,2008.

[15]森田良行.基礎日本語辞典[M].東京:角川書店,1989.

[16]森山卓郎.並列述語構文考-「たり」「とか」「か」「なり」の意味·用法をめぐって[M]//仁田義雄.複文の研究(上).東京:くろしお出版,1995.

【注释】

[1]日语小说书名目录请参考附录1。

[2]本文认为形容词包括イ形容词和ナ形容词。

[3]此处,动词记为V、名词记为N、形容词记为Adj。

[4]并列复句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并列复句指的是黎锦熙(1924)、黄伯荣和廖序东(1991)、刘月华和潘文娱(2004)、张斌(2010)等二分法下“联合复句”(或“等立复句”)中的“并列复句”;广义的并列复句是指如邢福义(2003)三分法下的“并列类复句”。此处的并列复句指的是狭义的并列复句或者相当于邢福义(2003)中“并列类复句”下的“并列句”。

[5]关联标记的增删或更改,可导致并列关系变为非并列关系,或者一种并列次类变为另一种并列次类。这种跟偏移方式相对的值变方式叫作“控变”(马清华,2005:27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