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改水改厕和创建卫生城市(城镇

改水改厕和创建卫生城市(城镇

时间:2022-03-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全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积极踊跃参与卫生城市、卫生县城和卫生镇村创建工作。2005年,贺兰县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实现宁夏国家级卫生县城零的突破。盐池县、彭阳县、青铜峡市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和城市,为全区进一步推广创卫工作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全区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卫生城市(县城)比例位居西部地区前列。目前,吴忠市、石嘴山市和中卫市正在积极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固原市正在积极创建自治区卫生城市。
改水改厕和创建卫生城市(城镇_宁夏卫生和计划生育改革与发展史研究

一是农村改水改厕工程取得明显成效。从2005年起,按照国家卫生部和财政部下达的工作任务,宁夏开始实施农村改厕项目工作。项目资金由中央转移支付拨付自治区财政厅。自治区爱卫办根据全区农村卫生户厕情况,结合全区“塞上新居”“农村危房危窑改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重点工作,有序推进农村改厕。特别是2009年以来,国家和自治区将农村改厕工作作为医改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之一,全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自治区政府于2012年和2013年将农村改厕工作连续纳入政府为民10项民生工程。自治区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为农村改厕提供了配套经费,2009~2013年5年共投入资金6500万元。各级政府也结合当地实际,落实配套资金近8000万元,有效减轻了农民负担。自治区卫生厅和财政厅结合全区生态移民工程需要,采取农村改厕与生态移民工程捆绑实施的方式,制订全区农村改厕管理办法和技术规范,将项目工作任务量和经费及时下达各市、县(区)。各地多措并举、因地制宜,圆满完成了农村改厕任务。截至2014年,全区累计建设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67.39万座,其中双瓮漏斗式厕所19.86万座,水冲式厕所14.71万座,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3.17%,群众满意率为81.0%。近年来,自治区水利厅和卫生厅密切配合,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监测,排查氟砷病区,科学安排病区改水工作。2008年全区实现农村改水工程监测全覆盖,2009年完成全区高氟、高砷病区病情筛查和认定工作。对全区2824个高氟、高砷病区实施改水,地方性氟、砷中毒发展势头得到遏制,病区范围进一步控制。同时积极推进自来水进村入户工程,截至2014年,全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6.73%,累计受益人口359万人。农村改水改厕项目的实施,改善了农村居民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为有效遏制地方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广大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做出了积极贡献,也为高质量地完成生态移民任务做出了努力。

二是卫生创建工作蓬勃发展。全国爱卫办于1989年启动了卫生城市创建工作。为指导各地积极踊跃参与卫生创建,自治区政府印发了《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深入开展创建卫生城市和卫生县城的决定》(宁政发〔1997〕83号),明确了卫生城市创建目标,提出了创建要求,对自治区卫生城市创建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2003年,自治区出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爱国卫生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或者爱卫会应当组织开展创建卫生城市和卫生村镇活动”,标志着全区卫生城市创建步入了法制化轨道。为规范卫生创建工作,自治区爱卫办按照国家爱卫办的统一部署,逐步健全了卫生创建各项制度,建立了《自治区卫生城市、县城(区)考核命名和监督管理办法》《自治区卫生城市标准》《自治区卫生县城(区)标准》等系列规章制度,为卫生创建工作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全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积极踊跃参与卫生城市、卫生县城和卫生镇村创建工作。把创建卫生城市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西部大开发战略,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城市品位的实事,纳入政府议事日程,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呈现良好的发展格局。2005年,贺兰县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实现宁夏国家级卫生县城零的突破。2007年,银川市创卫成功,成为西北地区首座获得“国家卫生城市”称号的省会城市,为带动西部地区卫生城市创建发挥积极带动作用。盐池县、彭阳县、青铜峡市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和城市,为全区进一步推广创卫工作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截至2014年底,全区已创建国家卫生城市2个(银川市、青铜峡市),国家卫生县城3个(贺兰县、盐池县、彭阳县),自治区卫生城市6个(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中卫市、青铜峡市、灵武市),自治区卫生县城(区)13个(贺兰县、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永宁县、大武口区、盐池县、彭阳县、泾源县、隆德县、中宁县、平罗县、惠农区),启动了自治区卫生村镇、卫生单位创建活动。全区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卫生城市(县城)比例位居西部地区前列。目前,吴忠市、石嘴山市和中卫市正在积极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固原市正在积极创建自治区卫生城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