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构想

我国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构想

时间:2022-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第五章的劳动力资源变动趋势分析与预测可知,21世纪我国经济活动人口的下降是必然趋势。因此,应该把全面提升劳动力素质、深入开发人力资源作为我国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一)体力素质提升战略目前,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体质仍然有待改善。而成年人、老年人超重率与肥胖率持续增长。体力素质提升战略就是要通过科学的规划和引导来增强人民体质,不断提高人口健康水平,从而尽可能地延长人口预期寿命。
我国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构想_21世纪中国大陆适度人口研究

劳动力素质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从第五章的劳动力资源变动趋势分析与预测可知,21世纪我国经济活动人口的下降是必然趋势。21世纪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将主要来自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本书主要从正规教育年限来考察劳动力素质。如果将劳动者在职培训等职业教育形式考虑在内,劳动者素质将会更大幅度地提升,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将更加突出。因此,应该把全面提升劳动力素质、深入开发人力资源作为我国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

劳动力素质分为体力素质和脑力素质两个方面。因此,提升劳动力素质和开发人力资源也应从体力和脑力两个方面入手。

(一)体力素质提升战略

目前,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体质仍然有待改善。《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2010年,我国国民体质综合指数[4]为100.39,比2005年下降0.36个百分点。其中,3—6岁幼儿为102.03,增长0.06个百分点;20—39岁成年人为102.28,下降0.39个百分点;40—59成年人为99.98,增长0.39个百分点;60—69岁老年人为98.78,下降0.84个百分点。而成年人、老年人超重率与肥胖率持续增长。

体力素质提升战略就是要通过科学的规划和引导来增强人民体质,不断提高人口健康水平,从而尽可能地延长人口预期寿命。本书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提升人口的体力素质。

1.提高人口膳食营养水平

合理的膳食营养水平是提升人口体力素质的基础。在维持生命的基本食物处于普遍匮乏的发展阶段,“吃得饱”是基本的生存目标,因此,人口体力素质只能维持在较低水平。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业生产水平的进步,维持基本生存所必需的食物需求已经得到满足。但是,营养缺乏、营养过剩和营养相关疾病等问题仍长期困扰着大众健康。

综上所述,我国应通过推进和完善营养立法来提高居民营养质量与健康水平。2010年9月1日起施行的《营养改善工作管理办法》提出,营养改善工作应以“平衡膳食、合理营养、适量运动”为中心,建立营养监测制度,开展营养宣传教育和营养指导,并实施营养干预。但是,这些方案和措施大多是指导性的,并不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全面的营养立法是开展营养改善工作的必然要求。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营养学会等单位从事营养工作的专业部门及人员应加强该管理办法的落实和实施,同时,要根据营养改善工作的开展状况及发现的问题,推进并不断完善我国的营养立法。

2.大力发展群众体育事业

良好的体力素质离不开体育锻炼。1952年6月10日,毛泽东写下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题词。这一题词鲜明地指出了发展群众体育事业对增强人民体质的重要作用,在今天仍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我国应该将发展群众体育事业和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升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战略。

第一,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和《全民健身条例》,逐步完善符合国情的、比较完整的、覆盖城乡的、可持续发展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公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合法权益。

第二,要深入开展全民健身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民群众形成经常性健身的意识。

第三,要不断完善全民健身事业的资金投入机制。政府不仅要加大各级财政对全民健身事业的投入,而且要鼓励社会兴办全民健身事业。

3.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质量

先进的医疗服务水平和良好的医疗服务质量是人口健康的重要保障。因此,我国应将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和良好的医疗服务质量确定为一个重要发展目标。

第一,要不断提高妇幼保健服务水平。妇幼保健服务水平的提高对降低产妇和婴儿死亡率、减少出生缺陷从而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国应将高水平的妇幼保健服务作为一个重要发展目标。为了提高妇幼保健服务水平,我国应在生殖健康知识教育和宣传、婚前和孕前咨询指导服务、出生缺陷防治以及助产服务等方面统筹规划,综合协调。

第二,要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我国应把完善“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保障和服务体系以及基本医疗制度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展目标,并不断加强各种生理疾病和心理疾病的防治工作[5]

(二)教育素质提升战略

本书在第五章设定了21世纪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发展目标,即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从2010的9.7年上升至2100年的15年左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国应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战略规划思路,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始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并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努力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体系的完善,要以构建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为目标,统筹发展包括婴幼儿早期教育、学前教育、九年制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和老年教育等各阶段的教育[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