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档案收集中的安全管理

档案收集中的安全管理

时间:2023-03-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档案收集是档案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确保在工作活动中档案的完好无损是档案安全的基本要求。制定档案接收进馆质量标准和检查验收制度,接收进馆的档案须符合安全要求。接收进馆的档案和新启用的档案装具入库前要进行安全处理,防止有病害的档案进入档案库房,防止档案装具的有害化学成分对馆藏档案的破坏,确保入库和馆藏档案的安全。征集的档案要建立入库目录及内容登记,并按规定放进暂存库中进行档案的安全监管和保护处理。
档案收集中的安全管理_档案保护与安全

档案收集是档案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确保在工作活动中档案的完好无损是档案安全的基本要求。档案收集中的安全管理主要有:

(一)档案接收中的安全管理

1.档案部门按有关规定和标准进行档案检查和验收。各类专门档案移交时,应事先与档案馆取得联系,由档案馆按照国家规定进行质量检查;交接双方逐卷、逐份、逐张清点无误后,签字交接。

2.建立健全的档案接收管理制度。制定档案接收进馆质量标准和检查验收制度,接收进馆的档案须符合安全要求。安全监管档案进出库的过程,建立进馆档案、资料进出库登记,进出事项登记准确,账物相符,退回库内的档案要及时、准确归位。

3.档案和装具入库前的安全处理。接收进馆的档案和新启用的档案装具入库前要进行安全处理,防止有病害的档案进入档案库房,防止档案装具的有害化学成分对馆藏档案的破坏,确保入库和馆藏档案的安全。

4.注重档案接收时的保护工作。(1)核对档案移交目录。档案种类、形式、形成及存在状态等的不同,档案保护的工作也有较大差别。接收档案时需要核对移交目录,验明全部接收材料的数量,使档案实体与目录相符。核对完毕的档案不宜直接放入档案库,应按规定放进暂存库中存放,便于档案的适时处理与实施技术保护。(2)检查档案状况。档案入库前应检查档案材质、字迹退变及虫霉破坏等状况。检查档案时发现有不利于档案保存的情况,必须进行相应的保护处理。对新接收的档案,一般应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对发现有虫霉的档案,必须做到先消毒、后入库。(3)填写保护工作记录单。在登记接收档案过程中,要记录有关档案保护方面的信息,包括档案材料的种类、形式、现有状况、是否需要作保护处理,以及处理的技术与方法等内容。接收过程是档案保护工作的基础,为后期档案的处理与修复等工作做好充分准备,因此这方面的保护非常重要。

5.检查合格后,连同案卷目录、卷内文件目录和检索工具,一并接收入馆。接收档案时,交接双方必须清点核对移交目录,并在交接文据上签名和加盖公章。

(二)档案征集的安全管理

档案征集过程中,要注意档案的安全管理。主要有:

1.档案管理部门应当建立档案征集的安全管理制度。征集来的档案要及时归档,有关部门应及时向档案管理部门移交。

2.征集档案进馆前,要严密包装,妥善运输,专人护送,保证档案安全。随身携带档案应按国家相关规定办理。征集的档案要建立入库目录及内容登记,并按规定放进暂存库中进行档案的安全监管和保护处理。对新征集的档案入库前应进行检查,了解档案材质和损毁等状况。

3.登记征集档案时,必须记录有关档案的种类、形式、载体材料、现有状况以及是否需要保护处理等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