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相似性隐喻

相似性隐喻

时间:2022-04-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隐喻与类比“有比较才有鉴别”,这句话意味着事物之间的差别是通过比较得出的,反之,如果没有比较,我们就不能区别一事物与它事物。这样,包括几何图形的对称性类比也可以揭示隐喻内部的认知机制。鉴于类比是取其推理类比,是为了突出其潜在的认知作用。但这些研究除了说明隐喻的表面静态特征以外对认知的功能并未揭示出来。

二、隐喻与类比

“有比较才有鉴别”,这句话意味着事物之间的差别是通过比较得出的,反之,如果没有比较,我们就不能区别一事物与它事物。相似性无疑也是由两个事物的比较得出的。

比较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对两种情景进行相似性的比较(两种情景的相似性可能是现存的,也可能是创造的);另一种是根据两个情景之间现有的相似性推论另外的相似性的比较。这两种类比难以截然分开。但为了说明隐喻机制问题,我们区别简单类比和推论类比这两个概念,因为在深层认知上具有启发意义。

(一)简单类比

类比首先要考虑两个物体或情景的相似性。为了说明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创造相似性,我们先分析两种情景现有的相似性问题。这种类比可称为简单类比。如:

地球的最外面的一层叫地壳,这是地球的表皮,相当于鸡蛋的蛋壳。

(朱志尧:《宇宙的秘密》)

这个类比类似于一个明喻句:“地壳好像蛋壳。”尽管其表述明确,但其媒介仍需作非常规解释,才能用于对象(地球)的描写。

简单类比与隐喻比较,其对象与媒介呈现明显的对称性,即对象与媒介颠倒位置一般不产生意义变化,如“蛋壳好像地壳”。沃尔波鲁格(1980)曾指出在下列三种情况下,对称性逐级递减:非明喻的隐喻——明喻——类比。其末端是完全对称性的类比。

对称性的类比采取“A之于B等于C之于D”的形式。如“电子之于电核等于行星之于太阳”,两者的对称性使BD和AC之间可互换,如“电核之于太阳如同电子之于行星”。在电子与行星的类比中,电核与电子组成一个情景,行星与太阳组成一个情景。我们都可以用两种情景中的一种常规含义来解释另一种情景。但是类比并非都在这一层次上,例如下面这个例子:

Who is to Great Britain as Nancy is to the US?(Indurkhya,1992)

(谁在英国相当于是美国的南希·里根?)

南希是美国总统夫人,而在英国没有总统。像隐喻一样我们同样可以想象令人接受的解释。例如,将“总统”解释为“首相”,可以回答Thatcher夫人的丈夫Denis Thatcher。

我们再来看一个视觉对称性对比的例子。如下图。

img4

图4.1

(ibid)

在这里由A、B、C、D四种条件组成二组情景进行对比。假如我们将“AB”和“CD”各自组成一组情景,我们设想用其中一组两个条件的关系来解释另一组两个条件的关系。如果将AB作为媒介,它们的关系是“上方三角形中的圆移到下方的正方形内部”。注意这里是用符号的一套结构集合进行描写,因为其术语是“内部”、“上方”、“三角”、“正方形”,它们是在描写内部有关联的符号系统。在下面包含C和D的认知对象中,上面的描写发生了变化:我们需要将“三角形”解释为“六角形”;“圆”为“半圆”;“正方形”为“长方形”。这类似于在英国政府结构体系的环境下解释美国的“总统”。这样,包括几何图形的对称性类比也可以揭示隐喻内部的认知机制。这里值得注意的问题是要重视视觉领域的解释过程和语言表征的隐喻的密切联接。因为我们说明的是几何对称类比对相似性的创造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二)推理类比

另一种类比是在两者现存的相似性类比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论该客体或事件之间新的相似性的类比。我们说“现存的相似性”本身就意味着尚存在其他类型的类比。例如一个人从未驾驶过船,但他驾驶过汽车,从已知的车与船的经验中,他看到两者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会很自然地设想拉动船上的操纵杆左拉——如同汽车上的操纵杆——船就会向左转。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推理类比”。

这种类比是人类认识事物的主要方式,认知科学研究表明它是我们解决问题(problem-solving)的启发性动力来源。

在此,应该注意,我们宜将“隐喻”与“类比”看成两个不同的概念。隐喻是用另外一种事物来指称、理解一种事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解释中的某些特征或关系成功地转移,并不作为另外一些也可以转移的依据。例如,“The sky is crying.”中“落泪”,得以转移,并不说明“泪的咸味”、“抽泣的鼻子”、“眼睫毛”等也可以转移。为了说明问题,我们暂从静态观察。这不说明类比对隐喻无解释作用,恰恰相反,这是为了强调推理类比的“理由”,如果没有“理由”,推理类比就会完全失去解决问题的作用。

鉴于类比是取其推理类比,是为了突出其潜在的认知作用。所以只有在隐喻框架内才能对它有深刻的认识。我们将会看到类比作为认知程序,有时发挥重要的作用,有时类比不当则形成一种认知错误。

(三)通过隐喻发现相似性

隐喻互动理论的目的在于解释有些隐喻总是伴随着新的相似性的发现或创造。赞同这个观点的多为哲学家。哲学家认为相似性是自然的事情,用不着证明,并以此来贬低隐喻的“比较论”。隐喻的内部创造机制并没有揭示出来。

这样,一方面哲学家从经验的角度力图建立表象理论,但大多模糊不清;另一方面,尽管“比较论”受到了批评,心理学家还是侧重于人类对于相似性识别的试验研究,以现存相似性为基本资料来说明隐喻。一些研究者如麦尔格迪和约翰逊(1980)从经验角度研究了媒介与对象的相似性构成,对相似性的类型、作用和识别等进行了探讨。隐喻的研究成为相似性的研究。但这些研究除了说明隐喻的表面静态特征以外对认知的功能并未揭示出来。

要证明相似性的创造似乎有点困难,因为即使在创造性隐喻之后也存在相似性,所以,如果一旦确认(理解)一个隐喻,我们很难说在隐喻之前不存在相似性。“政治家的大话”和“女人的眼睛”没有相似性,但当钱锺书用隐喻将此联接起来,而且我们理解之后,我们会说两者之间确定存在相似性,只是原来没有意识到。而这“原来没有意识到”正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所谓相似性的创造就是创造一般“没有意识到”的那部分。客观地讲,任何客体之间都在某些方面存在相似性。“相似性创造”这个概念就是指我们作为认知主体有意识的相似性创造。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先给出下面的成对事物概念,相信开始我们很难说这些成对概念之间有什么相似性,如果能够找到其相似性,可能需费一些心思:“树叶”与“文凭”;“英文”与“肉屑”;“政治家的大话”与“女人的眼睛”。下面我们看钱锺书先生在小说《围城》怎样将两者联系起来的:

1.她(唐小姐)的眼睛并不顶大,可是温柔灵活,反衬得许多女人的眼睛只像政治家讲的大话,大而无当。

2.方鸿渐受到两面夹攻,才知道留学文凭的重要,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自己没有文凭,好像精神上赤条条的,没有包裹。

3.张先生早跟外国人来往惯了,说话有个特征……喜欢中国话里杂无谓的英文字,他并无文中难达的新意,需要借英文来讲;所以他说话里嵌的英文字,还比不得嘴里的金牙,因为金牙不仅妆点,尚可使用,只好比作牙缝里嵌的肉屑,表示饭菜吃得好,此外全无用处。

读过这些文字之后你会觉得这些成对概念非但不怪异,而且在媒介与对象之间创造出来的相似性使得我们对认知对象事物(“女人的眼睛”、“文凭”和“张先生的英文”)产生更加形象而深刻的认识。在最后一例中,我们还应注意到“英文”与“肉屑”的隐喻是在“英文”与“金牙”隐喻之后产生的,第一次隐喻建立之后,其媒介概念的相关概念同时投射到对象的认知上面,形成二次性创造,认识也随之加深,由“装饰”而创造出相似性——“无用”。

上例全是对象与媒介都出现的例子。在描写对象不明的情况下,每个人都可以依据自己的经验对媒介做出自己的“解释”,这种解释同样是相似性的创造。诗歌一般被认为是运用隐喻的典型代表。诗歌中的隐喻与一般性语言中的隐喻其解释是相同的。相信在读乔伊斯·基尔默(Joyce Kilmer)的诗以前,我们不会认为婴儿和树木有相似性,也不会想到“tree”会有“mouth”,“earth”会有“flowing breast”:

A tree whose hungry mouthis prest

Against the sweet earth’s flowing breast;

(Joyce Kilmer,Trees)

一株树,他的饥渴的嘴
吮吸着大地的甘乳

(郭沫若译,转引自徐鹏:《英语辞格》,1996)

问题是,在这里作者通过联想,对植根大地的树木没有作常规性的描写,而是采用非常规的隐喻手段,即用婴儿吸奶的概念网络结构对其进行描写:婴儿紧贴母亲的乳房吮吸乳汁,树木植根于大地汲取着自己所需的营养。隐喻建立之后,我们会感到“婴儿”的行为和“树木”的行为,“母亲”和“大地”确有相似性;再来看下面的例子。

北方的原野

黄昏里疾驶的列车
快不过箭一般射出的乡间大道
路面上尘灰的气息
静静回荡在北方

一条长垄足足一亩的豆花
断续地开在苍山下
几千条长垄几千道绿浪
使初夏显得缭乱

还能让我铭记什么
那箭一般射出的长路
那几千亩淡紫色的豆花
那连天的绿浪

(《诗刊》,1998年11月号,作者李为霖)

这是对北方原野的描写,在这个概念网络(诗的文本)中,有的是常规的描写,如“北方的原野”、“几千条长垄”,等等。但“箭一般射出的长路”、“连天的绿浪”却要做隐喻的非常规解释。离开这个特定的语境(倘若我们手里拿着一支箭,站在路中央做比较),两者就没有什么相似性。但通过作者的隐喻创造,两者就具有了相似性。

约翰逊和麦尔格(1980)做过一项试验,他们提供给受试者(75位大学生)一个隐喻句“People are Doors.”,并让他们写出自己的理解,结果受试者给出了27种不同解释,其中有:

They can be either open or closed.(它们即可打开,又可关闭)

They open to something else.(它们为其他而开)

You have to go through them to get what you want.(进门之后你才得到想要的东西)

Behind them are many secrets.(门后隐藏许多不为人知的东西)

They move back and forth without ever going anywhere.(它们来回转动但却离不开原地)

They are rigid.(它们僵硬机械

They squeak unless oiled(它们不给上油就吱吱叫)

You go through many of them in your life.(你一生要多次进入它们当中)

You need a key to open them.(你需要用钥匙才能打开)

You find them most often in houses.(你经常是在屋子里看到它们)

They work best when they are in good condition.(它们只有在好的条件下才能工作得最好)

这项试验也说明隐喻一旦建立起来,人们总可以在两者之间发现或创造相似性。创造可以是隐喻的创作者也可以是隐喻的理解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