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隐喻创造意义”

“隐喻创造意义”

时间:2022-04-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九、利科:“隐喻创造意义”利科是法国著名思想家。利科认为,隐喻唯有在陈述中才有意义,陈述是表达内容,指称是陈述表达相关对象。利科将隐喻与语义创新密切结合起来。利科认为,相似性是隐喻的一种“纽带”,在隐喻中起核心作用。利科还通过认知模型说明隐喻的创造性。这些理论的创新有其探索意义,但不得不承认,它们仍然属于结构主义框架内的形式体系。

九、利科:“隐喻创造意义”

利科(Paul Ricoeur,1913—2005)是法国著名思想家。他在半个多世纪的学术生涯中,出版了31部著作(包括访谈录),一些著作被译成30种文字。这些著作广泛涉及哲学、文艺理论、宗教学历史学、语言学、伦理学、修辞学等领域。

利科以知识渊博、思想深遂而闻名于世,他在隐喻领域里的探索和发现,对哲学界和语言界都产生了巨大影响。《隐喻的规则:语言意义创造的多学科研究》(The Rule of Metaphor:Multidisciplinary Studies of Creative Meaning of Language)是他隐喻研究的代表作。利科的主要贡献在于,他从哲学角度对隐喻进行研究,重视隐喻的修辞作用,同时认为隐喻具有本体论和认识论的价值,主张建立“隐喻诠释学”这样一门分支学科。利科认为,隐喻唯有在陈述中才有意义,陈述是表达内容,指称是陈述表达相关对象。隐喻不但表达情感,还表现为实在。隐喻通过对常规语言范畴的突破,将认知对象看成另外一番样子,因此具有“隐喻的真理”,隐喻带来语义的更新。利科将隐喻与语义创新密切结合起来。他认为修辞学处理的都是词语的象征意义,是词典以外的意义,而且这些意义都是词典以外的用法。我们需要词典以外的意义,因为词典不能负载我们大量思想感情的表达,我们需要超出词语的日常用法去拓展它们的意义。

利科认为,相似性是隐喻的一种“纽带”,在隐喻中起核心作用。在常识看来不相干的东西之间建立起“亲缘关系”(kinship),形成了“范畴错置”。正是这种有意识的错置,原来的分类秩序被打破,新的联系形成,新的意义也随之创造出来。他认为,好的隐喻不是描写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而是在不同事物之间发现和创造相似性。发现和创造相似性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创造性认知的过程。

利科反对隐喻的“替代论”,因为“替代论”是简单的词语字面的替换,不产生任何新的意义。利科对这种修辞学的隐喻理论作了分析与批评,而归结为隐喻可以有创新的建构作用,不仅是感情的作用,而且带来了新的信息。

在陈述中,隐喻通过句子范畴之间(字面解释与隐喻解释之间)的张力(tension),创造出真正的有价值的东西。隐喻的张力涉及整个陈述与解释过程。真正的隐喻是创新的,创新的隐喻经过重复就会变成死喻(dead metaphor),一旦如此,意义范围的扩大就会载入词典中,成为词语意义不断增加的原动力。一方面,词典中不存在任何活的隐喻;另一方面,它又作为隐喻化石被记录下来。

利科还通过认知模型说明隐喻的创造性。他认为有三种认知模型:一是比例模型,它的物质形态类似于标本,主要体现在外部形态结构上,例如汽车模型,通过汽车模型我们可以认识汽车的外部主要特征;二是类比模型,它仅仅具有结构上的同一性,例如一幅汽车年度销售图表,通过类比关系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汽车销售进展情况;三是理论模型,它在于构造一个更便于描述的虚构对象并且将这一对象的诸属性置入一个更加复杂的实在领域,如“多米诺骨牌”效应理论,可以让我们通过理论模型对复杂的事物有更好的认识和把握。这三个模型反映了认知的不同层次,但同时具有共同的认知属性和功能。汽车模型不是汽车本身,图表也不是销售本身,多米诺骨牌亦非复杂事物本身,但是,它们都具备认知功能,这种功能是建立在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基础之上的。

隐喻能够将直接适合于此事物的语言作为发现彼事物的透视镜工具来使用,从而将两个分离的领域带入认知和情感的关系之中。通过这一理论模型,我们察觉出事物新的联系。因为模型与某个应用领域之间存在心理的同构。正是这一同构奠定了“词语类比转换”的基础,并且允许隐喻像模型一样去“显示新的关系”。

从以上对国外隐喻研究历史的简要回顾可以看出:一、隐喻的研究历史悠久,隐喻的研究涉及语言学、哲学、心理学、符号学、语用学、社会学、认知科学等多种学科。总体上讲,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语言的本质(包括它与社会、人类本身等的联系)认识逐步深化。隐喻从一个语言的偏则现象,成为能够藉以认识语言乃至人类自身的切入点和有效途径。二、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但对它的解释往往和一种哲学观、一种认识论相伴而生,这说明语言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对它的解释需要语言外的理论加以补充。三、在隐喻研究中各派理论呈互补关系。如果我们把各种理论联系起来考虑,就会发现任何一种新的理论都是以前人的研究为基础的。如“比较论”已被许多学者认为是过时的,但它所提出的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联接却一直为研究者所重视,尽管研究角度、乃至术语有所更换。四、隐喻与我国历史文论中的“比兴”有某些契合点,而“比兴”源于“象征思维”,从这个角度说,我国对此也早有研究或关注。但是严格来讲,我们缺乏对隐喻(比喻)进行理性的深刻思辨,在这方面钱锺书先生已有所作为。目前,我们总体尚处于介绍学习阶段,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在认真学习西方有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进行研究。

显而易见,历史上隐喻的认知理论一般都是由哲学家提出来。这与西方哲学传统有关,更与上世纪初哲学研究的语言学转向有关。考察语言学研究的历史发现,在索绪尔之前,哲学与语言学之间就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

自20世纪初索绪尔奠定了结构主义语言学传统后,语言学作为独立学科而成立。其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对结构主义进行突破的历史。如韩礼德(M.Halliday,1985)从语言社会功能角度试图建立功能系统语法;乔姆斯基(N.Chomsky,1957,1965,1975)试图用假设的大脑机制建立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语法;塞尔(Searle,1980,1984)则试图从语用角度进行语义推导模式的解释。这些理论的创新有其探索意义,但不得不承认,它们仍然属于结构主义框架内的形式体系。

实际上,语言学远不是一个独立封闭的系统,也不是一个由形式逻辑所能解释的形式系统,语言解释离不开人本观念,离不开人的社会经验和认识规律。在语言学发展历史上从未像现在这样,从隐喻的角度把语言和哲学、人的社会认知等结合得如此紧密,把语言的本质揭示得如此真实而全面。

【注释】

[1]该书由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社(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出版(1966),书中除卢梭的论文外还收录了赫尔德关于语言起源的论述。

[2]这里所引述卡西尔的观点是依据汉译本的《符号·神话·文化》,卡西尔著,李小兵译,东方出版社出版,198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