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影响和对策建议

影响和对策建议

时间:2022-03-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影子银行”体系和债券市场的大发展为代表,我国融资供给正在加速脱媒。另据统计,10月份企业债券净融资2992亿元,同比增加1353亿元。它严重影响货币政策指标和货币传导机制的有效性,M2指标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将显著降低。考虑到目前尚缺乏一套严格的企业债资金使用监管办法,企业发债快速增长带来的风险令人担忧。
影响和对策建议_对中国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若干思考

所谓“金融脱媒”,是指以前融资要由银行作为媒介来进行,转变为现在脱离银行中介,而由资金供需双方直接交易的现象。今年以来,我国金融脱媒呈加速之势,潜在风险不容忽视。需高度关注,正确加以引导。

一、近期金融脱媒现象突出

2012年前三季度,银行业投放人民币贷款增加6.72万亿元,只占当期社会融资总量11.73万亿元的57.3%,而十年前银行信贷占比高达90%以上。目前越来越多的公司通过信托贷款、企业债券和融资租赁等方式获得融资,银行贷款在企业融资中占比大幅下降。比如,近两年信托业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今年前三季度信托贷款余额高达2.4万亿元,比2009年末增长超过100%。以“影子银行”体系和债券市场的大发展为代表,我国融资供给正在加速脱媒。同时,存款加速脱媒趋势也十分明显,许多高端客户的存款资金被理财、信托市场吸引走了。当前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同比增速已经从2009年的45%下滑到15%左右。非银行金融机构创新的“类活期存款”产品也在分流部分活期存款资金。2012年前三季度,银行业活期存款占比下降3.5%,部分中小银行已经出现大幅下滑的情况。存款负增长不仅表现在住户部门,也表现在企业部门,甚至外币存款。

二、金融脱媒的主要原因

(1)负利率导致资金体外循环。2003年以来的8年间,1年期实际存款利率平均为-0.15%,最低达到-2.4%,银行存款利率长期低于通货膨胀水平。随着居民理财观念逐步增强,银行存款的负利率,使居民储蓄无利可图,促使公众脱离银行进行资产配置,推动金融脱媒深化。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和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分别为4.27%和3.64%,融资类信托产品一年期收益率更高达7.5%—8%,对居民投资资金颇具吸引力。2011年各类金融机构累计发行银行理财产品4.2万亿,信托产品4.8万亿,分流了银行大量的储蓄资金。当银行信贷紧缩不能抑制投资需求时,市场需求催生“地下金融”和“影子银行”,社会资金体外循环。如今年10月信托贷款增加1445亿元,同比多增1355亿元;前三季度,信托贷款增加7015亿元,同比多增6176亿元。

(2)中小企业融资难被迫选择脱媒。目前,众多处于起步和上升阶段的中小型、小微型企业融资需求大,但因风险高、抵押少及银行银根紧缩等因素影响,难以从银行获取贷款。企业只能求助高利贷、低门槛的民间借贷资本和信托、担保资金,导致“影子银行”规模不断扩大。

(3)企业债等直接融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发展迅速,融资规模不断扩大。据亚洲开发银行报告显示,中国截至9月底已发行债券3.7万亿美元,占新兴东亚地区总规模一半以上,其中企业债约1万亿美元(6万亿元人民币)。另据统计,10月份企业债券净融资2992亿元,同比增加1353亿元。企业热衷于发债融资,一个重要原因是财务成本低。目前金融机构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为6.56%,但市场上发行同期限的短期融资券参考收益率不到4.0%。即使考虑发行成本,发债融资低成本优势依然明显。例如,中石油集团因发债融资,近5年节约财务费用高达342亿元。因此,能获准发债的企业一般都重债券轻贷款。

(4)技术创新降低市场对金融中介的依赖。金融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如电子金融和电子商务等,增强了消费者的主动性和自助性,降低了市场对金融中介的依赖。由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技术结合形成的第三方支付以及由此衍生的现金管理业务,也使金融脱媒加速。2011年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到2.16万亿元,比2010年翻了一番。一些创新金融产品也脱离了银行的媒介作用,特别是“点对点”(P2P)网络信贷(也称个人网贷或“人人贷”)与小额信贷的快速增长,对银行信贷业务冲击很大。据个人网贷平台“拍拍贷”公司内部资料显示,2009年以前该公司的半年成交额不足1000万元,但2012年上半年已累计成交1.8亿元左右。目前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进入网贷市场,加速推动金融脱媒。

三、金融脱媒影响广泛

(1)宏观调控难度加大。商业银行作为货币政策的传导者,承担很重要的宏观调控任务。随着银行支配的新增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比重大幅下降,大量脱媒资本直接参与经济活动,对国家宏观调控提出新的挑战。它严重影响货币政策指标和货币传导机制的有效性,M2指标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将显著降低。

(2)商业银行错配风险提高,议价能力降低。一是银行资产和负债匹配难度加大。银行通过多元化融资来弥补存款减少,将导致负债期限变短、波动性增大及风险上升等问题。脱媒风险和期限错配风险结合在一起,加大了商业银行贷款的结构失衡,对商业银行风险管控提出更高要求。二是银行负债议价能力大幅度削弱,中小银行尤为明显,利润空间受挤,经营风险面临更大挑战。

(3)对金融监管提出新要求。近年来民间借贷市场出现的问题,反映了没有监管的资金在银行体外运行会带来很大危害。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和金融脱媒不断深化,金融监管要求必须与时俱进,及时调整监管方式和监管标准。金融脱媒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银行承担的金融风险,监管指标体系应随之调整。如银监会要求银行贷存比达75%,而在欧洲一般为120%左右。同时,对“影子银行”监管亟待加强。目前由于“影子银行”游离于监管之外,很多银行将贷款转成信托公司打包的金融产品,再投资于高风险高回报的领域,如股票市场、房地产等,并通过资产抵押和股权持有等方式与更多主体联系在一起,极大地提高了金融风险。

(4)企业发债潜在风险不容忽视。近年来我国企业发债步伐加快,企业负债占GDP比例已从2008年的96%上升到2011年的130%。考虑到目前尚缺乏一套严格的企业债资金使用监管办法,企业发债快速增长带来的风险令人担忧。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通过干预企业融资获取发展资金,或者说一些企业是在政府隐性担保下发行债券的。当企业违约时,最终很可能转化为政府负债。另一方面,若国有大企业可轻易获得低成本资金,在缺乏真实资金流向监管的情况下,会助长其盲目投资扩张;甚至存在诱发违规套利的可能,即将低价募集来的资金再拿去高息放贷,以获取利差。

四、对金融脱媒的看法和政策建议

对金融脱媒,有专家认为总体上应持肯定态度。因为它有助于银行业向合理角色回归,可以减轻目前银行所承担的巨大金融风险,改善企业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结构。但是,也有专家认为金融脱媒在传递出微观经济繁荣信息的同时,也反映出银行体系及金融监管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认为,下一步应该加大金融市场化改革力度,加强脱媒资金监管,加快银行业转型,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同时,不要人为地、过于热衷地推动金融脱媒,而应该统筹兼顾,谨慎引导。

(1)加大力度推进利率市场化。要适时调整现行利率政策,增大存贷款利率浮动幅度,消除存款负利率,改善银行存款不断流失的窘境,也使金融资本能够真正按照市场供求状况决定脱媒程度。同时,继续大力发展债券等市场体系,丰富交易品种和市场参与者。只有建立完善的市场和有效的价格形成机制,才能保证资源优化配置和市场融资成本降低,才能使金融脱媒的有利因素得到更好发挥。

(2)适时修订相关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要适应银行业综合经营趋势,创造相匹配的制度环境,适时修订现行《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中关于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营业范围的规定。如对银行的监管,可取消75%的贷存比限制。理财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未来更灵活的金融产品安排对M2等指标提出新要求,需要监管部门灵活有效地调整监管目标,将更多指标纳入监管体系。债券、股票等市场发展会带来衍生品的创新,也需要监管部门制定有关法规,探索有效的监管手段,控制好衍生品的风险。

(3)加强对“影子银行”系统和企业债券资金的监管。国际组织一向高度重视对“影子银行”的监管。近日在全球监管者会议上,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再次给出了全面整顿“影子银行”的建议。我国“影子银行”是创新的产物,也是监管的重点。要进一步加强对理财产品、信托贷款、担保贷款、个人网贷等创新产品和新型金融机构的监管,健全风险防范机制,使“影子银行”系统风险处于全面监控之中,避免资金链断裂衍生的系统性冲击。同时,要加快对存款保险制度、最后贷款人制度、破产机制等政策的研究制定和试点实施。在当前银行信贷较紧、企业发债相对宽松的情况下,更要加强对企业债券资金使用的监管,降低地方政府过多干预形成的隐形财政负担,约束企业的套利冲动和谋取高利贷收益的风险,确保债券资金使用的安全高效。

(4)加快商业银行转型。银行要加快产品、服务和技术的创新,以提供差异化产品和服务为核心,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拓展新的利润增长点,从简单的金融工具转型为综合金融服务提供商。要稳步推进金融创新,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减少对存贷利差收入的依赖。特别是要提高综合金融服务能力,为大型客户、零售客户提供差异化、量身定制的服务。中小银行应加强金融脱媒后的创新业务,调整业务结构,加大对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的服务投入,大力发展与之相关的业务。

(本文系与国务院研究室孙艳梅同志合作,刊于国务院研究室《送阅件》,2012年12月11日第66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