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的实施现状

“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的实施现状

时间:2022-03-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多年来青饲料播种面积基本维持在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1.5%左右,波动幅度较小。数据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表18-6 我国“粮+经+饲”三元结构变动情况续 表注:由于玉米主要应用于饲料中,所以这里“调整前”为玉米放入粮食中统计,“调整后”为玉米放入饲料中统计种植业结构调整中不同区域各具特色。在上述13个类型中,有6个类型中玉米已成为第一大或第二大种植品种,苜蓿在宁夏已成为除小麦和玉米外的第三大作物。
“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的实施现状_新常态时期的粮食安全战略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农作物播种面积总体呈波动性增长态势,但2006年以来,农作物播种面积呈现稳定上升态势,播种面积从152149.0千公顷上升到2013年的164626.93千公顷,增加8.20%(表18-5)。从种植业内部结构来看,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传统到现代、从一般到竞争的优化升级过程。1978~2013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的绝对值和相对值都在调低,粮食播种面积从1978年的100626.07千公顷降低到2013年的75637.16千公顷,降低了24.83%,而粮食总产量从30476.50万吨提高到60193.84万吨,提高了97.51%,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粮食单产水平大幅提高。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增幅明显,尤其是粮经二元经济结构实施之后,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从27675.14千公顷增加到50564.14千公顷,增加82.71%,其中油料播种面积增加125.36%,油料总产出增加5.74倍;糖料播种面积增加127.22%,总产量增加4.77倍;蔬菜播种面积从3331.0千公顷激增到20899.44千公顷,增加5.27倍。饲料作物播种面积大幅上涨,其中占饲料作物播种面积90%左右的为玉米种植,面积从19961.13千公顷上升到36318.40千公顷,增长81.95%。多年来青饲料播种面积基本维持在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1.5%左右,波动幅度较小。考虑到玉米在1995年以前用作粮食的比例较高,1995年后用作饲料的比例较高,这里以1995年作为调整期[4],粮经饲播种面积比约由1978年的80.34∶18.44∶1.23调整到1995年的58.24∶25.35∶16.41。到2013年,该比例进一步调整为45.94∶30.71∶23.34,饲料作物的种植比重明显提高,种植业内部结构更趋合理化,国内三元种植结构基本形成(表18-6)。

表18-5 1978~2013年全国农作物播种面积情况表(千公顷、%)

注:(1)根据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和玉米在用途上的转变,粮食作物1中包括玉米的种植面积,粮食作物2是剔除了玉米后的面积。(2)为广义经济作物,是具有某种特定经济用途的农作物,具体包括纤维作物(棉花、麻类、蚕桑)、油料作物(花生、油菜、芝麻、大豆、向日葵等)、糖料作物(甜菜、甘蔗)、饮料作物(茶叶、咖啡、可可)、嗜好作物(烟叶)、药用作物(人参、贝母等)、热带作物(橡胶椰子、油棕、剑麻),还包括蔬菜、瓜果和花卉等园艺作物,除青饲料外的其他作物。(3)饲料作物1仅包括其他作物中的青饲料,饲料作物2包括玉米和青饲料。
数据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表18-6 我国“粮+经+饲”三元结构变动情况

续 表

注:由于玉米主要应用于饲料中,所以这里“调整前”为玉米放入粮食中统计,“调整后”为玉米放入饲料中统计

种植业结构调整中不同区域各具特色。2010年按各省市区种植面积占前三位的作物组合,大致可分为如下类型:如北方吉林和黑龙江的“玉米—大豆—稻谷”类型,辽宁的“玉米—蔬菜瓜类—稻谷”类型,内蒙古的“玉米—大豆—油料”类型,山西、甘肃、宁夏的“小麦—玉米—大豆、薯类或苜蓿”类型,新疆的“棉花—瓜果蔬菜—小麦”类型,陕西的“玉米—小麦—果园”类型,山东、河南和河北的“小麦—玉米—蔬菜瓜类”类型等。南方江苏、四川的“稻谷—小麦—蔬菜瓜类”,安徽的“小麦—稻谷—大豆”,湖南、湖北、江西的“稻谷—油料—蔬菜瓜类”,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的“稻谷—蔬菜瓜类—果园或糖料”,重庆的“薯类—稻谷—蔬菜”,贵州、云南的“玉米—稻谷—蔬菜”等。在上述13个类型中,有6个类型中玉米已成为第一大或第二大种植品种,苜蓿在宁夏已成为除小麦和玉米外的第三大作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