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言力学原理

语言力学原理

时间:2022-04-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Ⅰ 语言力学原理1在我们日常谈话时,常常会出现歧义,比如下面这个句子:“教学大楼的所有教室都没有锁”。语言的歧义会导致对心理的不同语言力。最初人们并不了解力学原理,只是模糊地知道个人的身体和力有某种关系,究竟是什么关系也不了解。古人虽然没有发现现代物理学的力学原理,但是他们能够通过对力的运用而了解力的存在和实际用途。

Ⅰ 语言力学原理

1

在我们日常谈话时,常常会出现歧义,比如下面这个句子:“教学大楼的所有教室都没有锁”。这个句子至少有两个意思:(1)指教学大楼的所有教室都没有装上锁;(2)指教学大楼的所有教室的锁都没有锁上。第一个“锁”指的是名词,第二个“锁”指的是动词。由于听者的不同理解,“锁”的歧义就有不同的语言力度。意思(1)让人们想到要找人去装锁;而意思(2)让人们想到赶快去把每一间教室锁好。其实在社会现实里,普通的物理力也会出现歧义现象。比如用一个苍蝇拍拍苍蝇,就有可能有几种结果。如没有拍死苍蝇,反而把桌子上的牛奶杯震动翻了。也就是说物理力必须运用恰当。当然语言力和物理力的表现形式不同。就量子力学而言,量子力学本身就是不确定的,所以许多物理学家都说过没有人能够真正理解量子力学。因为量子力学的波粒二象性就表明电子射线既是一束粒子,又可能是一种波动。因为单个电子的行为是无法预言的,电子时常从一种状态突变成为另一种状态。当然,在力学具体的设计中是不能出现误差的,因为不同的设计有可能存在不同的结果。语言的歧义会导致对心理的不同语言力。这和物理力学一样,只要在力学工程方面有一点疏忽,就可能造成物理力学的歧义。比如,在我国的探月工程方面就考虑到嫦娥一号的轨道设计问题、飞行控制问题,因为嫦娥一号从地球出发,要经过大气层电离层。在进行力学设计时就必须考虑到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稍有一点疏忽,力学歧义的出现就会影响嫦娥一号的奔月。语言是文化载体,语言运用错,就可能产生不同的语言力,对人民和社会都可能造成不利,威胁和灾祸,社会常常会受到个人文化(语言)的干扰,而使局势发生变化,如伊拉克战争就是一个明显不过的例子。

外交家在讨论问题时,每一句话都要精心设计好,不能出现歧义,但是在平常的语言中歧义是难以避免的。人们的语言由于受个体的支配,常常考虑不周,而且很容易表达不准确。在人们的日常语言中间有可能由于考虑不周而出现交际失误。比如,一位母亲原来想使自己的女儿开心,问她:“你数学作业做完了吗?”她本想在女儿做完数学作业后,就带她到商场去购物。但是在女儿说没有做完时,母亲本来可以告诉她等她做完后一起到商场去,可是她又问到:“为什么还没有做完?”女儿认为母亲的问句是对她的指责,所以她的回答也不如意,结果不仅商场没有去成,而且造成母女之间的不愉快。

人们受到伤害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暴力(即物理力)对人体的伤害,另外一种就是语言(语言力)对心理的伤害。那么什么是力呢?人们都知道“力”这个概念,但是谁也没有见到过力。因为力是一个抽象概念。人们可以通过物体的变化感觉到力的存在,但是用肉眼无法看到力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在人类历史中力的发现是一件伟大的事情,正因为人类发现了力的存在,所以才能够了解如何应用力学原理来改变自然和社会的面貌。最初人们并不了解力学原理,只是模糊地知道个人的身体和力有某种关系,究竟是什么关系也不了解。我国古代的哲学家墨子(墨翟,公元前463—前376年)在他的《墨经》中首次提到“力”这个概念。他说,“力,刑之所以奋也。”这里的“刑”就是指身体,“奋”原来是指鸟儿展开翅膀起飞的意思。所以他给力的解释是:力能够使人的身体因运动而发生变化。这就是说墨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感觉到力的存在,当然他的认识只是初步的和原始的。

古人虽然没有发现现代物理学的力学原理,但是他们能够通过对力的运用而了解力的存在和实际用途。如墨子当时对杠杆的作用就非常了解。在《墨经》里有一段话:

“衡,加重于其一旁必垂。权,重相若也。相衡,则本短标长。两加焉,重相若,则标必下……长重者下,短轻者上。”

无疑,墨子在这里已经从杠杆的运用中获悉力的存在和用途。墨子告诉人们,一个支点在中间的杠杆,其两个臂长分别为“本”和“标”。“本”用来悬重的物体,“标”用来放砝码一类的东西。如果杠杆保持平衡,是因为砝码的重量和物体的重量一样。在悬重的物体一边加重,这一边必定下垂。如果要再使杠杆平衡,就应该使“本”变短,而使“标”加长。如果在两边加上相同重量的东西,则砝码的一边必然下垂。又长又重的一边必下垂,而又短又轻的一边必上升。这就非常清楚地说明墨子在实际运用中得出物理力的存在。

中国还流传一个关于曹冲称象的故事,这是从浮力的角度发现力的存在。因为象是一种动物,又大又重,无法称其重量。年纪很小的曹冲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先把象放到一艘船里,观察其吃水量,然后再把船的吃水深度记下来。把象再从船里牵到岸上。然后把大石块装进船里,等到船的吃水深度和象在船上的吃水深度一样时,就知道象的具体重量。从以上所说,我们可以知道,力的概念是在人们的实践之中得到的。

同样,在西方很早也获得了有关力的概念。古希腊有一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比中国的墨子略微晚一些。他认为世界万物的运动必定有一个第一推动者。对于能够自动的物体,推动者应在内部;对于无生命的物体,推动者应在物体的外部。一旦推一个物体的力不再去推它时,原来运动的物体便归于静止。尽管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有明显的错误,但它在历史上的功绩是不可抹杀的。另外,更晚一些古希腊又出现了一位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前212年),他总结出有关力学的基本原理,后来被称为力学之父。在《论杠杆的平衡》一书里,他提出了杠杆定律。在《论浮力》一书里他又提出了浮力原理。这里我们没有必要详细叙述他的具体理论,但是我们了解一个道理,即:力的概念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都是在人们的实践之中得到的。力本身是一个抽象的语词,但是当人类了解是力的作用后,就会运用力的原理为人类谋求福利。只需考察一下当前的世界,就不难发现力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前面是有关物理力的问题,现在要从语言的角度问一下,语言有力吗?物理学告诉人们有关物体力的问题,所以人们一听到力,就联想到物体力。可是在社会里还存在着一种力,这种力不作用于物体,而是作用于人们的心理。人类的心理是看不见的,但是可以从实验里证明。这就是说力的概念有了发展,除了有作用于物体的力外,还有作用于心理的力。作用于心理的力可能来自行为,也有可能来自语言。语言力是作用于心理的一种力。语言力对心理的作用是看不见的,但可以从实验里证明。

在语言里存在着一种力学关系。所以人类应该运用易于促进人类和谐的词来代替易于产生矛盾的词,实际上就是调整语词的力度。比如一位医生对一位病人初次诊断确定有血压,立刻就对病人说道:“你得了高血压的病,以后你必须服降压药,而且要终生服药。”对医生来说,他所说的内容并没有错。但是,病人听了会感到很突然,不能接受。许多病人甚至会坚持说他自己从来就没有高血压,并且心里感到非常紧张。医生这时如果再给他量一次血压,可能就更高。医生对病人讲的是实情,然而实情相告,反而使病人的心情紧张,血压更加升高。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就是语言力的力度运用过大。如果医生注意自己所运用的语言力度,情况就不一样了。比如,医生对病人说:“今天你的血压有些高,是不是睡眠不好,还是什么别的原因?你先按照我开的药方服几天药,等两天你再到我这里来检查一次,你看好吗?”这样的语言对病人的效果就会大不一样。

现在看来语言确实有力,当然语言力和物体力不同。虽然,语言力一般不为人们所注意,但是可以肯定,如若语言力一旦被人们注意并运用到实际,便会发现语言力的功效是很大的。现实社会出现过多次高楼自杀事件,有关部门派出专门人员去说服企图自杀者。目的是说服对方舍弃自杀念头。但是说服的方式各有不同。如果能够说服对方取消自杀念头,就说明说服的力度运用得当。

近几十年来西方的语言学家们在语言学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最初作为哲学问题的语义学和语用学在上个世纪业已回归语言学,成为语言学的热门话题。今天语言学已经注意到和哲学、心理学、行为科学以及社会学等的牵手合作。于是语言学已经从单纯的语词及语词的联系中冲出来,开拓了更为广阔的领域,在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中扮演起更加重要的角色。所以,现在来讨论语言力学应当是语言学研究的方向之一。实际上从上个世纪以来,许多语言学家已经开始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涉及有关语言力的外延问题。另外,分析哲学家们也很注意对语言的探讨,但是他们所注意的不是语言的力度问题,而是语词的问题,比如他们从存在句出发来讨论“存在”的问题。

这里我们试图把物理学的力学概念移植到语言学,也就是从新的角度开拓出一门语言力学。作为物理学中的力学,从广义上讲,是一种关于物体运动的学问,如天体运动力学、流体力学、固体力学等等。总之,凡是物体运动都可以用力学的理论来解释。我们这里说的语言力学同样是借用力学这个概念来描述语言在人类心理中所起的作用。

几千年来我们根据社会和历史的记载发现,在人类社会中人际交往主要是依靠语言,配合语言的有手势、眼神以及其他身体姿势。所有这些在小到一般的人际交往到大如国际的战争与和平事业中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人类生活的外层是社会,我们不能把社会仅仅看成是乡村和城镇,从哲学社会学的角度讲,社会应当是一个文明系统,而且是一个不断扩大和发展的多元化的文明系统。从前面的探讨我们可以了解,文明系统其本身是由语言符号组成的。无论是历史上所记录的和当代人们所谈论的与解决的问题、概念、观念、理念、纠纷、争议、风俗习惯、时代精神等等,无一不是由一连串的语言符号所组成的。语言符号虽然有所不同,而其功用是一样的。

历史中的任何一个人都必然生活在一个特定的文明或文化系统之中,个人的行为也必然会受到这个文化系统的限制,若想不受它的限制,唯一的办法就是用由另外不同的句际关系组成的语言网络来代替当前的文化系统。当然,那就需要革命,需要新观念新思想,这可能要用几十万或几百万人的生命才能换得一个新的文化系统。这个道理是很清楚的。任何文明系统都脱离不了语言符号。这个文明系统中的任何一个人的行为都要符合该系统;否则,这个人至少会被当成一个不正常的人,是对该语言文化系统的反动。尽管在一个社会里人们的情感、生理反应和感觉器官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在一个具体的社会之中,具体的语言符号系统对该社会中的人会起到应有的限制和约束作用,如同太阳系里的行星一定会受到太阳系力学支配一样。在美国任何人可以指责总统的不是,指责者不犯法;而在满清皇朝,不要说指责皇帝,即使指责一个小官,就有可能招致杀身之祸。

人在出生的时候,除掉带有父母的遗传因子外只是一张白纸,或者如英国哲学家休谟(David Hume,1711—1776)所说是一块白板。因为他认为,根据经验,人之初除了影像和知觉,什么东西也不能呈现于心中。人要适应这个时代的文化系统,就得从一出生就开始接受语言文化系统的训练,就得被动地、不自觉地进入语言的支配领域。这一切不是自愿的,而是时代的文化为人们安排好的。一个中国的幼儿在学习走路的时候,母亲对其发出指令说:“去!”孩子就会向着反方向走去。如果母亲对其发生指令说:“来!”孩子便会朝着母亲的方向走来。因为中国的孩子是在中国这个特有的文化环境中出生和接受教育的。如果一位中国母亲对一个没有接受过中国语言文化教育的美国孩子发出同样的指令,当然不可能产生同样的语言效果。因为美国儿童不属于中国的语言文化系统。即使在同一个语言文化系统,由于地方方言不同,语言效果也不相同。所以我们在这里所要讨论的是设想在一个可能性的语言文化系统中所出现的语言力作用。也就是说我们假设在一个理想的语言环境中的语言力作用。

当然,有一些读者会提出尖锐的问题,认为语言和文化是不同的,语言和观念或者和价值观也是不同的。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义。的确,语言和观念以及价值观不同。但是,我们不能忘记,所有的成文文化都是用语言书写而成的,所有的口头文化也是经过世世代代的人们用口头语言流传下来的。从整部哲学史来看,如果唯物论者和唯心论者都用比较和谐的语言来讨论宇宙观、人生观以及一切自然界里的哲学问题,并且取长补短,就会更快地推动社会前进。因为同一种观点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构成和阐释,不同的语言具有不同的语言力度。物理力不也是一样吗?物理力是作用于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一种看不见的东西,而客观世界是整体、是由各种不同物体组成的。文化既然用语言记录或口头传诵流传下来,当然语言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语言力在推动着世界前进。就好像物理世界一样,我们看到的是轮船、飞机和神舟飞船,可是起作用的的确是物理力,无论哪一种运载工具都受物理力支配。无论哪一种文化也同样受语言力支配。所以我们在研究语言力的时候就会涉及所有的文化现象。还有人认为语言和真理不同,不能把真理当作语言来研究。真理是和语言不同,但是真理也是由语言构成的,真理同样用它的语言力在影响着人类的进步。尽管我们听到的是一个个的观念、概念和理念,而起作用的却是语言力,而不是单纯的语言。

一般人认为力是物体之间的作用。举重运动员能够把一件重物举起,就是依靠力学原理。马拉车前进,是马用一定的力拉着车前进。语言力是人际交往之间的作用。当年的中国皇帝可以随便地杀死任何一个人,而老百姓是没有任何权力用一句话就能够致皇帝于死命的。因为中国皇帝的话有强大的语言力,而老百姓的话是软弱无力的。物理力有大有小。火车的力比汽车的力大,而马车的力比汽车的力要小。语言力同样有大有小。以公安人员破案来看,有时公安局长不敢定案,因为还有比公安局长地位高的人不同意定案。局长的语言力小,不起作用。如果问题弄到中央去,中央的领导认为要办,下面才不能不办。相比之下,公安局长的语言力比较小,而中央领导的语言力大,下级只能服从上级。这就说明,在人类社会中不同地位的人其语言力也有不同。

物理力学包括各种各样的力,例如有弹力、摩擦力等等。我们没有必要一一地将其套用到语言力学之中。我们只想从大的方面进行考察。一般认为,物理学中的古典力学是力学的基本原理。现在我们来探讨一下作为基本原理的古典力学和语言力学的关系。

2

古典力学的第一定律告诉人们:通常人们把物体看作是相对静止的,而静止这个概念就是一种均速直线状态。每个物体都在持续地保持它的静止状态和均速直线状态,只有在外力作用时,它才被迫改变原有状态。该定律说明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该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可见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我们观察人际交往的情况,发现语言力的作用和牛顿所说的力学第一定律的情况非常相似。比如有一家公司,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按照公司的作息制度运行着。因为公司的作息制度实际上就是制约工作人员的一种语言力。在没有特殊外力的情况下,公司的工作人员是不会改变他们的习惯的。但是,在快下班的时候,总经理通知他们说“明天早晨要提前一个小时到公司上班”。总经理的话就等于对他们施加的外语言力。这样,便使所有的公司工作人员改变了原来的作息制度。再从大的方面来看,清王朝几百年按照清王朝法律统治,广大老百姓也就在它的法律法规下惯性地生活着,在总的方面没有什么非常大的改变。而到了1911年,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政权后,新的法律法规代替了旧的法律法规,人们的运动方向也就改变。和物理力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一样,语言力也可以改变人的运动方向。不妨再看另外一个例子:有一位农民推了一车菜到城里的市场去卖,他推着车沿着公路前进,这时迎面走过来一个人,对他说:

“赶快往回走,前面有强盗抢你的菜。”

这原来是一句普通的陈述句,具有命令的意思,从其神情上看这个说话的人是诚实的。在人们的一般感觉下,似乎这句话是没有力学作用的。而事实上,在当时的具体情况之下,或在当时的语境之下,这句普通的带有命令口气的陈述句不仅说明了一件事实,而且产生了一种语言力。这种力量使得农民会作如下的考虑:(1)“这句话究竟是真是假?如果是假的,我可以继续前进。如果是真的我应该立刻向回走,明天再到市场去卖。”(2)“我应该相信这是真的,而不能相信是假的。俗语说得好,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3)“既然前面有强盗抢菜,我就得回去。如果我还要走过去,我的菜就会被抢。”于是他掉转方向把菜车推回去。

我们现在来考察“赶快往回走,前面有强盗抢你的菜”这句话。这句话可以看成是外力,迫使这位农民改变了运动方向。当然,外力要用得恰如其分,过大或过小都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这和物理力是一样的。你要让一匹马拉两吨的物品,你首先要估计一下这匹马有没有拉动两吨物品的力量。如果马的力量很大,可以拉动三吨物品,最好让它拉另外一辆更重的车。如果这匹马只能够拉一吨半物品,当然让它拉两吨货物是不行的。语言力同样要考虑来这个问题。你把问题过分夸大,别人就不会相信你的话;如果你的话轻描淡写,显不出力量,别人理所当然地不会听你所说的。当然这里还涉及听者的心理接受能力,这个问题这里暂不讨论。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语言力促使人们改变其运动方向的情况是随时可见的。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受到语言力的影响和冲击。在上个世纪的文化大革命中,语言就成为了炮弹。毛泽东的第一张大字报《炮打司令部》,就起到了威力无比的力量。当时,一个普通的小红卫兵讲一句话就有可能使某个高级领导干部心情沮丧,甚至会想到自杀。再看另外一个例子。一个小学生正在家里做家庭作业,他/她的思维和手指正在做一项均衡运动。突然母亲说道(从力学的角度看,就是母亲对其发出指令):“现在下雨了,你去把凉台上的衣服收进来。”在正常的情况下,也就是在没有任何阻力的情况下,这位小学生会立刻改变其运动,立刻离开做作业的书桌去执行母亲的指令。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在任何一个社会中,语言总在支配着人们的活动。一个普通的语词,一句平常的句子,都有可能改变一个思维体(人)的运动方向,甚至于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命运。

3

现在我们来考察古典力学的第二定律。该定律告诉人们:物体运动的变化和外加的力成正比,并且发生在该力作用的方向。这个定律表明质量不同的物体,在同样的外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加速度和质量成反比,质量大的加速度小。加速度小是指惯性比较顽强。

物理学的这一力学定律也同样适用于语言力学。人,作为一种思维体,和非思维体的物体当然是不同的。比如,人的心理质量和物体的质量就不同。作为思维体(人)的质量是指其心理质量。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孔子在《论语》和《大学》中所说的“修身”就和心理质量有关。用今日的话来说,修身就是文化修养,如果说得更学术性一些,就是心理素质。我们可以先假设:不同文化修养的人对语言力的反应也是不相等的。我们设甲为欠缺文化修养的人,设乙为具有较高文化修养的人,一天某人对甲乙两人说了一句完全相同的话:“昨天某某对我说你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小人。”甲听到后心里非常地不满,大发雷霆,并且声言一定要报复。这就是文化修养不高的表现,也就是所谓的小人之见。乙听到后也有可能不满,但他和甲的表现不同。他不会大发雷霆,也不会声言要报复。他可能先会思考一下自己是不是有对不起别人的地方,然后才会考虑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是文化修养高的人的表现。

这里所说的文化修养高和文化程度高是不相等的。文化程度高的人不一定文化修养高。文化修养直接和心理素质有关系。根据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这样说:同样的语言力对于文化修养高的人(即心理素质高的人)影响力小,而对于文化修养不高的人(即心理素质不高的人)影响力就大。这就好像体质好的人经受得住重力的打击,而体质不好的人经受不住重力的打击一样。正是由于人们的文化修养和心理素质的差异,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就特别要注意语言力的运用程度。一个最小交际单位是由两个人组成,即:说者与听者。说者与听者在交际过程中不是绝对的,他们的角色地位在不断地交替着。说者不论在什么情况之下都要考虑到听者的心理素质,尽量把语言表达清楚,注意语用学所提出的谦和原理,从合作原则出发,尽量减少听者的误解程度。听者也同样要注意遵守语用学里的合作原则。另外,听者也要考虑到说者的心理素质,在理解说者的话语时,应该尽量避免受语言力的负面影响。

从理论上讲,我们在叙述时总是想设计一个理想的语境,而在实际上是很难办到的。我们可以用《红楼梦》林黛玉的例子来说明。林黛玉无论从哪个角度讲应该是一个有文化修养的女孩。但是她也有自己的弱点。《红楼梦》第96回讲到林黛玉偶然之间听到一个丫鬟说到贾宝玉要和薛宝钗结婚的事,小丫鬟是这样说的:

“我们老太太和太太、二奶奶商量了,因为我们老爷要起身,说:就赶着往姨太太商量,把宝姑娘娶过来罢。头一宗,给宝二爷冲什么喜;第二宗——赶着办了,还要给林姑娘说婆婆家呢。”

林黛玉在无意之中知道了贾宝玉要娶薛宝钗,这无疑给她当头一棒。因为林黛玉和贾宝玉事实上已经私订终身,她万万没有想到老太太、太太和二奶奶已经讨论决定让贾宝玉把薛宝钗娶过门来冲喜。可想而知这对林黛玉是多么大的打击,她的心情是多么的难受。曹雪芹是这样描述林黛玉的心情的:

“那黛玉此时心里竟是油儿、酱儿、糖儿、醋儿倒在一处的一般,甜、苦、酸、咸,竟说不上什么味儿来了……转身要回潇湘馆去。那身子竟有千百斤重的,两只脚竟像踩着棉花一般,早已软了。只有一步一步慢慢的走将来。原来脚下软了,走的慢,且又迷迷痴痴,信着脚儿从那边绕过来,更添了两箭地的路。”

小丫鬟把真情告诉了林黛玉,人们不能责怪她,因为她不过是一个小丫鬟,她也许这样讲是为了林黛玉好,她绝对没有料到她的语言力度会给林黛玉带来不可挽回的打击。而林黛玉呢,她是一个绝对聪明的女孩子,有高度的文化修养,然而爱情却是自私的,老太太一定要让贾宝玉娶薛宝钗,在封建社会里这又是一件没有办法的事情。她内心非常痛苦,她也感到方寸已乱,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但是她还是把个人的情感深深地收藏在自己心中。她没有跑到老太太或太太那里去争吵。这些都说明林黛玉很有修养。但是,我们完全可以看到她的弱点,她很脆弱。她不能够面对现实,她宁愿在现实面前让步,宁愿用个人的牺牲来换取别人的幸福,而不愿意争取自己的自由和幸福。这里我们所看到的是语言力的作用,语言力的威力竟然夺取了一个才女的性命。如果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探讨,也可以认为林黛玉的文化修养还不够高,心理素质还比较低,承受不了面前的打击,最终郁郁而死。因为心理素质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强,而另一方面却是弱的。

我们还可以举奥赛罗的例子。奥赛罗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奥赛罗》中的主角。从剧本的开始我们完全了解奥赛罗非常热爱自己的妻子,他把妻子当成自己的生命。可是在伊阿古的语言力攻势下,他轻信了伊阿古的话。伊阿古在奥赛罗面前挑拨离间,污蔑奥赛罗的妻子和别的男人暗中来往,其中有些话是这样的:

“……她这样小小的年纪就有这般能耐,做作得不露一丝破绽,把她父亲的眼睛完全遮掩过去,使他疑心您用妖术把她骗走……可是我不该说这种话;请您原谅我对你的过分的忠心吧……问题就在这儿。说句大胆的话,当时多少和她同国籍同肤色同阶级的人向她求婚,她都置之不理,这明明是违反常情的举动……从这儿就可以看到一个荒唐的意志,乖僻的习性和不近人情的思想。可是原谅我,我不一定指着她说;虽然我恐怕她因为一时的孟浪跟随了您,也许后来会觉得您在各方面不能符合她自己国中的标准而懊悔她选择的错误。”(《奥赛罗》3幕3景,206—241)

奥赛罗竟然完全相信了伊阿古的话,受到他语言力作用的影响,亲手杀死了自己最喜爱的妻子。伊阿古的语言力打中了奥赛罗的心脏,奥赛罗在这方面的文化修养和心理素质比较低,不能够冷静地对待现实。等到他最后知道这些都是伊阿古造成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晚了,他自己也悔之晚矣。如果奥赛罗的心理素质比较高的话,他就不会轻易地受骗。其实,奥赛罗的错误并不出奇,在今天的社会里,仍然经常会发生类似的情况,所以,人们应该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学会冷静地和耐心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就会减少自己可能出现的错误,否则就会犯奥赛罗相同的错误。由于经不住伊阿古利用语言力的作用,奥赛罗的错误终成千古遗恨。

4

古典力学的第三定律是:每一个作用力都存在着一个相等并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即两个物体彼此施加的相互作用力是相等的,并各指向对方。牛顿本人就曾经说过:拉引或推压另一个物体的物体,一定也要被另一个物体拉引或推压;在你用一个手指推压一块石头时,手指也被石头所推压。如果一匹马拉一块拴在绳子上的石块,则马也会被相等的力拉向石块。牛顿还认为,如果一个物体撞到另一个物体上,并且由于其力的作用而改变了后者的运动,那么该物体的运动也将(由于相互压力相等)发生一个相等而方向相反的变化。这个定律说明了物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问题,同样我们可以把这个定律运用到语言方面。

语言力学也具有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问题。从力的表现来看,物理力是一种显力,而语言力是一种隐力。虽然力本身是无形的,但物理力立刻可以显示出来,比如一拳打在桌面上,桌面开裂,同时手臂也被反作用力打破。所以我们可以把物理力称为显力。而语言力的作用和反作用不一定都能够表现出来。虽然在有些情况之下从人们的表情上可以看出来,不过我们仍然把语言力称为隐力。语言力的反作用力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反应。比如不同程度的服从和反抗、同意和不同意、赞成和不赞成等等就说明了语言的作用力。而喜悦、痛苦、懊悔、难过等等就说明了语言的反作用力。我们可以来讨论一下马克白现象,也就是语言力的作用与反作用现象。

任何人的任何行为在心理上都会留下一个痕迹。心灵上的恐惧实际上就是心理上的反作用力。恐惧的心理会形成恐惧症,恐惧症的产生和个体的心理素质有关。犯罪的人常因为自己的犯罪事实而产生各种不同的恐惧症。犯罪的事实在犯罪人的大脑皮层中留下较深的痕迹,在一定的时候会从其精神状态中表现出来。在莎士比亚的剧本《马克白》中,马克白在他夫人的挑拨和策划之下杀死了邓肯国王。在作案过程当中,马克白一方面用清水把身上的血迹洗干净,另一方面马克白夫人又把国王的鲜血涂在熟睡的士兵手上,以此嫁祸于人。马克白本来是一个有前途的将军,并没有想害死国王。谋害国王的一切计划都是马克白夫人一手策划的。所以留在她心里的恐惧非常深刻。马克白夫人是一个有着特殊性格的女人。她有着温柔女性的外表,却窝藏着一颗凶狠恶毒的心。因为女巫预言过马克白将来一定能够当上国王,所以她就用尽心机让自己的丈夫杀害国王而后当上国王。她对丈夫说道:你快来到这里,好让我把我的精神灌输进你的耳里,我要用唇枪舌剑的勇气把你获得金冠的障碍扫清。

她为了帮助自己的丈夫完成伟大的事业,但考虑到他心慈手软,成不了大事,所以她一度想自己动手杀害国王。她说她要呼唤杀人凶手的精灵,要把自己由女人变成男人,从头到脚都灌进最凶恶的残酷无情,凝结她的血,堵塞住悔恨之路,在天性中扫除任何一时出现的慈悲心肠,她呼唤黑夜洒下最浓密的黑烟,使得杀人的钢刀自身也看不见割破的皮肤血路。她鼓动双唇,要丈夫像个男子汉那样勇敢,心狠手毒,在表面上还要假装像一朵无邪的鲜花,而内心就是鲜花下面的一条毒蛇。当她看出丈夫表现出一种不安的神情,就立即指责他不想获取人生的最高荣誉,只甘心要当懦夫,活像一只可爱的猫,既想吃鲜鱼,又怕把脚弄湿。她用尽一切心机,运用她的语言力增加他的勇气,注进杀机,使他用“虚伪的面孔包藏一颗虚伪的心”。终于“伟大的事业”完成。可是,作用在“伟大事业”上的力也回过头来作用在她自己的心灵上。她原来的铁石心肠开始软化,她预感到美景不长,犯罪的恐惧心理不时地袭击着她,使她无法控制心情的忧郁。日夜为丈夫焦虑,白天精神恍惚,夜间噩梦不断。特别在马克白上战场之后,夜里她会突然从床上起来,披上睡衣,开橱拿纸,写字念词,封上口后又上床睡觉。她还不时从梦中起来,自言自语地把思想中的东西说出来,所以医生判定她得了夜游症。在睡眠中她好像在安息,实际上她在梦游中为自己的罪行担忧恐惧,几乎每夜的安息都置于梦游之中。她手持短烛咒骂着腐蚀她心灵的行为。她仿佛看到淌着鲜血的国王,她寻找已经被杀害的玛克多夫夫人,她又为丈夫担心,感到被血污染的手再也不能洗干净,这是一双罪恶的与杀人的手。她的梦话泄露了她的罪行。马克白夫人之所以会产生这么多的怪毛病,就是语言作用力的反作用力。无论什么人都会产生语言力的反作用力,即使他们想尽办法为自己掩盖,其心灵上的空虚是必然存在的。马克白夫人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马克白夫人使用自己的语言力唆使她丈夫杀害国王,结果自己精神失常。医生发现她的病情,说:“...unnatural deeds do breed unnatural troubles.”(伤天害理的行为会孕育出反常的疾病。——见《马克白》5幕1景)一个言语过程当中,说者和听者之间,说者的言语行为对听者的作用力和在说者心理上所起的反作用力是相等的。语言力既然是力,力的作用自然符合有关力学的原理。从语义哲学上看语言力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问题。虽然言语行为和个人具体行为常常连在一起,但是个人的具体行为也是在言语行为影响下进行的。

语言力学应当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也可以说是语用学的一个分支。虽然不能把物理力学和语言力学等同起来,两者各有特点,但是我们把物理力学导进语言力学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就能够使人们懂得如何运用语言力学的原理进行人际交往。人类认识到语言力的作用,就能够自觉地运用语言力学在言语过程中进行交际。一方面,顺利的交际可以促使个体的心理平衡,另一方面,能够增进社会安定和世界和平。

语言力学还可以作为一种阐释理论,对历史和文学进行阐述和解释。比如我们前面已经涉及《红楼梦》和《马克白》中的人物。这样,对历史人物和文学中的人物运用语言力学进行解释后可以得出新的结论。

孔子在《论语》里说过:“名不正,言不顺。”这应该说是古代学者对语言力学的早期贡献。孔子认为在言语过程当中,说者一定要把语词的意义说清楚,只有把语词的意义说清楚,语言才能够发挥应有的效果。实际上孔子在这句话中已经涉及语言的真理性问题。任何词语都应该符合真理性,不符合真理性的词语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在人际交往中是说不过去的。孔子的话中暗示语言的混乱会造成理论及思想上的混乱。比如今日邪教法轮功的头头们所造出来的一些混乱的词语,就使得法轮功的信徒们思想混乱,这些混乱的词语所产生出来的语言力使得不少信徒们走向歧途。可见语言力在社会中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所以人们对语言力应引起注意,尽量做到正确使用语言,发挥语言力的作用,这样一切语言上的问题都会解决。比如说,任何人在说话的时候,要学会用征询的语气代替命令的语气,对别人的幽默要掌握分寸,对不同的人运用程度不同的语言力。须知,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哪怕是一个小学生或一个幼儿,都应该把他们看作是和自己平等的人,稍不注意就会伤害对方的心理。如果你是一个教师,你就应当正确对待你的所有学生,你有什么事情要某一个学生到你的办公室来,你最好用征询的口气说:“你如有空的话,到我办公室来一下好吗?”学生听到老师用这样的态度讲话是会很高兴的。事实上有许多老师不是这样对待学生的,他们以为自己是老师,就把学生当成听使唤的下级,这种教育学生的方式显然是不行的。全国模范教师斯霞之所以得到所有学生的喜爱,并不完全由于她学术渊博,更重要的是她在和学生交往时能够正确地运用语言力,这样她不仅尊重了每一个学生的人格,而且用不同语言力度的交谈打开了学生们的心扉,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人才。斯霞老师在她的一生当中都把自己看成是学生的朋友,把他们当成有独立人格的人,有事和同学谈话都是用商讨的口吻,不轻易责备他们,如果必须要责备,也是运用谆谆教导的方式。我认为要学习斯霞的经验首先是学习她运用语言的方法。

在一个交际过程之中,除了注意说话的语气,还要注意说话时的身势语,包括手势、眼神、面部表情等等。因为这些身势语是使人际交际起到最佳语效的重要手段,如微笑、有礼貌、征询的目光和语气、整体的和蔼的态度等等,在交际过程之中都十分重要,都会由于运用的程度不同而会起到不同的效果。

另外,语言力对听者的语效是不相同的。就好像同样剂量的药对不同的病人的疗效是不同的,有的病人治好了,有的没有治好。所以对于不同心理素质的人所施加的语言力就该不同。中国一直强调要学会做思想工作,而且主张对不同的人运用不同的方法做思想工作。其实这就涉及语言力学的问题了。从古到今人们都在运用语言力学,而且运用得非常有效,只不过人们没有从理论上进行总结罢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