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棉花小麦种植

棉花小麦种植

时间:2022-03-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乡之人不放弃种稻,与长期以来在吴地形成的以稻米为主食的生活习惯有关,在民间认同的食物结构中,小麦等旱作物只是作为米食不足时的口粮补充。在棉花推广种植之后,人们以售棉所得收入购入稻米以为食用,只有在荒欠年份或青黄不接之时,麦类食物才作为应急之用。[57]棉稻结合的种植模式逐渐塑造了具有高乡特色的聚落形态。这就使得高乡农田与河道的依存度仍然很高,河浜必须深入田间,以保障农田灌溉用水。
种植结构_水乡聚落:太湖以东家园生态史研究

元代棉花传入江南之后,高乡转而以棉花种植为主,该时期高乡干田化的地理环境变化正好促成棉花推广的契机。顾清泰《棉花十二咏》序曰:“棉花遍栽云间、娄东滨海之区。”[50]可见在古代云间、娄县故地的基础上,后来往东扩展出的土地均为棉花栽种区,自明初以后出现棉田不断增长的趋势。清光绪《重修华亭县志》证明了这一事实:“向惟浦北朱家行、浦南沿海等处田高土燥,多种木棉,其余各乡只于沟塍隙地种之。自遭兵灾,民生日蹙,无力买牛、养猪及购农具,于是改禾种花者比比焉。今六磊塘北种花已十之三,再东北十之七焉。”[51] 当然,除地理环境的因素外,宋元之后江南人口的快速增长与土地资源紧张的矛盾,也是促成以棉花产业为中心的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推动力。

高乡缺水易旱的自然条件与潮汐带来的泥沙使土壤变得疏松,透气性强,适合种棉,这在新开发的滨海平原表现得尤为明显,正如清光绪《松江府续志》所云:“郡东奉、上、南三县,地形较高,种棉豆多于粳稻,而棉尤盛。妇女与男子共作苦。盛夏秉锄耘草于棉田,俗谓脱花……其种稻者不过十之三四,迟种易获,八九月已无遗秉,盖田土高厚,冬无积水,太阳之气晒入土中,一经冬雪,土尤松美,故易长发,非若西北各县地势洼下者比,然其戽水亦差难云”。[52]

但明清时期高乡以植棉为主,并不意味着水稻种植被抛弃,而是形成了棉稻轮种的格局。也就是说,在原来植稻的基础上,人们对经济作物的重视后来者居上。徐光启《农政全书》云:“高仰田可棉可稻者,种棉二年,翻稻一年”;“种棉二年,翻稻一年,即草根溃烂,土气肥厚,虫螟不生,多不得过三年,过则虫生。”在清代的南汇县,则“今岁稻,来岁花、豆者曰翻田”[53] 。清代宝山县罗店镇共四十二图,其种亦宜木棉,而不宜禾,但“久种棉花,又苦蔓草难图,故三年种花必须一年种稻,所谓七分棉花三分稻也”[54] 。可见棉花与水稻轮种,有助于恢复土壤肥力和减少草病虫害,体现了民间对土壤生态的理解和把握,但民众生计依靠的主要还是棉花商品化所带来的收益,水稻产量相对较小,不足的口粮由售棉所得来兑换。

高乡之人不放弃种稻,与长期以来在吴地形成的以稻米为主食的生活习惯有关,在民间认同的食物结构中,小麦等旱作物只是作为米食不足时的口粮补充。尽管宋元时期随着北人南迁的潮流,小麦也在江南人的食物中占有一席之地,但佃农向业户缴租、业户向政府纳赋依然以稻米为正粮。在棉花推广种植之后,人们以售棉所得收入购入稻米以为食用,只有在荒欠年份或青黄不接之时,麦类食物才作为应急之用。例如清《月浦志》曾记载乾隆二十年发大水,米贵布贱,有食观音粉致死者,当时政府倡导播种荞麦以为救荒之策,认为“其性无毒,南人食之,亦可养生。设令五、六月间,花稻俱荒,急令播种荞麦,至八九月间,即可收获”[55] 。东乡人虽种植元麦、小麦等麦类,但这些作物从来是作为稻米的辅助食物,麦子的地位与番薯、玉米等杂粮一样,从未逾越稻米之上,权且以如下两则史料为证。清上海县《法华镇志》云:“元麦,有赤、白二种,种植与大、小麦同,获较早。磨粉,堪作饭。食之耐饥,土人赖饱以力耕。”[56] 清光绪上海县《二十六保志》云:“农耕者最勤苦,植木棉多于秔稻,秋冬种菜麦,小麦以为面,圆麦磨粞,杂米食之。”[57]

棉稻结合的种植模式逐渐塑造了具有高乡特色的聚落形态。棉花生长的需水量比水稻要小,适合高乡河道窄小缺水、戽水不易的特征,但一方面植棉毕竟还是要经常灌溉;另一方面,虽然水稻的种植量小于棉花,但对灌溉与河道的距离却有更高的要求。这就使得高乡农田与河道的依存度仍然很高,河浜必须深入田间,以保障农田灌溉用水。所以从外在形态来看,高乡水网整体上类似于低乡,但河道与房屋的关系却相对疏离,住宅可以建在离河道稍远的地方,因为在船只交通并不占主流的情况下,河道稍远并不影响取水和洗涤。

在高乡地带,具有蓄潮功能的小泾小浜即可满足棉花种植的一般需要,泾浜呈现出弯曲、杂乱、长短不一的格局,亦由蓄潮的需要和微观的地势所决定。对于住宅来说,泾浜主要起蓄水池的作用,所以屋宅在哪里,浜就开在哪里,随着村落的扩大,泾浜也可以随之延长并改变形状。所以在明清时期的高乡,泾浜在整体景观中的地位有所下降,泾浜规模也趋于缩小,可称泾浜者,一般为“特小之者尔,广不过四五尺,不能容舟楫”[5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