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津人擅长言语创新

天津人擅长言语创新

时间:2023-04-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天津人喜欢编造新俗语,例如俗语“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到了天津,就说成“你走你的大经路,我钻我的耳朵眼儿”。再如,天津人爱说的一个词儿“罗罗缸”。所以天津人用“罗罗缸”比喻一连串纠缠不清的麻烦事。说白了,这都是事先防范、避免罗罗缸后果的经验之谈。被冠名为“坐地炮”者,年龄多在四十来岁至五十来岁之间。

天津人喜欢编造新俗语,例如俗语“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到了天津,就说成“你走你的大经路,我钻我的耳朵眼儿”。大经路就是天津市河北区的中山路,建于1903年,宽三十多米,在当时是全市最宽的马路。北门外的耳朵眼儿胡同,最窄处不到两米,是全市最窄的小胡同。俏皮话“南门外警察——代管八里台的事儿”。当年,出了南门外,海光寺一带就是连绵的稻田了,直到六里台、八里台,都是郊外开洼荒原。所以南门外的警察公署辖区一直延伸到八里台一带。天津人埋怨某机构或某人管事过宽过滥,就说:“你是南门外的警察——还代管八里台的事儿!”天津人逛大街迷了路,找不着北了,就说:“我是出南门奔西沽——转向了!”西沽在老城厢的北部,出了北门还得向北边走四五里路。你出了南门奔西沽,可不是南辕北辙,转了向吗?

骂人的话“德性”,天津人也用俏皮话拐弯儿说:“宫北大街的帽铺——德兴(性)”。因为天津娘娘宫的宫北大街原有一个专卖帽子的商店——德兴帽铺。天津话把差不多、差不离儿,说成“大概其”。俏皮话“近视眼念天益斋——大盖(概)齐(其)”,就讽刺那种粗枝大叶的人。店名“天益斋”和“大盖齐”是形似字。天后宫旧时专卖儿童玩具的小摊儿很多,人们叫它“耍货摊”。所谓“耍货”是指供小孩玩耍的各种小玩意儿。俗语“娘娘宫的小玩意儿——耍货儿”,却是批评工作不扎实,办事耍乎的年轻人。例如:“这小子是‘娘娘宫的小玩意儿——耍货儿’,关键时准给你掉链子!”

再如,天津人爱说的一个词儿“罗罗缸”。在马三立相声里有一段由天津俗语组合的贯口:“一羊也赶,俩羊也放;捆着发木,吊着发麻;惹惹惹,敲破锣;罗罗缸,卖生姜;大爷不怕小八卦——这都是曾子说的。”这“罗罗缸”,究竟是怎么一档子事儿呢?“罗罗缸”这三个字,写在书面上,应该是“摞摞缸”。“摞”,是动词,就是把东西重叠着往上码放的意思。例如:“把箱子一个一个地摞起来。”

旧时天津有专门批发出售缸盆的商店,满院立着水缸,堆满了各色各样大小成套的缸盆。因地势有限,为节省空间,就在大缸里放小缸,同一品种的缸盆,大中小规格成龙配套,一个套一个,一摞压一摞。缸店院里是压压差差,满满搂搂。但套缸摞着套缸,挪动和搬运都很费劲儿。缸盆码得高,就立不稳,稍有不慎,就稀里哗啦。一旦破损,就接二连三,牵五挂六,犹如多米诺骨牌。所以天津人用“罗罗缸”比喻一连串纠缠不清的麻烦事。天津是一座商业都市,无论公事私事,在经济往来上,都讲求清清楚楚,心明眼亮。天津商家,在商品交易收款找零时,坚持“唱收唱付”“日结日清”,就是防止“罗罗缸”。天津俗语“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当面锣,对面鼓”“亲兄弟,明算账”等,都是为了避免日后说不清、道不明的麻烦。说白了,这都是事先防范、避免罗罗缸后果的经验之谈。

天津话有个词儿,叫“坐地炮”,既不指战场上的无后坐力炮,也不指下象棋的沉底炮,而是指那种特别能打架的中年妇女。被冠名为“坐地炮”者,年龄多在四十来岁至五十来岁之间。为嘛还有年龄限制呢?年轻女性,文静端庄,为人腼腆;二三十岁的小媳妇儿,面子薄,不好意思抛头露面。即使怒火中烧,但也要顾及斯文,强压下去。天津小夫妻吵架,家丑不可外扬,怕邻居笑话,第一件事儿就是关上门,拉上窗帘,等孩子睡了,有话慢慢说,再好好地掰呲掰呲。女性过了五十岁之后,精气神儿不济了,底气不足了,战斗力呈锐减之势,即使想“坐地炮”,也为强弩之末,火力不足了。因此,“坐地炮”多为四十来岁至五十来岁的中年下层妇女。她们平时蓄势待发,一旦发起攻势,没一个时辰消停不了,海骂加胡卷,文斗带武卫,常吵得别人六神无主,闹得四邻不安。过去,在老天津卫的胡同聚落里,“坐地炮”的总数虽不太多,但各条街巷几乎都有。人们自然知道“坐地炮”“母老虎”之不好惹,皆远远躲避,岂敢招惹?林希先生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一次我在马路上,就听见一个人冲着匆匆跑开的人喊:‘告诉你,要是把我惹火了,我可是坐地炮啊!’那个惹事的人一听,吓得抱头鼠窜,一溜烟儿,早跑得没影儿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