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慎终追远民德归厚说开去

从慎终追远民德归厚说开去

时间:2022-03-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强调的是祭祀先祖、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直到今天,一般中国家庭依然传承着“慎终追远”。下一步古中山陵园将择机举办《万人同祭万姓祖 民族传承孝为先》大型祭祖活动,拜谒三皇五帝、孔子等圣贤,充分体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这一丧祭之礼的重要作用,说到底,唯有不忘逝者,方能更好的善待生者。
从慎终追远民德归厚说开去_白事金典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强调的是祭祀先祖、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这里蕴含着孔子对死生关系的何种看法?长辈、祖先都已经去了,并看不到自己的丧礼和祭礼如何,那么这些礼的作用在哪里?朱子的解释是终者是人所容易忽视的,远者是人所容易忘记的。也就是说,这些为死者和祖先设立的礼,其实是用来教育生者的。活着的人看到死后还可以受到后代如此的尊重,不免对死少了恐惧,有了根基;对祖先的怀念则可以具有某种归属感,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这还是对活着的人一种很好的约束:如果活着的时候做人没有德性的话,何以面对祖先和后代呢?这也是孔子“上传下达”的表现,这既是儒家的生死观、天人观,又对每个人具有抚慰人心和心灵教化的现实意义。

慎终追远是人之天性。然而具体该如何进行,个中却也大有学问。春秋时期有个鲁国人叫林放,向孔子请教礼仪的根本是什么。孔子很赞许林放的提问,给出了“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的回答。即祭祀等礼仪,与其奢侈烦冗,不如纯朴而行,而丧礼则与其礼仪完备,不如拥有悲痛而真挚的情感。

孔子的回答,至今仍有指导意义。就以石家庄市民料理丧事为例,大多数人都能克敬克诚、身体力行完成这一简朴而又有意义的大事。但也不排除有些人利用丧户懵懂丧事礼仪和报恩、尽孝、攀比心理,趁机捞取经济利益,而自己却沉迷在炫耀的喜悦之中,完全忘了“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的古训。更有甚者,南方还有人开发出“代哭丧”业务,代磕一个头、代哭几分钟而明码标价,真是令人哭笑不得。这就完全脱离了孔子“俭”和“戚”的告诫,也就违背了礼的根本,失去了慎终追远的意义。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孝之所由生也。”──《孝经·开宗明义》孝是为人立身之本,是家庭和睦之本,是国家安康之本,是人类延续之本,也是一切爱心之本。孝作为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中国社会维系、家庭维系的道德准则

古中山陵园建立《传家驿站》、编纂出版《中国家风》、编辑《记忆生命 传承家风》、开设国学、易学、心灵培育、家庭理财、四季养生等丰富多样的公益课程,就是要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现代心理学和一系列科学成果的应用,形成对殡葬文化体系的机制创新。注重哀伤抚慰,注重生命教育和精神教化,弘扬和谐的生命观,更好的适应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充分体现人的生命价值和对生命的敬仰,对逝者的敬重。

本文仅就《论语》中有关“孝”的部分句子和朋友们分享笔者的心得和体会。

(一)关于“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这句名言被人们传颂了2500多年了。这是孔子的门生曾子在《论语·学而》中说的,可译为:谨慎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虔诚地追念祭祀祖先,这样做就可以使老百姓的道德风俗归于淳朴厚道。

“慎重追远”,强调的是人对于文化和道德传承应当秉承十分谨慎的态度和强烈的责任感,对于自己的言行是否有悖于祖辈的教育,身后对后世子孙有何影响,都应当深思熟虑。如果每个人都能够抱着这样的态度做人做事,社会风气就会淳厚朴素。

“慎终追远”是孝道的体现,按照孔子另一位高足有子说的:“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也就是衽仁道的根本。所以过去给皇帝的奏议常有“圣朝以孝治天下”一类的说法。普通人家的祖宗牌位上面也很多都有“慎终追远”这四个字,表示这是一个讲孝道的家庭。直到今天,一般中国家庭依然传承着“慎终追远”。虽然很多家庭的祖宗牌位已没有了,但父母去世的丧事还是要慎重地办一办的,清明节,在民间已经形成了祭祖扫墓的节日。国务院规定了带薪公休,人们跑几千里路,甚至从国外回乡,也要上祖坟跪拜祖先,烧几炷高香。

朱熹《论语集注》注释:“慎终者,丧尽其礼。 追远者,祭尽其诚。民德归厚,谓下民化之,其德亦归于厚。盖终者,人之所易忽也,而能谨之;远者,人之所易忘也,而能追之:厚之道也。故以此自为,则己之德厚,下民化之,则其德亦归于厚也”。

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使民风醇厚了。”──《论语集注》 这说明了曾子对于丧祭之礼的高度重视。在儒家观念里,对于鬼神的存在是持怀疑甚至否定态度的,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就证明了这一点。但是,虽然怀疑鬼神的存在,儒家却非常重视丧祭之礼。在儒家的观念中,祭祀已经被异化,不单是祭祀亡灵,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礼仪形式,我理解“慎终追远”的丧祭之礼至少有以下作用:一是对个人而言,通过丧祭之礼,可以寄托和培养个人对父母和先祖尽孝的情感。在我生活过的乡下,人们依旧十分重视每年定期对逝去先辈的祭祀活动,也就是俗话说的“上坟”,并且尽量会带着孩子去;二是对于团队而言,丧祭之礼可以寄托对于前辈的追忆和感怀,抚慰在世者,凝聚人心。在我们的人民军队历史上大战之后对于战死英灵的祭祀,开追悼会、追思会等等比比皆是;三是对于国家而言,领导者高度重视丧祭礼仪,能够有力的倡导孝道、不忘历史的社会风气,增加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

我父亲作为当地有名的农民企业家,经过深刻总结先祖的教诲和自己家庭、事业的经验教训,又经过我父子俩多日的切磋,将我们赵家的家风家教概括为五个字:“忠孝信勤善”即:“对国忠、对祖孝、对友信、对业勤、对人善。”五个字中无不印证体现着儒家的“格物、正心、修身、齐家、报国”理念。

在接过爸爸的接力棒后的第一个清明节,我就在古中山陵园2015年的清明期间撰写并广泛宣传公布了《致清明祭祖扫墓全体客人的慰问函》,同时推出了十一种《文明祭扫新方式》,倡导孝悌、文明、生态的祭祀、追思方式。下一步古中山陵园将择机举办《万人同祭万姓祖 民族传承孝为先》大型祭祖活动,拜谒三皇五帝、孔子等圣贤,充分体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这一丧祭之礼的重要作用,说到底,唯有不忘逝者,方能更好的善待生者。

(二)关于“无违”与“生,事之以礼”

《论语·为政》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朱熹《论语集注》解释:孟懿子请教孝道,先师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是什么意思呢?”先师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祭祀他们。”

孟武伯请教孝道。先师说:“对于父母,要特别关注他们的健康状况。”

子游请教孝道,先师说:“如今所谓的孝,只是说能够赡养父母便足够了。然而,就是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不真心恭敬父母,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子夏请教孝道,先师说:“最难的是对父母始终和颜悦色,仅仅是替父母做事情,有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这一段的重点是: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无违。”樊迟为孔子赶车,孔子就对他说:“孟懿子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是无违。”樊迟又问:“那是什么意思呢?”孔子回答说:“就是父母在世是要以礼相待。父母去世后要以礼安葬,以礼祭奠。”就是这个“无违”,后来发展成“顺”,即“孝顺”。今天我们对孝顺的理解就如《新华词典》中所解释的“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孔子为了不让后世的人歪曲他这个“无违”的意思,特意通过与樊迟的对话解释了什么叫“无违”,可奇怪的是后来还是给歪曲了。孔子说得很清楚:“无违”的意思是生时以礼相待,死后以礼安葬,以礼祭奠。以礼相待的意思是相互尊重,相互关照;以礼相待让人与人保持距离,而距离会产生美;以礼相待而不是无条件的顺从父母去作越礼之事。以礼安葬,以礼祭奠是对先人的追思,是对自身的鞭策。如果谁遇到了这样的父母留下违背于礼遗嘱,就不应该去遵循,而应该按照孔子所说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才是孝。所以,“无违”是指无违于礼,而不是无违于长辈。

对于父母的感恩,佛教中有一部《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大家看到这部经典的名称就已见一般了。在浩如烟海的佛教经典著述中,能够在经首冠以“佛说”二字的,为数甚少。可见这部经典在佛教中的地位。经文中详细论述了母亲在十月怀胎、哺乳抚养过程中所承受的巨大牺牲。指出做儿女的就算历经千万劫的回报都不能报答一世父母的恩泽。原始佛教教团规定,不得接受未征得父母同意的人出家为僧,以免造成夺人子女而遗天下父母痛心哀伤的遗憾。

古代交通极不发达,一个人首先必须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后,才能够去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所以,《论语·里仁》有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思是年老父母还在人间,儿子不该只顾自己的想法远离家庭,如果要远游异乡,一定要有正当的理由(比如为国家服兵役),还要有安顿父母生活的方法。明朝号称“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开国功臣刘伯温在《懊歌》中所说:“养儿图养老,无儿生烦恼。临老不见儿,不如无儿好。”

记得父亲卧在病床上自知“寿数无几”时,给我讲了郑板桥病危教子的故事:郑板桥的儿子在病床前问父亲,“有什么教诲?”郑板桥对儿子说:“欲尝亲蒸之馍。”老父之命难违,可又不会蒸,儿子踟蹰地走向厨房,手忙脚乱,怎么也蒸不成。父亲奄奄一息,积聚精力等待,终于没有等到儿子而撒手人寰。

儿子嚎啕大哭。痛悔自己平时没学会蒸馍,也深感平凡小事学之不易,遗恨没能满足父亲的临终意愿。当儿子亲手为父亲更衣时,枕下留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不靠天不靠地,不靠祖宗靠自己。”他的儿子心灵之震撼,终生铭记。

我的父亲在他癌症晚期的弥留之际,打起精神时给我讲这个故事,可以想像父亲的爱子深意。我想:作为儿子的我接过父亲的企业以“自强自立”的精神,与时俱进,传承发展下去不就是“无违”吗?!所以,我一直在极力地做精神教化、企业文化传承。将企业经营视为对员工、对客户生命的经营。爱自己的员工和客户,不亚于爱自己的儿女、父母!在我的灵魂深处心领神会的理解到:“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四书賸言》中写道:“孟僖子为懿子之父,本贤大夫。尝从昭公至楚,病不能相礼,归而讲礼学礼,苟能礼者必从之。逮死,召其大夫曰:‘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我死,必属说与何忌于孔子,使事之学礼焉。” 樊迟给孔子赶车,孔子给樊迟说:“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此时,孟懿子的父母均已亡故,这个“无违”必有更深层的含义。

所以,我的理解“无违”也就是不违背祖上的意愿和礼数两个方面:一是要虔诚恭敬尽到孝义,不能敷衍塞责;二是要按照既定的礼数(家规、国法),不得逾越。

以孟懿子为例,他是鲁国最有势力的三家大夫之一,但有时候不仅用鲁公(诸侯)的礼仪,甚至还有用天子礼仪的时候,这在当时就叫“越。”所以当他来问孝时孔子就用了“无违”这个词。这也见出圣人微言大义的说话艺术。

孟懿子是奉父亲遗命来向孔子学“礼”的,因此孔子这个回答还有以此劝勉他不要违背父亲良好意愿的含义。

(三)关于“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礼记》:“父为大夫,子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父为士,子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意思是父亲逝世时,如果父亲是大夫,儿子是士,用大夫的礼节来安葬,用士的礼节来祭祀;如果父亲是士,儿子是大夫,用士的礼节来安葬,用大夫的礼节来祭祀。以父亲的身份地位来决定葬礼的规格,因为那是父亲本人的成就;以儿子的身份地位来决定祭祀的规格,因为儿子的成就体现出父亲言传身教的结果。从这一安葬与祭祀的礼节上看到,中国古代的父子伦理精神,子承父教,所谓“养不教,父之过”。 在丧葬与祭祀的礼节当中,体现出一个家庭的教养水平。

能够在父母健在时,尽到人子的礼节来侍奉;在父母逝世后,尽到人子的本分来安葬、祭祀。这就是“孝道”的表现。孟懿子是贵族子弟,而当时的贵族们,很多都忽视“人文礼教”,认为那不过是表面的虚套,不能理解礼节其中的人性化的内涵。孔子作为老师,当然明白这位贵族学生可能无法完全“无违”的含义,当时樊迟正在为孔子驾车,孟懿子有可能向这位同学询问当时不能理解老师的解答,因此孔子在上车后,想到借另外一位学生樊迟的口,告诉这位贵族学生“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希望这位贵族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孝道的礼节和礼节所蕴含的精神。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孔子提示我们,具体的孝行,首先体现于关心父母的健康,就象父母关心儿子的健康一样。我们成年后,可以看到父母在几年内出现衰老的迹象。作为子女,如果有可能,要学习些保健的常识,来提醒并帮助父母关注他们自身的健康问题。我投入人力物力和精力,聘请名师,免费开展每周两次的公益课“四季养生”,让越来越多的老人,免费听取养生名家的授课,使他(她)们受益,我的用意就在于此。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不要认为给予物质经济上的充足的供养,就可以说自己尽到孝道了。如果仅仅如此可以称为孝道,那么与农村养马、城市中产阶级养宠物狗的饲养动物的行为有何两样?父母常年累月地操劳,结果发现自己在儿女心目中,不过如同畜生。会是什么想法?

这让我们想起“代沟”一词,这个词语的出现,基于反省的角度,我们说,这是我们年轻一代没有智慧的表现。我们都受过高等教育,不象我们的父母,生在那摧毁文化的浩劫年代,无法接受知识与精神上的薰陶。所以父母祖辈不了解我们,是自然的,而我们受了系统的教育,不能了解父母祖辈,就只能说我们白读了十几年书,我们花费父母的血汗钱,除了认识几个汉字与英文字母外,不能了解社会,不能了解历史,不能了解他人,更不能了解自己应该如何履行“人子之道。”不是很惭愧的么?父母往往不会在乎儿女能够提供多少物质的回报,只是希望儿女能够经常在身边陪伴,对于父母而言,往往精神上的慰借,比金钱更为重要。“老人不图儿女对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这是对子游问孝孔子回答后的补充,可译为:“对于父母,始终表现出和颜悦色的态度是最难的。”许多年轻人,经常自恃聪明嫌父祖长辈啰嗦,把自己当作不懂事的小孩子看待,却不了解在天下所有的父母心中,孩子永远是孩子,不管儿女有多出息,或者有多不肖,父母永远只记得儿女蹒跚学步、憨态可掬的幼稚天真的样子。他们殷殷切切的嘱咐,是不希望我们出现智者千虑而一失的情况。如果我们做子女的不能了解父母这天下最真切的心,仅仅是有了事情,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先吃,还不可以算是真正具有人性的孝道。

《礼记·祭义篇》:“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惋容。”和气、愉色、惋容(即关爱的表情),才能体现出子女对父母的内心至诚的深深的爱与关怀。这一点,我们许多人做得都很不够,因为我们太自我太自私了。

司马迁谈到孝道时说:“孝始于事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我的理解是:“孝道开始于侍奉亲长,把竭诚侍奉父母亲长的心意,推展开来,服务国家服务社会。孝道还表现在建立功业,扬名于后世,以显耀自己的父母宗族,这是孝道的最高成就。”

大家可以认真观瞻一下古中山陵园内柏坡渠北岸的汉白玉护栏板上的《二十四孝》浮雕,所有的孝子故事,二十四孝子的典范,体现一个共同的孝道精神,就是不仅要从形式上侍奉父母,而且要从内心深处真正地孝敬父母。这些故事让人感受到一种只有人类才有的真挚情感,唯有人类才能有的孝道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数千年精神文明的基础,也是一个人德行修养的基础。

古中山陵园开展的搜集逝者生前故事,编辑印刷《记忆生命传承家风》;在石家庄市内的“中天世都商务公馆1502室”建立的《传家驿站》;不惜重金搜集的明清时期或之前的百家姓氏族谱及《中华姓氏渊源大典》等系列群书;建立“古中山陵园网站”将长眠于陵园内的逝者生前故事及其家风、家训、家教等保存和传播;我还与全国著名国学名家天津的作家王建云合作,组织全国百名作家话家风,在国家出版总局的关怀关注下,编纂出版了大型图书《中国家风》;还有陵园内正在建设的“孝悌主题餐厅”等等。均体现了古中山陵园团队对儒家文化中“孝道”这一核心理念的传承与弘扬。

旷世儒家之道,乃浩浩华夏之范;《论语》之学乃千年精深之圣,汇万众智慧之识,彰民族忠孝之仁,扬伦脉雅正之礼,堪称中华文化之“圣经”。儒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渊源,在几千年的岁月流转中,儒学浸润在每一个华人的骨子里。读圣贤书,做天下事,是每一个读书人的毕生追求。今天,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吸取儒学中“富而好礼”和“忠、孝、仁、爱、礼、义、廉、耻”等传统道德的精华,让儒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发扬光大,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的生活更加美满幸福。相信在石家庄市各界同仁与古中山陵园的共同的努力下,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将会在未来闪耀出更加灿烂的希望之光、和谐之光、精神之光。为中国的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本文作者赵志国,享光实业集团董事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