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交友要有原则,要讲义气

交友要有原则,要讲义气

时间:2022-04-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甲骨小篆《说文》:“友,同志为友,从二又(手)相交。”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的称畏友,缓急可共、生死可托的称密友,甘言如饴、游戏相逐的称眤友,利则相攘、患则相倾称贼友。“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这后三种人是为“损友”。对自身也应以对朋友的要求来要求自己。友谊要悉心维护。有人说维护友谊,就要“相逢好比初相识”。

甲骨

小篆

《说文》:“友,同志为友,从二又(手)相交。”人都需要朋友,道理很简单,朋友相处,温馨和谐,很快乐。没有朋友,会感到孤独,尤其是远游人。黄庭坚曾有诗说:“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前句写朋友相聚的欢乐,后句写与朋友别后的孤寂。施耐庵在《水浒传》“序”中说:“快意之事莫若友。”朋友相聚既有欢乐,还能为你解愁。培根说:“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双倍的欢乐;如果你把愁苦告诉一个朋友,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朋友有多种,诤友、难友最为可贵,诤友之诤,声符也能表义,诤友就是能直言规劝的朋友,直言要有勇气,还要有耐心,善于规劝。难友即生死与共的朋友。人在患难之中多么渴望朋友慰藉、支持。老诗人艾青对患难之交十分珍爱,他说:“我们的友谊多么艰辛,像火灾留下的照片,像地震拣起来的瓷碗,像沉船露出水面的桅杆木。”王蒙也说过:“对于一颗孤独寂寞的心,友谊就是灯,就是火。”古人也很重交友。《孔丛子·论书》说到孔门四友:颜渊、子贡、子张、子路。初唐有文章四友:李峤、杜审言、苏味道、崔融。陶瓷有珠山八友,珠山是景德镇的别称。

朋友还有多种。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的称畏友,缓急可共、生死可托的称密友,甘言如饴、游戏相逐的称眤友,利则相攘、患则相倾称贼友。

朋友间的交情,也有多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录了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赵国的两位重要人物,建立了。刎颈交表友谊深挚,可共生死。《孔子家语·致思》:孔子到郯(tán)地去,中途遇程子,两人倾盖而语,相与欢洽,是为。倾盖是车上伞盖靠在一起。对此《啸亭杂录》有议论:“君子之交可疏而厚,不可倾盖之间顿称莫逆。”《庄子·大师宗》说到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交谈:谁能知道生死存亡是一体的,我就和他交朋友。“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莫逆于心就是内心相契相合,即所谓。《后汉书·吴祐传》提到研究《韩诗》、《公羊传》的公沙穆,进京游太学,缺资粮,便变服为吴祐舂米。当时吴祐正迁升为胶东侯相,吴祐见公沙穆学识渊博,便定交于杵臼之间,这就是所谓,是不计贫贱的交谊。,本指未贵时的田文(即孟尝君)与国君的交情。此外还有金石交、忘年交、总角交等。

与刎颈、莫逆相反的是势利交、贼交。《史记·汲郑列传》记了一个势利相交的故事:

下邽(guī龟)人翟公为廷尉(九卿之一),掌刑狱,宾客迎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后复职,宾客欲往,翟公乃大书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宋代词人辛弃疾,在他的《新荷叶》词中写道:“物盛还衰,眼前春叶秋箕;贵贱交情,翟公门外人稀。”词人把“故事”写进了词。这例子是势利交的一个典型。

交友要有原则,要建立在共同理想、共同道德、人格的基础之上。有以为交朋友,只要他讲义气就行了,但朋友是否真正理解什么是“义”了呢,如果不问是非,只晓得为朋友两肋插刀,那是要惹祸的。《释名》说:“义,宜也。”讲义气,就要言行适宜,合乎道义,做相宜的事,有为、有不为。孟子说:“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也。”择友要慎重。在《论语·季氏》中,孔子提出“三益”、“三损”。“有益”的朋友有三种人:一是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二是与信实的人交朋友,三是同见闻广博的人交朋友。“三损”与之相反,一是阿谀奉承的人,二是背后毁谤人的人,三是夸夸其谈的人。这后三种人是为“损友”。

孔子主张要与正直、信实的人交往,朋友之间要讲真情。损友不能交。韩愈在《柳子厚墓志铭》中揭露过这三损人物:

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逐,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若真可信;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韩愈的话,说明了朋友不但要选择,而且要慎重选择。

孔子还主张与见闻广博的人交朋友,不与夸夸其谈的人交朋友。这也很重要,因为“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以上是对朋友来说的。对自身也应以对朋友的要求来要求自己。自身也得有让人亲近,有可交之处。冰心说过:“金子总得金子换。”清代顾炎武与张尔岐结交,就是这样。

一天,顾炎武在济南街头闲逛,忽然听到有人在讲《仪礼》,那就是张尔岐。于是倾耳细听,觉得很有见解,很精辟。便打听其人的情况,得知他学问造诣精深。便登门造访,结为朋友。后来顾炎武《日知录·仪礼》就撷用了张的观点

友谊要悉心维护。有人说维护友谊,就要“相逢好比初相识”。能这样,就能始终有礼数,始终尊重别人,友谊就能长新,乃至天长地久。常有人感叹,“人情易老”。果有真情,不矫情、虚情,又能平等相待,谦虚相待,友谊就能长久。谦虚也是很重要的,古人说“无友不如己者”。朋友总有可学习的地方,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相交,在一种互补精神的需求下相助,巩固友谊是完全可能的。

注:

①黄庭坚《寄黄幾复》,《宋诗鉴赏辞典》504页,上海辞书出版社。

②秦巴子《朋友》,《劳动报》1997年4月24日。

③肖复兴《第三种友谊》,《扬子晚报》1999年4月9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