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茶楼咋成了“第二酒楼”

茶楼咋成了“第二酒楼”

时间:2022-0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结果,引发了读者的批评。所以,至今未有一个制止公款喝茶的条规,亦可想而知的了。要知道,如今这茶楼并不比酒楼逊色,说是喝茶,可并不只有茶。难怪百姓不无揶揄地称为官者公款消费之茶楼为“第二酒楼”。是啊,当用公款喝茶真成了为官者们的一种时尚的时候,“上有好之”则“下必迎之”、“下必效之”。否则,文明雅致的品茗行为自会因之而遭扭曲、受玷污。

茶楼咋成了“第二酒楼”

前不久,某地几位领导为鼓励消费者走出“非典”阴影,引导大胆消费,专程去茶楼喝茶,并自己掏袋结账。对这几位领导喝茶一事,特别是对自费行为,媒体作了特别的报道。结果,引发了读者的批评。读者以为,领导干部去茶楼喝茶,鼓励消费,这是好的,但大力渲染其自费行为,则没有必要。

读者的批评,不无一定道理。然而,媒体给予一定的关注,亦是事出有因。不是吗?凡去茶楼喝茶的一些为官者,有时,尽管也是私人消费,却很少有自己掏袋的,无论是谁请客,大多由公家给报销了事。

喝茶让公家给报销,在一些为官者看来,怕是天经地义的。于是乎,渐渐地,终究形成了这样一道越刮越猛的“风景”:召开会议到茶楼,公关协调到茶楼,打扑克、搓麻将到茶楼,酒店出来到茶楼,找个由头到茶楼。更有甚者,竟把喝茶当作了工作。可不是?照样有人脸不改色心不跳,公然利用上班时间去泡茶楼,有的还大言不惭云:“在办公室不也一张报纸、一杯茶吗?”呜呼,我说不出话。

同是公款消费,喝茶的名声实在比喝酒要好得多。喝茶总是与温文尔雅、彬彬有礼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对于喝茶,尽管有人将个人消费转嫁到了公款消费上,可又有谁会说三道四呢?所以,至今未有一个制止公款喝茶的条规,亦可想而知的了。

一般的低收入家庭怕很少有人会去茶楼喝茶,下岗工人更是可望而不可即。要知道,如今这茶楼并不比酒楼逊色,说是喝茶,可并不只有茶。只要消费者喜欢,便是要酒有酒,要烟有烟,要什么有什么的——市场经济嘛,只要合法,茶楼又有什么不可以经营的呢?如此,则消费价格之高,当可想见矣。难怪百姓不无揶揄地称为官者公款消费之茶楼为“第二酒楼”。

为官者好上茶楼公款消费的行为,其实也从一个侧面折射了其奢靡思想的抬头,浮华作风的露头。想一想吧,一个牢记“两个务必”,艰苦朴素、踏实创业的为官者,怎会心安理得到茶楼去公款消费?又怎么可能有时间、有精力经常去茶楼休闲?

是啊,当用公款喝茶真成了为官者们的一种时尚的时候,“上有好之”则“下必迎之”、“下必效之”。而一旦用公款喝茶的队伍日益庞大之时,后果是什么还不是明摆着的么?

制止用公款喝茶的行为,除了通过教育令其有良心发现之外,更要紧的当是用制度加以约束,把它纳入到制止公款吃喝的范畴加以规范。尤其对于那些利用上班时间到茶楼优哉游哉休闲的人,不妨予以曝光,以起到处理一个教育一片的效果。

自须说明的是,笔者并无意于同茶楼较劲过不去,也无意于反对喝茶。生活条件好了,上茶楼去放松一下心情,享受一下服务,品尝一下名茶,委实正常得很。但无论如何,不管是我们的为官者抑或其他干部,凡属个人消费行为,你须自己掏袋,千万莫要去沾公款消费的边。否则,文明雅致的品茗行为自会因之而遭扭曲、受玷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