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炼主题的方法

提炼主题的方法

时间:2022-04-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主题的提炼提炼主题,就是通过研究分析、综合、概括出生活现象和事实材料的思想意义和社会意义。主题的提炼,包括提取、熔炼两个方面。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世界观,思想立场支配着整个主题的提炼过程,决定着提炼的结果。可见,主题的提炼是写作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极其艰苦的工作。主题的确立常常不是一次完成的,需要反复提炼,甚至在下笔写作的过程中,也还有可能变更主题。

第二节 主题的提炼

提炼主题,就是通过研究分析、综合、概括出生活现象和事实材料的思想意义和社会意义。主题的提炼,包括提取、熔炼两个方面。作者在社会生活中获得了大量材料,有了一定的认识,这只是提炼主题的基础。这种初步萌生的认识常常是朦胧的、粗浅的,并不足以作为文章的主题。因此,就必须对这些初步从材料中提取的思想认识进行熔炼,也就是对所得所感进行一番制作,加以进一步的综合概括,从而获得更深刻的感受,使自己的认识更集中、更明确、更凝练,更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真正合乎客观实际。

主题的提炼,是一个往复认识的过程。它既包括作者对生活、材料的再认识,也有着作者对自己的思想结晶的再度审察。所以,主题的提炼过程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绝不是一次完成的。同时,主题提炼的整个过程总是在一定的世界观指导下进行的。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世界观,思想立场支配着整个主题的提炼过程,决定着提炼的结果。可见,主题的提炼是写作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极其艰苦的工作。

一、深入开掘,反复琢磨,发掘事物本质

鲁迅说:“开掘要深。”主题不仅要正确而真实地反映生活,还应从生活中提炼出新颖而深刻的思想。正确的不一定都是深刻的,肤浅的思想不可能给读者以多少启迪。同一题材,可以表现多种主题,作者要反复琢磨,深入开掘。

主题的深度跟作者的思想高度有直接关系。主题的确立常常不是一次完成的,需要反复提炼,甚至在下笔写作的过程中,也还有可能变更主题。主题提炼的每一次深化,都反映了作者认识的不断飞跃。

托尔斯泰写《安娜·卡列尼娜》,最初是想写一部高等社会妇女失足的故事,写一部“私生活”的小说,谴责上流社会的妇女“趣味恶劣,卖弄风情”,“含有某种品行不端的因素”。随着作者对俄国贵族社会生活的进一步探索与认识,不仅安娜这个人物与最初的构思不同,而且整部作品也从反映“私生活”变为剖示重大社会问题的杰作。再如古华构思《芙蓉镇》时,有人说,这故事可写成“寡妇哭坟”或者反映“一个女人的昭雪”,这样从纯粹是个人命运遭际来确立主题,显然很浅薄。作者说这部中篇小说“浓缩进了二、三十年来我对社会和人生的体察和认识”,特别是“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使我茅塞大开,给了我一个认识论的高度,给了我重新认识、剖析自己熟悉的湘南乡镇生活的勇气和胆魄。我就像上升到了一处山坡上,朝下俯视清楚了湘南乡镇上二、三十年来的风云聚会,山川流走,民情变异。”这些都说明提炼主题要不断开掘,作者对生活认识理解到什么程度,主题也可开掘到什么程度。

列夫·托尔斯泰在《艺术论》中指出:作者“必须处于他那个时代最高的世界观的水平”,茅盾认为从生活中提炼思想,“应当从提高思想水平,继续深入生活来求得解决。”这些都是对于如何开掘,深化主题的正确论断。

二、反映时代精神,符合时代要求

时代精神,指某一特定时期内,合乎社会历史发展方向的思潮、意志。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漫长的、有阶段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类的认识水平、生产力水平是不同的,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的风貌自然也就不一样。马克思认为:人类的思想、观念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是具体的历史范畴。具体的人的思想、观念也不可能脱离时代,超越时代。那么文章主题呢?文章主题作为观念形态的思想认识、理念判断,自然也不能例外。

作者从生活中提炼主题,而且认识达到一定的高度,作品的主题才有深刻性,深刻的主题是决定作品社会意义的重要因素。列宁说:“要选政治上重要的、为大众所注意的、涉及最迫切问题的主题。”(克鲁普斯卡娅《论列宁·云》)主题应尽可能引起广大人民关注,体现出时代的精神。

唐代诗人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就是要求诗文要反映现实,符合时代的要求。我们写文章的根本目的是要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体现人民的愿望,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要达到这个目的,作者就必须站在时代前列,追踪时代信息,依据时代要求,大胆地提出并回答广大人民关心的、现实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提炼出具有深刻时代性的主题,反映时代的发展趋势、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如刘白羽言:“呼唤时代的声音,唱出时代的歌。”

具有时代精神,符合时代要求,对文章的社会影响和作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普鲁汉诺夫认为:“一个艺术家如果看不见当代最重要的社会思潮,那么他的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实质的内在价值就会大大降低,这些作品也就必然因此受到损害。”(《艺术与社会生活》)相反,反映了时代精神、符合时代要求的作品和文章,必定会受到人们的欢迎,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和积极的社会作用。譬如晃错《论贵粟疏》的重农抑商思想产生在农业凋敝,农民“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商贾们“衣必文彩,食必梁肉”、“交通王侯,力过吏势”的西汉初期。王蒙同志在评价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时说:“它所以特别激动人心,除了艺术表现的出色外,很大程度是因为作者通过人物形象和历史环境的真实描绘,通过对思想主题的深入开掘,强烈地体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时代精神。”“徐迟同志能够对收集到的生活素材作这样的选择、提炼、熔铸和概括,自非偶然。它说明作家的思想深度,也说明作家的思想感情与新时期千百万群众的心声紧紧相连。”(《报告文学的新开拓——读﹤哥德巴赫猜想﹥》)谌容的《人到中年》深得人心,大有助于知识分子政策的加紧落实,产生很强的社会效果。正如阎纲评价道:“小说《人到中年》发表两年之后,人到中年的蒋筑英、罗健夫逝世。他们死得太可惜。胡乔木同志写了《痛惜之余的愿望》呼吁‘人啊,共产党啊,你们没有权利对周围的人和事冷漠敷衍’,‘让我们尽可能地不要到他们死后才想起学习他们和表示我们对他们没有多加照顾的痛悔吧!’人们在痛惜之余,惊叹对于知识分子工作的不力。并开始注意到了改善中年知识分子的境况……”无疑提出了对知识分子关心不够,甚至轻视、排挤和打击的问题,促成了中央批转《关于中年知识分子健康状况的报告》,报告让人痛心。随后,宗璞的散文《哭小弟》更反映了时代的心声,人们的心愿:

“我哭小弟(冯钟越——飞机强度研究所技术所长),哭他在剧痛中还拿着那本航空资料‘想再看看’,哭他的‘胃下垂’、‘肾游走’;我也哭蒋筑英抱病奔波客殇成都;我也哭罗健夫不肯一个人坐一辆汽车!我也要哭那些没有见诸报章的过早离去的我的同辈人。他们几经雪欺霜冻,好不容易奋斗着张开几片花瓣,尚未盛开,就骤然凋谢。我哭我们这迟开而早谢的一代人!”“这些天,读到许多关于这方面的文章,也读到了《痛惜之余的愿望》,稍得安慰。我盼‘愿望’能成为事实。我想需要‘痛惜’的事应该是越来越少了。”

(《哭小弟》)

三、抓“触发点”

在作者接触生活、素材、题材时,接受到它们的许许多多信息(意蕴)。通过作者的形象的、逻辑的和灵感的三大思维组成的网络,敏锐地发现和捕捉到一个或几个有特点的“意蕴”。它(们)与“主题”有联系,或是可以发展、提炼和形成“主题意蕴”,它就是“触发点”。这触发点也许是生活材料中的一草一木,一雀一鼠,一眼一眉,片言只语,一本书,一则新闻或资料……别人视而不见、见而不闻、闻而不知其所以的平凡事物,而作家都能捕捉到他们。成为了他们创作的“触发点”。比如,列夫·托尔斯泰在高加索看见了一朵已经折断、沾满污泥,但仍韧然挺立的牛蒡花,从而捕捉到中篇小说《哈泽·穆拉特》的创作动机。在特定背景、特定场合下看到父亲的背影,它是触发朱自清的散文《背影》的一个动机,宗璞在冬日漫步圆明园时,从废墟中得到启示和感悟,“废墟”触动了她对历史、社会进程的思考,她停留下来倾听了这废墟的“召唤”,那是它在期待着向往着人们改造这凝固的历史,重写它新的篇章。巴金由“灯”触发了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写了以灯为题的散文。沙士比亚的大部分著作都从中世纪的口头传说史诗和传奇故事中得到的一些触发点。福楼拜读了一则消息报导,引起了《包法利夫人》的写作动机……这些触发点,每小时、每天,随时随地都充实在我们的劳动、工作、休息、娱乐和阅读的生活中,产生在作者精神昂扬、感觉清新、溢洋着思想、感情和记忆的心理状态中,写作者要善于去捕捉。

四、炼“意境”

中国文学作品,在兼蓄并包各国艺术精华的前提下,自辟蹊径,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为世界文学宝库提供珍品。它表现在不单对“主题”作提炼,而且进一步把主题“诗化”——追求意境。可以说,意境是主题的一个高层次。好的诗词有意境,即使好的戏剧也有意境。清人王国维认为,“元剧最佳之处”就在于“有意境”。像《红楼梦》这样的长篇巨著,通体构成一个意境(中心主题),而局部的描写,或场面,或情节,也自成意境,有机地编织在整个小说意境之中。当代优秀的散文学家正不遗余力地在文章中“寻求诗的意境”(杨朔语)。比如《背影》,不就是一篇朴实自然的抒情诗么!张洁的《拣麦穗》诗化了“我”童年时一段难忘的经历——卖灶糖老汉对童年“我”的疼爱,以及“我”对卖灶糖老汉的依恋,因为作者是怀着寻找丢失了“一个美丽的梦”的心情来追怀这段童年经历,从而整个故事让读者感受到一丝困惑和一层淡淡的哀愁。谁能单纯地理解《拣麦穗》构画的“情”与“境”,故事里渗透着作者对当时人与人之间的某种冷漠和隔阂的敏感,表现出作者对人与人之间应有的那种朴素而纯真的感情的向往和追求。

一般作者,往往从生活、素材中提炼出一个清晰的、特点突出的形象(事物)或观念(意旨),作为“中心触发点”去控制和调节题材中的许多分散的形象和观念,便认为主题、主题思想或中心思想已经提炼成功,从而停止不前。当然,看图写话,平面复写生活,托一物言一志,借一景抒一情,就一事说一理,也是可以的,也有美文出现。但是,如果要求文章、作品有更大的表现力度、美学价值,表现概念更广、更深、更复杂的现代生活,就还必须进一步在提炼主题的成果上“提炼主题”,使作为“中心触发点”的那个事物(形象)或意旨(观念),形象中蕴藏着几层形象,意旨中再蕴藏着几层意旨,即传统美学所说的“象外之象”、“形象之形象”、“重(多重)意”、“复(多层)旨”的境界,亦即当代人所说的主题的“宽纵深、多层次”的境界。这就是诗化的主题,有意境的主题。

前苏联作家纳吉宾的短篇《冬天的橡树》故事情节很简单:一个年轻的女教师来到学校。上课了,讲语法——名词。一个男学生迟到了,女教师不高兴地让他进教室坐下。女教师讲了名词的特点和定义之后,让学生举例。学生回答得很好,什么猫、窗户、桌子等等。忽然那个迟到的孩子站起来高声喊道:“冬天的橡树!”女教师纠正他道:“什么‘冬天的橡树’,光是‘橡树’就行了。”可是那男孩子却继续说:“冬天的橡树——这是名词!”于是,女教师觉得这不听话的学生有必要作一次家访。放学后,他让这男孩子带她去见他妈妈。他俩穿过一片树林,林中有一片空地,空地上突兀地出现一棵特大的橡树。男孩子兴奋地指给她看。橡树周围蛰伏着许多小生命。女教师被这棵充满生机的、高大的橡树,以及聚集在它周围的那么多小生命吸引住了,她仔细观察着她不曾知道的神秘的林中生活,忘记了一切。通过这件事,女教师明白了两件事:一是这个男孩子为什么迟到,二是他为什么坚持“冬天的橡树”。她想,语言应该和美丽的生活一样的清新、优美和丰富,但她却把它讲得贫乏、枯燥、冷冰冰的。她往回头走了,她回头望望那溶在夕阳里的橡树,看到它下面站着一个小人儿,那个男孩子没有走,他从远处保卫着自己的女教师。她心头充满温暖,忽然理解到这林中最奇妙的不是橡树,而是那个“穿着破烂的毡靴和朴素的、打满了补丁的衣服的小人儿,奇异而神秘的公民”。

要一般写作者来写:可以提炼出“橡树的风格”、“橡树礼赞”的主题,大呼学习它向上挺立、披雪傲霜的品质;可以提炼出“森林里的孩子”的主题,记叙他爱橡树爱小生命的天真心灵,让成年人了解儿童,让儿童效法他们的同龄人;也可以从“抒写大自然的美的奥秘”为主题;更可以进行“要做孩子的先生,必须先做孩子的学生”,“家访工作很重要”,“理解学生心理”等等说教。但它们都是纵深浅显、层次单一的“主题”。而纳吉宾的《冬天的橡树》却是个意境遥深的主题。作为文中特点突出的中心触发点“橡树”,它不仅包含了以上的各层意旨,而且它是童年与青春,教师与儿童,生活与生命的一首叙事与抒情的诗歌,一个表现中的多层次,主体型的童话世界。

五、独具慧眼、勇于创新

写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不创前未有,焉传后无穷。”(赵翼《读杜诗》)文章要超越前人,有益于世,就必须有所创造,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我国古学者们很注重文章的独创性,他们极力反对“雷同”和“依傍古人”,强调“文贵己出”,“见从己出”,主张作者要“自成一家”,写文章要“言前人所未言,发前人所未发”(叶燮:《原诗·内篇》),把独到视为文章的生命力之所在,这实在是非常高明的见解。事实上,也只有富有创造性的作者,才能在写作上成绩显著傲睨千古;只有具有独到见解的文章,才给得起时间的检验而历久弥新,流传不衰。屈原、李白、杜甫、鲁迅、马克思、恩格斯等以及他们的不朽杰作就是最好的证明。要认识到独到性的重要意义,继承独到这一优良传统,力避因袭模仿,反对人云亦云,尽力提炼具有独创见解的文章主题,写出独具特色的文章来。

提炼具有独到见解的文章主题,必须独具慧眼。所谓独具慧眼,就是以敏锐的眼光,透视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这就需要我们善于研究别人容易忽视的问题,选择一般人不注意的角度,从中发掘新的思想,获得新的见解。对于书本里的材料尤其应该这样。儒家大师孟子有过一句流传久远的话:“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即使在今天,这句话的积极意义也是显而易见的。孟子这一不拘泥于书本的见解,本身就是非常独到的。善于思考,不迷信书本,使孟子慧眼独具,对被奉为经典的《尚书》中的史实提出了质疑,认为该书《武成》一篇载述武王伐纣“血之流杵”的史料不足为信,因为武王伐纣顺于民心,是正义战争,所到披靡,不可能有太残忍太长久的杀戮,血又何以流杵呢?汉代的唯物主义大师王充更以足够的论据证明了这一推断的正确性。也正是这个王充,敢于对前人的言论察似而非,甚至指出儒家老祖宗孔、孟言论中的矛盾之处。一切从今出发,从唯物主义出发,使王充的《论衡》得以言前人所未言,补充前说,纠正常言,成为反对唯心主义的、独树一帜的一家之言。

提炼有创见性的文章主题,还须有胆识。没有足够的勇气、胆识,凡事畏首畏尾,回避矛盾,拘于旧说的人是很难有真知灼见的。要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就要有正视现实、直面人生,打破“传统的思想和写法”,勇于探索,独立思考,“放言无惮,为前人不敢言”(《鲁迅全集》1981年版第一卷第69页)的精神。毛泽东同志面对敌人对农民运动的种种攻击,顶着当时党的总书记陈独秀对农民运动的各种限制和极其错误的批评,发表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宗福先生在天安门广场事件性质尚属悬案时,冲破思想的牢笼,写出剧本《于无声处》;徐迟涉足“是非之地”,不畏“是非之人”,突破“白专”禁区,写出了《哥德巴赫猜想》一文;经济学家孙冶芳不顾陈伯达等人的批判,在1961年写出《关于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的财经体制问题》一文后,又于1963年再写《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和社会主义再生产问题》等论文,尖锐地指出我们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是“复制古董、冻结技术进步”的制度,提出了自己的改革主张……这说明创造性的劳动,不是懦夫的事业,在写作上要有所创新,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需要有足够的胆识、勇气。

六、主题的提炼与作者世界观、思想修养的关系

主题的形成,需要作者从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中,经过反复提炼才行。这也就是说,确定什么样的主题,不仅同材料有关,也同确立者本身有关,也就是说作者的思想、意识和道德、情操,同文章主题的形成确立乃至提炼有着很大的联系。看一看中外作家的写作历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内在的联系。

文章主题是作者对社会生活认识的结晶,必定渗透作者的思想感情,受到作者世界观的影响、支配。事实上,从搜集材料、捕捉、提炼主题到运笔成文,整个写作过程都会受到作者世界观的影响,都是在作者世界观指导下进行的。只有在先进的世界观的指导下,作者才能正确地认识社会生活,评判社会生活,发现、提炼出有积极作用的主题来。所以,托尔斯泰断言:“作家要创造出伟大的作品就必须处于他那个时代最高的世界观水平。”(列夫·托尔斯泰《论艺术》)如果世界观落后,即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有问题、不正确,又怎么可能正确地认识生活,提炼出正确的主题来呢?

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这部小说的主题,根据贝奇科夫的研究和考证,作者最初想写一部高等社会妇女失足的故事,写一部“私生活”小说。小说中的安娜,作者虽然写她无罪,但她的性格,她的整个精神气质,“含有某种品行不端的因素”,她的“趣味恶劣,智力低下,毫无心肝,卖弄风情,在学教问题上假仁假义”等等。但随着作者对贵族社会的进一步探测,作者的立足点也就不同了,安娜这个形象有了新的精神气质、外部特征、思想感情、行为动作。围绕着她的人物,其斗争、命运、结局也都不同,获得了一种新的意义。由此,这部小说的主题也不在是暴露上流社会的“私生活”,而成了俄国社会的一面镜子。同样,我们从鲁迅先生的小说《药》中,也可以看出这一点。《药》显然是取材于秋瑾的一些生活和斗争及牺牲的事实。但鲁迅先生并没有停留在英雄、群众麻木、统治者凶残这些浅层面上,而是站在更高的层面上,通过对主人公的悲剧描写,揭示出只有唤醒民众,革命才能成功,中国才能得救的主题思想。

由于作者世界观的差别,面对同一社会现象,事实材料而认识相悖,提炼出的文章主题相去甚远或完全相反的情况并不鲜见。同写人力车夫的生活,鲁迅的《一件小事》赞美工人阶级的崇高品质,表现了小资产阶级应该自觉改造的主题,胡适的《人力车夫》则只表露了对人力车夫困苦生活的淡淡同情;同写梁山农民起义,施耐庵同情、佩服起义英雄,通过《水浒传》歌颂农民起义,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清道光年间多次参加过镇压农民起义的喻万春作《荡寇志》,却编造一个“荡平”梁山,斩尽杀绝宋江等人的故事,表现出与《水浒》截然相反的主题;同是评价鲁迅,中国共产党说他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文学家”,国民党反动派诬其为“堕落文人”。写作对象相同,而主题高低优劣差距这么大,原因就在于作者世界观不同。

在同一个作家身上,由于世界观的局限性,会使自己的作品思想受到一些影响。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复活》即是一例。作者作为一个清醒的现实主义作家,通过玛丝洛娃的悲惨遭遇和对现实生活的生动描写,有力揭露了沙皇专制制度的黑暗和罪恶,特别鞭笞了沙皇专制制度的暴力机关——法庭、监狱、整套法律制度和整个官僚机构残害人民的暴行。《复活》对沙皇专制制度的精神支柱——官方教会的残忍和欺骗也作了无情的揭露;对沙皇制度的经济基础——贵族的土地私有制的残酷剥削提出了强烈的抗议,对资本主义也作了一定的揭发和批判,表现了农民丧失土地的痛苦和对资本主义的抗议。同时,《复活》露骨地宣扬了托尔斯泰观点、学说中的反动的一面,使他的“勿以暴力抗恶”、“道德的自我修养”以及“博爱”、“良心”等反动观念更加明确和定型。正如列宁指出:“一方面,是一个天才的艺术家,不仅创作了无与伦比的俄国生活图画,而且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另一方面,是一个发狂地笃信基督的地主。一方面,他对社会上的撒谎和虚伪作了非常有力的、直率的、真诚的抗议;另一方面,是一个‘托尔斯泰主义者’,即是一个颓唐的、歇斯底里的可怜虫,所谓俄国的知识分子,这种人当众捶着自己的胸膛说:‘我卑鄙、我下流,可是我在进行道德上的自我修养;我再也不吃肉了,我现在只吃米粉团子。’……一方面,是最清醒的现实主义撕下了一切假面具;另一方面,鼓吹世界上最卑鄙的龌龊的东西之一……”(《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但尽管由于历史条件和作者的世界观的局限,使《复活》的人物形象和思想内容受到严重影响,《复活》仍然是批判现实主义的杰作,列宁高度评价托尔斯泰,称他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不难见出,发现、提炼主题的能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我们也不排除在发现、提炼主题时知识、方法等诸多因素的作用,但掌握正确的世界观,具有较高的思想修养则是最重要的。我们应该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不断地磨炼思想,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正确、深刻地认识生活,写出“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皆无”,见解独到、主题深刻的文章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