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言认知与古文字表达概念之方法探究举例

语言认知与古文字表达概念之方法探究举例

时间:2022-04-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夏利亚研究古文字表达概念的方法就是对语言符号所蕴涵的意义的认知活动,所以,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有可能对我们研究古文字表意方法有帮助。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作为人类认知的产物和工具,其结构和运作反映了人类一般的认知能力。表意体系的汉字是通过形体反映字义。正是基于这样一个认识,我们把认知语言学中所说的转喻引入到对古文字的研究中。

夏利亚

研究古文字表达概念的方法就是对语言符号所蕴涵的意义的认知活动,所以,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有可能对我们研究古文字表意方法有帮助。

一、关于转喻

转喻,又叫“借代”,通常认为是一种修辞手法。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不是什么特殊的修辞手段,而是一般的语言现象;转喻也不仅仅是语言现象,而是人们一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我们的思和行所依赖的概念系统从根本上说具有转喻的性质。”〔79〕Radden&Kovecses 给转喻下了一个广为学界认可的定义:“转喻是发生在同一认知模型中的认知操作过程,其中一个概念实体为另一个概念实体提供心理通道(mental access)。”〔80〕通俗地说:转喻是一个认知过程,是在同一个认知框架内,以一个概念为参照点建立与另一个概念(目标概念)的心理联系。目标概念就是本体,做参照点的概念就是喻体。〔81〕具体说来,是用事物的性质、特征、作者、工具、所在、所属、方式等代替该事物,而不直接说出该事物的名称。转喻的理据不是相似性,而是事物间的相关性。〔82〕Lakoff和Langacker都阐释了转喻的本质,即用突显、重要、易感知、易记忆、易辨认的部分代替整体或整体的其他部分,或用具有完形感知的整体代替部分。转喻之所以被理解是因为突显的转体能激活转喻目标,或提供了该目标的心理通道。〔83〕

转喻在运作机制上利用的是事物之间的邻近关系,是以A代B,在于指称,即通过某一事物的显著部分或特征,或有特殊关系的邻近事物来理解整个事物。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作为人类认知的产物和工具,其结构和运作反映了人类一般的认知能力。我们知道,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面形式,是人类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的反映。表意体系的汉字是通过形体反映字义(从认知语言学的术语来说,是以字形体现认知范畴)。某个字义的表达之所以用这种形式而不用另一种形式,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结果。所以说,文字是人类认知世界的结晶。又因为它有直接的书面形式可以供我们探索和研究,比语言更易把握。所以说,文字,尤其是我们表意体系的汉字,比语言更有资格从认知方面去研究。而且从认知角度分析表意汉字,探索它的内部结构,可以使我们从根本上把握汉字的造字规律,不仅能够明白是什么,还能明白为什么。为古文字的释读提供更直接的我认为也是更正确的思路。

正是基于这样一个认识,我们把认知语言学中所说的转喻引入到对古文字的研究中。那么,转喻在此指的就是:转喻是一个认知过程,在同一个认知框架内,因为某种事物的形象难以直接描摹出来,就用跟该事物有关的性质、特征、作者、工具、所在、所属、方式等代替该事物,从而达到表达该事物概念的目的。

转喻研究必然涉及到分类问题。在认知语言学框架内,目前较为系统和完备的分类是Radden和Kovecses〔84〕提出的。他们根据同一认知域或理想化认知模型中转体与目标的关系,将转喻分为两大类:整体与部分及整体的部分之间互换而产生的转喻。现简述如下,我们的研究也围绕这两大部分展开:

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转喻有六种:1.事物与部分之间(thing-andpart)的转喻;2.标量(scale)转喻;3.构成(constitution)转喻;4.事件(event)转喻;5.范畴与成员之间(category-and-member)的转喻;6.范畴与其特征之间(category-and-property)的转喻;

整体的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转喻有七种:1.工具转喻;2.因果转喻;3.生产转喻;4.控制转喻;5.领属转喻;6.容纳转喻;7.地点转喻。〔85〕

转喻的运作有一定规律:A和B转喻关系的成立,不但需要在同一个认知框架(认知框架的建立是转喻形成的条件)内〔86〕,而且离不开显著度。〔87〕也就是说A还必须比B显著,A能附带激活B。所以,认知框架和显著度是转喻成立的重要标准。〔88〕沈家煊以认知框架和显著度为核心给出了转喻的认知模型:

(1)在某个语境中,为了某种目的,需要指称一个“目标”概念B;

(2)概念A指代B,A和B须同在一个“认知框架”内;

(3)在同一“认知框架”内,A和B密切相关,由于A的激活,B(一般只有B)会被附带激活;

(4)A附带激活B,A在认知上的显著度必定高于B;

(5)转喻的认知模型是A和B在某一“认知框架”内相关联的模型,这种关联可叫做从A到B的函数关系。

沈先生列出了一些主要的认知框架,并举例说明:

容器——内容(胃和胃中食,壶和壶中水) 壶开了。

整体——组成部分(人体和四肢,一年和四季)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领有者——领有物(学生和书包,小孩和玩具) 小王的(书包)

劳作者——工具(作家和笔,铁匠和锤子) 他是个笔杆子。

物体——性状(桌子和大小,女孩和胖瘦) 苗条的(姑娘)

机构——所在地(美国政府白宫) 白宫没有表态。

当事——行为/经历(宝宝哭,他失败了) 老哭的(孩子)

施事——动作——受事/结果(老张开车,小宝写字)开车的(人),小宝写的(字)

施事——动作——与事/目标——受事(玲玲送老师一束花,玲玲送老师的(花) (老张把书放在箱子里) 老张放书的(箱子)

指出事物显著度差异的一些基本规律。例如:一般情况下,整体比部分显著(因为大比小显著)。容器比内容显著(因为可见的比不可见的显著)。有生命的比无生命的显著(因为能动的比不能动的显著),远的比近的显著,具体的比抽象的显著等。并列出了以下几种转喻的显著度效应:1.整体和部分的相对显著度。即一般情况下整体比部分显著,在概念上,动作和事物的区别是一种比较抽象的整体和部分的区别。形状和事物的区别也是整体和部分的区别。2.容器和内容的相对显著度。即一般情况下,总是容器比内容显著。3.恒久性状和临时性状的相对显著度。即恒久性状比临时性状显著。如果要用一类事物的性状来转喻这一类事物,这种性状必须是恒久的性状而不是临时性状。另外又提到了名词和语境的显著度等。因为本文的研究目的所限,所以此处不作介绍。

我们将有选择地利用上述转喻的类别、认知框架和显著度效应来对古文字中利用转喻造字表达概念的方法进行探索。

因为我们把转喻这种认知方式引入到古文字造字表达概念方法的探索中,为了与认知语言学所说的语言中的转喻相区别,我们另命名它为“转代”。是“转喻”和“借代”的合称。我们称汉字利用这种认知方式造字表达概念的方法为“转代表示法”。

“转喻的使用,一般以容易辨认的、可直接获取的形式或概念作为喻体,去理解较难辨识的、不能直接获取的概念或现实”。〔89〕运用在古汉字造字表达概念的方法中指的就是不易以形体直接表现的概念往往以转喻的形式曲折地表现出来。而这类字会意字居多。因此,本文就以会意字为例作一尝试。所知有限,浅陋之处更是难免,敬请有识之士指正。

二、转代在古文字表达概念之方法研究中的运用举例

1.整体和部分之间的转代

事物大都是由不同的部分组成的,所以事物的整体和组成部分在人脑中形成一个认知框架。这个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可以用物体的某个组成部分来转代整个物体,也可以用具体的物转代抽象的物的性状或者是因这种物而产生的心理状态,物体本身的功用等。转代物和被转代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一方的激活可以附带激活另一方。

(1)物体转代性状

性状是难以直接用形象表现的。但是,事物往往会具有某种性状,而且事物与所具有的性状同在“整体和部分”的认知框架内,两者密切相关,具有该性状事物的激活常常会附带激活该事物所具有的性状。所以,人们往往用具有该性状的事物(此物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来转代表示性状本身。如:

老,甲骨文作alt,金文作alt,《说文·老部》:“考也。七十曰老。从人毛匕。言须发变白也。”本义为“年岁大”。与“幼”或“少”相对。从甲骨文字形看,“老”从altaltalt象一个年岁大的老人弯腰驼背的样子,alt是拐杖之形。整个字形象老者扶杖徐行之状。〔90〕人年纪大时的形象和“老”的词义同在“整体和部分”这样的认知框架内,两者密切相关,一个人弯腰拄杖徐行难免使人想到“老”这个词。所以,老人形象的激活会附带激活“老”这个词义。老人的形象在认知上比“老”这个形容词显著:形象是具体可见的,“老”的特征却是抽象的看不见的。“老”的特征需要借助于老时表现出来的形象来实现,可见的比不可见的显著度高。所以,这里就通过人年纪大时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来转代表示“老”这个抽象的词义。

长,甲骨文作alt,《说文·长部》:“久远也。从兀从匕。长久之义也。”事实上,恰如余永梁所言:“‘长’实象人发长貌。引申为长久之义。……许君所解皆望文生训,非朔谊也。”〔91〕余先生所说至确。“人生自少至老唯发无时不长。”〔92〕另外,古人认为身体、毛发受之父母,不可弃也。所以除了僧尼,一般情况下,一生不剃发。故年岁愈大,头发愈长。正如叶玉森所言:“余氏谓上象发长形,至确。发长之人则年长,古先哲制‘长’字与‘老’字构造法同。”〔93〕显然,在古人的观念里,年纪大必然头发长。可知“长”的本义为“两点之间距离大”。“长久”为引申义。从甲骨文字形看,长从altaltalt象人长发之形,alt象老人曲背扶杖之形。人老发长的形象和这个形象具有的特征同在“整体和部分”的认知框架内,两者密切相关,人老发长形象的激活会附带激活这个形象所具有的特征“长”。人老发长的形象是可见的、具体的,而“长”是抽象的、看不到的。可见的比不可见的显著度高。所以就用老年人和长发的具体形象来转代表示抽象的老人头发之特征:长。

高,甲骨文作altalt,金文作alt,《说文·高部》:“崇也。象台观高之形。从冂口。与仓、舍同意。”段注:“山部曰:崇,嵬高也。”从甲骨文字形看,许说字义正确,但说“从冂口”则不对。高从altaltalt是高台的象形,alt象高大殿阁。整个字象台上建有高大殿阁之形。本义为“离地面远、从下向上距离大”。此抽象的含义难以用字形表示出来。但建在高台上的高大殿阁正具有“高”的形象特征。“高大殿阁”的形象和它所具有的“高”的特征同在“整体和部分”的认知框架内,两者密切相关,“高台上的高大殿阁”形象的激活会附带激活这个形象所具有的特征。形象在认知上比特征显著度高。所以就用具体的高大殿阁之形来转代表示其抽象的特征——离地面远、从下向上距离大。

大,甲骨文作alt,金文作alt,《说文·大部》:“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本义为“大小之大”。alt是一个两腿分立、双臂张开、威武的成年人形象,这种带有动势的形象显然与侧身而立的“人”表现手法不同。“人”字侧重于以有头、躯干、四肢的人的具体形象表示含义,而“大”字则是在正面而立的人的基础上,突出其张开的双臂和分立的两腿。人的双腿双臂扩大开来,比原来的形象自然“大”出许多。“大”的表意重点显然在于体现这些变化的部分。即以具体的具有“大”的特征的形象来转喻“大”这个抽象的特征。“大”的形象和“大”的含义同在“整体和部分”的认知框架内,两者密切相关,具有“大”特征的形象的激活会附带激活此形象所具有的性状——大。形象在认知上比性状显著度高。所以,就用具体的“大”的形象来转代表示其抽象的特征——大。

(2)部分转代整体

抓住某个人或物的部分特征,以此特征来转代表示整个人或物。如:

士,甲骨文作alt,金文作alt,《说文·士部》:“事也。从一十。”本义是“对古代男子的美称”。“士”的甲骨文字形从altaltalt是竖直的一竖加一横所致,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形。〔94〕显然,“士”是以男子的性器官来转喻男子本身。从认知角度说,男性生殖器和男子在同一个认知框架内,两者关系密切,前者的激活必然附带激活后者,前者是具体的、男子独有的特征,而“男子”一词则是抽象的概念。具体的比抽象的显著度高。所以,就用具体的男子性器官来转代表示“男子”这个抽象的概念。

民,甲骨文作alt,金文作alt,本义为“奴隶”。《说文·民部》:“众萌也。”从甲骨文和金文字形看,许说形义皆误。金文字形“民”字从altaltalt是眼睛的象形,alt是刺目的锐器。alt象有刃之物刺左目之形。郭沫若说:“周人初以敌囚为民时,乃盲其左目以为奴征。臣民字均用目形为之,臣目竖而民目横,臣目明而民目盲。此乃对于俘虏之差别待遇。”〔95〕可见,在周时,被刺盲左目的人必然是奴隶。这是利用奴隶必刺盲其左目的特点,以盲目来转喻奴隶。从认知角度说,被刺盲左目和奴隶在同一个认知框架内,两者关系密切,前者的激活必然会附带激活后者。前者比后者显著:“刺盲的左目”是具体的形象,而奴隶的身份是抽象的。具体的比抽象的显著,这是一般规律。所以,就用具体的刺盲的左目来转代表示抽象的奴隶的身份。

臣,甲骨文作alt,金文作alt,《说文·臣部》:“臣,牵也。事君也,象屈服之形。”本义为“臣服之人”。即“奴隶”。这里是用奴隶伏在地上、还要侧转头来看着旁边训话人时竖起眼睛的特征,来表示“奴隶”这个词。〔96〕从认知角度说,竖起的眼睛和奴隶在同一个认知框架内,前者的激活会附带激活后者。前者是具体的形象,后者是抽象的概念。具体的比抽象的显著度高。所以就用竖起的眼睛来转代表示“奴隶”这个抽象的词。

(3)物体转代功用

这种造字表达概念方法的原理是:物体和它的功用同在整体和部分的认知框架内,两者关系密切,物体的激活会附带激活该物体的功用:物体是具体可见的,功用是抽象的。具体的显著度高于抽象的。所以往往用具体的物转代表示抽象的功用。如:

宋,甲骨文作alt,金文作alt,《说文·宀部》:“居也。从宀从木。”从甲骨文字形看,“宋”字从altaltalt象屋顶,alt是树木的象形。整个字形象上古先民们以木为梁柱架设的地上居室之形。这种房屋在六千年前的仰韶时期已经出现:房屋高出地面,屋顶用木椽架起,上面铺草或草和泥土。四周是用木桩、涂泥构成的墙壁。〔97〕alt的本义为“居住”。“居住”的场所是以木为柱建成的。“居住”的含义辗转通过“居住”的场所表现出来。从认知上说,供人居住是房屋自身的功用。房屋和它的功用同在事物和功用的认知框架内,两者关系密切,房屋的激活会附带激活其功能——居住。房屋是具体可见的,而功用是抽象、不可见的,所以就用具体可见的房屋之形来转喻其抽象的功用——居住。“随着华夏民族居室建筑的发展,‘宋’字的本义已经湮灭。在现代汉语中,‘宋’,常用来表示国名、朝代名、姓名,也用来指汉字字体,即宋体或仿宋体。”〔98〕

奠,甲骨文作alt,金文作alt,《说文·丌部》:“置祭也。从酋。酋,酒也。下其丌也。”段注:“置祭者,置酒食而祭也,故从酋丌。丌者,所置物之质也。如置于席则席为丌。”从甲骨文字形看,奠字从altalt上。alt是盛酒器即酒尊之形,这里是以盛酒的容器转喻容器的内容物——酒。alt是放置酒尊的架子。alt表示置酒尊在架上。本义为“祭神”。在特定场合下,置酒尊于架上必然意味着要祭奠神灵。显然,这是以器具来转喻表示特定场合下器具的功用。器具和器具的功用同在整体和部分这样一个认知框架内,两者的关系密切,前者的激活会附带激活后者,前者的显著度高于后者。所以就拿祭神时必备的器具来转代表示祭神这件事。

帝,甲骨文作alt,金文作alt,《说文·丄部》:“谛也。王天下之号也。从丄朿声。”从甲骨文字形看,“帝”字从altaltalt。是殷商时期柴祭的一种方式,alt表示放置柴草的架子,alt是柴草的象形,alt是指示符号,表示祭祀的对象是居于天空的自然神。整个字形表示以架插薪以祭天。本义为“祭天”。〔99〕显然,“帝”字表达概念的方法是以祭天时的具体物来表示这些物的功用。在殷商时期,插薪于架上必然意味着要祭天。插薪于架上和祭天之间的关系密切,前者的激活会附带激活后者,前者的显著度高于后者。因此就拿祭天时必有的设置物来转代表示祭天本身。

封,甲骨文作alt,金文作alt,《说文·土部》:“封,爵诸矦之土也。从之从土从寸。”从甲骨文字形看,许说形义皆误。“封”字从altaltalt表示土,alt是树的象形。alt表示植树于土上。本义为“疆界、田界”。郭沫若说:“古之畿封实以树为之也。此习于今犹存。然其事之起,乃远在太古。太古之民多利用自然林木以为族与族间之畛域,西方学者所称为境界林者是也。”李孝定认可郭的说法,认为:“封之本义当以郭说为是,许训乃后起之义。字象植树土上,以明经界。爵诸侯必有封疆,乃其引申义。”〔100〕可见,“封”的含义是通过“植树于土上”的具体物形来表示的。从认知角度说,“植树于土上”的形象和“疆界”在同一个认知框架内。殷商时期,在特定的情形下,植树于土必然是“明经界”。所以,两者关系密切,前者的激活必然会附带激活后者。前者的显著度高于后者。所以,就用“植树于土上”这个具体的物形来转代表示“疆界”这个抽象的词义。

2.整体的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转代

整体的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转代发生在参与事件的实体(entity)之间。实体包括事件的参与者、工具、目的、原因、结果和事件发生的地点等。例如:

(1)工具转代法——以工具转代劳作者或相关的事件

在这种转代法里,工具和工具使用者或其代表的事件在同一个认知框架内。在古代,工具使用者的身份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他所使用的工具反映出来(古代不会有现在的工作服),而工具使用者或所代表的事件又难以用形象直接表现,工具的显著度又高于使用者或其所代表的事件。所以,往往用工具转代工具使用者或相关的事件。例如:

男,甲骨文作alt,金文作alt,《说文·男部》:“丈夫也。从田从力。言男用力于田也。”本义为“男人”。甲骨文字形从altaltalt是田地的象形,alt象原始农具——耒,用于耕作田地。在此起到的是提示场所的提示符号的作用。表示持耒在田间从事农耕。alt是“男人”耕作时所用的耕作工具。劳作者和工具在同一个认知框架内,工具的显著度高于劳作者。所以,这里以男子从事劳动时所用的工具来转代表示使用工具者——男人。

匠,金文作alt,其中“匚”是可以装木工用具的方口箱子。“alt”是木工用的斧头。所以在上古只有木工才叫“匠“。匠的本义为“木工”。《说文·匚部》:“木工也。从匚从斤。斤,所以作器也。”木工是一种专门的技术,所以到了后来,具有专门技术的人都可以称为“匠“。如《韩非子·定法》:“夫匠者,手巧也,而医者齐(剂)药。”意思为:那些匠人都是手巧的人,而医生能够配药才行。〔101〕我们知道,木工是一种职业,以形来表示职业显然是困难的。但从认知上讲,工具和劳作者在同一个认知框架内,工具的显著度高于劳作者,所以可以用木工独特的工具来转喻表示劳作者。这里的alt是提示符号,提示alt盛放的地方。说明此alt不是常人所用的斧头,而是匠装在alt里随身携带的专用工具。这样,不但与“斤”字区分开来,而且也达到了以“匠”从事劳动时必备的工具来转代表示“匠”这个概念的目的。

父,甲骨文作alt,金文作alt,《说文·又部》:“矩也。家长率教者。从又举杖。”从甲骨文字形看,此说不确。甲骨文的“父”字从altaltalt是斧石之类的工具之形,alt是手的象形。整个字形表示手拿石斧从事野外劳动的男子。这里,从事野外劳动者和其常拿的工具同在“劳作者和工具”的认知框架内,两者密切相关,“劳作者常拿的工具”的激活会附带激活“从事野外劳作者”。因为职业不同使用的典型工具一般都会不同,人们辨别不同的职业注意力多集中在其使用的工具上。所以在认知上工具的显著度比劳作者高,在汉字造字表词的方法上就表现为:以从事野外劳动的男子手里通常拿的工具来转代表示从事野外劳动的人。

婦,甲骨文作alt,金文作alt简化字为“妇”。本义为“已婚女子”。《说文·女部》:“服也。从女持帚洒扫也。”从甲骨文字形看,“妇”字从altaltalt是古人用来洒扫清理地面的工具——“帚”,即现在说的笤帚。alt象帚身,alt象帚柄,金文加altalt为加固帚面之物。alt象跪跽着的女人之形。〔102〕两形会意,alt表示手拿笤帚扫地的人,即今天所说的妇女。显然,这是以“妇”日常劳作所用的工具来表示“妇”这个词义。此字强调了古代女性以清扫家室为职的特点。

(2)因果转代法

原因和结果可以看作两个相关的抽象事物,因此也可以互相转代。理由是抽象的原因或结果难以直接以形象来描摹,但总有跟它们有关的具体的、可以用较直观的形象来表现的结果或原因。可见的、具体的当然比不可见的、抽象的显著度高,所以往往就用具体的、可见的来转代抽象的、不可见的。在这种关系中,人们常用原因转代结果。当然结果也可转代产生结果的人或物。例如:

①以原因转代结果

这种表示法是以原因来转代结果。之所以用原因来转代结果,是因为结果比较抽象,难以用形象来表现;或者用形象表现出来容易引起歧解,只好描画出由具体的物组成的表原因的画面,以使人们能很容易地通过联想或想象的中介作用,由这个原因推导出必然的结果——想要表示的词义。从认知角度说,是因为原因和结果同在“整体的部分与部分”的认知框架内,两者关系密切,前者的激活会附带激活后者,前者比后者显著度高:原因是具体的,结果相对来说是抽象的。具体的比抽象的显著。所以,就拿具体的原因来转代表示抽象的结果。

畏,甲骨文作alt,金文作alt,本义为“害怕”。《说文·甶部》:“恶也。从甶,虎省。鬼头而虎爪,可畏也。”从甲骨文字形看,许说字形为误。“畏”字甲骨文字形从altaltalt是先人心目中鬼的形象,alt即杖形。〔103〕鬼执杖必然使人畏惧,是产生畏惧的原因。从认知角度说,鬼执杖和畏惧在同一个认知框架内,两者关系密切,前者的激活会附带激活后者,前者比后者显著。所以,就用具体的鬼形和杖形来转代抽象的感觉。也就是用引起畏惧的原因来转代表示畏惧这个结果。

戋,甲骨文作alt,为“残”的初文。象两戈相向。本义为“残害”。〔104〕《说文·戈部》:“贼也。从二戈。《周书》曰:‘戋戋巧言。’徐锴注曰:‘兵多则残也,故从二戈。’”从甲骨文字形看,戋字从altalt,是一正一反两个戈的形状。两戈相向,必然造成极大的伤害。即“残害”。从认知角度说,两戈相向是造成残害的直接原因。所以,两戈相向和残害在同一个认知框架内,两者关系密切,前者的激活必然会激活后者,前者比后者显著:前者是具体的,后者是抽象的,具体的比抽象的显著。所以,就用两戈相向的具体形状来转喻由此引起的抽象的结果——残害。也就是用“残害”的原因来转代表示“残害”这个结果。

七,甲骨文作alt,金文作alt,《说文·七部》:“阳之正也。从一,微阴从中衺出也”。从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看,许说形义均误。丁山和陈炜湛认为“七”是“切”的初文。丁山说:“七古通作“十”者,利物为二自中切断之象也。考其初形,七即切字……十本象中间切断形。”陈炜湛认为:“十代表从中切断之意。”〔105〕我们认可这种观点。七是具有抽象意义的象征符号,alt代表不确定的物,alt代表刀等切割用具的正面直视之形。刀施加于物,结果必然是物被切断。alt表示切断之意。显然,这是以具体的原因来转代表示抽象的结果。

alt,甲骨文作alt,“梦”的初文。本义为“做梦”。《说文·alt部》:“alt,寐而有觉也。从宀从疒,梦声。《周礼》:‘以日月星辰占六alt之吉凶:一曰正alt,二曰□alt,三曰思alt,四曰悟alt,五曰喜alt,六曰懼alt。’”从甲骨文字形看,“梦”是从altaltalt的会意字。字形alt,在人形上突出挥舞的双手和睁大的双眼,意在表现人的惶恐。alt是床的象形。整个字形象人依床而睡,却手舞足蹈。显然要表之义是“做梦”。我们知道,不睡觉做梦是不可能的,所以说睡觉是做梦的前提,或者说是做梦的原因。从造字表达概念的方法上说,这是以原因来表示结果。从认知角度说,依床而睡和做梦同在“整体的部分与部分”的认知框架内,前者比后者显著:依床而睡是具体可见的,而做梦是抽象的且不能离开具体的做梦人而存在。“做梦”之义又很难用字形表示。所以就用做梦的必备条件——“睡觉”来帮助。又为了让人明了表示的词义是“做梦”,就又把床上睡觉人的形象描摹成做梦时表现出的惶恐模样。这样就不会引起歧解了。

②以结果转代原因

寒,金文作alt,本义为“冷、寒冷”。《说文·宀部》:“冻也。从人在宀下,以茻荐覆之,下有仌。”段注:“冻当作冷。十一篇曰:冻,仌也。冷,寒也。此可证矣。合一宀,一人,二艹,一仌会意。”寒冷是人对温度的感觉,古人合altaltaltalt几个形状来表示“冷”的概念。其中,alt是房屋的象形,alt指取暖躺卧用的干草,alt指的是冰。alt下面的足形是提示符号,提示脚的感受。我们知道,脚对寒冷的感受最强烈的,脚如果冷全身都不会感到暖和。整个字形用外面是冰天雪地,人曲身缩脚在屋内草垫上取暖,但脚还是抵不住地感到寒冷的景象,来辗转表示“寒冷”之义。从认知角度而言,冰天雪地时躲在室内取暖和寒冷同在“整体的部分与部分”的认知框架内,人们看到前面描述的景象自然会想到这是天气寒冷导致的结果。所以前者的激活会附带激活后者,两者关系密切。寒冷时呈现出来的景象比“寒冷”这个词义显著:图景是具体可见的,而寒冷是抽象的不可见的,具体的比抽象的显著。所以,就用导致寒冷的原因来转代表示“寒冷”这个结果。

朝,甲骨文作altalt,金文作alt,本义为“早晨”。《说文·倝部》:“朝,旦也。从倝舟声。”段注:“旦者,朝也。其实‘朝’之义主谓日出地时也。《周礼》:‘春见曰朝。’注曰:朝犹朝也,欲其来之早。”《说文》把此字划为形声字。事实上,从甲骨文字形看,朝是一个从altaltalt的会意字。其中alt是草的象形,alt代表太阳,alt是月亮的象形。整个字形表示早晨的太阳刚刚升起,而如钩的残月还挂在天边。旭日东升而月亮仍旧悬挂在天空,这一日月并存的自然现象,古人在朔日的清晨经常看到。所以,从认知角度说,早晨时常见的景象和“朝”的含义同在“整体的部分与部分”的认知框架内,两者密切相关,清晨时特有景象的激活会附带激活产生这种景象的原因——清晨。前者比后者在认知上显著:景象是可见的,而“朝”的含义存在于人的头脑里,需要借助于清晨具体的形象来实现,是看不见的。可见的比不可见的显著度高。所以,古人就用早晨时常见的具体现象来转代表示“朝”这个抽象的词。也就是以结果转代引起结果的原因。甲骨文的另一字形更加俭省,只剩下日月共存的现象。金文的“朝”字,已不再有从“月”之象,金文左边的上下部位都是“草”,中间是个太阳,右边是水。表示太阳从地面上升时,潮水上涨了。这也是早晨常见的现象。不过这种现象比日月共存要恒定的多,晴朗时会天天如此。在认知上恒久的性状显著度高,临时的性状显著度低。这也可能是出现这种写法的认知上的原因。由此也可以看出,“朝”字在没有分化出一个形声字“潮”时,具有两个含义,一是表示时间的“朝”,一是表示涨潮的“潮”。

莫,甲骨文作alt,金文作alt,“暮”的初文。《说文·茻部》:“日且冥也。从日在茻中。”本义为:“日落时、傍晩。”如《国语·晋语五》:“范文子暮退于朝”;韩愈《晚泊江口》诗:“郡城朝解缆,江岸暮依村。”从甲骨文字形看,“莫”字从altaltalt表示草丛,alt是太阳的象形。alt表示太阳落入草丛中。太阳落入草丛中是傍晚特有的景象。看到这种景象就知是傍晚来临。从认知角度上说,“日落林莽中”这种傍晚时特有的景象和“莫”的概念在同一个认知框架内,两者密切相关,前者的激活会附带激活后者,前者在认知上比后者显著:因为景象是具体、可见的,而“傍晚”的概念却是抽象的。具体的比抽象的显著度高。所以就用傍晚时日落林莽中的具体景象来转代表示“莫”这个抽象的词义。即用结果来转代表示原因。

(3)容纳转代法——以容器转代内容

在认知中,容器和内容在同一个认知框架内,一般情形下,容器的显著度总是高于内容。所以,这类字往往用容器来转代内容。例如:

酉,甲骨文作alt,金文作alt,本义为“酒”。《说文·酉部》:“就也。八月黍成,可为酎酒。象古文酉之形”。林义光说:“古酒字皆作酉。酉本义即为酒。象酿器形,酒所容也。”〔106〕王宁也认为酉是以酒器表示酒。〔107〕我们知道,酒是液体,难以以形表示。但酒必然要盛在容器内,而一般情况下总是容器比内容显著。且容器和酒在一个认知框架内。所以,古人就以盛酒的容器来转代表示所盛的内容——酒。

总之,从认知角度探索古汉字造字表达概念的方法,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在此不做一一列举。因为从认知角度探索古汉字造字表达概念的方法,可以说明一些汉字为什么要这样造不那样造的原因,为古汉字的辨识提供另一种思路,因此希图方家更加深入的研究,一定会为古文字的研究开拓更加广阔的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