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业局咋成了“卖炉子的”

农业局咋成了“卖炉子的”

时间:2022-03-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卖了炉子却没有配套的燃料,在一些乡村,如今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农业局成卖炉子的了”。小孟通过网络调查发现,同样的问题不光存在于邢台市,其他地方也存在。农业局沦为了“卖炉子的”,且弄出个“半吊子”,其不良后果已经显现:一则百姓找不到合适的燃料,炉子用不成,空放在那里,无端造成经济损失;二则政府的承诺落空,百姓怨声载道,政府骑虎难下。
农业局咋成了“卖炉子的”_小孟《说话》:来自草根的声音

[小孟说话]

好事没办好 成了瞎折腾

近日,小孟在邢台市某县调研时接到一些村民和村官反映,县、乡两级政府前些时候开会推广秸秆能源化利用生物质炉具,承诺每台补贴价1390元,含3吨补贴后价值900元的秸秆固体压块燃料,大村分配的指标七八台,小村三四台。可是,钱交上去了,炉具也领到了,燃料却迟迟没有发放下来。大家到乡里追问,得到的答案是,厂家生产不出来,如果不要燃料,可以退给购炉具户900元燃料款,至于烧什么,让用户自行解决。部分村民和村干部对此意见很大,认为乡里的承诺落了空,仿佛目的只是卖炉子。

小孟到部分乡镇走访主管领导,有的说秸秆成型燃料燃烧有异味,不合格,被拒绝采用,有的说压块成型不好,运到后都碎了,无法正常使用。一位乡长告诉小孟,他们乡有30个村,共推广这种环保节能炉具140多台,每台乡里补贴安装费50元,再加上推广产生的其他费用,1万元都不够。他还说,这种燃料每吨市场价450元,县里每吨补贴150元,村民每吨才拿300元,而且炉具政府也有补贴。小孟问乡里有没有相关的文件,乡长说县农业局领导开会时口头传达的,乡里只是在落实县里的任务指标。

卖了炉子却没有配套的燃料,在一些乡村,如今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农业局成卖炉子的了”。该县农业局的局长苦着脸说:“我们也很委屈、很无奈!市农业局为了落实省里的精神,给我们每个县都下达了推广炉具和燃料的指标,而且几天报一次进度,我们不能落后啊,所以赶紧把炉具都推广下去了。因为中标的厂家连炉具带燃料全包了,厂家不能及时供应合格的燃料,也不能怪我们啊,厂家可都是市里统一招的标。”

小孟手头上有一份邢台市农业局9月19日下发的邢农字[2014]219号文件《关于做好2014年第一批秸秆能源化利用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文中说,根据国家和省里的文件精神和有关规定,市里对第一批秸秆能源化利用生物质成型燃料炉具全产业链补贴项目进行了国内公开招标,各项目县农业局要抓紧时间开展工作,发动镇、村干部,组织、协助项目建设主体与农户签订供货协议,确保炉具、燃料、一户一张明白纸等于11月15日之前配送、发放、安装到户。广宗县和平乡县2014年的任务目标均为4500户,威县是4000户,南宫市3000户,清河县和临西县均为1500户。据查阅河北省农业厅的冀农提[2014]12号文件得知,河北省2014年推广秸秆成型燃料炉具30万户,2015年、2016年各新增50万户,3年累计推广130万户。

推广新型炉具,目的是实现秸秆能源化利用,减少大气污染,全面推进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小孟走访该县部分新型炉具用户,发现有的烧起了自己购买的煤块,有的因为没有配套燃料闲置起来。小孟通过网络调查发现,同样的问题不光存在于邢台市,其他地方也存在。政策是好的,炉具是好的,却因为配套措施不到位,不但没让新型炉具起到应有的作用,还需要基层相关部门协调农户退炉、退款,甚至接待部分村民和乡村干部上访投诉。请问,这叫不叫折腾?

[网友群聊]

“半吊子”事伤民心

□赵同胜(保定七一中路152号人民银行保定市中心支行)

看了这样的新闻,就想为农民抱屈。原本推广节能环保的炉子,政府还给拿补贴,怎么说都是一件好事,可问题是好事没有办好,农民非但没有从中受益,还无端受损。好好的炉子成了摆设,良好的初衷成了泡影,政府看似一脸的委屈和无奈,却让百姓硬扛着买单,这样的“半吊子”事很是发人深思。

照理说,政府推广节能环保的炉子,并承诺配套相应的燃料,是经过深入调研和科学论证了的,不可能出现买得起马配不起鞍的情况,可问题偏偏就卡在了这。这就不得不让人怀疑,政府在制定或实施这项举措时,一不小心拍了“脑门”,没有深思熟虑,更没有完善的方案,大手一挥,令箭一下,就折腾开了,谁知,弄着弄着竟卡了壳,于是,便慌了手脚,不知所措。

长久以来,我们总习惯行政命令,总喜欢让百姓弄这弄那,百姓不明就里,只能言听计从。这次炉子的事,凸显了行政命令之弊,逐级下指标,追着要进度,于是,为了完成任务,就是硬塞也要把炉子塞给农民。这样的做法,不出事才怪。

农业局沦为了“卖炉子的”,且弄出个“半吊子”,其不良后果已经显现:一则百姓找不到合适的燃料,炉子用不成,空放在那里,无端造成经济损失;二则政府的承诺落空,百姓怨声载道,政府骑虎难下。前者失去的是钱,还好补偿,后者失去的是民心,要想换回,难度可想而知。

作为一个旁观者,我本不想把话说得很“辣”,可看了这样的事,就控制不住自己。我心里一直在想:政府干什么事,千万别凭想当然,把好事办好,光有良好的愿望还不够,更需要科学严谨的态度,扎扎实实的工作,否则,任何一点疏漏,就有可能带来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倘若干的“半吊子”事多了,凉了百姓的心,政府与百姓的距离就会拉大,细想想,这损失多大呀!

就事论事,这事可不能就此完结,即便亡羊补牢,也得想着法给农民弄上燃料,让炉火旺起来;而更深一步,当然是举一反三,吸取教训,别再让这种“半吊子”事伤农民的心,因为,农民伤不得,也伤不起。毕竟,失了民心,事就大了。

因地制宜很重要

□盖元方(石家庄市平山县三汲乡田营村)

农村冬季取暖,大都用土暖气,做饭取暖两不误。看了孟燕君老师的话题,不由得想起我们这儿的事。

这种炉具我县去年就有,标注采暖面积150平方米,价格1000元带1吨新型燃料,当时没供给燃料少掏200元,我们村安了两户。今年8月份新炉具又下来了,价格800元,仍是带1吨燃料,不带燃料还是少掏200元。到了11月,村大喇叭广播,让大家登记购买新型燃料,每吨420元,政府补贴300元,有样品。结果大家去了仔细一看,是煤粉加黏合土压制的椭圆块,也没有化验报告,发热量多少大卡?灰分多少?挥发量多少?人们被蒙在鼓里。

当时有几户登记的,现在看来都后悔了,说取暖还勉强,但饭做不熟。纷纷埋怨:现在国家富了,啥都国家补贴,也不知道政府补贴都补贴了谁。有的地方补贴的麦种乱七八糟,补贴的燃料做不熟饭耽误孩子上学,想吃熟饭还得用电磁炉或者煤气灶。

推广新型炉具,实现秸秆能源化利用,减少大气污染,全面推进农村面貌改造提升。想法是好的,政策是好的,可也要因地制宜啊!能源和炉具要相辅相成,虽说可兼用,但也要物尽其用。推广要根据地域种植结构而定,我们这里大都是一季玉米或一季花生,秸秆做饲料还不够,哪来那么多燃料资源?难道政府做事是闭门造车、纸上谈兵吗?

政府应尊重市场规律

□胡云峰(沧州市孟村回族自治县新县镇王帽圈村)

每台补贴价为1390元的新型炉具,本应起到惠及百姓、改善环境、带给大家温暖的作用,却演变成了有炉无料,再次上演让人心凉的闹剧。农业局本为节能环保,却成了卖炉子的,降低了政府公信度,也给以后的工作造成了被动;村干部成了推销帮手,受累不讨好;农民花了钱被“戏弄”,自然怨声载道。大家似乎都成了受害者,都觉得很冤。笔者认为,这里面除了有工作方法不当、不细,好心办了坏事以外,还在于当地政府部门没有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人民群众三方面的关系。

首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尊重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更好地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政府起宏观调控、监督、引导作用。而这次事件中,炉具的使用及效能的好坏由供需双方决定,经不起市场检验的产品必然被淘汰和接受市场的惩罚,农业局可以监管引导,但不能越俎代庖。

再者,企业是市场的重要参与者,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政府要为企业提供一个良好公平的竞争环境,但与企业是监管和被监管的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再是企业的行政管理者,没有义务为企业的生产和亏损买单,企业的发展壮大由其自身的信誉和市场竞争力说了算,而不能用行政命令发展,这样的结果必然是市场的畸形产物。另外,政府与人民群众是鱼水关系,是服务于人民的党领导下的组织,更应监管到位,让百姓买到货真价实的产品。

在这件事上,政府部门充当了企业的推销员角色,而脱离了监管的职责,颠倒了自己的位置,才造成了当前的困局。因此,当地政府部门应完善自身的职责,正视自身的失误,挽回农民朋友的损失才是上策。

村民顾虑多 没有人敢买

□王瑞国(邢台市广宗县塘疃乡西石井村)

我们乡里也有这种新型炉子,分给我村15台。乡里说这种炉子价值一千多元,补贴后农户只拿500元。这种炉子烧的是秸秆固体压块燃料,村里要不要自愿。

我在村里用喇叭广播后,有一部分村民想要,去乡里看了炉子样品,都说样式可以,也不贵,就是当地没有生产秸秆压缩固体燃料的,就算在别的地方能买到这种燃料,也不知道好用不好用。还有村民说这种炉子就值这个钱,厂家想利用政府给他们卖炉子……就是因为种种顾虑,我们村没有一户购买的。

草率从事就是瞎折腾

□徐贵吉(唐山市玉田县潮落窝乡东宋庄)

我们党的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要任务是改进作风,重要环节是查找和解决“四风”问题。一个堂堂正正的农业局,竟然沦为卖炉子的,不能不说是“四风”作祟。这绝对不是在无限上纲上线,稍事分析,我们就会发现阴魂不散的“四风”踪影。

首先,推广秸秆能源化利用生物质炉具的初衷肯定是为了环保,是应当肯定的。但是不知主管部门是否做了可行性分析,光凭好的主观愿望就是空谈,空谈误国的道理人尽皆知。任何利国利民的决策都需要经过科学论证才能付诸实施,草率从事就是瞎折腾,就是对党、对人民事业的不负责任

其次,我们从记者的调查中,没见到哪级官员表现出对人民的极端负责,都是只唯上,不唯实,官本位大行其道,丧失的是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第三,记者从官员口中得知:“因为中标的厂家连炉具带燃料全包了,厂家不能及时供应合格的燃料,也不能怪我们啊,厂家可都是市里统一招的标。”这话很值得深思。请问叫苦不迭的局长大人,难道你真的没有一点责任吗?难道你不是在为了你的政绩而丧失了你的宗旨意识吗?中标的厂家违约,市里就无权追责吗?是无权追责还是不敢追责?连我们草民都知道他们需负法律责任的。这里边有无利益链条,只能是见仁见智了。

凡此种种,哪一点不是“四风”结的恶果呢?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会议上强调,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四风”的本质就是祸国殃民,“四风”不除,国难不已。

制定红头文件 应先论证调研

□刘春清(张家口市阳原县国土资源局)

政策是好的,炉具是好的,可就是没有好结果,为啥?瞎折腾!

按说政府的红头文件,从制定到下发,难道就不论证、考察、调研吗?就不开听证会吗?3年累计推广130万户,每台补贴价1390元,这么多的钱是大风刮来的吗?到头来农户的新型炉具因为没有配套的环保节能燃料,只好烧自家从市场上买来的烟煤,遭罪呀,老百姓花大价钱买了个煤炉子。市里统一招标的厂家连炉具带燃料全包了,中标厂家不能及时供应合格的燃料,这又能怪谁?市里就没有一点办法了吗?难道没有签合同,就不能走法律程序了吗?“至于烧什么,让用户自行解决”分明是一推六二五,为啥吃亏的还是老百姓?真要是秸秆成型燃料燃烧有异味,不合格,被拒绝采用,或者压块成型不好,运到后都碎了,无法正常使用,这标是怎么中的,不能不引起老百姓的怀疑了。

秸秆固体压块燃料,是用什么秸秆做成的?当地有这样的秸秆资源吗?假如缺少技术,可以引进来,不是还有中标厂家吗,可以联合生产,共同受益。要是当初技术就不成功,糊弄人的,那老百姓可要骂娘了。

炉子挺不错 环保谈不上

□马玉莹(保定市易县梁格庄镇中黄蒿村)

前些时候我们村也在大喇叭上广播了,正好有两户要换炉具,就报上去了。因为只运来一台,目前只有一户在用,而且烧的是自购的烟煤。那天我去那户看了一下农业局发下来的那台新型环保炉子,感觉确实很好,可以煤、柴两用,热效率也发挥得很好,省煤。如果自家有足够的木柴,就可以烧,但谈不上环保了。价格不是很高,除去政府补贴900元,农户只付1190元。农业局只是单纯地卖炉子,至于燃料的环保问题根本无从说起。我是说,既然暂时达不到环保要求,就不要提前唱高调,卖炉子就直接宣传卖炉子好了,何必再说什么环保呢?我的炉子明年也该换新的了,我计划就买这样的炉子,因为比市场上的先进、划算,热效率还高。

火炕烧不热 难以推广开

□杨秋林(秦皇岛市卢龙县燕窝庄村)

我们县前不久也推广一种采暖炉具,是燃烧秸秆压块和燃煤两用型采暖炉,个人掏150元(包括安装一个炉子的安装费100元),说是如果自己安装还给退回100元。因为价格便宜,所以一开始计划买的人很多。政府推广时说以后可以烧秸秆压块,但眼下没有压块,只能先烧煤。我们这里的农户全是火炕,通过试用,这种炉子烧暖气蛮好的,火炕却烧不热,所以大多数农户又都退了钱没买,新型炉具的推广也没成功。

政府公信力岂能被一台炉灶“熏黑”

□刘如福(张家口市阳原县东井集镇东关街11号)

构建京津冀一体化格局,打造碧水蓝天式的宜居环境,是摆在各级政府部门面前亟待破解的难题。面对重重的雾霾,既要有铁拳般的治理措施,也要有切实可行的操作方向,推广秸秆能源转化就是一项很具实际意义的工程。尝试这样一项新型具有科学含量的公益项目,需要有尊重科学事实的严谨态度,也要有务真求实的工作作风,才能使工作卓有成效。在实际操作当中,所遇到的难题虽然在所难免,比如科技含量不高、产品有缺陷等等,但之前的分析论断、科学评估等环节显得尤为重要。而在“农业局沦为‘卖炉子的’说明了啥?”的事件中,原本利国利民的好事,却在操作过程中“半路夭折”,成了劳民伤财,更让人寒心的是,相关部门敷衍的态度,从最初单单“折腾”了几个钱演化成了政府公信力的问题,这无疑是莫大的教训。既然面对的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民心工程,就需要有务真求实的严谨态度,做好事前周详论证,才尽可能避免事后“民怨”,达到最大限度的尽善尽美。就这样一个常人眼里极为简单的道理,却被一些人玩成了复杂的荒唐闹剧,咋能不让人匪夷所思和痛心不已呢?

其实,执政为民并不需要具备方方面面的专业性强的知识,不必凡事求得滴水不漏,苛求完美无缺,毕竟人无完人。但如果没有一个尊重客观事实的思想,端不正真心为民的态度,势必导致环环相扣的好事变成坏事,成了遭人唾弃的弄虚作假。若在错误的基础上,相关部门还在同守“亲亲相护”盟友庇护,失职了还睁眼说瞎话,显然更不应该,这样对政府公信力造成的损害就更大。

一台低碳环保型的炉灶,让它尽快真正发挥作用,其实很简单,摒除急功近利的心态,尊重科学,端正思想,踏实而进,仅此而已。在这么简单的理念之下再出现低级疏漏,而且再推诿扯皮,难咎的恐怕是部门职责,“熏黑”的则是政府的公信力。

村干部也有难言之隐

□曹庆华(石家庄市平山县南甸镇北庄村)

说到销售节能环保型炉具,笔者不由想起5年前在我县某乡的一次采访。当时一位村干部指着院子里的一台所谓的节能型炉具告诉笔者,这炉具县里售价600元,而且还与干部工资挂钩,压到乡里之后再由乡主管农业的领导分配到村干部身上,村干部卖了更好,卖不了就拿他们的工资抵账。这个村干部就被分配了20台炉具,经过求爷爷告奶奶才卖出去15台,剩下的5台其中4台送给亲戚,一分钱也拿不回来,自己家留下一台。

当时乡领导承诺半月内就将环保型燃料送到村子里,然而,大半年了也没有见到环保型燃料。于是村民就开始烧自家购买的煤,有的村民烧的是柴草,将漫山遍野的树木肆无忌惮地砍伐了烧火,导致村子里乌烟瘴气,浓浓的黑烟遮天蔽日,所谓的环保型炉具竟然成为了污染源。

因为村民砍伐植被,村干部就去制止,而村民理直气壮地说:“你将炉具卖给我们就是为了让我们烧柴禾,如今砍伐树木你也不让,那你就退钱给我们,将炉具搬到你家去。”如此一来,村干部哑口无言,执法的气势也就偃旗息鼓了,好像是村干部自己做了亏心事一样。

农业局卖炉具,官大一级压死人。所谓的环保说白了只是一个美丽的肥皂泡,最终憋屈的还是村干部和村民。因为没有环保型燃料,炉具就成了农户的眼中钉、肉中刺,花钱买来气受,看着就叫人腻歪,却又无可奈何。这种套取国家补贴和百姓血汗钱的事情与国家提倡的惠农政策搭不上边儿。

惠农专项资金 应该跟踪落实

□杨宗瑞(保定市易县大龙华乡小龙华村)

这个话题很贴近社会现状,也是当前农村百姓最关注的事,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涉及的地区很多,面也很广,是百姓最想理论和最想知晓的事情。

我在拿起笔前首先看了很多老师的跟帖,就农业局卖炉子的事,所涉及的地域之大、花样之多,我总结的结论是大同小异,均是以上级职能部门下达的文件、任务为由,打着节能减排的旗号,强迫摊派到村里,对炉子夸大其词再卖给村里的部分村民。

据调查了解,这种事情不只是农业局,其他如畜牧局、扶贫办等也是如此,国家下发给农村一些补助资金、扶贫项目等等,他们都会绞尽脑汁地把资金变成物品,再把物品的价格抬高从中谋利,利用这种雁过拔毛的方式、方法骗取某项资金,欺上瞒下,严重失去了政府部门在百姓心中的公信力,也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为此,国家应下大力度严查整治专项资金的发放和落实情况,狠刹一些部门的不正之风,真正让国家的大好政策落实到百姓身上,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不能只看领导眼色行事

□张占星(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凤山总校朱首营学校)

无论是推广新型炉具实现秸秆能源化利用、减少大气污染也好,还是全面推进农村面貌改造提升也好,邢台市农业部门执行的政策是好的,推荐的炉具也是好的,却因为配套措施不到位,不调查研究,盲目执行上级指标任务,不但没让新型炉具起到应有的作用,还需要基层相关部门协调农户退炉、退款,甚至接待部分村民和乡村干部上访投诉。可见某些干部没把好事办好,也可以说他们根本就没有好好地去办事,这样就理所当然的再一次失去了老百姓的信任,从而失去了民心。

国家和政府的好政策,有时就是让那些习惯于行政命令、讲求形式主义、常犯官僚主义的领导干部们给执行歪了。这起农业局沦为“卖炉子的”事件,不就说明这一点吗?再者,执行者不因地制宜,只看领导眼色行事,加之利益链条环环相扣,最后中标厂家不能供应合格的燃料,这最终结果与那些烂尾工程、劳民伤财的政绩又有什么两样呢?这不也是一种瞎折腾吗?

后续服务要跟上

□姬占金(邯郸市磁县佛教协会)

新型节能炉具的推广,本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却办成了群众抱怨、干部叫屈的坏事,归根结底还是有关部门领导的官僚主义作风在作怪。

推广新型节能环保炉具,国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按理说最受实惠的该是群众,群众应该高兴,可买了炉子没有燃料就等于买了一堆废铁,群众怎能不抱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主要是政策制定者的官僚主义作风严重,喜欢靠想像、主观意识去发号施令;喜欢靠传达文件去办事。根本不顾这些政策在某一地区是否切合实际,施行后其他后续的服务能否跟上。如果这些领导能够到群众中了解一下他们的需求,能够做一下市场调查,在买炉子时考虑燃料市场的供求情况,确确实实为民着想,使上级的政策落到实处,群众就不会骂娘了。

总是领导拍板 为何不问民意

□刘雅林(衡水市饶阳县里满乡郭村)

那些政府职能部门为什么不事先征求一下民意呢?为何总是让一些领导拍板决定,好事办不好让老百姓买单账呢?

新能源炉具推广,按说是好事情,但是,什么事情都怕算账。因为城市对燃煤管控力度加大,致使大量劣质煤流入农村,今冬煤价降低,有些劣质煤降到了每吨四五百元,而生物质压块以最低价卖给农民,每吨也要六七百元,即便每吨补贴150元,很多农民还是选择烧更为便宜的劣质散煤取暖。

实际上,现在很多农民的生活水平不像很多人想的那样,何况这些新产品、新技术成熟不成熟,领导干部亲自试一下了吗?都说实践出真知,为何没有经过调查研究,就急匆匆地把这项技术推出去?是不是和炉具生产厂家有了某种不可告人的利益关系呢?

官坐蜡 民生怨

□于广通(沧州市东光县大单镇仉祥于村)

官坐蜡,民生怨,瞧这事办的!本是一件好事,可是在执行当中,某个环节出现了断链现象,这充分说明一点,就是执行者没按章办事,要么是贪贿,要么是送了人情。上级官员办的错事,下级不敢说个不字,最终受害的是终端用户普通老百姓。那些当官的一推二六五,你花了冤枉钱活该,爱咋地咋地。

其实上级的政策和出发点是好的,减污、环保、节能,利国利民。可是个别执行者不按章办事,认为是块肥肉,大吃一口,让好事变成了坏事。这就需要党和政府严格把关,层层监督,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利,让贪污者咋吃进去的咋吐出来,为民伸冤,替民除害,维护农民的权益,树立党的形象,将贪污者绳之以法,以大快人心。

秸秆处理不能一刀切

□王君(唐山市滦南县方各庄镇高各庄村)

农业局沦为“卖炉子的”,说明工作不务实而且没有做到家,仍然是官僚主义作祟。目前秸秆为患可谓普遍现象,解决秸秆处理问题不能一刀切,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处理。譬如:有发展饲养畜禽前景的地方以储饲为主,有经济实力的地方提倡秸秆还田,缺柴烧的地方可利用做柴。以本人之见,政府加大秸秆处理利用宣传力度,干部下基层倾听民意民声,实实在在为农民办实事,典型引路,财政扶持,责任到人,常抓不懈,方是唯一解决秸秆处理问题的途径。

链条脱节伤民心

□申英文(邯郸市曲周县槐桥乡西南寨村)

农业局和相关政府部门的初衷也许是好的,推广新能源炉具利国利民,看似一件好事,但在具体运作过程中出现了“链条脱节”现象,造成问题的根源是某个人,还是某个利益集团,那就不得而知了。

前几年,一些地方就发生过类似的半途而废的惠民工程,不仅劳民伤财也有损党和政府的形象。一件好事,只有做得让大家顺心、满意,才是真正的好事。有始无终的“半拉子”工程会在农民心中留下难以弥补的伤痕,希望这样的“扰民”故事不再重演。

“半拉子”工程扰民

□程玉林(保定市顺平县正童村)

看似一件好事,但在实行当中却出现了扰民现象,造成问题的是不是某个利益单位?那就不得而知了。即便不存有私利,也说明工作不务实,而且没有做到家。政府加大秸秆处理利用宣传力度,干部下基层倾听民意民声,实实在在为农民办实事,方是唯一能解决秸秆处理问题的途径。国家有什么惠民政策,各级领导应该不折不扣地下发到农民手中,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绝不能一级级变形变味儿,让农民心寒,因此损坏我党在民众中的声誉。希望以后这样的扰民故事不要再重演。

不要失信于民

□刘秀英(邢台市柏乡县固城店永鑫纺织厂)

又一起典型的政府乱作为事件。

试想,农民买了这样一个“半拉子”工程的炉具,他们心里会作何想?恐怕农业局的威信在他们心目中下降好多。咱们农民最信服谁?当然是我们的各级政府部门,因为他们代表的是党和国家的形象。听农业局说有这样的好炉子,既环保又节能,又有政府部门的资金支持,何乐而不为呢?恐怕他们绝对不会想到会是这样一个结局。

农民是最朴实可亲的,希望那些善于强迫命令、发号施令的官员,搞好民意调查再出文件。

炉子可以这么卖

□徐燕力(邯郸市邱县古城营乡辛集村)

省农业厅3年将推广秸秆成型燃料炉具130万户,任务很艰巨啊,又该有多少市县农业局明推暗压卖炉子呢?新型的燃料今年没按需到位,明年能及时生产出来吗?究竟是燃料“难产”,还是官商之间有猫腻,或者此事彻头彻尾就是一个骗局?说白了,炉子卖给老百姓,国家补贴到手算完事。

给了炉子没燃料,烧什么?等得起你就等,等不及自己想法子,反正冻不着当官的。这么“好”的炉子,不晓得发放炉具的领导家用不用?倘若俩月之内与之配套的燃料再“研究”不出来,冬天就过完了。这种不负责任的活儿,在俺们这儿老百姓通常称之为“坑爹”。

新型炉具好不好?当然好。秸秆能源化利用是变废为宝,全面推进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咱农民冲着省钱环保还美观,才掏腰包购买。因为配套设施不到位导致农户退炉退款甚至上访,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折腾,用咱农民的话说,这叫脱裤子放屁——找费事。

中国人买东西讲究个先尝后买,这是一个不成文的销售模式。下回卖炉子时能不能让农民先试用,满意后再付钱。真正实惠利民的好炉子,农户自然买单,不会怨干部怨政府。之后再有类似招标活动,请负责招标的工作人员先打听好竞标厂家的生产能力,没资质的生产商干脆别用。甭老想着农民好糊弄,人心是杆秤,心里都跟你记着呢。

“卖炉子啦,先试用后给钱,不满意不要钱!”农业局,这样的承诺,这样的吆喝,你敢不?

要聆听更多不同声音

□韩洪占(邯郸市馆陶县寿山寺乡韩范庄村)

近几年,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改善民生,老百姓的居住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点群众大都拍手叫好,再加上很多媒体的宣传,让这些民生项目更是锦上添花,好像完美无缺了。

但是,有很多项目在农村却很难推广,这又是为什么呢?任何一块美玉都会有一些瑕疵,有人会说,你这不是在唱建设新农村的反调吗?其实不然,只有找出这些症结所在并加以解决,才能让这些项目顺利实施,才能让老百姓没有后顾之忧,感受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好处。那么症结何在呢?笔者认为,配套设施要跟上,比如双瓮式厕所建设项目,每家只要出资50元就能彻底改变农家厕所脏、乱、差的局面。可是,为啥有很多老百姓不愿意接受呢?因为农村和城市不同,厕所一般都在室外,夏天还好说,把水管埋到厕所里,或在厕所里放上一桶水就能解决冲厕的问题。可到了冬天,滴水成冰,厕所亦是如此,上完厕所还要到屋里去取水,那就成了方便之处不方便了。

再有,为了改善空气质量,前些日子县里下了个通知,要求农村取缔土暖气。那么什么是土暖气呢?就是在屋里挖一个坑,上面放上水泥板,然后把作物秸秆或其他一些柴火放进去燃烧以供取暖的设施。目前这种土暖气农村的年轻人大都不用了,只有一些老人或家庭条件特别差的人群使用。这些人用土暖气,平时费点力气,到了冬天就能省一千多元取暖费,如果一概而论,这些人到了冬天取暖怎么办?所以说,有了好政策,还要有好的配套措施加以辅助,才能更加人性化地去实施,老百姓只有得到了真正的实惠才会买账。

以上言论并非一家之言,这是笔者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民和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多方走访得出的结论。在现实面前,有关部门不能只看到鲜花和掌声,更要看到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毕竟咱们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是真心为人民服务的,而不是为了鲜花和掌声在哗众取宠。

办事情虎头蛇尾 干部受累不讨好

□杜四妹(廊坊市大城县权村镇杜权村)

看了孟老师这个话题,联想这些年从事村务工作的一些经历,以及看到、听说的事情,感触很深。

近些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做事不讲求实效,只注重形式,开始轰轰烈烈,最后悄无声息,甚至留下一堆问题,成为了典型的虎头蛇尾甚至是烂尾的事情,损的是老百姓的利益,坏的是政府的声誉,结果是失去了广大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因此,政府做事不能凭一时的头脑发热,也不能为迎合上级而不作实际情况调查,更不能为一己私利而不顾后果地妄作决定,要从老百姓的根本利益出发,做实实在在对老百姓有益的事情。

一位网络朋友曾和我说起2013年他们那里大搞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活动的事情,开始时县里乡里开动员会,签军令状,干部们全力以赴。县里给配备车辆、工具、保洁员,清垃圾拆临建,广播时时喊,干部天天转,那阵势搞得可真是轰轰烈烈。朋友说,当时还真是大见成效,可时间一长怎样了呢?上边不再给保洁员开工资,他们村既没有集体企业也没有土地承包费收入,只有一个旧机磨房子租给了一个粉碎饲料的,每年给村里300元租金,因此没钱给保洁员开工资,只能辞退。那些车辆被扔在了墙角,建好的垃圾池没人清理反倒更脏了。那些被拆了的临建没人收拾,乱七八糟地摆着,附近的人家怨声载道。本来是干好事,却惹来了人们的一堆怨言。

上面的例子在各地有很多,有时上级政府为了办好一件事情,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可最后的结果并不如愿,不但没给老百姓带来实惠,反而造成了或大或小的损失或不便,从而引起人们的不满和埋怨。因此,作为政府部门,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讲求实效,不能凭主观意识,要有始有终,让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就像话题中的事情,政府要出补贴,村民要花钱,可炉子却用不上,干部们受累不讨好,落个白折腾。

涉农补贴猫腻多

□周士刚(廊坊市固安县宫村镇万全种业)

《河北农民报》2014年11月27日转载新华社报道:海南省瓜菜大棚建设撂倒12个农业局正副局长。这些违法的局长普遍涉及虚报、冒领国家补贴资金,上至局长,下至普通干部,都能从申报、测量、验收、工程承包等环节得到好处,捞到“油水”。原本比较严格的审批流程在基层却成为“摆设”,甚至一些干部协助不法分子“弄虚作假”套取补贴,违法资金超过一亿元。

农业局沦为“卖炉子的”,又是和农业局有关联的事。试问事发县农业局有无营业执照,有无经营资质,是否属于商业行为,是否涉嫌无照经营,农业局是行政单位还是企业?想必这些问题大家都很清楚。

笔者认为,政府部门的不作为、乱作为,有利为、没利不为,既体现了我们身边许多涉农部门多年来的所作所为,又体现了“反四风”还没有得到基层领导干部的深刻认识,这是典型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在作怪。推广新型炉具,以任务形式逐级派发,违背市场规律和村民意愿,这里面少不了利益关系。不少涉农工程不够透明,即便公示,有时也只是做做样子,应付检查而已,致使很多工作大打折扣。就拿新型炉具来说,出厂价格多少?出售给村民又是多少钱?中间有无差价?农业局是从中谋利了,还是为造福村民尽责了?这些要说清楚,相关细节应该让村民知晓。

农业局是一个职权很大的行政单位,它掌管着辖区内许多涉农项目和资金。环保是全民的事,农业局打着环保的旗号推广新型炉具,与二道贩子没啥两样。而且农业局只卖炉子不配套燃料,村民依旧烧烟煤、劣质煤,根本起不到环境保护的作用。

农业局是否与炉具生产厂家存在某种利益关系?是否有套购国家专项资金的嫌疑?农业局是否在利用手中职权强制命令?另外,各地的大棚建设都有专项补贴资金,一批批大棚建起来后又废弃了,个中是否存在某种利益关系?希望纪检部门好好查一下。

本是好意 莫失民心

□高俊凤(唐山市滦南县国土资源局)

新型炉具对百姓来说优点多多,既节能环保,又为百姓提供便利,百姓们也欣然接受,这惠民政策在寒冷的冬日暖了百姓的心。可是不成想,配套设施的不到位,让新型炉具成了一堆废铁。对于一些干部和村民的追问,各级部门不是沟通解决问题,而是互相推诿、扯皮,让百姓真正寒了心。其实炉具与燃料是统一的,互补的,二者缺一不可。有炉具没燃料,炉具不再是炉具,成了一堆摆设。

不管是政府,还是农业局,初衷是好的,想为百姓做好事,可不能急功近利,急于将半成品交付使用。说什么秸秆成型燃料燃烧有异味,不合格;说什么压块成型不好,运到后都碎了,无法正常使用。为什么不等到彻底研制成功再进行推广呢?县农业局说市农业局催得紧,要进度,难道这就是不计后果将半成品推广给百姓的理由吗?其实市农业局有明文规定,确保炉具、燃料配送、发放、安装到户。可是其他部门没有真正领会邢农字219号文件的精神。他们只知道推广,没想炉具是否能用。

新型炉具是好的,政策也是好的,却因为配套设施不到位和有些工作人员的失误,让部分百姓怨声连连,有苦难言。没能让新型炉具发挥应有的作用,让百姓寒了心。试想,如果以后再有类似有利于百姓的惠民政策,百姓还能相信吗?作为政府职能部门,作为百姓的领路人,不能言而无终,失了民心啊。

采访邯郸俩县 发现诸多问题

□叶树林(邯郸市大名县吴未城村)

政府部门推广新型节能环保炉具,本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可到了基层却存在着诸多问题。笔者采访大名县某村委会主任得知,乡里分配给他们村3台炉具,每台1550元,另带3吨固体燃料,当地政府供应的炉具和燃料是配套的。该村主任自己安装了一套,使用效果不错。燃料无异味,燃烧充分,暖气片热热的,大雪节气屋里暖烘烘的,如此配套推广实在是利民好事。

尽管如此,其他两套炉具村主任还是没有推广出去,原因是大部分农户已安装了取暖设备,没必要再增加新设备;有些不很富裕的农户还在使用土暖气,一冬下来可节省一千多元取暖费用。

村主任说:“这种炉具好是好,可政府部门的宣传力度太小,应该让广大群众认识到新型节能环保炉具的好处,自觉自愿购买,而不应该搞行政摊派。”

笔者还走访了魏县一些村庄购买这种新型炉具的农户。政府补贴后,农户出资500元即可购买一套炉具,燃料由农户自行解决。如此一来,农户使用的还是以前的块煤,甚至廉价劣质的烟煤,完全起不到节能环保的作用,纯粹是卖炉子赚钱,炉子卖出去了,谁管你环保不环保。

令下如山倒 落实难上难

□闫秀环(石家庄市栾城区柳林屯乡大任庄村)

邢台市某县、乡两级政府执行上级命令,推广秸秆能源化利用生物质炉具,而且还有补贴,这本身是一件利民好事。从市农业局到县,从县到乡,从乡到村,从村落实到户,层层传达,逐级落实。可农户交了钱,炉具领到家,却不能正常使用。明明中标厂家是连炉具带燃料全包的,难道只会做炉具却制造不出燃料?炉具补贴价是1490元,3吨固体燃料补贴900元,现在燃料不能兑现,只退还900元的燃料费,那另外590元到哪里去了?分明就是买炉具的钱嘛,老百姓说农业局是“卖炉子”的形容恰如其分。

现在上级令下,下级奉命执行,上方催得紧,下面执行快,只为了执行而执行。不成想,好多利民的好事反倒给农户造成了利益的损失和心灵的伤痛,致使民怨沸腾。类似于推广炉具的事情还很多,一开始倡导的是好的,最后却变了味儿,这其中的利益肥了谁,老百姓无从获知,但有一点非常明确,那就是最后受伤害最大的肯定是咱老百姓。

事没办好要反省

□魏素英(沧州市献县南河头乡郭尖庄村)

农业局“卖炉子”给做决策的领导们敲响了一次警钟。领导们在做任何决策前,都要深入细致地搞调查研究,办什么事都要有的放矢,都要想一些办法、措施,去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事情没办好,办砸了,出了问题,就要坐下来,认真地去想,去反省。到底问题出在哪里,要找出原因,总结经验,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更不要想法去推脱,去诉苦。

这样的干部我们不待见

□常淑贞(衡水市景县青兰乡苏堂村)

看到这个话题,想起前几年我村有一户人家,在一个乡镇做生意时认识了镇政府的一个工作人员,走后门倒出来一台这样的节能型炉具。那时候省里还没有下达推广政策,只是个别地方在实施,好些人想要一台必须走后门。这家人听说能烧秸秆固体压块燃料,高兴无比,后来总也倒腾不来配套的燃料,只好改烧普通煤块了。如今得知邢台市又在推广这种炉具,而且农民同样买不到他们承诺的燃料,反过来又退还人们炉具款,照老百姓的话讲,叫费力不讨好。一些官员拿着国家的工资,跑腿辛苦也是应该的,但是,如果只是应付上级和老百姓就不受人待见了。

这样的干部能造福吗?

□刘凤娟(唐山市滦南县扒齿港镇门庄完全小学)

农业局卖炉子,如果有配套设施也算行得通,关键是许多政府职能部门,在推行一项政策时只有噱头,没有相应措施。那天回村里看父母,大喇叭里正在广播:“为了新农村建设,不要再往路边设置的垃圾桶里扔垃圾,违者重罚。”母亲不禁去问正在大喇叭里嚷嚷的村干部:“有了垃圾扔在哪里?”村干部支吾半天才说:“有最大的天然垃圾箱,你不会扔吗?”“这么好的地方,快告诉我。”母亲等着下文。村干部绷着脸:“这还用直说吗,扔进河里!”

过去,村边这条河清澈见底,游鱼自由自在地生活,现在竟成了垃圾场,多么令人无语。常言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样的干部能造福吗?

没有践行群众路线

□张振位(石家庄市无极县王先村)

可以肯定地说,新型节能炉具的推广,其目的是好的,出发点是对的。但由于上层领导的疏忽,调查研究不够,欠缺深入接触实际,没有倾听群众呼声,终将一个民心工程变成了有损民意的工程;把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办成了一个劳民伤财的肮脏事。中层领导不负责任而过于机械地执行,无原则地随从,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和指标而硬塞给农民,让其买单,使之蒙受损失,怨声载道。这次事件的发生,凸显了地方行政命令之弊病,反映出个别领导脱离实际、远离群众的不正之风。

笔者认为,在中央三令五申反复要求狠刹“四风”、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今天,发生如此因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而违背农民意愿的事情实属不该。

愚弄百姓就是愚弄父母

□任华广(邢台市巨鹿县官亭镇赵家庄)

炉具的生产厂家有没有暗箱操作,咱不能妄自臆断。就燃料一事,各级政府本该在推广之前就把此项惠民工作做细、没有遗漏,保障政令通行,使咱们老百姓真真正正地感受到政府的温暖。不要一出问题就或这或那地解释和推诿,失信于民,“愚玩”百姓。基层干部不应以父母官自居,老百姓是你们的衣食父母,愚弄百姓就是愚弄父母啊!

中间有利益链?

□李文俊(石家庄市平山县大吾乡田兴村)

古语云:“凡事要三思。”毛主席也说:“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就算政府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也要考虑周全,谨慎行事,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减少盲目性带来的麻烦和损失。这下可好,当初的承诺得不到兑现,炉具成了摆设。人们不禁要问:怎么政府的智能这么低下,管理和领导水平这么经不起考验?也许正如一些人所说的那样,政府部门和厂家有一条无形的利益链在起作用吧。

抱着炉子挨冻,寒心

□董青军(邯郸市永年县大北汪镇西邀彰村)

推广新型炉具,让群众少花钱,既干净又不污染环境,这确实是一件利民利国的大事、喜事,乍一听真不错。然而,在让群众购买炉具的同时,为什么不将燃料也提供给群众?中标的厂家有没有能力把生产的炉具和燃料进行完全配套?厂家是怎样中标的?国家和省里的精神是好的,但是到了地方,有些干部总是打着天高皇帝远的主意,钱不捞白不捞,肆意篡改国家红头文件精神。如果邢台的这些父母官真正把当地的群众当成自己的亲生父母,也不至于让大伙儿到天寒地冻的时候还抱着买来的炉子挨冻。

真心希望邢台农业部门的朋友赶紧动真的来实的,把燃料送到群众手中,别让大家过一个“寒心”的冬天。

上级和百姓都不能得罪

□张志军(永年县曲陌乡南卷村)

农业局把炉子卖给了百姓,却不管百姓烧什么,这跟强买强卖有何区别?咱政府职能部门是给群众办事的,绝不能做出违背群众意愿的事;上级的政府部门也绝不能用权力强行让下级的部门做这个干那个;最基层的部门面对的是父老乡亲,既不能得罪上级,更不能得罪百姓,否则,党的政策就会变味儿。

建议走市场化路子

□逯红尘(邯郸市成安县中艾束村)

农业局作为窗口单位,为民谋福是份内职责。上级主管部门推广环保节能炉具为民解忧,但是方式不适应时代潮流,如果还用计划经济时代的方式行事就不行了。帮助科技环保炉具生产企业宣传推广,让更多的农村居民得到实惠,以市场化的方式让农民自愿购买,比强行摊派分任务要好上百倍。市场经济规律是质高价优,步步不愁。

[三言两语]

△史彦军(衡水市故城县郑口镇前沙岗村):我们村也宣传了这样的炉子,每台带两吨秸秆压块燃料。这种炉子其实不实用,2009年,我花了700元买来一台,把家里的所有棉柴都烧光了,根本解决不了取暖和做饭的事情,最后不得不卖掉,又换成了烧煤的炉子。

△任玉春(邯郸市曲周县依庄乡):打开农民互联网,看到大家都在议论炉子的事,想起那天我去乡政府时看到大院里放着一大片炉子。一个干部告诉我,一个炉子400元,要往村里推广。看来,这又是一个强下指标的任务。政府给老百姓办好事要让老百姓高兴,不要把好事变成坏事。国家给了补贴是想让群众得到实惠,既可以消化秸秆,又解决群众温暖问题,如果硬性推广,不是为了群众,而是帮了造炉子的厂家。国家的补贴究竟方便了谁,里边是否有猫腻,值得深思。

△北农(北京网友):技术不成熟的东西向下推广,不是劳民伤财吗?

△刘彦清(衡水市阜城县):只要能赚钱,干啥都一样。有的地方农村推广新型炉具可能是归口农业局,利益链条的大头在农业局,所以他们很主动很积极,不管农民是否会用,炉具是否合格,燃料是否到位,卖出去把钱赚到手就不再过问了。

△冯全江(邢台南宫市):我村1750人,炉子任务17套,完不成扣村里的钱,买来后全部烧烟煤。

△徐春花(邢台南宫市):新型炉具在我们这里实行不开,秸秆都送去发电厂了。

△汤秀珍(唐山市丰润区):农业局为了完成推广任务,不管炉子能不能用,卖给老百姓就不管了。我的邻居就有这样的炉子,根本就不能用。

△邢台人(网友):我们县农业局只卖炉具,没有配送燃料,炉具生产厂家是任丘市某创生物质能源炉具有限公司。不知道这家企业谁了解?

△刘昌永(保定市易县西韩村):炉具肯定是关系厂家生产的,他们利用行政这层关系进行推销,实际上是在套购国家专项资金。我们这里乡政府也让村官推销,我们不予理睬。

△孟燕君(《说话》主持人):这事整大了!投入上亿元补贴的好政策,大家怎么都批、都否定?媒体上报道东光、易县、曲周等地成功经验,不知道大家能不能从正面找到真实的例子?

△申文义(石家庄市行唐县):国家政策是好的,出发点是好的,但现在好多涉农项目的实施缺少基层调研,缺少第一手材料就盲目推进,假如政策的制定者和项目单位直接到农村与农户中走访调查,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掌握项目运行中会涉及的问题,就会少走弯路,真正让惠农政策落到实处,让农民受益。

△程金相(邯郸市曲周县):政策是好的,配套不到位。在我们曲周县,每台炉子700元,政府补贴300元,自己掏400元,至于生物质燃料,什么也没有。

(原载2014年12月5日~7日农民互联网博客频道电子杂志)

话题网址http://www.nongmin.com.cn/space/?6/log/22616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