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建构论的启示

社会建构论的启示

时间:2022-04-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社会建构论的启示一、认知语言学和转换生成语法的区别与联系乔姆斯基认为,语言研究就是探究“人之本性”,语言是心智的独特属性,也是人类独有的属性[39]。

第三节 社会建构论的启示

一、认知语言学和转换生成语法的区别与联系

乔姆斯基认为,语言研究就是探究“人之本性”,语言是心智的独特属性,也是人类独有的属性[39]。显然,把语言归结为人类心智的独有属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乔姆斯基语言学理论的唯理主义取向。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也同样伴随着关于“人”的哲学重构,这种重构在莱柯夫和约翰逊的涉身哲学中得到了最为充分的阐释。

乔姆斯基试图在身体中寻找语言,认知语言学试图在人的身体经验中寻找语言的本质,而社会建构论则试图在人的社会经验中寻找语言的本质。这三种理论中,经验具有不同的作用,同时,他们对经验也有不同的理解。在乔姆斯基的理论中,语言的本质中不涉及经验因素,因为语言是一种先天的东西。但是乔姆斯基的天赋思想和笛卡尔的天赋论还是有本质不同的。笛卡尔的天赋指的是一种普遍理性,接近于神的概念,而乔姆斯基的天赋指的是一种生物功能,如同人的口、鼻、喉、肺等天生器官的功能一生下来就使人会发出哭的声音,语言也被认为是大脑所具有的类似功能。这对于重视后天经验的认知语言学来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因为认知语言学受到皮亚杰的建构主义认知心理学的影响,认为语言和认知是在后天的身体与世界的互动中建构的。皮亚杰提出认知起源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语言和认知的早期成长是以先天的“感应运动构造”为模式,而以后的发展由“同化、适应”等普遍原则所决定的,强调认知结构是后天建构的。他认为人类认知的运作和发展具有某种建构主义机制,但是这种建构主要是来自于主客体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身体和心理经验。因此,后天经验在形成人的智力、人的语言过程中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因此,乔姆斯基的观点被他们指责为“天生主义”。但是,如果仔细分析,他们的观点并不是水火不容、截然相反的,而是存在继承关系。关键在于对乔姆斯基的先天主义的正确理解。由于历史的原因,当人们谈到“心”、“头脑”、“天生能力”时,总会觉得那是些神秘的、无法琢磨的东西。但乔姆斯基指出,所谓“心”、“天生能力”并无神秘之处;“天生主义”到处都有,生物学中就有不少“天生主义”,人长有胳膊,眼睛能看物体,妇女能生育婴孩,这些不是天生的又是什么?而对于认知语言学而言,实际上也强调了身体功能在认知和语言中的作用,例如Lakoff、Talmy等人的意象图式。所谓意象图式,是指“我们日常身体经验中反复出现的比较简单的结构。”[40]例如Lakoff提到的容器、连接等7类意象图式。Talmy提到的“力量——动态意象图式”等[41]。他们认为这些意象图式都来自于身体经验,是先于概念和语言的抽象结构,在我们认知和语言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建构作用。

除图式外,Lakoff提出的认知模型理论。Fillmore等人提出的框架理论。Langacker提出的弹子球模型和舞台模型,Schank和Abelson提出的脚本理论也是具有类似作用的认知结构。这些模型都是来自对现实世界的体验,是主体在与客体的互动的经验中经大脑工作而成的抽象结构,“是人们在认识事体、理解世界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相对定型的心智结构,是组织和表征知识的模式,由概念及其间的相对固定的联系构成”[42]。而这些图式或意象的形成,都是与人的本身的身体功能分不开的。因此,我们说,认知语言学反对的不是乔姆斯基的天生主义,而是赞成认知和语言有生理学的一面,具有生物性(乔姆斯基提出生物语言学的思想与他们很类似)。认知语言学并不反对人的天赋感知在形成各种后天经验的基础性作用,反对的是将认知和语言的整体直接作为一种普遍语法,作为一种自然生长成熟起来的语言能力的普遍语法。我们有理由认为,有机体的物质结构是由遗传决定的。这些由遗传而获得的特定的原则和结构决定了人们具有这样的而不是那样的认识能力。人的所有的机能都是由天生能力和后天学习两方面决定的。因此我们可以辩证地理解这两种理论之间的关系:认知语言学继承了转换生成语法的语言生物性的思想,但是并不把生物性当作语言的本质,而是将这种生物性与客观环境的互动所形成的经验当作具有本质意义的建构性的东西。认知语言学认为在知识的获得、储存和使用的过程中有某种认知结构在起作用,因而将对这种认知结构的分析作为认知语言学的理论目标。[43]概括地讲,这两种理论强调了语言的生物基础和主客互动经验,而这两者都是认知和语言形成的必要条件。但是,他们主要的不足在于忽视认知的社会性。这种经验转向应该在主体之间的互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

二、社会建构论的启示

认知语言学的主要特征是认为后天的涉身体验是心智的本质内容,而转换生成语法认为先验性是心智的本质。如果将这种先验性当作一种身体的固有属性,那么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涉身主义,强调语言本质的生理功能性。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转换生成语法认为由这种身体派生的先验性本身就具有完全功能,如同脚天生就具有走路的功能;而认知语言学认为,这种身体派生的东西还需要在主客互动中才能形成语言的功能。社会建构论与两者的最大区别是不仅强调经验的先天性(生理功能性)、后天性(主客体互动触发),而且强调符号性(主体互动中形成)。社会建构论强调心智的符号性,符合认知研究的经验转向这个方向,但是这种经验的形成不局限在主客互动而是以主客互动和主体之间的互动结合的。

从社会建构论的角度来看,对生理功能性的强调构成我们前面所说的图画关系的基础。只有具有先验的生物性,每个个体在社会互动中才会具有相同的体验,这种相同体验之间的图画关系作为意义传递和认知建构的必备条件;才具有主体之间互动的必备条件。而对后天性(主客体互动触发)的强调构成我们所说的索引关系的基础。认知语言学认为心智是后天经验中形成的。认知反映的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这无疑是正确的。没有主客体之间的互动就没有认知。皮亚杰认为,“认识”并不是一种既存状态,而是一种发生过程,它既不存在于认识的主体之中,也不存在于被认识的客体之中,而是发生于主体对客体认识之时,而“知识”便是在主客体交互过程中所产生的结果[44]。认知语言学认为,所有的认知活动都可以认为来源于人的这种经验,即有机体与环境的互动。在这种主客体互动中,主体体验的内容与客体的本质属性存在索引关系,构成了主体之间的心理体验进行互动的基础。所以认知语言学正确反映了主客互动中的体验内容,这种体验的基础加上体验内容只有在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互动中才能形成真正的认知和意义,因此,从社会建构论的角度来看,心智是在社会互动中建构的,既有天赋的,又有经验的因素。其天赋的一面是指人的生理基础是相同的,从而在生物体验、物质性等基础之上获得了符号性,构成了心智的基础。

因此,社会性(符号性)是心智本质属性之一。如果没有社会实践,大脑是不可能发展认知的。脱离主体际性和社会性来讨论语言或者认知现象是不全面的。认知不仅是心理建构,而且是一种社会建构。因此,语言认知研究的范围应该包括对认知的社会建构的研究。两者是互补的,社会建构是主体际性的,心理建构是主客体间性,两者互为前提和基础。

三、图式是心理建构和社会建构的结合

从认知的符号性这一角度来看,不仅认知理论有助于解释语言现象,语言理论也有助于解释认知现象。实际上,在目前的语言认知研究中,已经预设了语言符号的先在性。正如认知语言学家普遍承认的观点:语言知识来自语言使用[45]。只有在主体之间互动,才有所谓的知识,因此,从主体际意义上的语言来说,语言是先在的,也就是说符号性是先在的。认知并不存在于个体的内部,而是存在于人际之间。语言和认知既是一种心理过程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我们不认为语言和认知的相互解释是一种循环解释,而是语言认知的事实。关于语言对认知的反作用,语言学研究中早有大量论述和研究,著名的语言相对论就是一例。“而认知语言学忽略语法系统对认知的反作用”[46],不能不说是违背了认知语言学从认知的角度全面研究语言的初衷。这是经验论对语言认知研究的必然结果。同样,如果将社会性和心理性结合起来解释,则必然又会预设认知的先验性的存在。因此,心理结构发挥作用必须以其社会性为前提。能解释语言规律的心理结构也必须是具有社会性的。具体来说,在认知中,各种范畴总是被有着同感的人们所接受,不存在个体发明的范畴,或者说个体发明的范畴是以人们的接受为前提的。知识的首要性质是人际交换的产物,而非世界的反映或影射。

因此,对于认知语言学来说,在讨论图式、模型时,不仅要从身体经验的角度来说明其来源和工作机制,还要从现有的语言以及社会建构这方面加以说明。

社会建构论提供了更加合理的解释,在后天的认知发展中,语言和认知互相促进。语言为认知提供建构的范畴,认知又使新的认知范畴固定在语言中。语言认知研究应该在个体的心理认知加工、社会的语言认知建构和生物属性之间进行循环解释。

目前的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是前概念结构,包括意象图式结构和基本层次结构,是“直接被理解的”、“直接有意义的”[47]。但是,要能直接被理解,就必须具有主体之间交流的基础,而这一点,认知语言学并没有给予合理的解释。前概念结构既是一种心理建构,又是一种社会建构。前者反应的是对主客体互动的结构性认识,后者反应的是主体之间对前者的筛选和确认。可以解决前概念结构的心理现实性的问题和符号性问题。一方面,前概念结构符合身体感知的结果,另一方面,它又是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建构的结果。

认知语言学认为在没有任何范畴和识解基础的情况下,婴儿能够通过与环境的接触而感知到空间这种范畴,从而把它当做一种前概念结构用于对以后的经验材料进行认知加工。这是没有根据的,任何前概念的东西缺乏心理现实性[48]。因此,认知必须以生物性作为基础才能得到合理解释。

前概念结构同时来源于身体感知和社会建构。认知语言学认为前概念结构是直接可理解的,认为思维是身体的,这是一种客观主义的翻版。是一种由认知结构决定普遍的认知现象,是一种本质主义、心灵主义。我们必须克服认知语言学的本质主义和客观主义。

Haser认为认知语义学把意义与意象等同,无法解释意义之间的差别。甚至根据Lakoff自己的标准[49],认知语义学从严格意义上说并不是真正的意义理论。这是因为,从前概念结构到真正的意义和知识的建构,还有很多空白的地方没有得到解释。其原因是忽略了语言和社会建构在认知/意义建构中的作用。从心理结构到知识,必须经历符号性、社会性这一环。没有社会性就没有知识,而社会性来自语言。因此,在认知和语言之间应该有循环解释,这是一种循环上升的辩证法。

在本节中,我们主要回顾了乔姆斯基创立转换生成语法以来的语言认知研究,认为转换生成语法和认知语法之间存在某种互补性,应该结合起来,在社会建构论的框架中才能更加合理地得到解释。转换生成语法反映了语言的生物学本质,认知语言学反映了语言的主客体之间的认知本质。在社会建构论的框架中,前者提供了交流的基础,认知语言学提供了交流的内容,而只有在社会建构论这种交流的框架中才能真正形成认知生物性、心理性和社会性的三位一体,使得语言认知得到融通的解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