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翻译教学的实质及重要性

翻译教学的实质及重要性

时间:2022-03-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翻译教学的实质及重要性要讨论翻译教学的各方面内容,首先应该了解翻译教学的实质并认识到它的重要性。所以,翻译教学与教学翻译虽然名称相似,也都与教学和翻译相关,但实际上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翻译教学的实质及重要性

要讨论翻译教学的各方面内容,首先应该了解翻译教学的实质并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了解翻译教学的实质可以使翻译教师和学习翻译的人从根本上理解翻译教学到底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教学哪些方面的内容,使实际操作更具有针对性。认识到翻译教学的重要性无疑可以使教师对翻译的教授更加重视,并使更多的翻译爱好者投入到翻译学习中来,促进翻译人才的培养。

1. 翻译教学的实质

如翻译一样,翻译教学的定义至今也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那么,什么是翻译教学呢?翻译教学是一门与翻译学关系密切、相互依存的科学,构建完整的翻译教学体系,是翻译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存在的重要标志之一。翻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与其他学科,特别是社会科学中的许多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哲学、逻辑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美学等等,翻译的内容更是包罗万象,包括百科知识,语言的和非语言的。翻译活动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翻译教学应传授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如何认识信息,即分析信息所包含的具体语言内容和非语言内容,和如何传递信息,即运用已吸收的基础文化知识和翻译理论知识,用另一种语言重新组织和架构对应等效的语义信息,使传播得以顺利进行。对翻译活动的一些具体建议,或解决翻译中一些特殊难题所必需的某些具体可行的办法,即所谓的“诀窍”,对我们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是翻译教学的有效辅助手段,可避免长期的摸索。但是翻译教学应侧重培养学生正确的翻译思维能力。因此,翻译教学就是将学生置于翻译活动中去理解将一种语言中的内容转移到另一种语言中去的思维过程,并运用这些规律、理论、方法和技巧去指导翻译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翻译能力。

人们常常会将翻译教学的实质与教学翻译的实质相混淆,对于二者的认识长期含混不清。许多人在谈“翻译教学”的文章中,谈“利用翻译进行外语教学,用翻译来检查学生对外语的理解程度和对语法规则的掌握,这实际上是外语教学法流派中的翻译法而非我们所要讨论的翻译教学”。(穆雷,1999)所以,翻译教学与教学翻译虽然名称相似,也都与教学和翻译相关,但实际上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基本概念。在研究翻译教学时简单地误将其与教学翻译画上等号,是对学问不负责任的态度。不了解二者的差别而自说自话,不仅不能推动理论研究的进步,反而使读者产生跟多的误解。所以,搞清楚翻译教学与教学翻译的多方面差别十分重要,概念清楚会使研究者对翻译教学的研究走向有一个更加准确的把握。

许钧、穆雷(2009)认为,首先,从二者的学科定位方面来看,翻译教学是翻译学领域中应用翻译学下的翻译教学学科,它的要求是专业性的,对译文要求较高;而教学翻译则是语言学领域里应用语言学下的外语教学学科,指语言教学中的中外互译,它对译文的要求较低,比较适合于翻译专业课之外的其他形式的外语教学。前者的中心是是把翻译作为一门专业来教;后者的中心是广义上的外语教学中,是为了学习某种外语或在高水平中运用这种语言和深入了解这种语言的文体而采用的一种方法。其次,两门学科的培养目标不同。翻译教学目的是培养能够同时熟练掌握母语和外语两门语言,具有相当的国学修养并了解异国文化,还需要具备广博的杂学知识,并具备专业的翻译技能和实践经验的职业化翻译工作者;而教学翻译的培养目标是将学习者培养成为掌握外语语言结构和丰富的语言知识的语言应用者或理论研究者。再次,翻译教学的教学目的是使学习者打下扎实的双语基本功,深入了解本国和异国文化,掌握双语转换的技巧,熟悉其他学科的基本知识,并且了解翻译工作者的道德职业准则和规范。教学重点不仅放在外语的学习提高上,还特别注重母语的巩固,以及两国文化常识以及相关学科知识的了解;相对来说,教学翻译更注重的是传授外语知识,重点放在了解外语的语言结构以及提高外国语的应用能力上,而不那么强调母语的水平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它虽然也注重两国文化的差异,但主要是用于跨文化交际方面,而不是强调其对翻译的影响。最后,翻译教学注重口笔译翻译的实践操作能力,致力于满足市场和客户的要求;而教学翻译注重的是外语语言技能的训练。从两个的几方面区别来看,二者的学科定位、培养目标、教学重点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各有侧重,但并无高低优劣之分,如果可以各自发挥各自的特点,深化区别性研究,都会在各自的领域取得相应的更好的成绩。另外,区分翻译教学与教学翻译有必要而且有利于翻译教学和教材编选,因为不同的教学目的、不同的教学对象应该选用不同的教材。

2. 翻译教学的重要性

时常听到有人对翻译作出这样的评价:“翻译不是很简单吗?需要学吗?只要学过外语,拿两本字典,谁不可以做笔译呢?口译只要多背点单词,口语流利,讲讲话而已,也没什么好学的吧?”发表此类言论的人们大都认为翻译不需要学习,因为中国历史上的确实有许多著名的翻译家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翻译教育,也照样译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如果持上述观点的人是外行人士或者行内的非专业人士,那还可以理解。但是,从事翻译工作或研究翻译的人也持上述观点,就不能不令人深思了。可以说翻译的地位不高与这种偏差的认识不无关系。当然,实际上大多数翻译工作者还是不赞同翻译可以“不学而能”的看法的。首先,我们要让人们认清的是做翻译不是只有双语基础就可以,甚至如果只是双语基础扎实照样不意味着翻译就没有了障碍。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做过翻译的人都明白,翻译不只是认识单词、会运用语法结构那么简单,翻译还需要了解本国文化,并将其与异国文化作深入对比,这样才能避免在习俗等方面闹出笑话,引发不快,或甚至出现严重的政治问题。另外,对两种语言的特征进行细致的对比才能说出地道的外语,才能沟通顺畅,否则常会引起歧义,甚至导致外国人根本看不懂,听不懂你说的是什么。另外,必要的其他学科专业知识也是非常必要的,试想从事科技翻译的人,根本不了解科技该如何胜任这份工作呢?除了专业和技术性的问题以外,翻译还需要有合格的职业素养。例如,笔译译员需要治学严谨的态度,口译译员不仅需要口语好,而且需要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记忆能力等。因此,有心的人便可以观察一下,那些没有受过系统的翻译教育的资深翻译家,他们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他们无一不具备极高的文化素养和广博的生活阅历,并且进行了相当数量的翻译实践,在翻译上倾注了不为人知的心血。他们即使没有说出自己在翻译时运用了什么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但从多年的实践经验中早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翻译观,这种现象也不能说是“不学而能”,而是“自学而成”的。这些典型的特例并不能证明我们就不需要翻译教学了,因为具备“无师自通”这种天资和能力的人还是极少数的。余光中先生就认为“无师自通”是有条件的,并非人人都能做到。现在的青年学生,由于教育体制所限,受应试教育所累,双语基础都不扎实,知识面窄,又未掌握有效的自学方法,无师便很难自通。因此,从这方面来看,翻译教学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通过系统的翻译教学,可以有效减少学习者实践的盲目性,大大节省自己摸索的时间。扎扎实实地打好双语基本功,再系统地了解翻译理论,掌握翻译方法和技巧,并有意识地扩大知识面,这几项同步进行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译员。

除了翻译不需教这种观点以外,还有一些人认为翻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语言学、文化学、文艺学、社会学、心理学,甚至理工类学科等等,究竟教什么?可以教吗?他们认为翻译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复杂的心智活动,这种创造性只能靠自己进行大量的翻译实践来积累、总结,是不能以固定框架束缚的,翻译教学没有存在的必要。是的,翻译是门杂学,翻译家往往都是杂家。翻译教学不能将翻译涉及的方方面面都一一讲授,也不需要这样做。但项目多、知识杂并不能成为不可教的理由。我们来看一下现在翻译界较为一致的看法,“业内普遍认为翻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独立学科,有其自身的理论、方法和技巧。同时,翻译又是一项艰苦而复杂的具有创造性的工作,它的创造性体现在用完全不同于原文形式的译文来传达原文信息,准确地说这是一种再创造。翻译的再创造,一方面取决于对概念意义的再现,另一方面取决于对语言形式的美学感受,形式服务于目的,翻译应尽量使译文对于其读者与原文对于其读者产生同样的效果。因此,应该忠实于原作的意图,包括原文的内容及原文的文体风格。同时,译文的通顺程度必须与原文保持一致,即译文语言必须符合规范,对译文读者来说,应该有高度的可接受性。然而,怎样实现等值创造,怎样使创造出的译作为读者所接受,研究者提出了一系列理论,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总结了各种技巧。这些翻译的基本理论、技能、技巧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经过恰当的翻译教学传授给学习者,就是翻译教学的真正意义。”(邓于祁,2006)翻译有自己的规律,有自己的特异性,它依赖于外语教学对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的培养,但又高于这些基础教学。让所有的学习者了解和掌握这些特异性正是翻译教学存在的价值所在。

“罗进德先生曾说,他从多年的翻译实践和研究中观察到,双语都好的人不一定就能做个好译者,从双语好到翻译好这中间有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就是翻译教学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翻译教学必须给学生的东西就是用以填补和沟通这段距离所需的东西。”(穆雷,1999)这里谈到的需要填补和沟通的东西包括几个方面,对于已经具备扎实的双语基础但不具备其他专业背景知识的学习者来说,应予以广泛的专业知识补充,会使其在翻译工作中克服技术障碍。而对于具有专业背景知识且有一定双语基础的学习者来说,需要的是加强其语言能力,使之能够发挥专业优势,做好翻译。然而,不论是双语扎实的学习者还是具有专业知识的学习者,都必须掌握一定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并接受思维能力的培养。我们从研究中发现,具有良好的双语语言水平的非翻译专业学生做翻译往往不善于从理论高度研究翻译实例中出现的问题,这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翻译教学所致。而兼有语言基础、翻译知识和翻译技巧的人,如果思维能力不够,仍然做不好翻译。思维能力的缺乏会使译者不能准确理解和欣赏原文,或者无法将理解的东西用文字呈现出来。实践中常常会碰到,有人认识原文中的每一个单词,可就是理解不出原文的真正意境,总是译不到位,这不能不说与译者的思维理解能力有关。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绝对有系统教授翻译的必要性。

研究翻译教学就不得不提到翻译学。翻译教学是一门与翻译学关系密切、相互依存的科学,构建完整的翻译教学体系,是翻译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存在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对与翻译教学来说,建设翻译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穆雷曾指出,首先,翻译学的建设它可以明确翻译教学在整个翻译事业中的位置。谭载喜认为,“翻译学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① 普通翻译学,② 特殊翻译学,③ 应用翻译学。”这三者中,第一种,普通翻译学主要研究人类语言、文化及其翻译的一般规律,研究翻译的一般过程和翻译在整个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从宏观上探讨翻译的性质、功能、标准以及译者的一般职责和条件等问题,并从历时和共时翻译学的角度研究翻译的历史,其中不仅包括翻译的国别史、地域史,而且更应包括翻译的世界史。在这里,我认为翻译史除了要研究与翻译活动直接相关的译者、译作和译事外,还应研究翻译教学史。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涉及一般语言学的普通译学理论,也就是说,这部分译论应该在使用上没有语言限制。第二种,特殊翻译学主要研究两种具体语言的互译问题,涉及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对比,提出能指导两种具体语言互译的理论。第三种,应用翻译学主要研究如何把普通译学和特殊译学的理论运用于翻译实践、翻译教学、翻译批评、翻译工具书的编纂和机器翻译等,从微观上对翻译的目的、功能、标准、程序和方法等问题,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作出说明,以使普通译学理论和特殊译学理论在实际运用中得到检验。从上面的划分,我们可以发现,翻译教学属于应用翻译学的范畴。普通翻译学和应用翻译学是整个翻译学这个体系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中国翻译界所究最多的还是特殊翻译学的内容,因此才会有人说,翻译理论没有实用价值,其实是自己对最有实用价值的应用翻译学缺乏研究。有人认为,翻译理论翻来覆去就是那么点东西,路也走到了尽头,其实是广阔的天地还没有受到重视。自从有了翻译学这张蓝图,我们不仅清楚地看到了翻译领域如此宽广,而且明确了翻译教学与翻译理论的关系。翻译理论对于翻译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学科建设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师资培养、教学方法到教学研究,无一不需要翻译理论的正确指导。而在翻译教学中也应加强翻译理论的传授。过去在高校外语专业的翻译课上,教师大多采用传统的师徒相传式的教学方法,讲解技巧,让学生做练习,然后逐字逐句地核对参考答案,或用例句来验证翻译技巧,甚至在有些院系的研究生翻译教学中,教师也只是讲评译文或进行译文比较赏析,最多简单介绍一下“信、达、雅”和“神似”、“化境”等中国传统译论,基本上可以说是一种工匠式的传授方法,不讲理论依据和科学方法,使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知“鱼”而不知“渔”,无法在今后的翻译实践中掌握科学的方法和更大的主动权。因此,翻译教学应该重视翻译理论的研究与传授。一般来说,掌握一定翻译理论的译者在从事翻译实践时,往往要比对理论一窍不通者目的明确、方法灵活。由此可见,翻译学的建立对翻译教学特别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