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批判性阅读

批判性阅读

时间:2022-04-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批判性阅读学生在与作者进行意义商榷时还需调动自己的世界知识,运用自己的判断来评价作者的观点和态度、验证作者的说理过程和结论依据。批判性阅读正是旨在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分析、辩证、创新的思维能力。批判性阅读要求学生运用逻辑思维方法对课文字里行间的隐含意义做出推论和判断。

二、批判性阅读

学生在与作者进行意义商榷时还需调动自己的世界知识,运用自己的判断来评价作者的观点和态度、验证作者的说理过程和结论依据。如在对第3册第10单元“Bargains”进行讨论时,学生的解读不能止于对作者观点的把握,即商家的降价行为是向愚蠢无知的顾客敲诈钱财的卑鄙伎俩,还应根据自己对商品社会的了解和看法评价作者的观点。同时,既然是一篇议论文,教师还应该启发学生评论作者的立论是否明确、论证是否充分有理。如在这篇课文中作者为了说明一些贪图便宜的顾客的愚蠢,引用了一个为一毛钱也杀人的凶手的例子。该凶手相信,不断地杀人就能积少成多(A shilling here and a shilling there),作者以此类比那些指望省一分钱是一分的贪小便宜的顾客(A penny here…a penny there),此时教师应启发学生思考这一类比是否恰当。从作者自己的立场来看,顾客是受到商家敲诈的,然而他却将其与杀人凶手比为一类,作者因此而错换了概念,或者作者是为了说服读者而有意为之的。

有的课文选自文学作品,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深意需要学生利用文章线索,通过分析、比较、辨别、归纳等思维方法进行推理。而且,文学大师往往会在貌似平铺直叙的文字中暗含多重寓意;有时故事结尾是开放性的,可以有多种答案。这个时候,教师要鼓励学生基于自己所掌握的篇章上下文线索大胆预测,并在与同伴的讨论中修正自己的理解或说服他人。

美国教育家Robert J.Marzano(1992:3—15)基于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理论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提出课堂教学应是一个“五维”的整体。第一“维”是学习态度和观念,这是所有学习发生的过滤口;第二“维”是获取和综合知识的思维能力,这也是认知心理学家所推崇的交互式学习——学习者将学习过程中获取的新信息与大脑里已储存的知识相结合,从而建构新的知识;第三“维”是不断拓展和优化知识的思维能力;第四“维”是有意义地运用知识的能力,因为学习是为了解决真实而复杂的问题;第五“维”是养成积极而富有建设性的思维习惯,促使学习者加强创新思维和辩证性思维,启动元认知系统,自主而有效地学习。这五个维度相互重叠,一条中轴是学习者思维能力的发展。批判性阅读正是旨在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分析、辩证、创新的思维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加强批判性思维能使学生深刻领会篇章主题,运用预测、推理、分析、概括等思维方法深层次地理解课文,通过体味作者的匠心独运或谋篇布局而对篇章的逻辑走向或故事发展有更好的把握,同时在阅读中产生对现实社会的联想,从而引发学生各自的观点,产生表达的欲望,阅读主题由此而被赋予更深刻的意义(见图4-3)。

img29

图4-3 批判性阅读过程

根据认知发展规律,大学生已进入思维的高级阶段,他们已经完全能够用母语对语言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推理、抽象等逻辑思维活动,而且他们在进入大学前的多年英语学习经历已为他们提供了基本的英语思维材料[2],积累了除教材外36万词以上的阅读量[3]。进入大学专业学习阶段后,随着英语输入的不断增加,他们应该完成由母语思维向外语思维的迁移,这是大学英语教育与中学英语学习的有机衔接。英语专业的阅读训练不能止于认词解句,更要落实对学生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批判性阅读要求学生运用逻辑思维方法对课文字里行间的隐含意义做出推论和判断。这些活动都是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中完成。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表达自己的见解,陈述自己的思维过程。学生通过对特定语言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到新的输入,在表达思想的语言输出的过程中力求做到流利性(fluency)、准确性(accuracy)和复杂性(complexity)(Skehan 1998:140)。同时,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辨性,要着眼于对学生创新思维和辩证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思想产出的质量取决于教师问题输入的质量,因为教师作为引导者,决定着学生的努力方向和探索深度。

语言练习应安排在意义探讨之后,意义和形式在这一环节达到平衡。学生通过对具体语言结构的练习和运用而得到语言知识的巩固和内化。语言是思想的载体,学生语言水平的提高进而又扩大他们的思维容量,进一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交际表达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