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英文化差异在翻译实践中的体现及译法

中英文化差异在翻译实践中的体现及译法

时间:2022-04-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英文化差异在翻译实践中的体现及译法王坤摘要:翻译实践中处处体现出文化的差异。其中,文化问题对翻译的意义尤其重大,事实上缺乏文化元素的译文等于缺乏了灵性的翻译。同时,也必须意识到,文化的差异依然存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局部地交叉、碰撞和冲突。

中英文化差异在翻译实践中的体现及译法

王坤

(天津工业大学 300387)

摘要:翻译实践中处处体现出文化的差异。每一种语言都与某一特定的文化相对应,中英两种文化决定了中英两种语言存在差异的必然性。虽然文化的差异造成不同语言之间的词汇空缺,但通过在不同的文化和语言中寻求对等、直译、意译等可行的翻译方法,可以将由文化差异引发的语言现象的差异生动地体现出来。

关键词:翻译;文化;差异;译法

作为一种与语言有关的活动,翻译牵涉到的问题可谓纷繁复杂,远远不是语言知识所能解决的了的。其中,文化问题对翻译的意义尤其重大,事实上缺乏文化元素的译文等于缺乏了灵性的翻译。译者在诠释原文时,难免在译文里灌注自己的文化观,而且翻译实践中坚持从文化上来处理中外文字上的差异才能更妥帖地体现出原文的风格和气质。从本质上讲,翻译的根本任务就是让译文读者了解原文所承载的文化信息,达到文化传播和交流的目的。

英国译学理论家苏珊·巴思内特(Susan Bassnett)曾把语言比喻为文化有机体的心脏。她说:“如同在做心脏手术时人们不能忽略心脏以外的身体其他部分一样,我们在翻译时也不能冒险将翻译的语言内容和文化分开处理。”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将语言作为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的一部分来对待,而不是简单地从语符表层来处理一切翻译问题。

同时,也必须意识到,文化的差异依然存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局部地交叉、碰撞和冲突。自然,在翻译中,由于源语文化与译语文化成分不相容而无法或很难用译语表达,于是译者把目光转向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冲突(cultural clash),千方百计解决矛盾,寻求冲突的调节点。正如翻译家尤金·奈达(Eugene A.Nida)所指出的:“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翻译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差异是多方面的,本文将就形象和词汇两个方面反映出的文化差异加以论述。

1 文化形象的翻译

研究表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形象的接受方式是不尽相同的。有些形象直入译语语言,已为译语文化接受,如:“懒婆娘的裹脚布,又长又臭”,直译为“foot-bindings of a slattern long as well as smelly”,这样的译法生动活泼,让人心领神会。但有些形象为译语文化所不容,只能加以阻隔,如“as cool as a cucumber”,因为汉语中根本无法将“黄瓜”这一喻体和“冷静”这一概念联系到一起。

有时巧妙运用诠释方法可将译语文化本来无法接受的形象顺利被接受,而且给人以强烈的新鲜感。比如,朱生豪将Falstaff:What,is the Old King dead?Pistol:As nail in the door.画线部分译为:死得直挺挺的,就像门上的钉子一般。译者巧妙地加上六个字,便将as dead as a door-nail这样一个汉语文化无法接受的形象变成了一个十分新鲜、生动的比喻,既方便读者理解,又保留了源语的形象和文化。

在对文化形象的翻译中还有一种归化模式,即译者尽量从源语词法、句法结构、谋篇布局的条条框框中跳出来,设法用已经被广为接受的形象取代源语形象。例如,a bread and butter译作“面包黄油信”,会给人一种不得要领的感觉,而译者经过融会贯通,按照汉语的表达习惯,将其译成“表扬信”,可谓文从字顺。再如,著名的麦氏咖啡(Maxwell House Coffee)的一个成功的广告口号:“Good to the last drop”译作“滴滴香浓,意犹未尽”,用这四字成语加以解释,加深了中国消费者的印象,无疑增大了该产品的附加值。这样运用归化译法,使广告文字简洁易记,还给人以美好的想象。谈到成语,汉英语言中皆有大量的形象鲜明,喻义丰富的成语短语;其中有不少喻义相同但喻体迥异,其原因也都是由不同的文化习俗所引起的不同的语义形象决定的。翻译时大都采用意译法,以便译语读者的理解;也有少数成语采用直译,以利于不同文化的交流,丰富译文语言的表达能力。如:一箭双雕(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杀鸡取卵(to kill the goose that lays the golden egg)、害群之马(a black sheep)、爱屋及乌(love me,love my dog)、画蛇添足(to gild the lily)、掌上明珠(apple of the eye)、对牛弹琴(to cast pearls before swine)、旁敲侧击(beat about the bush)。

2 文化词汇的翻译

每种语言中都有许多借以表达自己特定文化概念的词语,它们的所指只有在某一特定的文化中才是最清楚的。一旦超越自己的文化背景,进入一个有差别或者差别较大的文化背景中,翻译起来就很有可能出现问题。常见问题主要有词汇空缺和词义冲突。

1)词汇空缺(zero of equivalent word)

词汇空缺是指源语词汇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在译语中没有其“对等语”或“对应语”。如karaoke,在中国传统词汇中无与之相对等的词汇,因而无法用准确贴切的词语译出其词义内涵,只能采用音译的办法,同时采用英文字母译为“卡拉OK”.又如,产生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hippie(hippy),由于它是美国文化的独特产物,在汉语中也无与之对等的词语,曾音译为“希比士”或“希比派”,现定译为“嬉皮士”,这个译名虽然比前两个译名要好一些,但仍无法确切表达hippie的词义内涵,且有可能造成误解。Hippie指的是美国社会中的一类特殊的人群,他们虽对当时的社会现实不满,生活方式与众不同,头蓄长发,身着异服,酗酒吸毒,但他们并非都是“嬉皮笑脸”的人,其中不少人对社会问题持有严肃的态度。

2)词义冲突(conflict of word meaning)

词义冲突是指源语词汇所载的文化气息,与译语的对应词语所载的文化信息是相互矛盾的,也就是说,词语的表层意义相同,但词义深层的文化含义却不尽相同或者相反。这类词语虽然不多,但在翻译中却不容忽视。有些词一定要把文化感情色彩译出,否则就会失去意义。如:“Then we’ve won?”said Fliur,“Unless I ’m Dutchman,”answered Soames.若斜体部分直译为“除非我是荷兰人”,虽字面意思等同,但恐怕中国读者不会知道其文化感情色彩。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看,我们知道英国人对荷兰人没有好感,故此句应该是英国人起誓发愿的用语,译成“我敢保没错”,便充分体现出源语文化的内涵。有些词与某项文化娱乐活动有关,如the nineteenth hole,若直译为“第19个洞”,便无法达到文化信息传达。因为这是高尔夫球的人的诙谐语,指“餐厅”“酒吧”之类的地方,因为高尔夫球总共18个洞穴,当打完第18个洞时,就要找个地方休息一下,吃点东西了,故云“第19个洞”,类似这样的词语有时采用直译与夹注说明的方法来处理比较好,这样可以保证语言语义与文化译义一并传达。

3 结语

跨文化翻译中体现的词汇空缺、词义冲突;形象直译、归化译法;语篇结构的句法差异和范式变化无一不给译者带来多种多样的障碍和挑战,当然更有启发和收获,这些也更充分地体现了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活动,更是沟通两种文化的交流和移植活动。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必然带来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由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间交流的不断加强以及人们心理门户的开放,不同语言互相吸收、同化、演变并不断发展。受不同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等潜移默化地发生着深层的变化,跨文化、跨语言的沟通越来越容易,这也是文化走向可译性的客观必然。

参考文献

[1]Eugene A.Nida.语言与文化——翻译中的语境[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139-157.

[2]刑福义.文化语言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8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