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道德的极致

道德的极致

时间:2022-04-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圣”的繁体字写作“聖”,《说文解字》:“通也。从‘耳’,‘呈’声。”后来用在政治上,表示能听取民意、通达民情的人,即圣主,或辅佐君主的贤臣。我们熟悉的“怪”字,就是用“圣”作声旁的形声字。中国古代关于“圣”字最常见的两种用法,一个是形容权力的极致,一个是形容道德的极致。道德的极致是圣人。他们既是在各自的领域中有所成就的人物,也是道德上趋近完美的人物。

11

“圣”的繁体字写作“聖”,《说文解字》:“通也。从‘耳’,‘呈’声。”认为“聖”是一个形声字。从古文字来看,甲骨文的“圣”字相当于在“听”字的下面加上人形,表示善于倾听的人。这种善于倾听的意义最初可能是用于原始宗教,能够听到上天的旨意的人,就是圣人。后来用在政治上,表示能听取民意、通达民情的人,即圣主,或辅佐君主的贤臣。

212777                212803                 212808

 甲骨文的“聖”    金文的“聖”    小篆的“聖”

“聖”字下部最初是人形,后来人形讹变为“212862”字。“212862”音tǐng,本是个象形字,象人挺立于地上之形,其实就是“挺”的本字。大概因为读音相近,人们就把它理解为“聖”字的声旁了。而《说文解字》中说“‘呈’声”,“呈”字也是用“212862”字作声旁的。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今天使用的“聖”的简体“圣”字,古时候跟“聖”是两个字。古时的“圣”字读作kū,《说文解字》:“颖汝之间谓致力于地曰圣。从‘土’,从‘又’。”意即“圣”是一个由“又(表示手)”和“土”组成的会意字,表示在土里挖掘之义,是一个记录方言词语的字(“颍汝之间”,是说两条河流颍水和汝水之间)。我们熟悉的“怪”字,就是用“圣”作声旁的形声字。

1

中国古代关于“圣”字最常见的两种用法,一个是形容权力的极致,一个是形容道德的极致。封建社会,权力的极致就是皇帝,所以皇帝发话叫作“圣旨”,皇帝决定叫作“圣裁”,皇帝思考叫作“圣虑”,皇帝出行叫作“圣驾”,这都是大家从古装电视剧中很容易听到的字眼。

那么,什么是道德的极致呢?道德的极致是圣人。儒家推崇圣人:“圣人,人伦之至也。”(《孟子》)道家也推崇圣人:“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老子》)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每个领域都有“圣人”:“文圣孔子、“武圣”关羽、“诗圣”杜甫、“书圣”王羲之、“医圣”张仲景……他们既是在各自的领域中有所成就的人物,也是道德上趋近完美的人物。不仅如此,中国古人还把外来宗教的精神偶像也称为“圣人”,譬如佛教有“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基督教有圣父、圣子、圣灵。

乍听起来,这些圣人离我们太遥远,似乎无法企及。不过,又有哪位圣人在成为“圣人”之前会预见到自己的成就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只要坚守“入门须正、立志须高”的道理,从一点一滴做起,即使做不了“圣人”,至少也能做个“好人”。

213661

四川成都武侯祠内“武圣”关羽像





4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