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英语专业基础课程的历史沿革

英语专业基础课程的历史沿革

时间:2022-04-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以说,最集中折射出英语专业沉浮变化的就是“基础英语”课程。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程的前身为“英语精读”课。2000年教育部批准实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从此“综合英语”课又更名为“基础英语”课,开始重新认识学生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二、英语专业基础课程历史沿革——以“基础英语”课程为例

如上所述,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语言教学以专业技能课程为主,而在所有这些专业基础课程中,“基础英语”课程又再将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训练综合在一门课程之中。作为高校英语专业的一门语言综合技能型课程,几十年来,随着英语专业的几番改革以及定位归属的争议,“基础英语”课程也几经变换,其课程目标、教学重心和课堂模式都经历过一系列的变化。可以说,最集中折射出英语专业沉浮变化的就是“基础英语”课程。

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程的前身为“英语精读”课。20世纪80年代前,我国高校英语专业“英语精读”课的教学主要采用语法翻译法和听说法。在本书的绪论中已有介绍,语法翻译法强调语法规则的分析和词汇的强记,忽视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听说法以行为主义理论为基础,只重视语言技能的机械操练。这两种教学方法都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习者的能动性。当时“英语精读”课的教材普遍用的是许国璋主编的《英语》1至4册、俞大姻主编的《英语》5至6册及徐燕谋主编的《英语》7至8册。这些教材的编写理念偏重读、写和译,课文的选择带有当时的政治倾向。但有两点必须强调:1)这些教材的编写非常严谨系统,几乎没有如今教材中常见的体例不一问题及时常出现的错误,尤其重视人文主义传统;2)教材如何发挥功用在于教师的演绎和挖掘,教师完全可以基于教材内容将课堂设计成任务型教学。

首都师范大学的王月平与何向明(2006)在对“英语精读”课50年来的历史进行回顾和评析时指出,此课程一直饱受质疑的关键问题在于:教学目标不明确,没有给学习者提供充足的语言输入,逐字逐句的课文解释阻碍了学习者提高阅读能力,教师讲解过多而缺少与学生的互动,灌输语法知识过多而讨论内容意义和篇章风格特点过少。实际上,教学上的这些问题并不在于教材本身,而在于运用教材的教师的教学理念、课堂模式和施教能力。

随着国内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和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英语专业的传统课程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89版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英语教学大纲》首次将交际法放在举足轻重的位置上,明确指出语言是交际能力的先决条件,在专业基础阶段不仅要培养语言能力,而且要培养交际能力。“英语精读”课由此更名为“综合英语”课,以体现整体语言教学的理念。但这份大纲实际是传统的语法大纲与交际大纲结合的产物,因为从教学内容来看,其强调的是各个阶段的终端产品,忽视了教学过程(束定芳,庄智象1996:162)。2000年教育部批准实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从此“综合英语”课又更名为“基础英语”课,开始重新认识学生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根据2000版《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课程描述:

基础英语是一门综合英语技能课,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本课程主要通过语言基础训练与篇章讲解分析,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篇阅读理解能力,了解英语各种文体的表达方式和特点,扩大词汇量和熟悉英语常用句型,具备基本的口头与笔头表达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各种语言交际活动以获得基本的交际技能,并达到新《大纲》所规定的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要求。

(2000:2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