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鼓励人文阅读

鼓励人文阅读

时间:2022-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大师们对话汲取人类最优秀的文化遗产,这会是人一生的财富。由此产生的一个明显后果是大学生人文知识严重匮乏。阅读人文社科书籍的时间少。只有在积累型阅读上下工夫,才能改变人生,才能获得长远而全面的发展。人文阅读是指阅读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阅读。一般认为,人文素质的形成需要经过人文知识传授、人文素养培植和人文形态塑造三个阶段。阅读率持续走低。
鼓励人文阅读_理工类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

《教育大辞典》对“阅读”的定义是:“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写的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阅读也是一种基本的智力技能,这种技能是取得学业成功的先决条件,它是由一系列的过程和行为构成的总和。”[14]

书籍,目前仍是知识的主要载体。“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比其他任何信息渠道都更有利于引发思索,也更有利于培养人的想象力和研究能力,对人的精神熏陶更是其他形式难以代替的。对此,培根在《论读书》中有精彩的阐述:“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学问变化气质。”

人在活动中形成的体验,只有读书才能找到共鸣,才能上升到理性。与大师们对话汲取人类最优秀的文化遗产,这会是人一生的财富。良好的文字能力是现代人的必备修养,而文字能力也是要靠多读书来提高的。

早在20世纪上半叶,胡适、梁启超、钱穆、朱自清等就呼吁阅读传统经典并开具了阅读书目。20世纪90年代,在教育部的倡导下,不少大学都推荐了名著导读书目,如北京大学的《学生应读选读书目》、武汉大学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百部名著导读》。[15]

一、目前大学生阅读现状

国家职业标准首席终审专家郭梓林曾在他的博客里写道:“这是一个最需要阅读的时代,这是一个最不需要阅读的时代;这是一个阅读物过剩的时代,这是一个阅读物缺乏的时代”,“一个普遍的现象是:‘人文阅读’的人口,低于‘功利阅读’的人口;‘博杂阅读’的人口,低于‘专指阅读’(如应试性阅读)的人口;‘经典阅读’的人口,低于‘时新阅读’的人口;‘深阅读’的人口,低于‘浅阅读’的人口;读文章的人口,低于读短信的人口;读小说的人口,低于读漫画的人口……”[16]这似乎也已成为当前高等院校学生阅读现状的真实写照。

《中国教育报》社会周刊曾对当代大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阅读有如下特点。

功利性阅读。所谓功利性阅读,即有用的能取得现实效用的就读,无用的或用处不大的就不读。目前不少大学生阅读趋向浅化和功利化,兴趣多在投资指南、求职宝典、考试辅导、消费资讯、时尚热点、八卦娱乐类的图书和杂志上。由此产生的一个明显后果是大学生人文知识严重匮乏。功利化的阅读容易使人沉溺在浅层次的生活情境上,使自己的生活变得狭隘单调,从而放弃获得全面深刻认识世界和自身的机会。从这个角度说,只读有用书,便成无用人。

阅读人文社科书籍的时间少。作家梁衡把阅读分为六个层次,刺激需求、休闲娱乐需求、信息需求、知识需求、思想需求和美感需求,其中知识、思想和审美需求是三大支柱。这六次层次由低到高,反映着人们不同的文化程度、修养状态和价值取向。前三个层次是为了实用,而后三个层次需要长期积累。只有在积累型阅读上下工夫,才能改变人生,才能获得长远而全面的发展。

人文阅读是指阅读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阅读。一般认为,人文素质的形成需要经过人文知识传授、人文素养培植和人文形态塑造三个阶段。阅读的直接作用是积累人文知识,通过加工“养料”、感悟内化培植人文素养,进而为塑造人文形态夯实底蕴。

人文阅读是一种生命与心灵的对话活动,伴随自我精神世界的建构、完美情感的追求、人类智慧的生成。据调查,现在的大学生没时间读书,这里的书指学科专业、英语、计算机书之外的人文社科类书籍。南京某大学对23名学生随机调查发现,有人一年还看不了两本书,有的读四年大学,借书证上几乎没留下什么借阅登记。没时间读书的原因除了前面提到的功利性读书之外,还因为课业负担太重。上海某高校做过一次抽样调查,每个在校大学生平均每人每天只有两个小时的课外阅读,而在20世纪80年代,那一批大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可达八九个小时,当然这与市场经济中人才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大,国家不包分配等有着直接关系。因为时间紧,所以在大学生阅读中形成了一种“快餐文化”,对于报刊杂志所载的文章津津乐道,而不再阅读原汁原味的原著,结果造成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真知灼见。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艾伦·布鲁姆认为:“应该让学生重新阅读从苏格拉底到卢梭等人的著作,他们必须从中寻找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阅读率持续走低。近几年来,一方面是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一方面却是精神生活的不断萎缩和包括大学生阅读在内的全民阅读率的持续走低。据复旦大学“世界读书日经典文本阅读情况调研”结果,绝大多数同学在3个月内对于中外文学名著和专业经典文本的阅读量都在3本以下,而美国大学生平均每周的阅读量是500至800页,当代大学生在经典文本阅读量上与国外大学生特别是与国外名校学生相比有较大差距。[17]

朱光潜先生说过:“读书功用在储知蓄理,扩充眼界改变气质。读书的范围愈广,知识愈丰富,审辩愈精当,胸襟也愈恢廓。”而相反,越远离书籍,远离经典,就会导致“大学生的精神生活的粗糙化、粗鄙化,对真善美的东西越来越失去感觉,人就越来越物质化、功利化”。[18]现在的大学生进入高校之前,在中小学阶段所受到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除在史学方面开设了系统的但却是提纲式的历史课之外,就是选读了百十来篇传统诗文,完整地读过一部除古典小说之外的文化名著的学生微乎其微。进入大学之后,理工类学生成天面对的是计算机、英语和所学专业方面的课程,所以,在他们的知识结构中,传统文化知识是严重缺乏的。2005年4月6日的《光明日报》发表了《河北省高校人力资源现状及未来发展研究》,课题组的调查报告中有一组数据是这样的:调查组对某重点大学的86名学生进行的随机采访,60%以上的学生认为读书主要原因是学习需要。只有4人完整地读过四大名著,一般人没有读过,以后打算读的占50%,但条件是要看自己今后有没有时间。只有极少数的学生想在大学期间读一些经典名著。谈到什么书是他们必须去读的,90%以上的人认为英语四、六级等级考试用书。50%以上的人正在读的书是学习用书。调查组问到读不读像《红岩》、《林海雪原》、《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样的红色经典小说时,45%的人说不打算读,30%的人认为人物虚假、政治成分太强、说教味太浓,加之其背景远离今天的生活,而归为缺乏吸引力。

这些情况表明,目前很多大学生对人文典籍的阅读相当匮乏。

二、人文经典对塑造大学生人文品质的重要性

一个人一生从事的职业有限,但读书却可以大千世界,无所不包。人类丰富的精神财富主要以书籍为载体,书籍,可谓人类的良师益友。所谓“黄金满簸,不如一经”,是强调书籍之珍贵。在对书籍重要意义的认识方面,中外学者有不约而同的一致性。诚如秋禾先生所说:“人创造了书。书卷记录了人类的历史,人的认识与探求,人的思想与情感,人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都在书卷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书是人类进步的有力见证。因此,书卷对于整个人类的关系,就好像记忆之于个人的关系一样。同时,书又培育了每一代人。它不仅是长智长慧的钥匙,开启了人类走向一个又一个未知世界的门扉,而且是一艘永大永动的航船,把人们从狭隘的地方,载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19]英国现代著名哲学家卡尔·波普尔也深有感触地揭示了个人对书籍的理解:“我们的文明是书籍的文明:它的传统和它的本源,它的严格性和它的理智责任感,它的空前想象力和它的创造力,它对自由的理解和对自由的关注,这一切都以我们对书籍的热爱为基础,愿时尚、传媒和电脑永远不会破坏或者松弛个人对书籍的这种亲切的依恋。”书籍的重要性,说到底,是阅读书籍的重要性。书籍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才能体现其重要意义,才能真正转化为精神力量。正如人们所知,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它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

读一本好书,就是在跟古今大师交流。经典总是耐人寻味,历久弥新。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历史学家对人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结合自己的时代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只有“读圣贤书”,才能“立君子品、做有德人”,“养天地之正气”。

那么什么是经典?博尔赫斯曾说:“经典是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长期以来决定阅读的书籍,是世世代代的出于不同的理由,以先期的热情和神秘的忠诚阅读的书。”换句话来说“经典”就是先贤圣哲经过深思熟虑浓缩提炼的具有人生启示和审美价值的、历经时间淘洗而永存不衰的典范之作。刘知几在《史通·叙事》中说:“自圣贤作,是曰经典。”《辞海》解释为:“一定的时代,一定的阶级认为最重要的,有指导作用的著作。”可见,“经典”包括四方面的内容:一是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及百家诸子的著作,即古代确定的“十三经”及其他典范之作;二是宗教经书,西方最早的经典专指宗教典籍尤其是《圣经》,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后,佛家弟子常念诵的《金刚经》、《心印经》等;三是历代爱国志士、民族英雄及忠耿贤达之士的诗文;四是红色经典,“五四”以后许多为中国革命献身的革命烈士遗留下的充满浩然正气的诗文。这些经典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追求真、善、美和对人的普世爱,以及对国家独立、民族尊严与民族团结的捍卫。经典所弘扬的爱国爱民、民族独立、自由、民主,以及“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等重大思想理念在今天仍有不小的启示力和震撼力。所以,经典凝聚着特有的民族精神和丰富的人类智慧,它是民族的族徽,人类文明史的里程碑。[20]

一部高品位的、优秀的、经典的作品对人的影响力之大,是其他任何东西都无法比拟的。列宁曾经说过,在他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前,对他影响最大的是车尔尼雪夫斯基,而这种影响是从《怎么办》开始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8年的一次调查表明,在以犹太人为主的以色列,14岁以上的以色列人平均每月读一本书,全国450万人,就有100万人办有图书证。几十年来,诺贝尔的得主,犹太人所占的比例远比其他民族高。

美国大学通常以阅读西方经典著作作为通识教育的主要教学内容。比如,哥伦比亚大学的“人文经典”课包括了从柏拉图到尼采、马克思等经典作家的著作。斯坦福大学的“文学与艺术”课则规定阅读以下著作:荷马史诗《奥德赛》、古希腊悲剧、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作品选读、《圣经》、奥古斯丁《忏悔录》、维吉尔的《埃涅阿斯记》、古希腊女诗人萨福的诗歌、中世纪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但丁的《神曲》。美国大学的人文素质教育基本上就是围绕所谓“神圣的15种书”,亦即最基本的西方经典。[21]

法国评论家圣·佩甫说:“真正的经典作者丰富了人类的心灵,扩充了心灵的宝藏,令心灵更往前迈进了一步,发现了一些无可置疑的道德真理……”

20世纪80年代叶圣陶先生提出:“在高等教育阶段,学习文史哲的学生就必须有计划地直接跟经典接触,阅读某些经典的全部和另外一些经典的一部分。那一定认认真真地读,得到比较深入的理解。”叶先生还认为:“经典训练不限于学校教育的范围而推广到整个社会,是很有必要的。历史不能割断,文化遗产跟当今各条战线上的工作有直接或者间接的牵连,所以谁都一样,能够跟经典有所接触总比完全不接触好。”[22]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认为:“读书,从浅近方面说,是要增加个人的知识和能力,预备在社会上做一个有用的人才;从远大的方面说,是要精研学理,对于社会、国家和人类作最有价值的贡献。”

三、阅读经典是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方法之一

(一)阅读经典可增强大学生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能力

现在的大学生由于过度依赖电脑、时尚网络阅读,出现了文字功底、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等能力的退化现象。因此,面对21世纪信息社会的挑战,作为现代人,比起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面对言语表现能力。作家需要通过写作来和读者进行心灵的对话,商家需要通过谈判来叱咤商场,律师需要通过激烈的辩论来辨明真相……总之,言语表现能力,是现代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迫切要求,是所有专业人士事业成功的必备条件之一,也是现代人身心健全发展的一个重要表征。这一需求还在与日俱增,可以预言,言语表现能力将在未来社会的人才竞争和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很难想象,一个只具专业技能而缺乏言语表现能力的人,能够得以在现代社会中应付自如地施展自己的才能,能称得上心灵丰富、精神健康的真正意义上的人。[23]

大学生如果经常阅读一些名著,比如诸子散文、唐诗宋词,又如康德、黑格尔、罗素、尼采等人的著作,可大大提高自身的语言思维能力。

(二)阅读经典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一方面,个人的认识总是有限的,必须博采众长、集思广益,才能超越个人的局限性,形成对事物全面、完整的看法;另一方面,任何事物,只有形成了一定结构,才能产生功能。各种各样的知识杂乱无章地堆在脑子里,不成结构与体系,是没有什么作用的。台湾学者龙应台曾作过题为《政治人的人文素养》的演讲,她说,人文学对一个人形成价值判断是必不可少的。人文就是文、史、哲三个大方向。“文”包括文学艺术美学在内的广义的文学,文学就是“白杨树的湖中倒影”,它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能够“使我们看见现实背面更贴近生活本质的一种现实”;哲学就是迷宫中望见星空,每个人的人生处境,就像是一个迷宫,没有人可以告诉你出路何在,哲学就是对星斗的认识,使我们能借份星光,摸索走出迷宫;史学就是沙漠玫瑰的开放,可以告诉你任何事物都有其特定的起点,没有一个现象是独立存在的,对于任何东西、现象、问题、人、事件,如果不认识它的过去,你如何理解它的现在到底代表什么意义?不理解它的现在,又何从判断它的未来?[24]

科学发展史证明,许多学术大师、科学巨匠的杰出成就无不与其广博的知识基础、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直接的关系。杨振宁先生在他《读书教学四十年》中回忆道:初中放假时,他父亲请了一位历史学博士给他讲《孟子》。爱因斯坦在他13岁时就对黑格尔的著作爱不释手。正是这种良好的人文底蕴,使他们在物理学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经典著作海纳百川,纵横古今,集中了中华民族的智慧精髓和世界民族的优秀文化。通过广泛的阅读,大学生不仅能够对文化之美、语言之美、思想之美、人文之美感同身受,而且会在广泛阅读书籍的过程会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形成开放式的知识结构体系。

(三)阅读经典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理工类大学生,由于专业所限,接受的教育多为科学训练,人文训练缺乏,因此对是非好坏缺乏正确的判断能力。人文经典则因其丰富的内涵和形象的表达,在潜移默化中能够起到人文教化作用。如刘勰在谈到《离骚》的经典地位及其教化作用时说:“故其陈尧舜之耿介,称汤武之祗敬,典诰之体也;讥桀纣之猖披,伤羿浇之颠陨,规讽之旨也;虬龙以喻君子,云蜺以譬谗邪,比兴之义也;每一顾而掩涕,叹君门之九重,忠怨之辞也;观兹四事,同于《风》、《雅》者也。”[25]这就是说,通过文学作品等人文经典的阅读,可以产生两种效果:对人性、社会、政治的污浊进行批判、讽喻;使人的内心纯洁、使人与人的关系和谐。

人生有限,学海无涯。大学生在汲取知识的黄金时代用尽可能短的时间阅读尽可能有用的书,不仅可以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质和人生品味,还可以陶冶情操,形成科学的观念和价值尺度,为成功的事业和辉煌的人生夯实基础。坚持读典诵经,读古代的诗歌,读古代优秀的散文,能体会到它里面渗透的崇高的人文理想和文人士大夫忧国忧民的情怀,逐渐养成“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抱负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气质。通过诵读国学经典,重点内容就可以烂熟于心并信手拈来,就可以走出对事物庸俗化和表面化的理解,有助于大学生牢记“忠孝仁义”、“经世济民”的社会责任,增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璀璨文化的认同,丰富大学生的素质结构,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内涵,让大学生在时代的快节奏中找到一种“慢”的舒心享受。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经典是开启智慧、激励人生、引人前行的著作,可吸取的精神养料是很丰富的,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鉴别美丑、完善人格。大学生们应当从中吸取营养、滋润自己,在此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理工类高校应通过各种途径去激发大学生的读书热情,培养大学生的读书习惯,倡导大学生“退而结网”、“宁静致远”,把读书特别是诵读国学经典摆在突出位置,变成一种生活必需的精神大餐。

(四)阅读经典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早在20世纪40年代,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序》中就说道:“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再说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26]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多方面的竞争,也包括文化实力和民族精神的竞争。作为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历史悠久而且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必须发扬自己的文化思想,高举自己的文化旗帜,在世界文化交流和竞争中把我国建设成为文化强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仅在中国人民中间,而且在全世界人民中间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20世纪80年代,叶圣陶先生提出:“在高等教育阶段,学习文史哲的学生就必须有计划地直接跟经典接触,阅读某些经典的全部和另外一些经典的一部分。那一定要认认真真地读,得到比较深入的理解。”叶先生还认为:“经典训练不限于学校教育的范围而推广到整个社会,是很有必要的。历史不能割断,文化遗产跟当今各条战线上的工作有直接或者间接的牵连,所以谁都一样,能够跟经典有所接触总比完全不接触好。”[27]民族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一种精神纽带。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在自己特有的文化形态以及同其他民族交往中形成并逐渐完备起来的属于自己的特有文化形态和文化个性,而通过特有的文化就成为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源泉。渊源于中华五千年文明,植根于当代伟大实践的中国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民族身份的一种象征,是最广泛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及全球华人的旗帜,是激励中国各族人民建设伟大祖国,实现民族兴旺发达的强大精神支柱。当代中国,要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就要在大学生中开展人文阅读活动,在名篇名作中,使大学生切身感受到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

四、理工类高校最低限度的人文阅读书目

近现代以来,一些著名的学者均推荐了一些中国人最应该读的书目,如胡适曾开出“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约一百九十种。梁启超开列的“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约一百六十种。这些最低书目在今天看来实在是太高了,一般人不可能读完。也有一些学者,如钱穆所开的“中国人所必读的书”,仅列七种,即《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坛经》、《近思录》、《传习录》,这个数量可谓不多,但真正全部读过的人也可能寥寥无几。一些大学也纷纷向学生推荐书目,如北京大学由校内外五十多位著名教授在1998年为北京大学学生推荐应读书目30种,选读书目30种,共60种。

其实,确定一个在实际运用中可以操作的书目,一定要与阅读者的年龄、文化水平、可用来阅读的时间等情况相适应。其量既不可过大也不可过小,量大了,使人望而却步,自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量小了,当然也达不到调整知识结构的目的。我们在前述问卷调查中,设计了大学生人文阅读方面的问题“你平时阅读人文书籍吗?”在答案一栏中我们看到,选择经常阅读,觉得是—种享受的学生只占6.9%;选择偶尔阅读,因为没有时间的学生占60%;选择不读,浪费时间的学生占32.6%;选择不清楚哪些属于人文书籍的学生占0.3%。不少学生因为学习忙、升学和就业压力等因素不喜欢人文阅读。从调查结果看,在学生有限的阅读中,其首选为实用之书,如英语辅导书及各种证书考试辅导书,即便是文学书籍,也是快餐书而经典书少。学生对文学经典的阅读了解,几乎来自中小学语文课本,课外自觉的文学经典阅读很少。相当多的本科生未阅读到10本以上的经典名著,可以得出结论:学生阅读热情低,阅读数量少,阅读能力弱。那么,针对这一问题,当今理工类高校如何解决呢?我们认为开出恰当的人文阅读书目是关键。大学生的阅读书目,究竟开列多少本书为宜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先要弄清学生能拿出多少时间从事这方面的阅读。大学生每周课余时间(含双休日和晚上)如果以40小时计,那么每周拿出10个小时用于文化典籍阅读,一个学期则可以有200个小时,大学四年可用于阅读文化典籍的时间是1600个小时。这1600个小时可以读哪些书?需要列出一个好的书目,一份好的推荐书目可以帮助学生少走弯路,在有限的时间内读到有价值的书,吸取营养、丰富自我、提高修养。

(一)理工类高校制定大学生推荐书目应遵循的原则

1.文化性、思想性

书目的开列应紧紧围绕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进行。

2.经典性、典型性

古今中外的文化著述极多,浩如烟海,书目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精选。

3.通用性、可读性

所谓通用性是指所开列书目应适合所有读者,并因其丰富的内涵,为世代读者提供多元阐释的空间。

(二)理工类高校最低限度大学生人文阅读推荐书目

文学类:《诗经》、《楚辞》、《唐诗三百首》。前两部是我国诗歌的源头,它们不仅开创了我国诗歌的主要表现艺术手法,而且对先秦社会、人生、民族心理有着广泛而深刻的表现。后者是我国诗歌发展到高峰时期的产物,其中许多名句至今仍活在我们的生活中。

史学类:《左传》、《史记》。前者为编年体,后者为纪传体,代表了我国史学著作的两种主要体裁。它们全面而生动地展示了汉武帝以前的社会面貌。这两部书无论是史识,还是史笔,都对后世史学著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哲学类:《周易》、《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周易》中体现出的哲学思想为中国人整体性思维方式奠定了基础,深刻地影响了后世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杨振宁、李政道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都曾谈到《周易》对他们的影响。《论语》和《孟子》是中国几千年思想史上一直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的源头。它们不仅影响了古代,而且延续到了当代;不仅影响了中国,而且走向了世界。198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发表的宣言中指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避免世界性的混乱,就必须回首二千五百年前的孔子的道德智慧。”《老子》和《庄子》是对中国历史产生过深远影响的道家思想的源头,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辩证法思想。老庄提出的“无中生有”,已被现代科学证明:“宇宙确实是‘无中生有’的”。[28]

工学类:《考工记》。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工艺专著。全书不到一万字,信息量却大得惊人。它除了介绍古代30个工种的制造技术外,还包含了丰富的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化学及度量衡知识,它还对生产管理、质量检验、造型艺术有精辟的论述。

科学类:《梦溪笔谈》。它是我国八大古典科学名著之一,李约瑟博士称它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座标”。它在数学、天文、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医药学、工程技术等许多领域,都有创造性的贡献。

宗教学类:《坛经》。这是一部佛教经典著作。在中国佛教徒的著作中,被称为“经”的仅此一部。它不但在中国佛教史上,而且在中国哲学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29]

五、理工类高校开展人文阅读的措施

(一)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

开展阅读活动,让学生涵咏其间,获取人文知识,得到人文教化,提升人文境界。

(二)教师应积极指导学生阅读经典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读书习惯和阅读风气,会影响学风和校风。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断地丰富着,如果学生深信你今天所讲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你的学生精神需要。”教师要提倡学生多读经典,并对其进行具体地指导和督促。天长日久,大学生自觉阅读人文经典的良好习惯就会形成,在人文经典的阅读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

(三)学校组织读书活动

学校可以开展读书活动的有效探索和实践读书活动,让学生着重在三个层面提高。“会读”,使学生会读书,读好书,从中有所感悟和思考。“会写”,使学生能够联系实际,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会讲”,使学生能够把自己的心得体会讲出来。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施,以达到读书的应有效果。

第一,确定读书活动的主题,以读书活动月为契机,向学生推荐读书的目录,做好读书的组织和宣传工作,可以在学校的宣传媒体上创办读书专栏,设立好书新书推荐榜,交流读书经验,卓有成效地开展读书活动。

第二,把读书与思考紧密地联系起来,学而不思则惘,开展读书与思辨活动,组织学生在班级进行读书研讨,学生通过探讨和争论,能够不断地提高对事物的认识分析能力。

第三,读与讲相结合,读书演讲活动广泛开展,学生能够在读书中相互交流学习的心得体会,一人读书,全班收效,使学生的读书收获成倍提高。

第四,把读书与竞赛活动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竞争意识,通过各种活动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增长自己的才干,例如举办读书征文活动并在学生中评选“读书标兵”。

第五,举办各种读书辅导讲座,请校内有关教师及校外名家做讲座,吸引各社团的会员及读书爱好者积极听取;根据学生的爱好和要求,成立规模不等的读书会,为其提供辅导和交流的场所和机会。

第六,进行读书成果的展示,通过读书报告会、美文诵读、读书征文等,使学生能够以读书的成果展示其才华和能力。

第七,利用校园网络环境,把提倡和推荐给学生读的文化经典全部上传网络,以解决图书馆藏书不足的困难。

第八,读书与考核结合起来。学生在读完相应的书籍之后应当参加“人文素质必读书”考核,由学校组织教师设计标准化问卷,制作计算机软件由学生答卷,一般每年组织一次。学生必须由导师签字证明已经读完相应的书籍后方可参加考核。导师检查与考核成绩各占50%,必读书考核不合格或者毕业时未能完成必读书阅读的学生,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