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王阳明存天理致良知

王阳明存天理致良知

时间:2022-03-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张载的天人一气说表达了人与自然万物的同受“天地之气”以生,又归于天地之气的同源性和天然的平等关系。王阳明以“致良知”为核心的“万物一体”的心学体系,使儒家“天人合一”的世界和谐观念达到了新境界。
天人合一_和之说

1. 张载

(1)生态观

张载生活在北宋中叶,宋朝和周边民族的战事频繁,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当时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加重了人们本已困难的生活。张载博学多识,曾经研读过儒家、道教和佛教的相关书籍。他认为儒家、道教都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作为最高的道德境界,佛教也提倡一切皆有佛性、众生平等的生态伦理观点。张载吸取了众家之长,在前人的基础上充实了其生态伦理的思想内容。他在哲学思想中表达了“天人一气”、“乾坤父母”、“民胞物与”等生态道德观念,为人们处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提供了理论根据和行动指南。

(2)天人一气

【天人同源】

张载提出的世界构成学说,认为“气”是世界的构成要素,他认为“气”是世界万物包括人类的本源,万物生来为气,归去仍然为气。张载说:“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气聚而为万物,气散而为太虚,太虚与万物都是气的存在形态。他认为,气有两种存在方式:“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太虚是气散而未聚的本然状态,是气的无形存在,各种有形可见的具体事物是气的凝聚状态,是气的有形存在。所以认为,世界万事万物都是由气构成的,它为我们同天地万物的有机相连,提供了一种既是“物质性”又是“精神性”的纽带。所以,我们在宇宙中发现自身的恰当地位,是因为我们的本质是由和其他生灵以及山川草木一样的材质,即气所造就的。

张载的“天人合一”理念为人类创建了一个温情脉脉的家园,人在宇宙中与其他生命、河川草木一样,都是创化的产物,都是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存在者,人与自然界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张载的天人一气说表达了人与自然万物的同受“天地之气”以生,又归于天地之气的同源性和天然的平等关系。

【民胞物与】

人与自然究竟怎样才能和谐发展,张载说:“乾称父,坤称母;予慈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在张载看来,人类与万物都是天地自然界所生的,都是天地自然界的儿女,简单地说就是天地是父母,万物是同胞。对生我养我的父母,我们要充满景仰之情,对万事万物,我们要视为情同手足。总而言之,就是要对自然有关爱,要对万物讲感情。当然这其中也有人与物的区别,但并不是说人类就是居于万物之上的,对万物可以任意践踏,甚至施行暴力,而是说要我们人类关爱万物、养育万物,以此实现人的价值。“贵”固然体现了人的价值,而人的价值又是在于人能够自觉地进行理性反思,将自己的仁心仁性推及到万物,以爱己之心爱人、爱物。

爱心常在,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能爱护一切生命,这样就能保持有序的自然和谐。总之,人与自然、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他们的关系是不可分割,密切相关的。人可以改变自然界存在物的状态,做自然界的保护者,而不应该破坏自然,做自然界的敌人。人只有和自然和谐相处,使其各得其所,敞开“民胞物与”的博大胸襟,才能与自然共同生存和发展。

2. 王阳明

【龙场悟道

王阳明处于明朝中后期,大权旁落宦官之手,他们结党营私,迫害异己。谏臣戴铣、薄彦徽等下诏狱,王阳明带头上疏求情,结果戴铣依然被廷杖而死,而他也难逃廷杖之罚,死而复生,被贬至贵州龙场,做龙场骚的骚垂。龙场当地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阳明与他们之间语言不通,交流极其困难,而且水土不服,生活艰苦,居无定所。后来在附近龙岗山上,寻得一洞,于是便迁居洞中,起名曰“阳明洞”。自然,在这样极端的生存环境下,使王阳明产生强烈的归隐思想,这在他的诗集中随处可见,尤其是正德年间的诗,归隐之思更是浓烈。但最终他还是没有归隐,他要在无天理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所。

正是这样一种困境,使他远离官场的纷扰,让他有更多的时间静心思考探索这一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反省,自觉有所超脱,他认为安身立命没有别的途径,唯有求助自己的良心。良知在每个人的心中,是生而就有的,良知即天理,良知即道。这并非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神秘主义悟道,而是一个汇聚阳明长期沉思与思想瞬间突破的过程,使王阳明达到了一种新的人生境界。他超越了个人的荣辱得失,置生死于度外,而且阳明以其坦荡的胸襟感染着当地人民,与他们逐渐建立起深厚的关系。

【天人一心】

王阳明以“致良知”为核心的“万物一体”的心学体系,使儒家“天人合一”的世界和谐观念达到了新境界。王阳明认为,不仅世上不同的人有共同的“良知”,而且宇宙天地、世间万物也具有人的“良知”。人与天地、万物的共同发源处都是“良知”,“良知”又把人与天地、万物凝为一体。他论证道,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为天地,因此“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与人原只一体”。

每一物都体现了天地之“生意”、“生理”,每一物都有自身的价值,都应当受到尊重,受到爱护。所以王阳明的“天地万物一体”之仁,就是要视天地万物为一生命整体,将自然界的万物视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要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去爱护它、保护它,不要使它受到伤害。人类自身不仅要生存,而且要使物物“各遂其生”、“各顺其性”,才能达到“天地万物一体”境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