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本布局初形成

基本布局初形成

时间:2022-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参照江南市镇街区的基本布局,安昌应该属于第一类市镇,即一河二街型或一字形市镇。分析安昌街区的基本布局,不能不提及郑斗南及其“捐地为街,捐荡为河”的事迹。安昌成市之初,因人口大多聚集于西市街梢一带,故以今德裕、宏裕台门所在处最为热闹,称作西市,占地面积约5959.8平方米。花行堡所在地称作中市,占地面积约2465.9平方米。
基本布局初形成_古韵流淌:安昌古镇研究

一、基本布局初形成

(一)基本布局

关于江南市镇街区的基本布局,学术界已作了一定的研究,并基本上达成共识,认为“它们几乎都坐落于河流之畔,因此镇区的形状、市街的走向,都与河流有关。这是因为,江南水乡,河流纵横交错,是城乡之间的主要交通渠道。市镇作为工商业中心,作为人流、物流的集散地,必然会选择在主干河流两岸,使之成为商贾云集的水陆码头”。(2)“江南市镇与河网的这种依存关系,也决定了它们的形制特征,即因河设市,镇区布局完全依照河流的走向形成”。(3)基于这一共识,江南市镇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几类:第一类称一河二街型或一字形市镇,即河流以直线走向,穿越全镇,两旁是两条商业街,夹岸成市,布局简单。典型者如嘉兴王江泾在明末已号称有直线型的五里长街,规模较小的有桐乡屠甸、崇德高桥等。即使到了今天,许多江南市镇仍保持着这种直线布局,如本研究的安昌即如是;第二类称丁字(T字)港型市镇,即两条河流在镇中心互相交叉,呈丁字(T字)形状,主要街道也呈丁字(T字)形状布局。典型者有杭州塘栖,京杭大运河与市河在镇中心丁字互相交叉,运河北岸的水北大街,南岸的河南诸街,以及市河两岸东市街、西市街,依靠桥梁连接,成为最为繁华的商业街,吴钟琰作诗曰:“门市相向锁长虹,画舸奔云趁晚风。箫歌声喧春梦杳,两廊灯火映溪红。”(4)此外尚有嘉兴王店、乌青等;第三类称十字港型市镇,即两条河流在镇中心互相交叉,呈十字形状,周围依靠桥梁、街道相连,形成闹市。十字港的四角是闹市,当地人“谓之四嘴”。(5)典型者有湖州南浔,南北走向的市河与东西走向的笤溪在镇中心十字互相交叉,两河对岸由此成为繁华的闹市。董载昌《浔溪竹枝词》写道:“市楼灯火映波红,十字中分处处通。”此外尚有绍兴柯桥、海宁丁桥等。

参照江南市镇街区的基本布局,安昌应该属于第一类市镇,即一河二街型或一字形市镇。

分析安昌街区的基本布局,不能不提及郑斗南及其“捐地为街,捐荡为河”的事迹。《绍兴县志资料》(第一辑)第八册“郑斗南”条曰:“谋诸众捐地为街,捐荡为河。弘治二年(1489)开市。自斗南辟市以来,经营百业继起,日臻繁盛。后人立祠祀之,称郑公菩萨,其祠联曰:‘人比澹泉,自昔开成三里市;地名清化,而今住满两条街。’”(6)看来一河二街基本布局的初现端倪,当与郑斗南密切相关,正是他的艰辛创业,构成了安昌街区空间布局的基础。当然,街区的最终形成,并非一蹴而就,相反却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直至清代中叶,才全部完成至今仍保持着的布局形态。

一河是指街河,全长1747米,面宽8—16米,原有东市油车溇、炮船溇、谢家溇、寺溇、郭家溇、赵家溇、大陈家溇、沈家溇、娄家溇、范家溇、彭家溇、西方溇、徐家溇、滕家溇、平家溇、小沈家溇、诸家溇、詹家溇、陈家溇、小王家溇、西市油车溇等20多个溇连贯而成,故有“蜈蚣百足,众水归一”之说。水源主要来自于西小江。西小江自西流入镇内,南连白马山江,西接清墩江,经西市后原向徐家溇曲流南上,绕罗家岸头、彭家溇,北入街河,再东流出永安桥(城隍殿水阁),形似“几”字。街河横贯全镇,是安昌辐射周围农村地区,通达绍兴、萧山等地的水上要道。

街河驳磡多用条石砌成,间隔一定距离设有亲水踏步,方便人户取水洗涤,停靠小船,向船户购买菱藕、西瓜、蔬菜、鱼虾等农副产品,有十分浓厚的水乡生活气息。岸上同时设置形状各异、浮雕装饰的船缆圈,往来船只系绳停靠,上船、下船极为方便。

以街河为中心,安昌镇内道路根据路网结构、路幅宽度和交通量大小,大致分为街、弄两级,街的长度、宽度均大于弄。两者有机结合,比例尺度恰到好处。道路线型,多不取直,有曲有折,有宽有窄,形成曲直对比和收放对比的空间形态。

二街是指街河两旁的两条商业街,为街区内部主要通道。北岸古商业街全长1747米,俗称“三里长街”,宽3—5米,西起清墩桥,东迄高桥。安昌成市之初,因人口大多聚集于西市街梢一带,故以今德裕、宏裕台门所在处最为热闹,称作西市,占地面积约5959.8平方米。明嘉靖年间,白洋村人朱以亮在自建“拙斋”、“存斋”、“思斋”三斋西南五里之安昌市开设店铺,拓展市场,以通四方货物,遂成东市,占地面积约1663.2平方米,但因当时街河尚未全线贯通,西市、东市间的沟通联系、买卖交易甚为不便。明代后期以来,安昌以北白洋山外绵延“数十百里”的涨沙不断被开发成棉花种植地,棉花大量上市,源源不断运至安昌进行交易,至乾隆时,原白洋巡检司驻地“花行堡”已成远近闻名的棉花集散中心。为了加强联系、方便交易,据传,当地士绅朱湘江率众开挖花行堡埠头河道,遂成三里街河。花行堡所在地称作中市,占地面积约2465.9平方米。西市、东市、中市以点串线,以线围面,不仅成为繁华的商业区,更促进了民居、弄堂傍河毗连而建。南岸古商业街除少数商家店铺外,分布着大量石库门墙的深宅,屋宇高大幽深。

三里长街基本上呈东西走向,与此相连的弄堂有晒场弄、其昌弄、居民弄、王家弄、庙弄、后庙弄、新弄、谢家弄、平家弄、娄家陪弄、北井弄、南井弄、中市朱家弄、金丝弄、义和弄、嘉德弄、严家弄、西市朱家弄、盐仓弄、潘家弄、韩家弄、清风弄、姚家弄、金家弄等24条,弄堂长短、宽窄不一,其中最长者是新弄,长165米,最短者是韩家弄,长12米,最宽者是义和弄,宽4米,最窄者是韩家弄,宽0.9米。此外,弄堂尚有3个特点:一是多呈南北走向,与东西走向的三里长街互相交叉;二是因多系通向民居边门的走道,故以民居主人姓氏命名弄堂称谓,此类弄堂有11条,占弄堂总数的45.8%;三是路面狭窄,仅供行走,挑担推车亦难满足,其宽度与两旁建筑物的高度反差较大,比例一般是1∶8,弄堂空间深邃,光线暗淡,氛围宁静,有欲扬先抑、收敛视觉的效果,而进入深宅大院有豁然开朗之感。

(二)布局特点

受自然地理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等影响,安昌的街区规模自然无法与太湖流域、运河沿线的江南市镇如“宛然府城气象”(7)的乌青镇(南北长7公里,东西长3公里)相提并论,但东西走向全长近2000米,南北走向最宽处可达二三百米,整个街区面积估计在1平方公里以上(20世纪80年代达1.2平方公里),再加上数百家商家店铺的印证,也算得上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市镇了。考察街区的基本布局,大致有这样两个特点:

一方面,街区濒河设街,街河相依,基本布局依河展开。这是因为,在铁路、公路、轮船之类近代交通运输手段被引进以前,河流作为联系城乡间交通的关键要素,不仅直接关系到市镇经济的兴衰,更对市镇街区空间布局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事实也是如此,在街河尚未全线贯通前,西市、东市、中市虽已初具规模,但各自沿河成市,互相缺乏联系,直至清代中叶花行堡埠头河道被开挖,遂成三里街河。街河比较狭窄,最窄处仅8米左右,行船自然不够.快,但其交通功能显而易见。因此,每当盛夏干旱季节,河水干涸,河床见底,当地常引白马山江江水入贮街河,既供居民生活用水,又使街河保持.通。同时多次清除淤泥,如1936年10月,因街河年久失修,不利交通,当地实行国民劳动服役,40多人服役150多工,挖土清淤480立方米。

沿街河两旁展开的是两条商业街,构成街—河—街并行的空间布局,分布上有一些规律,其中北岸古商业街工商各业相对集中,如东市、中市一带,花行、布行、米行、木行、油坊、磨坊、典当、钱庄等云集,且以商业、服务业、金融业居多,层次相对较高,因此,店面宽敞明亮,而最早成市的西市,因聚集着大量的手工业作坊,加工制作大于买卖交易,不讲求外在形象,店面多显得低矮陈旧。南岸古商业街仅有少数商家店铺,如创设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出口腐乳二三千坛的仁昌酱园即在南岸,而以居住为主要功能的深宅大院居多。街河将安昌的街区一分为二,北岸是商业区,南岸是居住区,两岸以众多的桥梁相连。明确的分区,使街河成为商业区与居住区之间的隔带,为安昌创造了良好的商业和生活环境。

另一方面,街区基本布局依河展开,不仅意味着河流对街区的形成产生着根本影响,同时也决定着街区的规模和形制。安昌作为一处周围农村地区的商品交换中心,因十分依赖由街河提供的航运之便以及两旁商业街产生的交易之便,致使店铺、民居均沿河、沿街平行布局,构成以街河为中心,两旁是商业街、商业街非沿河一侧是建筑的格局。屋、街随街河东西纵向蜿蜒,达1747米以上,而南北横向的延伸却十分有限,即在沿河、沿街建筑的另一侧,未形成与河、街平行的第二层商业街以及由其分隔而成的第二层建筑群。这一被称作“单一街区”或“单街区”(8)的街区布局形态,造成了安昌基本布局东西纵向与南北横向间的比例悬殊,街区分布呈现条状而非片状,“形如新月”。(9)

(三)基础设施

客观地说,在1949年以前,安昌并无意识也不重视街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排污、卫生、消防等市政建设尚处于一个相当低级的层次。究其原因,乃是安昌初步城镇化的发展水平所致。

1.路面

安昌的三里长街和弄堂,均用青石板铺就。用青石板铺就三里长街和弄堂,有一个天然的好处,就是路面不易积水,一场雨后,不仅积水很快渗入地下,而且将污泥冲刷得一干二净,即使久晴不雨,也容易用水将路面清洗干净。这是市政建设初期路面防止积水、保持洁净的方法之一。

2.给水

安昌地处水乡河网地带,密布的河流成为丰富的水利资源,保障了镇上人户饮食起居的基本需求。因相信流水不腐、见水为净的说法,人户习惯饮用或使用街河等河流之水,既取作饮用水,同时洗涤菜蔬甚至马桶。也有少数人户因担心河水由寄生虫和肠道传染病引起的感染,使用石池、水罐贮“天落水”,或在庭院掘井,汲取井水。若遇干旱年份,河水干枯,则在黎明时分,前去周围深潭担水。

3.排水

尚未建立完整的下水道系统,每一建筑单元的雨水和生活污水往往合流,或经街、弄路面下的简易暗沟,或经民居建筑石砌暗沟及屋旁墙弄,就近直接排入河溇。安昌原有98条暗沟计4677米,除大雨滂沱排水不.外,基本能满足日常排水的需要。铺设下水道、建立复杂的排水系统并不迫切。

4.路灯

民国以前,安昌无公共照明设施。1916年始点煤油路灯。因绍兴大明电灯公司安装1080匹马力柴油机,配置640千瓦发电机组1套,供电线路延伸至安昌,1933年,从西市茂义台门口至东市镬店弄之街上装路灯20多盏。

5.卫生

安昌原无公共卫生设施,家家设有粪池、粪缸。而河道是天然的垃圾杂物场。人户倾倒垃圾杂物,久而久之,造成河道淤塞,因此不定期地疏浚河道、解决河流淤积难题,是当时最为重要的市政项目之一。1936年组织清洁委员会,调查私厕和露天粪缸,严令必须安装自动板门;雇佣清道夫2人,设置木质垃圾箱17只;配备清道船1艘,每天打捞河面死畜和垃圾。

6.消防

安昌多系砖木结构的建筑,加上花行众多,火灾显然是公共安全的最大威胁之一。根据简略统计,仅民国时期就发生多起火灾,损失惨重。1914年6月4日夜,中市谢宅失火,熊熊大火持续3个小时之久,殃及关帝殿、三阳堂药铺,烧毁房屋50多间。1920年8月17日,新安桥旁商店失火,焚毁娄宅四进,计40多间。1921年9月24日午后,西市姚宅失火,历时3个小时,烧毁深宅大院30多间。1932年10月25日,东市新街弄花行失火,烧毁沿街店屋60多间。次年,倪家耗银9000多元重建,时隔6年,附近明华楼菜馆失火,烧毁房屋近百间。1934年6月间,西市万盛台门瑞茂花行仓库失火,烧毁房屋20多间、油菜籽数万斤。30年霜降后,万安桥东严宅失火,从半夜烧至天明,烧毁房屋40多间。1947年4月某日,正康油车榨油不慎失火,烧毁房屋多间,菜油横溢,牛群四散。(10)因此,在清咸丰年间,民间就有自发的消防组织,俗称救火会、水龙会。因由热心地方公益事业者捐资、捐田组建,属义举,又称义龙会。清末民初,安昌有寺溇保安、城隍殿水阁泰安、安昌桥北保泰、徐家溇安吉、宁安桥南堍普安、西社庙旁瑞安、庆安桥壬安、马回桥福安、西化畈济安、白洋消防龙、后白洋消防龙、西塘下保安、大小西义济、盛陵保安、九墩小白龙、小西庄永安、白洋朱氏义仓等17个水龙会,计有泵浦龙1支、揿龙4支、摇龙19支、龙船18只,每会有数十人。其中寺溇保安是实力最强、设备最全、规模最大的水龙会之一,计有泵浦龙1支、揿龙1支、摇龙2支、龙船2只、会员50人左右,并建有望火台,木梯环绕,台分三层,顶层悬钟,其半为值班室,一遇火灾,鸣钟示警。各水龙会标帜、号衣、藤帽及一切应用物件俱全,并订有严格的规章制度。

水龙会会员称龙兵,由青壮年农民、手工业作坊工人、商家伙计等组成,尽义务,无工资。水龙会中公推“龙头”1名,“龙头”既是整个水龙会的组织者,又是出龙之时手执水枪、掌握灭火的指挥者。水龙会中有专人负责司锣,凡邻近街坊、村落遇有火灾,司锣“龙兵”手执火锣,沿途奔跑敲打,通知“龙兵”紧急集合。“龙兵”一旦听到锣声,不论生产如何紧张繁忙,都要放下手上生活,直奔指定地点集合待命,即使寒冬腊月,深更半夜,也不得有稍微延误。集合以后,根据分工,各司其职,或担木桶,或抬水龙,或带云梯,或持火叉,飞奔火灾地点而去。出龙后,如火已熄灭,也需到达起火地点,不能半途折回。水龙抬回时,司锣者仍应在前面打锣,但锣声悠长而缓慢,表示火已扑灭。这种锣俗称“太平锣”。

水龙会所需的经费主要由商户和殷实人家自愿捐助,每会集愿40—100愿(每愿银币2角),或由龙田租金开销,或由宗祠义仓开销,以其所出,供添置器材及日常维修之需,例如,寺溇保安水龙会有田30多亩,白洋朱氏义仓水龙会有田12亩,马回桥福安水龙会有田3亩,徐家溇安吉水龙会的经费由徐氏义仓承担。又如,安昌第一部泵浦龙是1940年,由上海老正和染坊股东鲁廷鉴发起,在沪同乡中募款购置。

水龙会尽管在民国后期,偶有借机向灾户讲条件、索钱财的事件发生,以致有“××水龙,抬到摆咚”的俗谚,但作为民间自发的消防组织,不仅对保护当地民众的生命财产发挥过积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推进了安昌的市政建设。水龙会这一自发的消防组织,既代表了安昌当时市政建设的水平,也是当地人户参与行政管理、萌发自治意识的表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