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震的时空特征

地震的时空特征

时间:2022-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北方地震的发生频率明显高于南方,其次数是南方的六倍有余。因此,对南方边远地区的地震,朝廷和史官不甚关注也在情理之中。因此,对唐代地震的统计仍具参考意义。
地震的时空特征_唐代自然灾害及其社会应对

唐朝地震史料远不如明清两朝,有的记载非常简略,但已经基本形成一系列报灾、检灾、灾免制度与规定,地震记录较之前的朝代要丰富。

(一)时间分布

据我们统计,唐代有75年发生地震,[181]平均不足4年有一年发生地震。若将唐代划分为三个时期,前期从唐初至玄宗末(618—755),有31年地震,平均4.6年有一年发生地震;中期从肃宗至德元年至宪宗元和末年(756—820),有21年地震,平均3.1年有一年发生地震;后期从穆宗长庆元年至唐末(821—907),有23年地震,平均3.78年有一年发生地震。唐中后期地震频率大于前期。

关于唐代具有明确发生年份的74年的地震统计中,除三年缺载地震月份、有两年只记录了地震季节外,每次地震的时间记录都较确切,大部分有具体日期,有的还详尽到时辰。据此,唐代各月份(此指阴历)地震的分布是:一、二月份震次最多,达14次,其次是四、五月份,分别为10次,地震次数最少的是九月份,仅5次(见图表2.4—1)。[182]另外,初一地震较多,有8次;夜间地震常见,不可避免地造成对百姓生产生活的较大影响和破坏。

图表2.4—1 唐代各月地震发生频率曲线图

(二)空间分布

唐代有75年发生地震的记录,但由于史料记载简略,有的地震发生地区失载或不明确,统计震区时实际起作用的资料有67年。为便于统计,涉及震区,一律按贞观十道的划分进行统计;发生在相同时间而不在相连地区,或是同年发生而有较长时间间隔的,统计作两次。这样,关内道共有35年计62次地震,其中京师长安地震32年,计53次;河南道地震8年,计9次,其中东都洛阳5次;河东道地震12年,计18次。河北道共地震3次,除文末附表4唐代地震年表中所列的两次地震:恒、定、赵三州一次,魏州一次外,还包括开元十四年(726)前幽州的一次地震。陇右道地震5年,计8次,一次在秦州,一次在岷州,鄯、郭州间,其余几次在河西,其中张掖酒泉的那次地震尤其严重。淮南道地震一次:大足元年(701)七月,扬州、楚州地震;山南道地震一次:贞元四年(788),金州、房州地震。

图表2.4—2 唐代各道地震次数统计表

据上表,北方地震次数远多于南方。整个唐代,十道共发生地震116次,[183]其中,南方五道地震16次,占唐代震次的13.8%;北方五道地震100次,占唐代震次的86.2%,尤以京师震次最多,占据北方地震总次数的32.0%。北方地震的发生频率明显高于南方,其次数是南方的六倍有余。按道理来讲,皇帝居住和处理朝政的京师长安和东都洛阳,当然最受统治者关注,灾情记载自然详尽一些;岭南道处于唐帝国最南部,交通不便,消息闭塞,灾情传播确实有很大难度。同时,在唐代,尤其是前期,南方还处于正在开发的地区,人口分布密度从总体上远小于北方已发展各地区,[184]地震对其影响并不大。因此,对南方边远地区的地震,朝廷和史官不甚关注也在情理之中。但事实也不尽如此。唐代河北道经济发展先进,即便在唐后期北方藩镇割据局面已经形成,朝廷有所疏忽,但在唐前期,没有任何理由不受重视,但关于河北道地震的记载前期也很少,整个唐朝河北道共有三次地震记载。另外,剑南道是唐朝较靠南的一个边远道,有6次地震记录;江淮地区是唐后期经济发展的重心,仅有9次地震记录,其中,淮南道仅1次,江南道虽有8次记载,但是在后期对其的记载仅两次,比前期记载的地震次数少得多。因此,对唐代地震的统计仍具参考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