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言传播人文精神的特征

语言传播人文精神的特征

时间:2022-04-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人文精神的主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综合体现。语言传播中人文精神的主导性最终体现为汇同所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力量,不断提高所有炎黄子孙的文化认同感、国家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语言传播中人文精神的先进性也表现为它是大众的人文精神,它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一、主流性

语言传播的主流性是由其在整个时代的精神建设中的地位和任务所决定的。语言传播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力军,她的使命就是要让时代的主旋律回响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而人文精神的主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综合体现。

人文精神是对人的现实存在的一种综合反映,而人本身恐怕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个体,因此,在人文精神中,也是文野、精粗、美丑、高下杂然相陈的。人类的人文精神就如同奔流不息的大河一样,有主流,也有支流,有“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的时代精神的主流,也有“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的支流。那主流固然在推动时代向前发展,涤荡着愚昧落后的尘埃,但那支流中的沉渣固滓也会在人类精神的河床上留有痕迹。而作为时代精神主流的语言传播中的人文精神就是要弃支流以前行,语言传播的任务就是要使这主流更加波澜壮阔。

真善美、新雅精是我们这个时代人文精神的主流,但也有假恶丑、旧俗滥现象的沉渣泛起,掺杂使假、假冒伪劣屡禁不止,诚实守信,尚待呼吁;小农经济残存的拜金主义与资产阶级金钱拜物教同流合污,共同污染社会的空气;极端个人主义思想也随着西方的产品一同进入个别人的生活,恶性生长。“尤其是,我国经历百余年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封建主义思想有时也同资本主义思想、殖民地奴化思想互相渗透结合在一起。由于近年国际交往增多,受到外国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作风、生活方式影响而产生的崇洋媚外现象,现在已经出现,今后还会增多。这是必须认真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①因此,语言传播中的人文精神就是要倡导尊重实践,尊重劳动,尊重自然和社会的公理,引导人们追求真理,倡导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语言传播中的人文精神就是要倡导人们尊重人类的普遍价值和公理,崇尚自由、平等、社会公正和正义,倡导诚实守信、尊师重教、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与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等现代美德,弘扬社会正义与正气,必须反对道德相对主义和“犬儒主义”的人生态度,强调每一个人对于社会都有不可推诿的道德责任,必须大力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语言传播的人文精神就是要在尊重人们情感自由、尊重人们审美情趣和风格多样化的前提下,用美的事物、美的情感、美的心灵去感染人们,倡导高雅的审美趣味,倡导高尚的生活情调,消除金钱、权力和欲望对人的异化,超越低级趣味的鄙陋和世道的庸俗,“让人的性能比从前更好、更高尚”②。

二、主导性

与主流性相应而生的是语言传播人文精神的主导性。作为党的新闻事业的一部分,导向正确始终是语言传播的基本要求,因此,语言传播就是要撷取人类精神的精华,去引导人、武装人、塑造人、鼓舞人、提升人。古今中外、典章制度、先进思想、高尚情怀、高贵人格、远大理想、高雅情趣、科学精神、民主法治……等都在她的关注之中,以“准、新”之态度,创造精品,追求经典,以事醒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真唤人,以善引人,以美怡人。

①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1980918日),《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36337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②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标准,转引自许苏民著:《人文精神论》,第636页,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语言传播中人文精神的主导性最终体现为汇同所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力量,不断提高所有炎黄子孙的文化认同感、国家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这是一个事关党运、国运和人民福祉的根本性的战略性的问题。美国学术界在对中国社会和民众精神状态进行长期的跟踪和分析之后认为,今后中国在20年左右的时间内会出现混乱。其原因不是经济的停滞或崩溃而是中国新一代丧失国家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其根据是:开放过程对官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教育的巨大冲击,改革后的利益重组对传统观念的巨大冲击,腐败对干部队伍的巨大冲击,外国文化思潮涌入使年轻一代对国家忠诚度下降,一部分被边缘化的社会集团因缺乏“终极关怀”而转向邪教邪说等。①对文化与国家的认同感和凝聚力来自于共同的社会理想和精神支柱的铸就,这就是历史所赋予的以语言传播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者的千钧重担!这正是语言传播可以大有所为的地方。任重道远时不我待!

三、先进性

语言传播的人文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

语言传播人文精神的先进性表现为它深深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乂的伟大实践中,在宣传新成就、传播新观念中,在赞扬新人、新事、新风尚的过程中,弘扬新时代的人文精神;继承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传承民族人文精神的精髓,承上启下,古为今用;充分吸收全世界各民族先进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精华,去粗取精,洋为中用。

①以上资料引自黄仁伟著:《中国崛起的时间和空间》,第110页,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语言传播人文精神的先进性还表现为它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人文精神。它积极倡导包含科学精神在内的人文精神,大力宣传党的“科教兴国战略”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倡导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反对任何伪科学和反科学的东西。语言传播的人文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其思想源泉和核心精神。

语言传播中人文精神的先进性也表现为它是大众的人文精神,它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首先,它的目的是要用传统的、时代的人文精神的主流与精华去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引导他们,影响他们。其次,语言传播活动的传播主体、传播内容的源泉、对象全都深沉扎根于广大人民群众当中,而语言传播中所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也是对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生存、生产、发展要求的最真反映。最后,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人文精神,语言传播要在照顾一般的前提下进行提升,即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在雅俗共赏中引导人们的趣味。“雄伟和细腻,严肃和诙谐,抒情和哲理,只要能够使人们得到教育和启发,得到娱乐和美的享受,都应当在我们的文艺园地里占有自己的位置”①。

语言传播人文精神的先进性还表现在它“与时倶进”的品格上。它不但重视汲取传统文化中、马列主义当中人文精神的精华,而且注重从西方文化以及人类所有智慧的结晶中借鉴其有益成分,在博采中前进。在前文我们已经做过论述,折射时代气氛、体现时代精神、把握时代感是语言传播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祝词》,《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10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

四、音声性

我们认为,语言传播的本质是人文精神的音声化。而“音声性”也是语言传播中人文精神区别于其它领域中人文精神最独特之处。

从前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人文精神的“音声化”的过程是这样的:语言传播者对创作依据和创作要求进行深入的理解、内化,准确把握自己的身分定位,站在党和政府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引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自己的生命体验和古今中外的文化积淀,以优美的有声语言、鲜明的时代感受,向受众传递信息、传递情感、传播理念。在这一过程中他全神贯注、全情投入、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在一笑一颦、一吁一叹之中,无不折射出他精微细腻的人生感念、炉火纯青的语言技巧、深厚扎实的语言功力、深沉凝重的人性关怀、高雅脱俗的审美追求……

语言传播人文精神的音声化过程是创作主体对人类精神“真、善、美”的热切执着追求,与对主体自醒、艺术分寸、美学理想、传播观念、语言认知、创作理念、创作功力的“准、新、雅、精”的不息求索的合而为一、圆融无碍、相得益彰、相映成趣、相互提升!那主客合一的融通感,那形神兼备的充盈感,那目的与手段统一的成就感,那思想与艺术、内容与形式榫适卯合的酣畅感,那传者与受众心有灵犀的惺惺感,那个人与国家社会紧密相连的体认感,那责任与行动一致的安泰感,那历时与共时相连的浑融感,那“技”与“道”鱼水相融的自由感,那“诚、正、格、致”与“修、齐、治、平”①气脉贯通的生命真实感……妙不可言,美不胜收;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只可躬求,不可他借。但所有的这一切,不能停留在主体的自省阶段,而要传达给受众。

五、情感性

这“情感性”与“音声性”是一脉相承的。在“音声化”过程中,就已经对此提出的严格的要求,就是要“暖声”,就是充满感情、浸满感受、思维活跃的声音,就是饱含期待、饱含关怀、愿望强烈的声音。饱含人文精神、充满人文关怀的语言传播的起点就是对人(这里就是受众)的真正尊重。而创作主体发自内心的关心、想受众之所想、急受众之所急的急切心情、对共鸣的殷切期待等,是对受众真正的尊重。

①即“诚心、正意、格物、致知”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语出自《大学》,是我国古人的理想人生境界和人生追求,我们今天在吸收时当然要剔除其中不合历史潮流的东西,加以现代化。

“情感性”是由语言传播活动本身的特质所决定的。作为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活动语言传播和其它精神建设活动一样是要把对共产主义的终极理想、对美好明天的共同期待、对人类社会和人类本身真善美的向往等,全都内化为广大人民群众内心的“共同感”,以期他们能够把它外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具体行动。但是,语言传播活动不同于会议报告的直白单调,也不同于纯粹的文艺活动的婉曲间接,它集二者优势于一身,以直接率直的“真”(新闻性)为核心,以引导人们趋向共同理想的“善”(价值性)为目标,以内心的心灵感动和美的形式为手段(艺术性和审美性)。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是与人自身的知、意、情的活动大致相对应的。有人说:“美统真善”①。我们认为,如果从人文精神的教育和人文精神的传播方式角度来讲是可以的。“美统真善”,也就是情感的活动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情感教育,可以把人对人生终极力量的崇敬仰悦之情转化为对人类现实处境和未来命运的关爱,也可以把人求真向善的追求服务于人生的艺术化、审美化,使人性、人类社会更加美好。

浸透着创作主体深沉真挚情感的有声语言形式美对于人的魅力和人文精神的感召力就在于:韵律优美的诗化语言能够唤起人们对人文精神在情感上的共鸣,击中人心灵的琴弦,引发心灵的震颤。语言传播能够把文字语言“冷冰冰的符号”,化作生动的、洋溢着创作主体鲜活的生命意识、灵动的感性生命气息的、亲切可感的有声语言。在情感,这一人类心灵中“最柔软的角落”中,在人震颤的心灵共鸣中,唤起了在人们生命深处隐藏着的、本来就有的但被繁冗的日常生活所压抑的敏锐感受能力,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走向生命的深处,体验到了富于感性的有声语言中的内在生命活力和生命跃动。在优美的、充满感性的有声语言当中,受众于那美不胜收的关于人类文化经典、人类精神精粹的完美表达中,感到“字字为我心中所欲言,而又非我之所能言”,那字字句句,若出已口,那情理事景,若出己心,传者与受者,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神契情通。而受众也会感到,个体有限的生命已经融入到了绵延不断的人类群体之生命感觉中去了。那真善美的追求,那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那社会主义的现实召唤,那高尚人格的养成,那“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底限的遵循,那高雅情趣的水积蚊生……都在这有声语言的人文关怀中变得可亲、可感、可身触之、可心往之、可行趋之。

①转引自许苏民著:《人文精神论》,第628页,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创作主体,乐莫大焉!

六、实践性和行动性

与情感性息息相通的就是实践性和行动性。“要想照亮他人,必得先燃烧自己”,这是在语言传播业界流传颇广的一句话。对于语言传播人文精神的贯注与张扬来说,就是不但要使自己内心充满人文关怀的思想感情运动起来,而且更要付诸语言表达。如果只觉得“自己的心里明亮”,那就还仅仅停留在“理想的意图”阶段,要想使它成为普罗米修斯之火的“理想的力量”,就首先要去“盗得天火”,然后再让它光耀众人。

语言传播中人文精神的实践性还表现为它是语言传播实践的召唤。语言传播中人文精神的阙失已经不是偶然现象,对此本文已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剖析。语言传播人文精神阙失的现象虽然只是支流,但那影响很坏。张颂教授在十多年前就说:“语言发生了危机,危机产生了结果。”①今天再读起这些文字,仍然振聋发聩,音犹在耳,因为那危机的预警对于今天来说,依旧有效。人文精神的阙失是语言传播所面临的诸多危机中最严重的一个。

语言传播人文精神的实践性还表现为:它是人文精神建设实践的召唤,是人们道德生活实践的召唤,是先进文化建设实践的召唤。改革开放以后,一些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趁机侵入,再加上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自上而下的“一手硬,一手软”的错误倾向,许多地方把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当作“软任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没有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社会的人文教育相对滞后。“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德”是人文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语言传播就是要热情地宣传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无私奉献的价值观,想国家和人民所想,以丰富多彩的方式把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观念送入人心。对于语言传播者来说,首先要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使自己的宣传真正出于己心,使以上观念体现在自己所说出的每一句中,贯注在每一个语气中,使崇高理想、高尚的精神变得可感可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自觉提高认识,提升境界,完美人格,走向高雅,追求真善羡,拒绝假丑恶,自觉抵制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封建主义沉渣和资本主义思想的侵蚀。

①张颂著:《播音语言通论——危机与对策序》,第1页,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

实践性是语言传播的核心品格,实践是人文精神的检验标准。创作主体是否心口如一?是否言必信?……这些最终都要接受社会、受众的审视与判别。

因此,语言传播人文精神还具有行动性的品格。创作主体不仅要用先进的、主流的人文精神的精华去服务、熏陶、武装、引导、关怀、提升受众,更要先用其来提升自己——启蒙者要先进行自我启蒙。更重要的是,创作主体要在生活与工作的实践中对自己所倡导的人文精神身体力行,言必信,言必行,行必果,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身教胜于言教,创作主体所倡导的人文精神就会成为更多人的自觉追求与自觉行动。

七、主体间性

“主体间性”又名“主体际性”、“交互主体性”,意指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每一个个体都是平等的主体,强调主体之间的交流、沟通,以生成共同的意义。“主体间性”是针对主体与客体二分所造成的主体客体化等问题而提出来的,但它又是在扬弃了主客二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为没有主客之分,也就无所谓主体,也就无所谓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了。

语言传播的主体间性表现为语言传播者必须首先确立自己的主体性。创作主体首先要明确自己是一位新闻工作者,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力,是新时代主流人文精神的倡导者;语言传播者要确立自己的主体性,还要不断调检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语言观、审美观,去伪存真,求真、向善、臻美,成为人文精神饱满的主体;语言传播者要确立自己的主体性,还要不断磨砺,提高自己的语言功力,永不停止前进的脚步,并且把对真善美的追求贯注到自己的分析力、感受力、表达力、感染力之中。

语言传播中人文精神的主体间性表现为对于人文精神的追求与提升是在语言传播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展开并共同完成的。创作主体的任务就是把人类最美好的人文精神奉献给接受主体,因此,他自己首先要去了解、感受、感悟这种人文精神,在这一过程中,他一定要时刻想着接受主体的期待:他们最想了解这种人文精神的哪一方面,在哪一个环节、哪一个问题上他们最可能有困惑?这次节目能够帮助他们克服、抵制哪些不良的倾向?这些内容能够引导他们向哪个方向努力?在这一过程中,创作主体充满期待,心中涌动着要说给他们听、看的不可抑制的愿望,一到话筒前、镜头前就“脱口而出”。由于创作主体是在完全想着受众的情况下进行传播的,受众在接受的时候就会饶有兴趣、心有戚戚,如同与挚友倾心交谈,或者受到感动,或者得到启示,或者受到教育。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一起被节目所传播的真情所感动,情感得到升华;他们一起被那优美的音乐所吸引,心灵共同接受了感动,受到了震颤;他们对那丑恶与伪善深恶痛绝,明辨了是非,分清了善恶;他们一起被那高远的理想所激励,准备付诸行动在如此一次次的反复中,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一同得到了升华。而受众的反映、反馈也会成为创作主体下一次创作的心理依据、情感指向。

语言传播中人文精神的主体间性决定了语言传播中人文精神重建的途径也必须是主体间的共建。我们将在第六章《进入“澄明之境”——语言传播人文精神在主体间共建》中详尽论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