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元明清诗歌

元明清诗歌

时间:2022-03-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5节 元明清诗歌元代诗文与前代相比显然处于低谷期。、揭斯四人被称为“元诗四大家”。明代初年,高启与杨基、张羽、徐贲并称“吴中四杰”,其后又出现了以杨士其、杨荣、杨溥等为代表的“台阁体”诗,诗歌发展至此步入低潮。清代是中国诗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诗歌创作的成就远在元、明之上。清代前期还有著名诗人王士祯,其论诗提倡“神韵”,要求诗歌有幽静淡远境界和含蓄隽永语言。

第5节 元明清诗歌

【导读】

元代诗文与前代相比显然处于低谷期。元代中期虞集、杨载、范!、揭斯四人被称为“元诗四大家”。但作品多题咏寄赠之类,内容较空泛;崇尚“雅正”,宗法唐诗,风格各异。元末诗人杨维桢号铁崖,其诗作最具艺术个性,给人以新奇的感觉,被称为“铁崖体”。

明代初年,高启与杨基、张羽、徐贲并称“吴中四杰”,其后又出现了以杨士其、杨荣、杨溥等为代表的“台阁体”诗,诗歌发展至此步入低潮。明代中叶出现了以李梦阳、何景明等为首的“前七子”和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晚明时期出现了一个反复古的文学流派公安派,代表诗人是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兄弟。他们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反对艰深古奥,佶屈聱牙,表现出一定的变古创新精神。

清代是中国诗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诗歌创作的成就远在元、明之上。清前期主要有遗民诗人和入仕诗人两类。遗民诗人以顾炎武、屈大均、吴嘉纪等为代表,入仕诗人以钱谦益、吴伟业为代表。清代前期还有著名诗人王士祯,其论诗提倡“神韵”,要求诗歌有幽静淡远境界和含蓄隽永语言。清中叶诗歌坛出现了尊唐的“格调派”、宗宋的“肌理派”,继承晚明主情的“性灵派”。乾隆年间,袁枚与赵翼、蒋士铨并称“乾隆三大家”。道光、咸丰年间,以龚自珍为代表的诗人把诗作为战斗武器,揭露批判黑暗社会,开创了近代文学史的新风气。同治、光绪年间,发生了“诗界革命”,创作成就以黄遵宪最为杰出,秋瑾是清末这一时期的优秀诗人。

【选文一】

上京即事[1]

萨都剌

【作者简介】

萨都剌(1272—1340年),字天锡,号直斋,本答失蛮氏,即回族。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1327年)中进士,应奉翰林文字,历官河北廉访经历,晚年寓居钱塘。著有《雁门集》,后人曾推其为“有元一代词人之冠”。

其一

牛羊散漫落日下,野草生香乳酪甜。卷地朔风沙似雪,家家行帐下毡帘[2]

其二

紫塞风高弓力强[3],王孙走马猎沙场。呼鹰腰箭归来晚,马上倒悬双白狼。

【注释】

[1]此诗作于元顺帝元统元年(1333年)。原作五首,选录二首。上京:上都,与大都并称为元代的两都,故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2]行帐:帐幕,因经常迁行,故名。[3]紫塞:指长城。晋崔豹《古今注·都邑》:“秦筑长城,土色皆紫,汉塞亦然,故称紫塞焉。”

【评析】

第一首诗歌写草原风光。前两句写草原上夕阳西下时悠闲的景象,后两句飞沙走石的动景,反映出塞北气候变化莫测的特点。诗中散漫的牛羊、带着香味的野草,连同突如其来的风沙,这一切都浸透着诗人对塞北草原的热爱。

第二首诗写牧民的狩猎场景,刻画出牧民们骠勇强悍的形象。

【阅读与鉴赏练习】

1.这两首诗或写自然风光,或写牧民活动,由此可看出塞北草原上雄伟壮阔的景象。在你熟悉的诗文中,还有哪些是写北方雄浑的景象的?

2.背诵这两首诗。

【选文二】

别云间[1]

夏完淳

【作者简介】

夏完淳(1631—1647年),原名复,字存古,明松江府华亭县(上海松江区)人。其父夏允彝、其师陈子龙,均是闻名卓著、讲求气节的民族英雄。夏完淳九岁作诗文,十四岁随夏允彝、陈子龙起兵抗清。后被奸人告发而捕,解送南京,从容就义,年仅十七岁。著作有《夏内史集》、《玉樊堂词》。

三年羁旅客[2],今日又南冠[3]。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4]?已知泉路近[5],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6]

【注释】

[1]此诗乃作者在被解往南京前别离松江时所作。云间:即今上海松江,是作者家乡。顺治四年(1647年),他在这里被逮捕。[2]“三年”句:作者自顺治二年(1645年)起,参加抗清斗争,出入于太湖及其周围地区,至顺治四年(1647年),共三年。[3]南冠:囚犯的代称,用《左传·成公九年》楚钟仪戴着南冠被囚于晋国军府的典故。[4]谁言句意思说:天地虽大,竟无处容身。[5]泉路近:喻临近死亡。[6]灵旗:汉武帝为伐南越,祷告太一,作灵旗。这里指抗清的旗帜。最后两句是说自己死后,仍将抗清。

【评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家乡被捕、解往南京的路上写的。诗一开头,便以沉痛的心情回忆了三年抗清的战斗历程,并用“楚囚南冠”的典故,表示自己虽然被捕而决不背旧国的决心。此次诀别家乡,诗人心情之悲酸,难以言喻。但在悲痛中忽起慷慨之情,作者最后点出他毕生无悔的决心:死不屈服,抗清不已。

【阅读与鉴赏练习】

1.诗人从容就义时才十七岁,此诗充满着一个少年英雄就义前的英勇与悲壮。熟读此诗,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2.阅读夏完淳另一首诗《秋夜感怀》,联系《别云间》,分析夏完淳的诗歌风格。

【选文三】

己亥杂诗[1]

龚自珍

【作者简介】

龚自珍(1792—1841年),一名巩祚,字?人,字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文学家、近代改良主义运动的先驱。其诗气势纵横,笔力遒劲。有《定庵全集》存世。

浩荡离愁白日斜[2],吟鞭东指即天涯[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注释】

[1]清宣宗道光十九年(1839年),岁次己亥,龚自珍出京礼部,辞官南归故里。在这一年中,共写了三百一十五首七言绝句,统名《己亥杂诗》。这里选录一首,原列第五。[2]浩荡:犹言浩茫。形容愁思深广。白日斜:夕阳西坠。指黄昏时分。[3]吟鞭东指:说的是离开京师,向东走去。吟鞭,抽响马鞭。天涯:天边。此处指故乡杭州。这句意思是说,自己一旦踏出北京城口,从此便与朝廷隔别,等于到了天涯海角。唐刘禹锡《和令狐相公别牡丹》诗:“莫道两京非远别,春明门外即天涯。”

【评析】

1839年,龚自珍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眷属,在南北往返途中,写下了短诗315首,题为《己亥杂诗》。本诗是第一首,写于他辞官南归、离开北京之时。

诗人离京时,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他目睹了清王朝的腐朽,不愿意与封建势力同流合污,决意辞官回乡。前两句写的是作者告别京城,恐怕难再回来,他的离愁实际上蕴含着忧国之愁,而显得愁情无限。后两句笔锋一转,反用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词意,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诗人代红叶立言: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此诗表现诗人虽然前途不畅,但依然关心着国家命运的高尚情怀。

【阅读与鉴赏练习】

1.作者说的是落花,实际上倾吐自己的心曲:虽然辞官回乡,但依然愿意为改革和振兴国家而奉献自己毕生的精力。诗人的情感经历了一个变化、升华的过程,诗歌的情绪也由低沉转向昂扬。

2.背诵此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