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古代的“剑”

中国古代的“剑”

时间:2022-03-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古代的“剑”剑,是个形声字,从刀,佥声。在中国的文化当中,“剑”和“刀”是不一样的东西,“剑”的特点就是“双锋直刃”,而“刀”则是“单锋弯刃”,而且沉重。“柳条刀”的刀身是弯的,比中国的“剑”要窄一些,有护手,有刀鞘,但没有刀穗,因其便于携带。在中国古代,早期的“剑”都是短剑,是用来防身和装饰的,佩剑标志着这是个习武之人。

中国古代的“剑”

img604

剑,是个形声字,从刀,佥(qiān)声。小篆的写法是img605,古代常见的“剑”都是前面有剑尖,两面有长刃,中间有一条剑脊,往往还配有一个剑鞘,套在剑身上,能起到保护剑身和携带方便的作用。握柄较短,后面往往会系有剑穗,剑柄上没有护手。

img606

在中国的文化当中,“剑”和“刀”是不一样的东西,“剑”的特点就是“双锋直刃”,而“刀”则是“单锋弯刃”,而且沉重。由于“剑”和“刀”的特点各不相同,造成它们的使用方法也不一样。“剑”轻巧修长,所以最常见的用法就是割和刺,而“刀”比较重而且只有单刃,所以常见的刀法就是砍和刺。中国的“剑”和其他国家文化当中的剑又有一些不同点,虽然西方的“剑”样子上看起来和东方的“剑”有一些相似的地方,但是仔细看就会发现,西方的“剑”更大更重,通常要用双手才能够使用,而且舞动起来都是重击,这就和中国的轻盈、灵巧的剑术概念截然不同。在欧洲还有一种单刃的武器,因其修长轻盈的状态好似柳树的枝条,所以也有人称其为“柳条刀”。“柳条刀”的刀身是弯的,比中国的“剑”要窄一些,有护手,有刀鞘,但没有刀穗,因其便于携带。“柳条刀”在欧洲的贵族中间很流行,我们所熟知的侠盗佐罗就是使用这种武器的人。但因为它的杀伤力比较小,所以在战争中渐渐变成一种贵族和指挥官手中的指挥工具,不参与到实际的战争中。“柳条刀”通常是单手使用,这和日本的武士刀又不一样,日本武士刀实际是中国唐代所流传的一种双手刀,后来流传到日本才变成了今天日本刀的模样。

img607

img608

img609

在中国古代,早期的“剑”都是短剑,是用来防身和装饰的,佩剑标志着这是个习武之人。短剑流行起来最早是在西周的早些时候。那时候的短剑整个剑身形似一片柳树叶,树叶的圆润边缘就是剑锋,树叶中间的叶柄被设计成了剑柄。随着人口的增多,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战争越来越频繁,出现了步兵、车兵、骑兵等多种兵种,为了能够在战场上取得胜利,“剑”作为一种步兵武器被不断地加长。1965年,在湖北江陵望山一号楚墓中出土了一把剑,这支剑全长有55.7厘米,后来经专家鉴定,这支剑就是举世闻名的越王勾践曾使用过的宝剑。到了东汉,“剑”逐渐退出了战争舞台,成为仪仗队的佩饰或习武强身自卫的练习武器。汉代以后,由于铜大量被用来制作钱币,更需要的是,铁制兵器的坚固、锋利,在战场上显示出了无比的优越性,铜剑逐渐被铁剑所取代。

img610

img611

在《吴越春秋·阖(hé)闾lǘ)内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期,(吴国有一位著名的铸剑师名叫干将,干将是欧冶子的徒弟,是一位技艺高超的铸剑师。传说干将铸出的剑锋利无比,什么武器都不是它的对手。有一年,越国的国君派人送给吴王阖闾三把宝剑,阖闾非常喜欢,当成宝贝一样珍藏起来。作为回礼,吴王阖闾就命干将铸两把剑,打算回赠给越王。干将回到家里,把这个事情告诉了妻子,干将的妻子名叫莫邪,她是丈夫的助手,在丈夫铸剑的时候给予帮助。于是干将开始做准备,他上山采集了五座山的最精华的铜矿石,多次提炼,提炼出质量很高的铜原料,再加入多种不同的金属共同冶炼,他又找来三百童男童女一同鼓风铸剑。然后,干将在铸炉旁搭起了祭祀的台子,祈求上天的帮助,希望上天降福于这两把剑。他把自己的血液倒入第一把剑的铸剑炉中,这把剑吸取了阳气的精华,成为一把阳刚之剑,干将便用自己的名字“干将”给剑命名。莫邪剪下了自己头发和指甲投入第二个铸剑炉中,宝剑吸收了阴气的精华,成为一把阴柔之剑,干将又用自己妻子的名字“莫邪”给剑命名。铸好了这两把宝剑以后,干将悄悄地将雄剑“干将”藏了起来,将雌剑“莫邪”献给了吴王阖闾,吴王很高兴,非常珍视这把剑。

img612

干将莫邪铸剑塑像

《搜神记》中却记载着这个故事的另一种版本。传说干将、莫邪是楚国人,楚王让干将、莫邪铸剑,铸造了三年还没铸成。就在剑要铸好的时候,莫邪怀孕了,干将对妻子莫邪说:“我用了三年还没有铸好剑,拿给楚王的时候楚王一定会发怒杀掉我,我把咱们的干将剑藏起来,把莫邪剑交上去。如果咱们的孩子是个女孩就算了,如果是个男孩,你就告诉他,出门望着南山,松树长在石头上,剑就在松树背上。”果然,干将献上剑后就被楚王杀掉了,莫邪自己一个人养大了他们的孩子——赤。当赤长到16岁的时候,莫邪告诉了他曾经发生的事情,赤非常愤怒,在松树背上找到了干将剑,准备为父亲报仇。楚王梦见有一个年轻人要杀掉自己,便下令全国抓捕这个年轻人,赤只好逃进山里,边跑边哭。有个路人经过,看见赤在哭就问他为什么这么伤心。赤把所有的事情都告诉了这个路人,这个人问他:你愿不愿意把你的头给我,我帮你杀掉楚王。赤非常高兴,便割下了自己头给了这个人。这个人带着赤的头去见楚王,楚王很高兴。这个人说:“赤是个勇士,只有用开水把头煮烂才能保证您的安全。”于是楚王便照着他的意思去办,可是煮了三天三夜,赤的头仍然是怒目而视,没什么变化。这个人又说:“大王,您必须亲自到这个锅的旁边去看一看,这样头才能煮烂。”楚王走到锅旁边,正在往下看的时候,这个人抽出怀中的干将剑一下子把楚王的头砍下来掉进锅里,又把自己的头砍下来掉进锅里。这三个人的头被开水煮烂,谁都认不出来哪一个头才是楚王的,楚王的臣下只好将三个头葬在一起,这个墓被后人称为“三王墓”,“三王墓”就在今天的河南省汝南县和孝镇纪桥村西头。

img613

这是干将的试剑石,宝剑锋处,巨石断成两截。

季子的名字叫季札,他是春秋时代吴王寿梦的第四个儿子。因为季札有才干,寿梦想将自己的王位传给他,但季札无意从政,坚决推辞,寿梦才把王位传给了季札的哥哥。后来,季札被封在延陵(今天江苏省常州市),人们称他为“延陵季子”。

img614

延陵季子挂剑

延陵季子有着很高的文学艺术和音乐修养。公元前544年,他代表吴国出使于诸侯国,来到周公的封地鲁国时,知道周文化的精华都保存在这里,便要求观赏周王朝的音乐。鲁国的乐师为他演奏了《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豳风》、《秦风》、《魏风》、《唐风》、《陈风》、《小雅》、《大雅》和《颂》。每奏一曲,季子都能作出恰当的评价,对其曲调的来源及其反映的民风特征都给予评述。鲁人还给季子表演了周文王时的舞蹈《象箾》、《南籥》,周武王时的舞蹈《大武》,商代咸汤时的舞蹈《韶护》,夏代大禹时的舞蹈《大夏》。每一段歌舞结束,季子都对古代文化之美和先王之盛德赞不绝口。当鲁人给他表演帝舜的舞蹈《招箾》时,他感叹道:“乐舞至此为最美,道德至此为最盛了!”

img615

延陵季子

季子出使经过徐国时拜访了徐国的国君。徐君看到季子佩戴的一把宝剑,心中十分喜欢,但始终不好意思开口讨要。季子也已看出了徐君的意思,但因为要到大国去出使,身上佩带的宝剑不可缺少,便没将宝剑拿出来赠送。等到结束了使节活动,回国途中再经过徐国时,徐君已经死了。季子来到徐君的坟上,解下自己的宝剑系在坟前的树上,然后离开了徐君的坟墓。季子的随从说:“徐君已经死了,你还把剑挂在这里,有什么意义呢?”季子说:“当初我已经在心里把这把剑许给他了,难道会因为他死了便违背我的心愿吗!”

“季子挂剑”的故事反映了季札高尚的修养和品行,被传为千古美谈。1985年8月,陕西省榆社县城东北的三角坪地区出土了一柄铜剑,剑身上铸有这样的铭文:

季子和他的剑的故事

“工img616王始发img617反之弟季子□尚受余厥司金,以作其元用剑。”

原来这就是延陵季子所用过的一把剑,只是它是否就是季子当年挂在徐君墓前的那把剑,已经无法知道了。

img61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